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陷世- 第2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时候,一下雨,就听到雨点打在棚子上。噼噼啪啪的。有时候起了风。吹得塑料乱飞,打得棚子啪嗒直响。

    德志喜欢听雨打凉棚的声音,听着这雨声。可以帮助入眠。

    吃了饭,尹懋出去,和梁马江说闲话,德志洗碗。梁马江没事做,没有山林土地,只是以打麻将为生,受他影响,他的老婆也打麻将。

    女儿、儿子上学的钱,可能是打麻将打来的,或者是男女双方的家人提供的帮助,也可能是因为他们是农场的工人,有工资收入,就不用担心没钱花。这些事,谁都不清楚。

    德志洗了碗,参与他们的谈论。梁马江谈来谈去,就是希望德志他们多多照顾一下他们家,德志笑了笑,尹懋说:“你说我们怎样照顾你?水池不用做,就是一点水管,了不起多给你一点水管,可是到户的水管,也细得很,就像没长好的甘蔗。你要那甘蔗干什么?”

    “也是,不过,我家的确困难啊,没有什么收入。”梁马江说。

    “你在开玩笑吧?没有收入?没有收入怎么会天天打麻将呢?还是有钱,没钱,就没有人来缠着你打麻将了。”尹懋说。

    “你说的是!打麻将来钱来得小,没有什么,你说要打麻将,也不要什么本钱,乡里乡亲的,随便找人借,还是借得来,另外,还能有不少的乐趣,打麻将有了钱,当然好,但是得到的钱很少。”梁马江说。

    “我清楚,你说的这种情况全国到处都是一样的。麻将是国粹,人人都喜欢,特别是有些上了年纪的人,无所事事,就会喜欢上他,不过,那是过去,现在的年轻人也喜欢,打麻将成了人生活中的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德志说。

    德志说话,总想要多说,可是,他不清楚为啥那么多人不喜欢听,也许是中气不足,也许是底气发虚,总觉得没有谁会想听他说,因此,越发发虚,后来,德志清楚了一点,就是没必要那么着急地表达自己,其实,有很多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兴趣也没有时间去听别人的故事。

    有人走进来,喊:“梁马江,梁马江。”

    梁马江连忙去看,说:“哎呀,是老邵啊!今天咋这么有空啊。”

    德志一看,那人穿的是解放鞋,裤腿一条腿卷得高、另一条腿放得低,胡须没有剃干净,就像没有收割完全的麦茬,看起来非常硬。眼睛挺亮,可惜牙齿较黑,一看,手里拿着烟,袅袅地冒着蓝色的烟雾。

    他说:“借你家的铁锹用一下,门前的沟下完雨后,堵塞得厉害,找铁锹,找来找去,就是找不着,奇怪了,附近几家都没有,只有来麻烦你了。”

    “你算找对了,我家有。他们家也有,不过,可能都在用,我家有,是没有人用,也没有地方可用。”梁马江说着,他进到杂物间,找出一把崭新的铁锹,递给来者,说:“这是我才回到村里来的时候,本来想大干一场,谁知道现在的土地这么金贵,竟然没有机会用,到现在还没有人愿意给我一点土地。”

    “都是签了合同的,大概有三十年不变的说法,你回来晚了,再说,人在这里,户口不在这里,没有资格分到土地。”他说。

    梁马江说:“政策是这样规定的,但是,我生长在这个地方,就是户口还在农场,不知道村干能不能通融通融。”

    “这个要去问来书记,你不是和他关系很好吗?”他问。

    “这个你就不清楚了,来书记的儿女都在县政府,我的妹夫、妹妹也在,他们都是一伙的,官官相护,多少都相互照应照应,如果我找村支书要分得土地,其他非本村户口的人,只要住在这里,都会找村支书要求分地,要为来书记考虑的话,还是不要分地,分来分去,还不是想要一些好处?”梁马江说。

    “你说的是,我走了,正忙呢。多谢啊,用完了就还给你。”那人扛着铁锹就走了。

    梁马江的房子还不错,地板砖装修得还行,比较平整,仿木纹的,看起来比较温馨。加上墙壁刷了仿瓷涂料,看起来还比较光洁。他沾了他妹妹的许多好处。

    这房子本来不是他的,是当地一个开发房地产的老板建的房子,本来想赚一笔再说的,后来,经济状况恶化,他就将房子卖了,买主刚好是他妹妹。

    当时的柏松村对外宣传得厉害,因村子位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旅游区,将来这里必然会成为农家乐,休假、旅游的好地方,青山绿水,非常适合养老休息。

    冬天有火可以烤,夏天的气候宜人,温度很好,不用空调,自然凉快。还有,这里交通便利,是连接荆楚省西南各个县市的重要通道,要想富,先修路,路通了,什么都快速运转起来。

    在这样的宣传下,他妹妹看到了商机,就找到了房屋的老板,说了来意,那老板说:“行,卖给你吧,我还有不少。”

    他妹妹担心自己买了,会有人投诉,说公务员从事第二职业,是违反《公务员法》的行为,这样,她就担负的风险会大一些,说不定还会受处分。

    他妹妹左右想了个遍,最后想到从农场回来的哥哥,于是,就对她哥哥说:“要不这样,我出钱,以你的名义,将房子从那个老几手里买过来?我们共同经营,风险也是共同承担,你看怎么样?”

    梁马江正担心这个问题呢,他可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只想赚取别人的好处,没有想到自己需要付出一些,他的付出就是争取更大的利润。他的妹妹、妹夫都在政府机构,可见而知,他家的妹夫和妹妹都是成功人士,在仕途上算是春风得意,引来别人羡慕的目光。(未完待续。。)
第318章 得道升天
    ps: ; ;新章节发布了,欢迎亲们前来支持!

    梁马江的妹妹嫁给好人家,她老公公是乡镇的书记,本来在本村当村支书,后来借调到本乡当书记,再后来调到了另外一个乡镇当书记。这家伙有福,书记没当几天,林业局副书记有了缺位,他就去替补,好运来的时候,谁都挡不住,没过两年,他就转了正,成为当地林业局的局长兼党委书记。

    有了这个好的开端,凡和他有关系的,都能得道升天。他的儿子理所当然,顺利进入了林业局,在林业检查站工作,没过两年,就调到了机关上班,他的儿媳妇也在办公室有了一个位置,被安排在一个重要的岗位,岗位重要,工资和福利也好。

    他们好过了,一大帮子的人都要好过才行,他们就开始了脱贫致富计划。梁马江的哥哥是本地人,县政府有人就好办事,先开了茶厂,销售情况还不错,当然,是离不开他妹妹的鼎力相助。

    现在又借着旅游业的兴起,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建家庭小旅馆,吃住行玩一条龙服务,当然,首先获利的还是靠关系拉来的客人,一些旅行社,受到一些限制,将人一车一车地拉来,住在梁马江的店里,这样,他能得到一些收入,店老板名为梁马江,实际上的投资人和老板是他妹妹。

    因着这层关系,周围的邻居,开始进一些货,具有民族特色的小买卖。摆在店中出售,赚一些油盐钱还是可以的,这是当官所带来的好处。来旅游的,大概都有了思想准备,不抱任何希望在这里能够住好,只不过是想来看看大自然,带孩子开开眼界,明明知道旅游是花钱买罪受,但是就有人乐此不疲。

    令人遗憾的是,梁马江很像姜太公。钓鱼用的是直钩。谁爱来就来,不爱来也不勉强,没想在服务上提高水平,只是望天收。有一个人来和有一百个人来。在他眼中。都是一样的,因他很清楚,旅馆赚了钱。也不是他一个人的;饭店赚了钱,也要拿出来分,他生气的是,自己努力去挣钱,却给了别人花,心不甘情不愿,不过,他也没办法。

    他哥哥盯着这酒店,干好干坏,都来查查岗,他哥哥不来,他嫂子就一定会来;他嫂子不是省油的灯,心长偏了,总在算计别人,不肯吃一点亏。

    他嫂子长了三角眼,看人总像在傲视,另外,还常常斜视别人,嘴里却含着笑,手里却从不落空,天天都在忙碌,实际上全为了自己。说话也刻薄,不肯认输,不会认错,错的不是自己,永远是别人。

    他们两口子在附近算是出了名,没有谁愿意和他们打交道,包括梁马江。梁马江喜欢打麻将,还有一些牌友,愿意和他来往,不看他的面子,看毛老头的面子,冲着票子来的,好打麻将、喜欢吸烟喝酒的,大概还懂得一点人情世故,愿意和别人打成一片,抱团取暖,不至于太冷、太寂寞,可是,梁马江的兄嫂完全没有人沾,也不让两个儿子外出打工,对于大儿子,连在学校当老师的机会都不给,本来在学校教书教得好好的,却被调回来,在家帮助家庭搞茶厂的生意。

    大儿子已经结了婚,小儿子技校毕业后,一直在家待业,没有什么特长,也不愿劳动,到现在还是啃老族成员。

    梁马江的侄儿子抽烟,像他哥哥一样,那抽烟的动作和姿势,简直是一个师傅教的,不差分毫。长了一张白脸,看起来弱不禁风,看样子在精卵结合的瞬间,遭到了风寒,结果小小年纪,走路就开始变慢,背也是驼的,不抽烟就咳嗽,不过,梁马江的哥哥喜欢,巴不得两个儿子都捆绑在自己的裤腰带上,想儿子了就看看。上厕所解裤带,想到自己的儿子不像有些小年轻出去打工,成功的没有几个,大多数,都是打了一个老婆回家,结婚的开销,还得指望家里拿。

    梁马江的两个孩子还在读书,不像他哥嫂一家有山有田,加上开茶厂,每年只是在清明前后忙一阵子,其余时间就是玩,梁马江过得挺辛苦,也没有什么进项,于是就指望打麻将来赚点生活费,开了个酒店赚了点活钱,当然,每一分钱,大家都有资格来分。

    德志很清楚,他们全靠他们妹妹赚钱,没有她妹妹,就没有他们的今天,只不过梁马江比较穷,也不想放下架子去求他哥哥,看得出,他哥怕他嫂子,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让他哥嫂一家过得宁静,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主动找他哥哥借钱,哪怕他哥哥再有钱,儿子再听话,可是,看看他的两个公子都窝在家里,心里咋说也不痛快。

    自从签了合同之后,德志他们就在村里等水管到村,华忠虎没有表态马上结账,先把水管拉到村里,以后再结账,这是个好办法,不怕不结账。

    村里是新农村示范村,整个县都没有这么好的待遇,凡是好事,都会想到这个村,不是来支书在县委会当秘书的儿子帮忙,一些项目就不会在村里落户。这是关系的力量所致,非常正常,可是,来支书的心里仍然不太满意,原因很简单,就是官场如战场,在官场待得时间越长,越不像人,也不像兽,有时候二者兼之,有时候两个都像,或者只像一个,另一个不像。

    果然,在三天后,水管竟然到村了。德志和尹懋各自在自己的房间里看书,来支书打电话说:“姚先生,水管已经到了。等一会我们一起上去看看吧。”

    是尹懋接的电话,他关了电话就说:“烦死了,来支书打通了我的电话,喊你的名字,这个来支书,真不是个东西!看来,他是一个不太走运的人。”

    “这个和运气有什么关系?”

    “你不清楚,这说明他将来要得老年痴呆症。”尹懋说。

    德志笑了笑,不想再问,就是因为喊错了一次,就开始不依不饶起来,德志有些害怕这个人,不过,他料定了尹懋也不是一个能逆天的人,遇到这样的支书,恐怕还不至于一怒之下,拂袖而去,离开这个肮脏的场合,跑到老家去放羊吧。

    “以后别在这个村做项目了,来支书是个健忘的人,你做得再多,进来也不会得到来支书的半个好字,只会引来他的批评。”尹懋又说,德志觉得应该做到得饶人处且饶人,不要不依不饶,纠缠个没完没了的。

    德志这么想着,楼底下开始传来车的喇叭声,响了好一阵子,德志问:“是不是来支书来了?”

    “可能是吧,别着急,这么早跑过去干什么?”尹懋说。

    德志心想,以前他是很积极的,水管到了,动作反而缓慢起来,是不是有事要发生?

    德志说:“来支书来了,你怠慢了他,如果他不支持我们做接下来的项目,恐怕会有问题。我们会不会犯虎坡村那样的错误。”

    “不是我们,是我。”尹懋说。

    德志连忙改口说:“是啊,那时候,你还没来呢,在松岗,准备到归州来的,如果早点来就好了,也可以避免让我犯那样的原则性的错误。”

    “你哪里犯错误了?是余哥害了你,瞎表态、空承诺,将烂摊子扔给你,他带着项目款到了另一个村,有钱就非常好做事。大家都清楚,俏媳妇难为无米之炊,你在虎坡村苦苦支撑,遇到一个老奸巨猾的村支书,栽了,老支书也落马了,和他有关的人,都受到了牵连。这就是马太效应吧。”尹懋说,好像带着很大的正气似的。(未完待续。。)
第319章 因地制宜
    ps: ; ;新章节发布了,欢迎亲们前来支持!

    德志有几天没有看到村支书,想要催促项目快一点,在项目开始后,需要多多接触基层组织的“一把手”,在他们的支持下,会让项目加速了。

    刘小姐有指示,不要把项目款都给他们,钱到了他们手里,若想让他们做点事,就非常困难,还有较长的时间,还要做大量的软件的工作,如果项目款都给了,以后要他们来参加培训,他们也不会来。

    这个没错,经济基础是基础,没有经济基础,就没有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唯物主义的说法,德志学得并不好,他更重视的是,这个项目到底帮到了谁?到底想达到什么目标?

    来支书的车的喇叭还在鸣叫,德志就下了楼,他知道,只要他下楼,那个尹懋肯定不会赖在楼上,他发了脾气,可是他胆子不大,在关键时刻,还是容易妥协的。

    他紧跟着德志下了楼,见了来支书,连忙快步向前,老远喊叫着:“来书记,来书记早啊!来书记早!”

    德志心里有点乐活,要说狡猾,还属于尹懋。这个人在库区生活,又是三不管地区,生活条件不是特别好。有山,但是山上树不多,一场大火,烧毁了不少天然林;有水,水被私人承包了,投放鱼苗,自我管理,不错,最后还真的有办法,水库里还能捞上一些鱼。 ;不至于弄了个满盘皆输。

    原因非常简单,就是水库周围的居民都下河摸鱼,都是看惯了河上的白帆的人,哪里的人不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来支书请大家上车,然后让司机发动引擎,刚才,司机一直在等他们,司机为了省油,就没有让马达继续工作,让机器熄了火。现在人已经到齐。他又重新启动了马达。车最后摁了摁喇叭,车向山上跑去。

    上次在任明旺书记家吃饭,已经很清楚了,虽喝了酒。但是大家都很清醒。来支书也趁着大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