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娘医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娇娘医经- 第1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想到这郭公子竟然来家里找他了。
  “是郭公子啊。”他说道,客气的笑了笑,“找我何事?”
  郭公子笑着伸手拍韩元朝的胳膊。
  “元朝兄真是贵人多忘事。”他笑道,“还是上次的事呗。”
  韩元朝借着放下弓箭避开了郭公子的手。
  “上次什么事?”他问道。
  “江州先生的那本论语啊。”郭公子急道,“你考虑好了没?”
  春时落榜的韩元朝从京中归来,让这次没有去参考的郭公子高兴极了,但高兴了没多久就听说韩元朝带回来一本江州先生亲手批注的论语,一时间成为全城学子想要一见的好东西。
  郭公子很是不甘心,便开口说要买下来,但韩家也不是穷酸,一本书还是不值得卖了去的,韩元朝理都没理会。
  今日听他又提起此事,韩元朝有些失笑。
  “这还用考虑?”他说道,“这自然不能。”
  “我出一千贯。”郭公子伸出手指报出一个价格。
  一千贯!
  韩元朝虽然不为财帛所动,也吓了一跳。
  “我说元朝,这书,你可以誊抄一边,江州先生的讲义你自然也不会丢,不影响你的学业,我呢,只是要这本真迹,你看我们各得其所,这不是挺好的交易嘛。”郭公子又搭上胳膊,笑着说道,“而且,除此之外,我还可以借你钱。”
  韩元朝皱眉。
  “借我钱?”他问道,“我为什么要借你钱?”
  “你不需要钱,你的父亲大概需要钱吧?”郭公子笑道,挑了挑眉。
  修沟渠那么大的事,自然瞒不过人。
  韩元朝愣了下,面色有些犹豫。
  “虽然我也借不了你多少,但多少也能帮上点忙,先好歹支撑这一个月再说…”郭公子见他神色有动,便再次说道。
  转运司的钱最迟年底也能给了,这马上要入冬。沟渠耗费的人力更大,如果能有多些钱应急的话…
  物尽其用才是好,这本论语…
  “不,这本书是朋友所赠,我不会卖的。”韩元朝笑了笑说道,伸手拨开郭公子的手。
  这个死书呆!
  郭公子暗自咬牙。
  “我再多出五百!”他说道。
  “我不缺钱。”韩元朝笑道。
  “你不缺钱?才怪…”郭公子哼声说道,跟上他。
  二人正说话,门外又有小厮跑进来。
  “公子,有人来说找你。”
  又找我?
  韩元朝愣了下,今日倒是热闹。
  “哪位?”他问道。
  小厮摇头。
  “不认得。说是京城来的。”他说道。
  京城?虽然在京城结识了一些朋友。但那些人也不是京城的。都是各地赶考的学子而已,京城会有谁来找自己?
  带着疑惑,韩元朝换了见客的衣裳跟随小厮来到前厅,郭公子想了想。抬脚也跟了过来。
  前厅里有两个穿着薄袄戴着帽子,明显风尘仆仆的中年男人。
  不认识。
  “你们是?”韩元朝问道。
  两人听到声音,见他迈进来,忙疾步接过来,躬身大礼。
  “东家,我们是来送钱的。”他们齐声说道。
  东家?
  韩元朝吓了一跳。
  他长这么大,被称呼过十九哥儿,元朝,再小一点当奶娃娃的时候可能被母亲称呼过小宝贝之类的酸掉牙的名号。或者被讨厌他的提名挂姓的喊韩均,或者小子,或者小儿等等等等。
  但东家这个称呼还真是第一次听到。
  还有,他们说他们是来送什么的?
  “钱,东家。你的红利。”两个男人再一次说道。
  “我?”韩元朝伸手指了指自己问道。
  两个男人点点头,一面从衣袖里拿出一个信封,恭敬的递上来。
  “你们认错人了吧?”韩元朝回过神来问道,自然不会伸手接。
  两个男人笑了。
  “怎么会,小的们别的差事办不好,连东家都记错,那真是成废物了。”他们说道,“您是肃州韩氏,名均字元朝,族中此辈行十九。”
  自己的姓名也不算什么秘密,打听到很容易。
  是不是谁在作弄自己?
  “你们是什么人?我怎么会是你们东家?”韩元朝问道,依旧不接信封。
  “我们是太平居的人。”一个男人笑道,“至于东家怎么成为我们的东家,我们来得晚,就不知道了,反正文书上白纸黑字有东家你的名字,想必东家手里也有契书吧。”
  太平居!
  韩元朝愣住了。
  而早已经听的惊讶又不耐烦的郭公子干脆伸手拿过信封。
  “我看看多少红利啊,还从京城这么远送来的,真的假的啊。”他说道,打开信封,抽出一张飞钱券,待看到其上的字,郭公子的眼顿时瞪大如铜铃,“一万贯!”
  他又转头看韩元朝,这个家伙果然不缺钱……
  一万贯!
  韩元朝也被这个话惊的呆住了。
  开什么玩笑!
  “这是给我的?”他怔怔问道。
  “是啊,东家,这是给你的。”两个男人笑道。
  一万贯!
  韩元朝伸手从郭公子手里夺过飞钱。
  没错,千真万确,肃州进奏院的飞钱,还是具名飞钱,清清楚楚的写着他韩均的名字!
  一万贯!
  天上真的掉钱了……

  ☆、第二十二章 横财
  
  “有人上门给十九郎送了一万贯?”
  消息很快传到内院了,听到这个消息,韩家夫妇亦是惊讶不已,齐声问道。
  “是啊是啊,老爷,这不是关键。”管家连连点头,一面伸手擦汗。
  这还不是关键?
  “关键是,那人称呼十九郎为东家。”管家说道,“而且说这是到目前的红利。”
  东家!红利!目前!
  也就是说,将来还有更多的钱,源源不断的钱!
  韩家夫妇怔怔一刻。
  “他,他什么时候成人家的东家了?”韩父喊道,“是什么地方的东家?”
  而此时,东家韩元朝正在书房里翻箱倒柜,两三个小厮也跟着乱翻,一向整洁有序的书房里乱成一团。
  “没有,没有…”
  韩元朝一卷一卷的书翻过,胡乱的扔在几案上,很快几案上那个写有太平居三个字的点心袋子就被压住了。
  “公子,到底是哪卷书啊?”小厮们翻的汗流浃背,不得不再次询问。
  “我去年带着进京的那箱子书…”韩元朝说道。
  “那可不少呢,再说回来后也不知道收到哪里呢,有没有借出去…”小厮们说道。
  借出去…
  韩元朝愣了下。
  他现在用力的回想,却只能想起来自己曾经有那个把文书塞进书里的动作场景,但具体是什么书却死活想不起来,一点印象也没。
  要是真丢了…
  “要是真丢了,那两个人不会还把钱要回去吧?”小厮忍不住问道。
  那可是一万贯…或者不止一万贯…
  韩家虽然不是那种没见过一万贯钱的人家,但……那也是一万贯啊!而且以后还不止一万贯呢。
  “要是找不到文书,我自己就不会要了。”韩元朝说道,就算是找到文书,这个钱,他也得好好的斟酌要还是不要…
  “十九郎,到底怎么回事?”
  韩家父母也过来了,看着无法下脚的书房。只得站在门口问道。
  “你怎么会成为什么店的东家?是京城赶考的时候吗?”
  韩元朝吐了口气,神情有些复杂。
  “这事说来话长…”他说道,“又有些儿戏…”
  他的话音才落,就听身后有个小厮嗷的叫了声。
  “公子,是不是这个!”
  韩元朝忙回头看去,见那小厮从一卷书中抽出一张纸。
  “没错,就是它!”韩元朝喊道,歪歪扭扭的踩着室内的空隙过去接过。
  普普通通简简单单的一张纸在几案上展平,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鲜红的官府行会印章。
  “…工钱先不给,为了补偿给了一份干股…我想报答恩公。所以就转给了恩公…”
  “……恩人。如果不是恩人。我就死了,哪里还能养老小…”
  韩元朝的眼前似乎又浮现那个男人惶恐激动的叩头,事实上,他连这个男人长什么样都记不得了。
  “你是说这份红利是这个男人报答你的?”
  听完了讲述。韩父母更加惊讶,这简直太不可置信了。
  “…这不到一年,一份红利就有一万贯的干股?”
  这什么店啊!这也太发财了吧?
  “他们还带了账册。”韩元朝说道,指了指几案,然后才看到几案上已经堆满了,忙几步过去将几案上的书卷都推开,找出厚厚的两卷账册,转身递给父亲。
  伴着转身啪嗒一声有东西掉下来。
  韩元朝扭头看去,见是那袋子点心。
  太平居…
  太平居!!
  他忙伸手拿起来。翻来覆去的看。
  这个不会就是那个太平居的吧?
  “…这是正规账册…不是作假的,也不是胡乱随意的…你瞧有官府行会印章为证的…”韩父说道。
  韩母凑过去一起看点点头。
  “…生意也不怎么好啊…花费这么多…”她一面看一面说,“…怪不得一开始连工钱都给不起呢…”
  再想到儿子说这店的位置,怎么看都是个行脚店。
  一年的全部盈利能有一万贯就大大的不错了。
  但看着看着他们夫妻不说话了,神情越来越惊讶。
  “…怎么突然就生意好了?”韩母忍不住说道。
  韩父顾不上说话翻看完。当然只是粗略的看个大概,但这账目清晰,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一开始没有名气,生意自然不好,如果突然扬名,生意大增也是正常的。”他说道,抬头看韩元朝,“不知道它是怎么突然扬名的?”
  韩元朝怔怔出声,韩父喊了两声才抬起头。
  “这是什么?”韩母问道,看着韩元朝手里的袋子。
  儿子身上带的用的都是家里的,除了未婚妻赠的香囊外,是绝不会用外边人的东西,尤其是这种女红。
  做母亲以及女人的直觉让她有些紧张。
  “这个,是从姑母那里拿到的。”韩元朝说道,笑了笑,将事情说了。
  韩母哦了声,伸手拿过来,倒出一块点心,因为放在的压砸已经碎了扁了,她就手嗅了嗅,又微微的尝了下。
  “嗯,不错。”她点点头赞道。
  “这莫非是太平居做的?”韩父问道。
  “父亲,京城到这里要走一个月呢,哪里能放这么久。”韩元朝笑道。
  韩父也想到了,笑了笑。
  “这太平居倒是有些意思。”他说道。
  书房里一家三口团坐,四周散乱的书卷,看上去有些滑稽,而且想一下今日的事,三人也觉得有些滑稽。
  “这怎么都觉得不可思议。”韩母说道,一面看着账册,“从这账册上来看,下一次再送红利来,可不仅仅是一万贯了…”
  这红利太大了,目前不到一年就能抵得过她的两个嫁妆田,那以后呢?
  “真没想到。”韩元朝说道,带着几分追忆。“当时也没当回事,想那个行脚店,不过是一年半载就撑不下去了,又想真开着又能多好,一份红利能有多少…”
  他低头看着眼前的飞钱券,账册,契书。
  如果知道会是如此的多,他当时无论如何也不会收。
  不,现在知道也不晚。
  “这钱我不能收。”他说道。
  韩父母也点点头。
  “那厨子的感恩我们收,但这种钱我们不能收。”他们说道。
  听了韩家三人的话。厅堂中候着的两个男人笑了。
  “真让我们家大姐儿说对了。”他们笑道。“说韩东家如石奢般人物。如果是上门求助,定然会义不容辞,但如果送钱来肯定不收。”【注1】大姐儿?
  韩元朝愣了下,下意识的浮现一个辆马车。以及一个笑容炎炎的婢女形象。
  难道是…
  “这太平居的东家是她家吗?”他不由脱口问道。
  她家?
  哪个她?
  韩家夫妇看向儿子有些不解,看来适才说的还不够详细。
  两个男人却似乎明白韩元朝说的是谁,他们笑了笑。
  “之一…”一个答道。
  原来是她!
  是陈相公家?
  那这个…
  “东家你就收下吧,我们大姐儿说了,你要是不收,我们两个就不用回去了。”两个男人笑道,“东家,我们找个养家糊口的好差事不容易,你是个路见不平能仗义的好郎君。可别让我们为难,有什么事,你们东家们去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
  这话让韩家三人都笑起来。
  “好了,那就收下了。”韩元朝笑道。“有什么事,是我的事,是我与你们东家的事,不为难你们。”
  “多谢东家,东家果然侠义。”两个男人施礼赞道。
  “你们一路辛苦了,来人。”韩父含笑说道。
  便又两个小厮进来。
  “你们去歇息一下,我们肃州虽然比不上京城,倒也有几个可看的风景,你们去转转。”韩父说道。
  两个男人也没有推辞大大方方的道谢退下了。
  厅中只剩下一家三人,对视一刻。
  “那这钱,父亲先用着。”韩元朝说道,将飞钱券推给父亲,“别卖地,也别动用母亲的嫁妆。”
  “这合适吗?”韩父有些迟疑。
  “合适。”韩元朝说道,“适才郭子均在这里…”
  “叫他郭厚,什么子均。”韩母打断他没好气的说道。
  韩元朝一笑知道母亲的忌讳,笑着改口。
  “…郭厚在这里,也亲眼听到看到他们给我送钱来,用不了多久,肃州城都知道我在京城有店铺,那这些钱父亲你拿着用,也再合适不过,既与咱们韩家的钱无关,也不是变卖筹钱,外人要说也没可说的地方。”
  这真是再合适不过的解决办法了。
  没想到事情竟然突然就这样轻松的解决了,韩父母面上不由露出笑容。
  “你这孩子,去趟京城竟然还有这样的好运气。”母亲笑道,旋即一转话头,“不过,大姐儿是什么人啊?”
  韩元朝整容。
  “正要与父亲母亲说,不过我也不确定,与其说是我帮助了那个厨子,不如说是另有其人帮助了我和那个厨子。”他说道,一面深吸一口气,下定了决心一般,“而且,我猜测,这个人可能是…”
  他停顿一下。
  “可能是什么?”韩母看儿子形容如此郑重,不由好奇追问。
  “可能是陈绍陈相公家。”韩元朝说道。
  陈绍!
  韩家父母顿时神情惊愕。
  这可比见到多少钱的红利更令人震骇!
  作为一个地方县令,为官十几年了,韩父都没有见过升朝官,儿子竟然去京城赶考,就结识了一个大相公!
  “我想起来她是谁了!”
  而与此同时在同江县的张家,一个仆妇扔下手里熨烫的衣衫,大喊一声,就像外边跑去。
  屋子里的其他仆妇吓了一跳,一个忙捡起熨斗免得烫坏了衣裳,一个则喊了几声,那仆妇已经跑远了。
  “夫人,夫人,是她,是她。”
  看着仆妇跪在面前上气不接下气,韩云娘有些不解,而另一边坐着的张老夫人则哼了声。
  “没规矩。”她不咸不淡的说道,“云娘啊,可不能惯着这些下人。”
  韩云娘微微一笑。
  “是,母亲放心,媳妇有分寸。”她答道,态度恭敬,话却不软。
  张老夫人撇撇嘴不说话。
  如今这个儿媳妇她可不敢随意指责了,万一再气死一回,可找不到那个能起死回生的程娘子了。
  “老夫人,夫人,那个婢女,就是当初给夫人治病的那个婢女啊!昨日的是她啊!”仆妇喊道,“怪不得她会说瑗姐儿又长高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