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娘医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娇娘医经-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小归一,大为玄妙,小观附庸,别名太平。
  “挺快的。”她说道。
  从七月出门到八月半,从小玄妙观到太平观,一个多月的时间确是挺快。
  临近中秋,京城的街面热闹非凡,酒肆茶楼的位置更是从早到晚都没个空闲,多少人家拖儿带女扶老携幼出门赏景玩乐。
  街面上的女子们明显增多,富贵人家的车马络绎不绝,笑声说唱声叫卖声充斥。
  “半芹姐姐,你快点。”一个丫头唤道。
  在一个吹糖人的摊位前看得入神的半芹忙应声是,将手里的食盒抱紧了挤过人群跟过来。
  “这街上好热闹。”她说道。
  “这还不算热闹,等十五那几天再出来看,更是热闹呢。”丫头笑道,亲密的挽着她的胳膊,“到时候你就能出来看个够了,我们就只能在家拜月了。”
  “我怎么就能出来呢,大家都一样的。”半芹有些羞涩的笑道。
  “那怎么能一样,六公子那么喜欢你,只要你说要出来玩,他一定肯带上你的。”丫头笑嘻嘻说道。
  这话说的让半芹飞红了脸。
  “哪有,公子,公子,我也不过是个丫头而已。”她结结巴巴说道,又有些慌乱又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丫头,公子跟人出来吃饭,也不忘让你过来。”丫头笑道。
  “那是公子想吃炸果子了。”半芹低头说道。
  “这种果子就你一个人会做,这就够了,家里那么多丫头,有几个能被公子这样记住的。”丫头笑道,挽着她的胳膊,带着几分讨好,又几分羡慕,“怪不得公子那么远要把你带回来呢。”
  
  ☆、第十三章路人
  
  周六郎亲赴江州,不日回转,身旁多了一个妙龄俏丫头,惊呆了家里的人。
  在于父亲母亲相谈后,这个被大家纷纷猜测来历的丫头,成了周六郎的近身伺候丫头。
  这个位置家里的丫头经过最少三年打磨调教才有机会得到的。
  这个突然冒出来的野丫头竟然如此被公子看重,一时间成为家里的焦点。
  说什么是周老夫人在世时买的,赠与程家的傻子,如今傻子归家了,她便自然要回周家来,这么简单?谁信才是傻子呢。
  半芹被说的又是害羞又是不安,她并非是个伶牙俐齿的,又从小长在道观,跟家里这些丫头们打交道,心里总是有些发怵的,不过还好,看在周六郎的面子上,人人对她和善。
  可是她还是不会应对大家的打趣玩笑,如果娘子在的话,会怎么说呢?
  闪过娘子二字,半芹的心忽悠的沉下去,就好像挂着一块铁秤砣,坠啊坠啊的。
  娘子…
  还好吗?
  自己扔下她就这样走了,她会不会难过?或者,已经忘了世上有半芹这个人了吧。
  此时回想起来,当初她怎么就迷了心窍一般,想都没想的,就……
  “喂,你可来了。”
  头顶上突然有人喊道。
  半芹凝神看去,见二楼的窗户边,少年皱眉斜倚看过来,脸上带着不耐烦。
  “怎么这慢!”他说道,态度嚣张又霸道。
  半芹只觉得欢喜从心底散开。那块秤砣瞬时不见了。
  “是。”她应声,忙迈进酒楼里,在店小二的引路下穿过喧嚣的大堂,来到二楼的雅间。
  刚上楼梯,迎面有几个女子走过来。多数都带着五彩纱帷帽,有两人手里还各自牵着一个五六岁的女童。
  半芹侧身避让,忽地其中一个女童呀了声。
  “姐姐?”她喊道,“你是那位姐姐!”
  伴着她的喊声,大家都停下脚有些不解,半芹也下意识的抬头看去,见那女童冲自己扬起惊喜的笑脸。
  “呀,呀。”女童看清她的样子更为高兴,举起小手,“你是那个会呼风唤雨的娘子的丫头!”
  半芹看着她。恍然。
  雨中,破庙,依着老者馋红豆糕的小童。
  只是此时,女童身边没有老者,她的身边也没了娘子。
  一时间半芹有些怅然。
  “是你呀。”她说道。忍不住露出笑脸。“小妹妹,你也来京城了啊。”
  女童高兴的点头,忙忙的摇着拉着自己的女子的手。
  “姐姐,这个姐姐是我和爷爷,在路上遇到的呢,可厉害了,会下雨,还会做好吃的。”她童声童气的说道。
  在场的女子们知道这女童是一路从南到北而来的,这种路遇又再见的虽然不多,但也不是没有。于是看了半芹一眼,不甚在意。
  拉着女童的女子对半芹略一点头,算是打招呼。
  半芹忙还礼。
  “姐姐,你叫什么啊,你住在哪里啊,我叫丹娘,我住在…”女童很是激动的说道。
  话没说完,被女子轻轻的拉了下,女童的话被截断了。
  而那边丫头也催促。
  “半芹,快点,公子等着呢。”她说道。
  两厢都合意,半芹与这些女子们再次施礼,在女童依依不舍中各自迈步了。
  就如在路上,遇到了相识一笑,最终还是要各奔东西。
  “我们丹娘也有旧相识了。”
  同行的女子们打趣小女童。
  女童有些得意,来到京城离开从小生活的环境,对于她这个孩子来说,真的是有些寂寞孤独,尤其是爷爷还病了……
  爷爷!
  想到爷爷,女童有些急切。
  “快回家,快回家,我要告诉爷爷去。”她高兴的说道。
  听她提到爷爷,几个女子面上都浮现几分忧伤,抚了抚女童的头,下楼上车。
  马车穿行过街道,拐进一个僻静的巷子,停在一间看似普通的民宅前。
  房屋普通,迎接出来的人不少,气势也不小。
  女童挣脱仆妇的手。
  “我去找爷爷。”她喊道,向一个院子跑去。
  仆妇忙追着。
  女童人小身轻甩开仆妇进了一个院子,迎面与一人撞上,那人眼明手快抓住她,才免得跌倒。
  饶是如此,也让女童捂着鼻头眼中泛泪。
  “恕罪恕罪,老夫没看到小娘子。”颤巍巍的白发老翁忙哄劝说道。
  跟在老翁身旁的男子神情肃穆。
  “丹娘,无礼。”他沉声喝道。
  陈家家教严格,不论男女皆是四岁启蒙,如今才满五岁的丹娘已经知晓进退礼仪了,见父亲不悦,丹娘忙有模有样的冲老翁施礼。
  “是丹娘失礼。”她诺诺说道。
  老翁含笑抚须点头。
  陈绍面色稍缓。
  “父亲,我想去看看爷爷。”丹娘察言观色忙说道。
  “莫要去,爷爷才吃了药,不要去吵醒他。”陈绍说道,看着跟过来的忐忑的仆妇摆摆手,“带娘子下去。”
  仆妇们忙上前拉住女童,连哄带劝的抱走了。
  陈绍轻轻吐口气。
  老翁看着他,思付一刻,伸手。
  身后跟着的小厮立刻拿过医箱,老翁从中拿出一个瓷瓶,递给陈绍。
  “这个你用得着。”他说道。
  陈绍面色浮现惊喜,下意识的握住老翁的手。
  “李太医,此药是为我父亲…”他颤声问道。
  老翁摇头。
  “是让你用的。”他说道,将瓷瓶拍在陈绍手中,压低声音。“陈大人忧心过重,要保重啊,此药可以调理精气,缓解大人不食不睡的耗费。”
  说罢又拍了拍陈绍的胳膊。
  “大人,要稳住。”他说道。
  面对病人家属。一个太医说的不是要保重节哀,而是要稳住,听起来有些怪异,但陈绍却一个机灵醒过神。
  父亲的病最初的起因是突然摔了一跤,年老人摔跤只怕伤筋断骨,但幸运的是老父只是擦破了一点皮,几个大夫瞧了都说养一养就好了。
  却没想到,这一养不仅没好,反而更重了。
  先是起不了身子,紧接着就腿脚失去知觉。很快大小便不能自主,到如今半日昏迷。
  从一个精神矍铄的老者到瘫在床无知无觉命不久矣,不过是短短半个月的功夫,这太快了!太突然了!
  医生走马似的换,却连个统一病因都说不上来。到最后。陈绍也不敢轻易请大夫了。
  因为,父亲病重的消息传开,朝里有关他丁忧的事已经议论开了,据说已经有人上书皇帝准备推荐接替他的人了。
  才回到京城,还没开始大展宏图,就要再次离开,如果这次离开,三年,三年,人生有几个三年!
  怎么甘心。怎么甘心。
  父亲的病,自己的前途,陈家的前途,日夜折磨让陈绍这个儒雅大气的文士几乎脱像。
  这种样子给外人看到,必然传言愈烈。
  陈绍握紧手里的瓷瓶,这些药是可以让他保持精神,形容稳重的吧。
  一个太医,会想到这个?
  陈绍看过去,老翁的背影正迈出门,颤颤巍巍。
  是受谁人所托来给他的叮嘱?
  稳住,稳住。
  陈绍握紧了瓷瓶凝神思付久久未动。
  小小的身影趁着侍女端了药碗出去溜进了室内。
  室内药味,骚臭味混杂,丹娘并不在意,而是急切的看向幕帐后,卧榻上一个老者安睡。
  “爷爷,爷爷。”丹娘喊道,蹑手蹑脚的过去。
  卧榻上盖着两层锦被的老者闭目无声,微张的嘴呼呼的喘气,告诉别人他还活着。
  丹娘尚分不清病和死,她只知道是爷爷累了所以要多休息,此时便跪坐在床边,将手里的玩偶举起来。
  “爷爷,爷爷,你看我买了什么。”她说道。
  女童的声音清脆,老者悠悠的醒来,转头双目浑浊的看过来,这是他难得清醒的时候到了。
  真高兴,能看到自己的孙女。
  “啊,丹娘…”他发出沙哑含糊的声音。
  女童见爷爷醒了更高兴,唧唧喳喳的给爷爷讲街市上的见闻,吃了什么玩了什么。
  “爷爷,你快些好起来,”她摇着爷爷的胳膊,眼睛亮亮的说道,“我们十五的时候去看灯,我要爷爷背着我去看,爷爷能托我高高的。”
  老者浑浊的眼里流下一道眼泪。
  好不了了,丹娘,爷爷,不能陪你去看灯了,爷爷,不能再陪你了……
  “啊,对了,爷爷,我今天见到那个姐姐了。”丹娘说道,将手里的玩偶放下,“那个给我红豆糕吃的姐姐。”
  老者的思维愣了下。
  红豆糕…
  “爷爷,你还记得吧,那个,咱们赶路,下雨,那个娘子说下雨,就下雨了,说不下就不下的,那个娘子,那个娘子的丫头,给我红豆糕,特别好吃。”
  童言混乱,咋咋而论,想到哪里说到哪里,毫无章法断句。
  这些混乱的话听在思维混乱的老者耳内,却清晰明白起来。
  那个娘子…
  那个娘子!
  老丈,你的病要尽快治……
  木然的声音在耳边炸响,老者猛地抬起身子,但最终无力,只是举起手,嗓子里发出嗬嗬的声音。
  “那个娘子!”他嘶声喊道。
  女童被吓了一跳,呆呆的看着挣扎的爷爷不知所措,门外的人听到动静跑进来,陈绍也进来了,看到父亲面色惨白,双目爆瞪的样子,顿时出了一身冷汗。
  不行了么…这么快就要……
  他的脑子顿时一片空白。
  “父亲。”他扑过去抓住父亲的手。
  父亲的手也猛地抓住他,前所未有的用力。
  “三郎,那个娘子…”他看着儿子,用尽力气喊道,“救命!”
  
  ☆、第十四章论道二日感谢
  
  食盒摆上来,半芹施礼退后几步跪坐在周六郎身后。
  “吃吧,上次你在我那里吃过的,就是这个。”周六郎说道。
  对面坐着的秦郎君笑了,拂袖伸手折了面前盘子里金黄香酥的一根放进嘴里,赞叹的点点头。
  “不错,果然精妙,如何做的如此?”他没理会周六郎,而是看其后的半芹问道。
  “无它,只是面食,合了蜂蜜,揉拽抻拉油炸而已。”半芹低头说道。
  “不过是一点小食,也急着要即刻吃。”周六郎有些不屑的说道,“桑子,莫要你父亲说你玩物丧志。”
  秦郎君笑了,摇头,一面再次折下一根吃。
  “小食?食无小事。”他说道,“只不过略加了蜜糖,多加揉拽,便与你我往日吃的不同,怎么你我没想到?”
  “我又不是厨娘。”周六郎嗤声说道。
  秦郎君摇头。
  “非也。”他说道,“用不用心而已,如果用心,吃喝玩乐行住坐卧皆能与众不同。”
  “在那些事上用心,又能如何?小道而已。”周六郎依旧嗤之以鼻。
  “又或者说,能在这些小事上都能如此用心,可见其心多窍。”秦郎君笑道。“小道大道,皆是道,聚小为大,小道也不可小瞧。不是有那句见微知著的话吗?”
  周六郎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将面前摆放着炸食的盘子往秦郎君这里一推。
  “吃,吃,全给你吃,快吃,堵住你的嘴。”他喊道,“我是自找罪受跟你这个无理搅三分的家伙辩论!我算知道为什么觉空那老和尚见了你就跟哑巴似的!他宁愿不传经布道也不想招惹你这个呱噪的佛尊!”
  秦郎君朗声大笑。
  “什么叫无理,那是你们明知自己无理无法自圆其说罢了,你们这些人,只见他人过。从不肯认自己错。”他笑道。
  “打住。打住。你要是再叨叨,我可就走了。”周六郎故作烦恼的喊道。
  说罢又回头看半芹。
  “都怪你做什么这小食,惹出这些麻烦。”他喝道。
  这是公子在和自己开玩笑。只有看重自己才会对自己如此随意,半芹面带欢喜的低下头。
  “是,是奴婢的错。”她施礼说道。
  秦郎君笑着也饮了酒。
  “半芹,这小食叫什么?”他问道。
  半芹低着头,耳边回荡起曾经相似的对话。
  “娘子,这叫什么?”
  “我,不知道…”
  其音绕绕在。
  “奴婢,不知道。”她说道。
  秦郎君看她。
  “不知道?”他问道,有些奇怪。
  周六郎不耐烦的啧了声。
  “不就是一个吃的,哪来的那么多名字名字。”他说道。
  是啊。可是,为什么这丫头不说没有名字,而是说,不知道名字?
  不知道的意思是它是有名字的,既然有名字,那么就是说有主人。
  它的主人,不是这个丫头?
  那是谁?
  秦郎君开口要问,周六郎打断了他。
  “我是来找你喝酒的,不是来找你谈食论道的,闷死人了。”周六郎拎起酒壶塞给他不耐烦的说道。
  将谈诗改为谈食,贴切!
  秦郎君哈哈笑了,这也就是为什么一读书人一武人,一瘸子一健壮少年,在外人看来完全不搭的不该有交集的二人却是从小到大的好友。
  粗中有细,雅中有俗,谈谈而谈,豁然相处。
  秦郎君拿起酒壶直接仰头就喝。
  周六郎抚掌。
  “这才对了。”他笑道。
  酒过三巡,这般吃法二人都醉了,兴头上来,周六郎提议去城外骑马观山,秦郎君因病疾不能走路,借助马能暂时享受自由行驰的快感,所以也爱骑马,二人一拍即合,招呼小厮呼啦啦的下楼离开酒楼。
  半芹获准跟随。
  “可是我不会骑马啊。”她有些欢喜又有些忐忑的说道。
  “怕什么,让公子教你。”另外的丫头嘻嘻笑道。
  半芹绯红了脸,与那丫头嬉闹。
  街上人多车多,他们这一行少年俊美婢女娇俏很是惹人注目。
  马车行了没多久,就听前边威武呼喝声,摩肩接踵的人群神奇般的散开,竟然让出一条路来。
  “是谁?”微醺的周六郎皱眉,他被人群挤得乱晃,颇为着恼,“爷赶着去城外,莫耽搁小爷赶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