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去!当然去!”连长满面红光,憋在这里大半年了,像样的仗一场也没打过,早都憋出满身毛病来了!

第二百四十一章 … 绝世新车

“早点休息,明天早上天亮以后,我们去探隗王的营地!”我对挑出来的一连骑兵宣布。

“吼”

全连战士兴奋不已。

从坡顶到大河边的斜坡已经被修整过,骑兵可以不下马,直接骑下去,但速度不能太快,不然照样会跌得很惨。

所谓关墙,并不是只有一段城墙,而是以坡地为一边,三段城墙圈起了一个小方框,算得上一个微型的“城”,垂直于大河的一段不过百米左右,与大河平行的那一边却有近200米长度。

方框内没有任何建筑,倒是墙顶宽度有近4米,上面建有城楼。

所以这并不是一座“城”,还只是一道“关”而已。

整个建筑让我想起后世长城的入海处。

带队出了关门,回头一看,的确比较险要,沿河那一段墙已经伸入到大河中去了,若不是春初彻的墙砖,现在已经修不了这样的城墙了。

翟族人要从这里通过,除非是能涉水而过,却躲不过守军的弓箭。

“出发!”在关前略一整队,我们快速扑向隗王的营地。

不到两小时,翟族人营地出现在眼前。

这里已经比较开阔,岸边两公里的区域内,密布着翟族人的帐篷,数了一下,大致有四百来个。

按上一次的经验,这里的翟族人最多上千。

但在距离翟族营地还有里许的时候,我不得不停止了前进。

翟族人的游骑已经发现了我们,开始向营地内飞奔。

而更让我不得不小心的是,翟族人营地外围圈起了一道篱笆墙,后面支起了木桩,高约两米,如果不通过营门,根本进不了营区,让我想踹营的侥幸想法消失得无影无踪。

而且翟族人也很保守。看到我们仅百余人的队伍,也没有轻易出击。

这一下攻守易势,让我也很费踌躇。

“罢了!回去吧!”

看不到隗王。让我很失望。

营内已经有数百翟族人集结,甚至已经有骑兵在奔跑,却没有人出营来攻击我们,再等下去也没有什么意思。

谁知我想作罢,翟族人却不想了。

我们刚跑出不到两公里,后面蹄声如雷,数百骑翟族骑兵追了上来。

“快跑!”

这下子该轮到我们发慌了。

翟族人没有弓箭的时候。我一定会停下来等,再玩玩边跑边杀敌的游戏,眼下却不敢了。

我带地这百十来骑经不起敌人的几番连射。

估计是我们起步加速晚了一些。很快就听到翟族人的马蹄声越来越近,战士们已经不复昨晚地兴奋,相视的眼中都有了惧意。

我在队伍最后面,不是回过头观察追兵,此时已经相距不过里许。

“准备弓箭!靠近再射!”

看到敌人越来越近,估计遭遇战已经不可避免。

领先的一百余骑翟族人在距离我们两百米左右时小心了起来。这时我们都已经跑出了20余里,翟族追兵已经被拉成了三个小队,每队不过百余人。

“减速准备!”

大吼声中,我率先勒了一下马缰,有意地降低了速度。

有心算无心中。我们和追兵的前队距离眨眼间缩至百米左右。

不等其他骑兵反应,我率先开弓。

“嗖!”

第一箭准确地落入翟族人队伍中。引起了一阵骚乱。

这让我都有点吃惊。

平时骑射我绝射不到百米以外还能杀伤敌人!

但随即想到,此时敌人正与我射出的箭相对而行,我的箭固然射得远,还有敌人主动往我的箭上“凑”的因素在内。

大队跑过后,一名翟族人带箭躺在了地上。

“放箭!”

这一声大吼如同对双方下令。两族战士都张弓搭箭,箭矢纷纷飞过两队骑兵之间的距离。

“啊!”

惨叫声不绝于耳。却基本上都是从后面传过来地。

只有寥寥数箭射到了我们的骑兵队中,后面的翟族骑兵却不断落马。

看来当追兵的确也不好受!

尤其是在对射地时候。

从靠近我们只有数十米地敌人眼中,我看到了惊慌。

有几名翟族人手里拿的是我们太昊制作的弓箭,也正是这几张弓射得最远。

我正打算继续给这队翟族人教训,却听到蹄声如雷,后队翟族骑兵开始靠近。

前队的翟族人却缓了下来,估计是想让后队的充当一下前锋,尝一尝太昊骑兵对射的滋味。

谁知后队也只是与前队汇合,一点都没有加速冲上来的意思。

很快,我们与翟族骑兵之间的距离拉开了,等我们返回关前,后面早已经没有了翟族人的影子。

回到山上,检查了一下,我们地骑兵不见了一位,伤了三位,还失去了一匹马,伤了五匹。

相对于翟族人的损失,我们这点代价已经很小了。

回到盐湖边的时候,公孙氏已经完成了秋收,上千公孙氏族人来到盐湖边上,加入了筑城工作,姜氏族人也有500余人参加。

姜由没有过来,公孙干却到了。

让我最为好奇的是公孙干带过来的一样东西。

其实这还是一辆牛车,但与太昊牛车有比较大地差异。整体上可以说是一辆“改装车”:车身上加装了一个牛皮车篷,把车厢封闭了起来,与之前的太昊牛车“货厢”不同,这辆“公车牛车”完全是为乘座人而设计地。

车厢内垫上了厚厚的羊皮,连厢壁上也钉了一层。

“呵呵!这是我请太昊匠人替我做的!族长看,这该叫什么?”公孙干很谦虚的样子。

该叫什么?

我围着这辆车转了几圈:嗯!不错!绝对环保,除了牛粪以外基本上算得上是“零排放”,何况牛粪还是肥料!

不过太昊那边的牛车已经起上的“奇瑞”和“吉利”的国产车名字,眼前的这个车又应该叫什么?

对了!后世不是有一个BYD(比亚迪)公司在造无污染的纯电动汽车么!

“就叫比亚迪!”我差点加上了F6,想想还是算了。

“‘比亚迪’牛车!”公孙干一头的雾水,口中念念有词,嘟哝着去了。

估计他到嗝屁了都不会知道为什么这辆牛车会叫“比亚迪”!

第二百四十二章 … 骊山有祸

晚间在大帐篷内议事,公孙干只是急于解决盐运输的问题,初时让我感觉他对隗王的事不怎么感兴趣。

是不是由于没有参加过上次的血战,才让公孙干和姜由都对关口处的防御颇不在意,甚至对当初大耗人力去修筑那座关城都有些保留意见。

这让我略有些警觉。

若是再这么掉以轻心,什么时候翟族人来了都不知道,迟早酿大祸。

口中不多言,心里却暗打主意,要将关口的防御多向木驼叮嘱,他应该对那个地方的防御更重视得多,据说坚持要安排300人在关上负责防御就是由木驼提出来的,否则那边最多百十来人。

“公孙氏运盐还有什么困难么?”眼下他们也有了上千马匹,大河宽阔处只及马腹,应该可以涉水而过啊。

“族长有所不知——大河有时也可以涉过,但一旦遇到下雨,河水上涨,骑兵便不敢过了。‘比亚迪’平日里都只能放在斟戈城内,无法过河去。”公孙干诉苦道。

这倒是了,大河浅处颇宽,但遇雨上涨的机会我是没有碰到过,公孙氏他们就遇得多了。

“那姜氏是怎么做的?”我就没有听到过姜氏提出这种问题。

“姜氏不同,他们在运城这边修了许多仓库,产出来的盐就放在仓库里,运过来的粮食也能存放,所以涨水时他们不需要运输。”公孙干解释道。

“那就好办了!”我笑道“运城一旦建成,我们三族都有了大量仓库,大不了下雨时不运就行了。”

“那倒也是。”公孙干点头“只要夏天隗王不来攻,入了冬就不怕了。”

“冬夏有什么分别吗?”我很好奇。

“平时隗王那边是过不来的,我们都不必担心。”公孙干解释“但深冬时要当心,一旦出现暴寒天气。大河边上可能结冰,隗王就能通过冰面绕过关墙,直接攻击盐湖。”

“什么?!”我悚然立起“那我们的关墙不是白修了?”

“也不是,平时那里应该不会有足够厚的冰让骑兵通过,但天气无常,谁也说不准的,今年入冬时,运城的墙和城门应该就可以修好。那时怕什么隗王!”

怪不得公孙干对隗王不是很上心,原来还有这个打算!

“有狐那边的翟人如何了?”原来的有狐族人对翟族人恨之入骨,在翟族人步步紧逼下几无立足之地,但这边的仗打响后,再没有听到翟族人抱怨过,现在却让我有些记挂。

“有狐族正在修他们的新城,这一段时间得木驼所带骑兵的帮助,已经将多数翟族人赶出了有狐族所在的农田,倒也保得了一时平安,城若建好。就不怕翟族人了。不过他们那边的翟族人跟这边不同,至少马就没有这么多,而且从祭祀的神看。他们好像祀的并不是祖鬼。而是狼!”

“哦!狼族?”呵呵!这就好玩了。

“从我们俘虏的翟族人看,这边的翟族人根本就不知道那边还有这么一个分支,而有狐族那边的翟族人也不知道还有这么强大的同族部落!”

公孙干的分析让我对他刮目相看,从发明带篷的车,到对隗王攻防的策略,还有对翟族人的部落关系,全都了然于胸,而且都走到了我前面。

这个公孙氏可不简单!

“这样吧!防御隗王的事就请公孙族长多费些心,运输的事情就我太昊来完成。一定保证不会因为大河涨水而中断公孙到运城间的运输。”

开玩笑,我发明船是做什么用的?

“太昊族长另有其他事情要做?”公孙干从我的话中听出来一点味道。

“是!在南方!”我指着太昊的方向,公孙干多半以为我说的是族内的事,却不会知道,我所指的是长江。

带上匠人,在长江边上造船,横渡长江进入“江南”一直是我的梦想。

那里有水稻,还有蚕。

我已经在向往江南的水乡,还有那里可能遇到的奇怪的部族。

考虑到入冬后可能到来的大战,400名太昊骑兵我不打算带走,却专门跑了一趟大夏城。

“族长!你看我们的骑兵!”木驼带着近600骑兵正四处狩猎,既增加食物,兼保护有狐族人建城。

这是太昊骑兵中的精英,也让木驼颇为自负。

“怎么?你的伤都好完了?”关口一战,木驼可伤得不清。

木驼不答,纵马下坡,途中翻身下马,再轻轻一踮,腾身而上,最后跑回我面前,气不粗喘。

我笑笑——这小子就是这么一股劲!

“隗王来了,怎么你不知道吗?”

“我知道!——不过谅他也过不了那道关!现在这边也一样与翟族人作战,还打得爽快些!”木驼眉飞色舞,看来这边的小战役打得比较顺手。

“这可说不准——据公孙族长讲,若是冬天比往年冷些,大河会被冻住,那时我们的关墙就挡不住隗王了!”

“还有这种事?”木驼诧异道。

看来他到大夏建城这两年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不过按后世的说法,大河冻住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在这个年代却是不易。

我所知道的后世绝对比眼前的这个世纪要冷得多。

大河在冬天冻住应该不是什么特别奇怪的事,但在这个世纪,就有点困难了。

除了温度高于后世,还有大河的水量也远比后世高得多。

“反正你要留心点,一旦隗王过了关口,你这里比我过来驰援要方便得多,那时就得依靠你了!”

“族长放心!——只要我这条命在,盐湖就不会有失!”木驼决然道。

“呸!”我踹了木驼一脚“不要说那种丧气话!”

“哈哈!”长笑声中,木驼避过我这一脚,纵马飞驰而去。

11月初,我带着几名亲卫返回了太昊城,开始筹划前往长江的事情,不过这之前,先得安排人到斟戈氏那边的渡口去造船。

正在宗庙内与土鲁他们商量此时,却听到庙外一阵喧哗。

“族长!——骊山族那边出事了!”宗庙卫队的战士跑进来跟我讲,随后其他战士挽着一名伤痕累累的骑兵进了议事殿。

()

第二百四十三章 … 百兽辟易

“猛兽围城?!”

这个消息让我十分意外。

自大元城首创之后,我带领下的部族进可攻,退可守,从来都没有被野兽威胁过。

再强大的兽群,只要进入了平原地区,靠近我太昊百里之内,就相当于我们的羊群,出动几个连的兵力,就能手到擒来,全当为厨房添菜。

所以居然有兽群能够围城,并威胁到我们的骑兵,就让我难以接受了。

虽然在骊山族那边只有数十骑,也是一只不可小视的力量。

“不要急,慢慢说!”我让人扶着那名骑兵,宗庙卫队的战士赶紧去找医生来。

“刚开始我们也没有注意,秋收后从森林里跑出来抢粮食的野兽越来越多,赶不胜赶,杀都杀不完,每天早上到地里,总有一批粮食又不见了,只剩下光秃秃的粟杆。”

“后来食粟的野兽也开始逃命,因为更强的虎、豹都出现了,狼群也不少,其他野兽都围着骊山城转,不忍远去。猛兽也就聚在城边上,猎杀那些小型的野兽。”

“族里的长老曾经见过这种事情,说是远处一定发生了大火灾,我们往西边看,也能看到有漫天的黑烟,却是在不断消散,没有烧到骊山城来。”

“不过最后一批粮食我们始终没有收到——那片地都被野兽抢光了,什么都没有剩下。”

“现在不要说粮食。就是我们想运锡锭出城,都已经没有办法,要不是我们实在等不下去,怕族长这边急着用锡锭,冒死带几个人冲出来,恐怕族长就不会知道骊山出事了!”

骑兵小队长说到这里,我已经大致知道了骊山的情况,看来城中的人暂时没有大碍,城中凿井的办法应该已经解决了他们的用水问题。加上才收了粮食,食物不会有问题。

但要说有一定影响的话,就是锡锭的运输了。太昊眼下的锡库存用到开春都没有问题,但谁知道野兽什么时候会退去?

在眼前没有强敌的情况下,就当练一回兵吧。

“通知土句,带上1000骑兵,我们到骊山城去!”木芒现在已经留守在盐湖那边,城中的骑兵是由土句在负责训练。

骑兵们得到消息,为抢这1000个名额。有几个连差点没打起来。

据逃回来的骑兵估算,离城数十里内都已经是猛兽地天下,数量怕不有数万!

这1000骑应该会面对一场好厮杀!

考虑到这一次弓箭的消耗会比较大,我让每名骑兵都带上了双箭囊,共100支箭,外加骑兵专用长矛。

11月7日,1000名太昊骑兵作好了出征准备。在太昊宗庙广场集中。

这是一个团级规模的远征军。

向战士们作了简单的战前动员,把骊山那边的情况再通报了一遍,其实这个工作在之前的各连已经做过了,战士们只是看在族长面上才有耐心再听一遍,却一个个巴不得插翅飞到飘山城。

“出发!——”骑兵们最想听到的声音终于在广场上响起,以两骑为一横排,1000骑缓缓开出了太昊城。道旁的族人全都驻足欢呼,前来从这里到骊山族,就算只是往返也得大半个月,何况还得面对上万地猛兽。

但意见最大的却不是这些送别亲人的族人,而是那些前来送别战友的骑兵,看到战友缓缓开出太昊西门。眼中满是妒忌。

途中经过苗族山门,从远处看到那隐约的城墙。却是对元方母子颇有点放心不下,要不是骊山族有警,竟然有点冲动想先到大方城一趟。

“罢了!等这边事情一了,我就去长江!”把元方母子抛在脑后,纵马急驰奔向骊山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