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偃师无语。

在我回到大元城不久,贸易城传来消息,莱夷族动手了。

或许是慑于贸易城的防御威力,莱夷族没有对大元贸易城下手,却对皋陶的外围小部族有兴趣,原先被揍的那个村长叫偃豹,立即嗅到了危险的味道,一点也不负他的名字。

他在十天内就将全族人一起移到了皋陶族大帐外,原来的村子里,连柴也没剩下一根。

但是在他周围的几个小族却遭了殃。

大约有200人组成的劫掠队将几个小族一抢而光,连羊群都赶回了莱夷族所在的北方山区,陶器更是抢劫的第一对象。幸运的几个小族还剩下几顶帐篷,有的就只有几根木棍了。

皋陶族内很快增加了400多“难民”——这些小族与皋陶族间显然是一种密切型的联盟关系,比大元族与周围部族的关系要深,后者利益关系远多于种族关系。

偃梁的情绪开始进入失控状态,偃豹来时还带了所有的牛羊,后来的部族连木棍都没有几根长的,有一个族到达皋陶族时,村长都已经饿了两天。

在皋陶族周边的这片草地上,畜牧已经覆盖了大部分草地,除了猛兽以外,可供狩猎的对象并不太多,更何况他们被劫掠一空。

得到消息后,没跟偃梁商量,我直接指示元昊带上一个100人骑兵连,对莱夷的“抢光”政策进行了“反抢光”——在偃豹他们那几个小族周围出动了几次“巡逻”式的行动,其中有一次抢回了一个小族的牛羊,并将一个50人的莱夷小队全抓到了皋陶族。

莱夷族的人显然犯了众怒,在偃梁的极力阻止下才没有出人命,连偃师都没有出面干涉。

很快,这种“兄弟”冲突式的情况就被莱夷族打破了。这个小队放回去没多久,20来名满身是伤的小族战士就逃到了皋陶族,请求偃梁去救他们的族人——100来人被莱夷族抓走了,而且这一次是一个用人头祭祀的莱夷族分支干的。

偃梁为难了:这一次要是答应了,那皋陶族和莱夷之间又会回到以前的厮杀状态;不答应,那族人凭什么还要在神鸟面前祭拜?

偃师在神鸟壁前跪了一晚,第二天出洞,让偃梁准备好一队20人的战士,由他带领,去向莱夷族要人。

偃梁不敢违拗,只好照办,同时偃师还交待,在他回来前,不能让大元族人再以武力帮助皋陶族,以免造成更大的冲突,偃梁答应了。

春播结束后,我带着新训练的100名骑兵赶到了贸易城,除了还有50名新兵在大元城训练以外,已经有250名骑兵在贸易城集中了,战马也达到了300匹。

此时在贸易城的大元族人已经达到1000人左右。

如果我们大元的朋友偃梁和他的族人受到伤害,大元族是不会袖手旁观的。

“如果皋陶族交出大元族城里的全部陶器,并将大元族赶出莱夷族和皋陶族所在的山地和草原,我们就不会再跟皋陶为难!”

偃师带回来的答复让皋陶全族哗然——这不让皋陶和大元两族厮杀么?

而偃师带回来的另一样“新鲜”的东西则将皋陶族人推向了战场——那个皋陶小族的村长头盖骨!

偃梁头戴鸟羽冠,以族长的身份,带着20个最大的分支小族的村长,以羊头、牛头和鹿头各一个献祭,在神鸟壁前向神鸟发誓:此仇必报!

随后在没有知会大元贸易城的情况下,偃梁召集所有靠北部山区莱夷族地盘的皋陶族部落向南集中,靠近皋陶族大帐所在的地区。每族所有的战士也在半个月内赶到偃梁的大帐外,准备与莱夷开战。

木驼在第一时间嗅到了打仗的味道,兴奋得如同撒欢的小马,却碍于偃梁的请求:“在皋陶战士倒下之前,请不要插手两族的冲突!”

木驼没有再向偃梁细问,却在给我带口信问询的时候透露出了一丝丝狡猾:“是第一个皋陶战士倒下的时候介入,还是最后一个?”

我的回复是:“送一面墨龙旗给偃梁,帮他在大帐外树一根旗杆,当他的大帐外升起墨龙旗,就是大元骑兵出动的时候!”

莱夷族从皋陶族人撤走小部族的情形中得到了开战的信号,而莱夷族在上一次战斗中显然得到了利益。

莱夷族从来都不是一个采取守势的种族!

很快,第一批莱夷族战士在离皋陶族畜栏不到10公里的地方搭起了帐篷,却没有进攻的意思。

这批莱夷人不到200人,而皋陶族大帐外的战士已经达到上千人。莱夷人一定在等其他分支部族的到来。

偃师要求偃梁不向莱夷族首先挑衅。

这时木驼发现了一个问题:莱夷人有弓箭!

尽管这些弓箭和大元的没法比较,最多是当初莱鹰的联军使用的那种原始版,但和皋陶人手里的长矛比较起来却是有绝对优势的。贸易城里的木匠们立即全面行动起来,在五天内赶制了一批简易弓箭,送到了偃梁的大帐外,甚至还有数十个大元骑兵专用的藤盾也送给了大元族。皋陶族人很快从木驼的演示中看到了这两样攻防利器的威力,仿制的藤盾很快成倍增加。

以偃豹为首的一批强硬分子在偃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下,跟元昊学起了射箭技术。

(我假装看不见!)

(之前不把弓箭教给皋陶族是我坚决要求的,因为没有那个必要。我什么都愿意教给皋陶族,从历法、文字、农业,但从他们的生存状态来看,已经不一定要太好的武器来维持生存了,强大的族群给了他们足够的生存能力。)

半个月后,莱夷人也达到了大约1200人,这批人和上次莱鹰带到大元城外的有明显的不同——都是纯正的莱夷族中坚战士,而不是通过临时强征拉壮丁凑起来的部队。

莱夷人的代表团来到了偃梁的大帐外。

“战前谈判”开始了。

(大元族长元齐说:做人要厚道,看书要投票!谢谢大大们捧场!)

第五十九章 为何而战

 “偃师,皋陶族有没有作好准备接受莱夷族的条件?”象征性地从山洞里祭祀完神鸟出来,嬴山直接地问道。

“还问什么?莱夷族的战士已经踏入了皋陶族的土地,抓走了我们的族人,抢走了我们的牛羊;莱夷族的长老们已经打开了皋陶族人的头盖骨,我们还可能有其他选择吗?”偃梁愤然作答。

“我们只要大元人付出代价,没有人能在与莱夷族结仇之后,还能在少昊金天氏族人的草地上生存!莱鹰的族人就是被大元人杀的,作为神鸟庇佑下的部族,你们为什么要维护他们?”嬴山激烈地指斥偃梁。

“大元族人已经向我们说明了与莱鹰的冲突,你们能肯定是大元族人犯的错?”偃师语气中开始有一点烟火气。

“他们杀了莱夷族人,就该付出代价!”嬴山红了脸强争。

“那莱夷族人有没有作好准备,为已经死去的皋陶族人付出代价!”偃梁反唇相讥。

“你……!”嬴山指着偃梁,手指颤动,在他身后的两名莱夷族战士霍然而起。

大帐内空气顿时紧张起来,偃师身后的四名皋陶族战士持矛立起!

“都出去——像什么话!”偃梁怒斥。

四名皋陶族战士夹着两名莱夷战士走出大帐。

帐内一时寂静。

“罢了——嬴山,你告诉我,莱夷族真是为了大元来的吗?”默然半晌,偃师开口道。

偃梁一脸冷笑,嬴山本已经平复的脸色重新泛红。

“大元族对皋陶族就那么重要吗?”嬴山反问。

“少昊氏命莱夷祀鹰鸷,看来是天命所钟,大元不过适逢其会罢了,上次大战还是在你我小的时候——嬴山,为什么你们就是放不开呢?”偃师仰天长叹。

嬴山彻底无语,脸上已显恼羞成怒。

“明天,原来的地方!”

偃师直接让偃梁送客。

帐外的战士看见嬴山的脸色,知道谈判已经破裂,莱夷人匆忙离去,皋陶族人高呼:“偃梁!偃梁!”

大战在即,木驼不失时机地将我绘制的两幅“神鸟旗”送到偃梁帐外,偃师老泪纵横,偃梁大喜过望——开玩笑,万年前的部族,无论如何强大,在对绘画方面的造诣始终有限得很。我这来自后世的人随便玩上一把,在他们眼里哪还有不五体投地的?

神鸟旗升起的时候,大战已经不可避免了。

“大元的强大,是传播大元文明的前提——木驼,你要么不参加,要参加就得打漂亮!而且不得在偃梁有明确表示之前出动!”为免传达有错,我让人带了一张大元纸去,纸上写的就是这段话。

木驼看到纸,汗流了一地也没有找到方向——横着看还是竖着看,赶紧找来大元贸易城学校的教师,才搞懂了我的意思。

再把纸拿回手中,放到大元宗庙香案上时,估计一脸坏笑的木驼只听进去了“打得漂亮”四个字。

次日一早,离皋陶族不到五公里的一条小溪旁,莱夷人开始集结——嬴山所在的部族率先来到溪边,头顶牛头盔的族长比当初莱鹰的扮相好看的地方,只是在牛头盔上多装饰了一些鸟羽。

这里面却没有莱鹰的人影。

两公里外的土丘后,深草中微微露出几个人头,元昊和他的小队严密关注着莱夷人。

一队一队的莱夷人从分散在不同方向的帐篷堆里走出来,向小溪边集结。

同时,皋陶族各分支部族的战士也从帐篷堆中分别集结出来,开始向小溪进发。

两个小时后,小溪两边已经集结了一共大约2500名战士,人数上都差不多,但总体上比上次莱鹰带到大元城下的要精锐得多了,没有老弱生丁,全是壮男。

两族在相距约100米的地方站住了脚。

“偃梁!”头戴牛头盔的莱夷族长高叫“离开这片草原,回到少昊去,我就放过你们全族——我只要找大元族战斗就行了!”

“嬴羽!这片草原是少昊给皋陶族的封地,莱夷族的封地在山上!你要草地,象莱鹰一样,到北方去吧!皋陶族将用生命守护草原和神鸟!皋陶族人流了多少血,莱夷人都不会少流一滴!”

“好!让少昊的始祖作证!我们的血都在今天流出,让我们之间的水冲走,不会为始祖所憎恶!”

“偃梁!偃梁!”皋陶族战士高呼。

“嬴羽!嬴羽!”莱夷人也鼓噪起来。

土丘后的元昊一挥手,一名他旁边的战士从草从中滑退,向贸易城跑去。

嬴羽的长矛向前一指,后面的莱夷族600来人冲到小溪前,张弓搭箭……

“盾防!”偃梁的指挥口令明显是“大元版”的,土丘后的元昊不禁嘴角翘起来。

刚才还遮遮掩掩的两排藤盾立码出现在皋陶族战士的前面,一上一下将皋陶族战士护得滴水不漏,盾墙后,皋陶族弓箭手同样张弓搭箭。

“放箭!”躲到盾后的偃梁高叫。

被突然出现的藤盾搞昏了头的嬴羽马上就明白了这怪东西的用处,但莱夷族的战士反应也不一般的快,没有一人后退的情况下,全体提高仰角射出了第一箭。

双方立有损伤,莱夷射手死了30余人,伤了100余人,皋陶族伤了20多人,死了1人。

皋陶族射手训练不足的缺点显现出来——第二轮箭射出后,莱夷的射手们全跑到射程外了。

“最多只能逃走一半!”土丘后的元昊将皋陶族射手在心里换成了大元骑兵后,YY中对这个战果很是不满。

嬴羽也不负族长的职责,意识到对射是皋陶族占优,甚至反应过来,这可能是得到了大元的帮助,但最重要的是在最短时间内作出正确战术决策!

“啊!”嬴羽将长矛一挥,率所有人持矛狂冲上前——既然远程进攻不行,就短兵相接吧!

“不错!”元昊对嬴羽高看了一眼,评价好了一些。

相比之下,皋陶族这边反而显得混乱起来:持盾的扔盾找矛,持弓的不知道该放箭还是扔弓找矛。

危急中偃梁大呼“持矛!”

情况开始变得有序一些,双方的短兵相接开始了。

贸易城内,木驼率200骑兵将地面踩得尘土飞扬!

城门紧闭,木驼等得焦燥,仰天大叫起来——

“偃梁怎么还没败?”

第六十章 胜得漂亮

 溪水迅速被血水染红!

莱夷族的战士起步早一点,尽管又有数十人在皋陶族射手杂乱的流矢中受伤,但莱夷族战士毕竟冲入了皋陶族的队伍中,弓箭已经没有了用武之地。

腰系兽皮裙,赤裸上身的战士们红了双眼,举矛互刺。

溪中水花四溅,莱夷人和皋陶族人的血混在一起,顺水流出数公里外,杀声更加狂燥起来。

元昊任务已经完成,立即向贸易城跑去。

短兵相接中,莱夷人的悍不畏死战意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二十余年未经战阵的皋陶族战士开始呈现疲态,队伍很快被莱夷人穿过。

嬴羽率开路的勇士从皋陶族背后又反冲回来时,皋陶族败象已成。溪边的战斗还在继续,但部分皋陶族战士开始向大帐方向溃逃,偃梁多处被伤,血染兽皮裙,被战士们架着往回逃。

偃师站在山洞口,看着皋陶族人败退,率还能一战的300多老年族人,持矛守在洞口,眼中有泪,却满脸坚毅。

“神鸟保佑皋陶族人!我族从来没有在神鸟壁前败过!”偃师仰泪脸朝天举杖。

“神鸟庇佑!皋陶不败!”老战士们举矛高呼。

然后这群老人冲向了攻至的莱夷人,只有不到40人护着偃师堵塞住山洞口。

眼看敌人已经攻至畜栏,老战士都冲了出来,败退的皋陶族人鼓起余勇,向莱夷反冲了上去。

厮杀在畜栏处开始重新激烈,骨质和石质的长矛插入皋陶族和莱夷人的身体,不断收割着生命。

接近800人的莱夷战士在不到500人的皋陶族弱兵面前战意如潮,步步进逼,长矛间血肉横飞!

看到畜栏所在的防线又已经不保,敌人离洞口已经不到300米,偃梁终于不忍,向山洞大呼:“偃师!”

偃师出现在洞口,猛然双膝跪地,无奈地低下了头。

大元墨龙旗很快取代了神鸟旗,升起在旗杆顶部。

“终于到我了!”木驼听到墙头上战士发出的信号,狂喜大叫:“快开门!”

200战骑在草原上卷过,如风如龙,卷向正嚣张的莱夷族人。

莱夷族人看到墨龙旗升起,本没有什么反应,但木驼率领的骑兵一出现,两公里外就传来地面的震撼,这让莱夷族人不得不引起重视了。

“大元族!是大元族来了!”

惊恐中肯定有参加过对大元族作战的莱夷战士狂叫起来。

木驼却没有直接冲进两族交错的战阵,而是从旁掠过,从接近到远离,所有骑兵都射出了三箭,这个速度和皋陶族简直是天壤之别。

转眼之间,近70名莱夷族人倒地毙命,200来人带上箭伤。

木驼迅速带队再次逼近,嬴羽这次却误判了形势,率200多人扑向骑兵。

木驼在马上“嘿”的一笑,马头轻轻一带,又在嬴羽的队伍旁10多米处擦肩而过,再次箭如雨下——这一次有近100莱夷人倒下,或死或伤,只有一名骑兵的马被掷矛刺中,退出了战斗。

连赢羽肩上都插了一箭,如果没有牛头盔的话,将是两箭。

莱夷人还是没有习惯将手中唯一的长矛掷出去。

这下子攻守易势,莱夷人顿时仓皇溃逃,嬴羽也在怒骂中被架着狂奔。

偃梁已经无法再追击,偃豹代替他率队冲向了敌人。

但大元骑兵们显然没有想让莱夷人有逃走的机会,没有理会奔逃的嬴羽,而是在第二波攻击后就直接冲向了小溪处的战场。

溪边的莱夷族战士顿时出现恐慌性的逃窜,纷纷扔下对手,向己方基地狂奔。

然后是骑兵战士们的飞箭“点杀”表演,没有一名莱夷人有机会捡起自己的弓箭或逃回帐篷。

“跪下!跪下!”绕到前面的骑兵们大叫!

看着前方张弓搭箭的大元骑兵,莱夷人开始放下长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