《陷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陷世- 第1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个和小宫合谋的人。

    调查组决定去虎坡村看一看,没有惊动村委会,也没和宫支书打招呼,直接去找那个寄匿名信举报的人。

    巧得很,那小宫的朋友很快就被调查组发现,合该宫支书点背,这次掉下来的是注定了。

    调查组的问:“这信是你写的吗?”

    小宫的朋友说:“是的。”

    调查组的问:“你的文笔不错啊?什么学历?”

    他说:“高中。这还叫不错,把事情说清楚就行了。谈不上好。”

    调查组的问:“这个先不谈,你在信中说,超生的那一户在哪里居住?”

    他说:“就在我们村十二组。”

    调查组的问:“你确定吗?”

    他说:“确定。如果我造谣,情愿受法律惩治。”

    调查组的问:“十二组在哪里?能带我们去看看吗?”

    他说:“在最高的山上,离神农架很近,那里经常有野兽出没,以野猪为最常见。每年派出所都要组织民兵进行捕杀,因野猪常常祸害庄稼,数量太多,种点东西都被野猪给糟蹋了,不杀不行了。”

    调查组的问:“超生和野猪好像没什么关系。野猪超生,我们不管,交给计生局去管吧。我们只想弄清楚超生的事实。”

    他说:“那很好办。如果你们愿意爬山,我带你们去,不过,上去之后,今天是回不来的,需要在上面过夜,等第二天才能回来。”

    调查组的中间,有女同志,立刻表态说不去。

    调查组尊重大家的意见,统一思想,一概不去。调查组都不想去的地方,宫支书或者其他支书,肯定也不愿去,结果,山顶和山沟,那些偏远的地方,没有爱心照耀。除了德志他们,真的不在乎升官发财,只图这些山里人过得幸福。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lt;/a&;gt;
第210章 书记批复
    方便去的地方,政府部门的人就去,不方便的地方,他们就不去,除非有特别任务,像那些出了刑事案件的地方,死了人的,才有公安上去,不出大事,根本不会去和那里的村民打交道。

    像十二组村民超生的事,对于一些人来说,不算什么大事,也不是什么小事,可大可小的事。在人烟稀少的地方,超生是应该能理解的事,那里确实需要大量繁衍人口,不似在城市,人满为患,资源分配不公,容易引起人们的不满,就容易闹事。容易闹事,就要配备警察、检察官、法官和狱警,就要建立公安局派出所、检察院、法院和监狱,甚至要有武警或者士兵来站岗,维持秩序。

    调查组最终没有去十二组继续调查,他们让小宫的朋友在调查笔录上签了字,然后就离开了虎坡村。

    调查组到丘湾乡,跟贾书记碰头,交换总结调查的情况,做一个简单的汇报。

    贾书记听完之后表示满意,然后在调查组做的小结报告上签字,贾书记又设宴款待,他们酒足饭饱之后,贾书记安排他们去洗脚按摩,还有一些男同事,给他们提供一些特殊的服务项目,不必细述。

    调查组回到县城,向县委书记做了报告,县委书记在报告上批示:

    “一定要严肃查处违法生育事件,对宫支书一并严肃处理,作为反面教材,向全县村支书发布内部参考,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出现在我县辖区内。”

    这就是在土家族自治县最高长官发出的命令,谁都不能质疑和反对,等于过去的土司发布的“圣旨”,它的威力十分巨大,大到能在平静的虎坡村掀起轩然大波。

    贾书记接到县委书记的批示后,立马申请退出处理该事件的所有有关活动。他这样做,很耐人寻味。

    按照常人的理解,他可以完全利用这次机会狠狠地报复一下宫支书,将前仇旧恨一并清算才后快,到了这一天,真要变了天,可惜的是,贾书记偏偏申请回避这件事,就让人有些匪夷所思,

    贾书记很聪明,他不出马,就安排另一个听话的负责人来负责处理这件事。

    自从上次调查组到村里之后,宫支书就知道了大事不好。可是他故作镇定,一点都不害怕,也看不出任何沮丧的样子,仍然是趾高气昂、不可一世的样子。无论走到哪里,还是像以前那样喝酒抽烟吃饭,无所顾忌。

    这次,来的是处理组,和上次调查组不一样,这次是要动真格的了。但是,为让宫支书有尊严地下台,乡里决定来一次换届选举,以混淆视听,不致让宫支书突然空中掉下来,进入万劫不复之地了。

    贾书记原则上同意了这个方案,但私下里给有关领导透露,决不能让宫继续干下去,这是根本问题。

    有了这句话,底下的人都好操作了。县里派来的事件处理组,也有了个底儿,目的就是让宫支书下来,推新人,取而代之。

    县乡两级工作组到虎坡村,召集党员来开会,说了县委书记的意见,要求大家认真考虑,重新选举出一个新支书来。

    大家听了,你看我,我看你,再看看宫支书,他抽着烟,问大家:“弄清楚了没有?不要有什么顾忌,该是怎样,就怎样,难道怕我打击报复吗?”

    大家心里清楚了,原来宫支书还知道他以前经常打击报复别人的。特别是在整黑材料方面,更是手到擒拿的,轻车熟路,非常娴熟,只要是被他整过黑材料的,都深知道他的为人。

    这次工作组的同志说到要换新支书,可让他们吓得不轻,在会上,竟然没有一个敢提名敢吱声的。谁知道这是试探呢还是引诱呢?

    一般来说,宫支书和乡里、县里有关领导的关系非常好,一般有什么问题,他都清楚得很。

    这一次,谁知道水的深浅呢?也许是镇里的领导闲着没事干,到村里来寻开心来了,选谁当书记,都是一场戏剧,对普通党员来说,只是一种普通的会议,可以不必当真的。

    结果,弄了半天,也没有结果。

    工作组只好离开村子。如实向县里反映了选举失败的情况。

    县委书记言道:“那好!就直接任命吧,等他们过渡好了,再组织一次选举。”

    这正是贾书记想达到的效果。

    贾书记很清楚游戏规则,很愿意按照常理出牌,但是,有时候还是要耍一些小聪明的。此次贾书记以退为进,反而取得了较大的利益。

    宫支书下台了,取而代之的也姓宫,是乡广播站的副站长。

    副站长,一般都是站着的,只有正的,才配坐。副站长基本上没事可做,现在谁还去听广播收音机呢,家家都有电视机,有点时间看看电视连续剧,也比听收音机强,况且在山区,想听到收音机,只有听卫星上的,地面上的节目没有,这就难怪了,广播站副站长天天在干什么呢?

    权且称其为记者吧。

    可是记者从不采访,也不播放新闻联播,不知是干什么的记者,可能是徒有其表罢了。外貌很美,实际上是废物一个。

    这样的公务员,到村里任村支书,村民中有人感觉到特别别扭,但又不要说破,这人,就是贾村医。

    德志跟贾村医聊了这么久,十分佩服贾村医,他选择自己的事业,不参与政治斗争,他只是每天在给村民看病,遇到不公平的事的时候,记在心里,不随便发作。

    关键是他的爱民行为,激励德志好好专心帮助别人,当别人需要一杯水的时候,他就需要准备一桶水,当别人需要一桶水的时候,他就需要准备一车水。这样,才能做到供需平衡、游刃有余。

    德志和尹懋在贾村医的诊所里喝茶,顺便和村医聊了这么多东西,真的很有收获。

    回到宿舍,德志开始整理这两天的日记。

    然后,德志开始记载工作笔记,方便以后查考。

    对大多数人来说,毕竟村里换了领导,村的未来会是个什么样子呢?大家都沉默不语,沉默的意思就是默认,哪怕是一个坏蛋在领导一个村,也默认;结果,肯定就像瞎子带瞎子,最后都掉进坑里去。

    村民的麻痹让领导更加肆无忌惮地贪腐,在黑暗中的村民浑浑噩噩,不知道什么是光明。因为在黑暗里呆得越久,就越麻木,越短视,越看不到希望,越没有光明。

    德志在虎坡村遭遇的这件事,给德志一个提醒,那就是在决定自己的命运的时候,一定要慎之又慎,否则,只会南辕北辙,越走越离谱。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211章 老练村干
    次日一早,德志和尹懋前往小城县城,然后准备去龙垭村看看。据说那里的项目已经接近尾声,在去那里之后,准备搬家。

    验收不知道始于何时。打工的总是不知道前面的路。德志想,应该算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算一步吧。

    也许,可能领导不知道前面的路。

    回到县城,尹懋住楼上,德志住楼下,两人各吃各的饭,也很好。

    关键有自己的时间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有些工作有的人不喜欢,但是,还在坚持做,那一定是信仰的力量在支撑。当然,如果有人喜欢目前的工作,达到自己的理想,那也好。如月圆月缺,此事古难全,总有不完美的时候,德志就相信这个理。

    在自己的房间做自己的事,不喜欢别人来干扰,这是德志的个性。而尹懋,习惯了当老大,总爱管一些弟弟妹妹的事。

    德志,似乎就成了他的一个弟弟,这样,他的行动就受到了限制,总也没办法来摆脱这种束缚,只有到了县城,两人在不同的空间,才有不同的自由。

    在县城呆了一天,德志和尹懋就去了龙垭村。龙垭村的支书比村主任年轻。据说,村主任以前是支书,因年纪大了,就让出支书的位置,让给了年轻人。

    年轻的村支书比村主任要稚嫩得多,但是,德志根本不喜欢这个村支书,虽然,他很喜欢跟德志说话,也可能是看到德志是来自有钱的机构。自从上次到了龙垭村和村文书的一夜情之后,德志就不敢再见到村文书了。田文书的出现,会将德志的心打乱。

    越怕的事,越会出现。田文书还是出现了。田文书的强悍如传说中的穆桂英。

    德志见了她,脸一红,田文书说:“哎呀,这不是姚先生么?”

    德志讪笑着说:“哦。是的。”

    田文书对尹懋说:“您是。。。。。。?”

    尹懋说:“我叫尹懋,是姚先生一个机构的。”

    村支书连忙介绍说:“这是尹先生,是协助姚先生工作的。”

    田文书大方地伸出手说:“欢迎欢迎!辛苦了,到我们这里很不容易吧?!”

    尹懋说:“是啊。”

    村主任说:“好的,大家辛苦了。中午,到餐馆吃顿便饭吧。”

    德志不吭声。村主任问:“姚先生是不是不舒服?”

    德志赶紧摇摇头,说:“没有,没有。”

    田文书接过话头说:“姚先生是来检查项目的吧?不如我们先去看看。”

    德志点点头。尹懋说:“谢谢!我们正想去看看呢。”

    村主任说:“好吧,你们去看吧。我老了,爬山有点困难,刚好要帮村民办一点事。你们年轻人去吧。村支书想去也去吧。”

    村支书说:“我还要去镇里开会,小田,你就辛苦一下啊。”

    田文书说:“不辛苦。我来陪二位先生,你们各自忙去吧。”

    村支书和村主任笑着,和姚德志和尹懋握握手,然后就走了。

    姚德志和尹懋由田文书陪同,前往工地。

    工地就在村委会后面的山坡上。

    那里是村民所用的地。由当地房地产开发商占用,用来建水池。当然,签协议是由村里和农户来做。承包协议,是由村里和开发商来做。这项工程,实际是由村里分别和村民、承包商来签协议来做。

    其中的过程,无人知晓,至于三方是否同意,但最后以协议为准。看来,村主任和村支书费了很多力。

    完成这个项目,必须要有相当多的人来支持,否则不会这么顺利。

    事实上,德志和尹懋上山之后看到的水池已经完工,水池上方是一层土壤覆盖,还种了一些花草,长势挺好。

    纪念碑建在水池下方,改变了以前的初衷。以前,村支书决定将纪念碑放在村村务公告墙的旁边,这样,在国道边上,来来去去的人都可以看到。

    机构要求树碑,但是石碑的尺寸和样式,让人看了容易产生误解。

    德志明确告知这个尺寸。但是村支书表面上同意,实际上迟迟不动,德志着急,就找到了以前做碑的人。

    刚好余哥也要做两个纪念碑,一个为魏村,另一个为魏村的邻村坪村,加上龙垭村的石碑,一共三个,在一起做,算批发价,便宜一些。

    弄好这个后,德志就和村支书联系,让其不要再联系雕刻饮水项目纪念碑了。村支书说:“不好意思啊!我还没联系呢,我太忙了,想让田文书去联系做碑呢,她也很忙,一直没有机会去联系。”

    德志说:“不用道歉,没事没事。我们已经联系好了,等做好之后,送到村里,希望你们负责将石碑树立好,另外,就是要选好树碑的地址。”

    这碑现在已经在这里了,碑文还是照旧,沿袭了以前县民委主任的文风。简单扼要,把问题说清即可。

    将石碑拍照后,德志又将水管和闸阀都拍了照。在埋设水管的时候,德志曾来过龙垭村,现场拍照并指导村民埋设水管。

    这个是德志的要求,德志是根据机构的要求来做的了。

    需要村民自愿投工投劳,但是,背后村委会是否有承诺,谁也不知道。德志没办法了解到,因他并未入住该村,不了解里面的情况,村民可能习惯了撒谎,不可能跟他说实话,会说“没拿钱”。而实际上“出钱了”。

    村委会拿钱,办集体的项目,会减少工作难度,如今的年代,只做事不给钱的雷锋,没有了。也许,雷锋本身都对自己所做的都不敢相信。

    自愿奉献的人越来越少,几乎绝迹,德志很清楚,但是机构领导不清楚。如果说花钱请人挖管槽,那么项目就算失败,实际上村民对项目没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龙垭村的时候,德志还能让村干动员村民自愿奉献来挖管槽,即便是事实,也需要证实。

    其实,那里的村干表面上看还是不错的。老主任,中年的支书,青年的文书,配搭很好。田文书对人很甜,看起来很舒服。

    如果有项目意向,看看龙垭村的领导班子,一般的人都会认同,愿意投资,很放心,虽说不太成功,但是,绝对不会失败。

    当德志将安装水管和埋设水管的照片拍好以后,他在龙垭的任务就算完成,剩下来就是一到二次的卫生培训了。

    卫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