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故事,刘聪的意思很明白,汉民族不是自认为文化修养高吗,胡人都是未开化的民族吗?看,你们的皇帝在给我斟酒服务,以此羞辱晋臣。司马炽虽然隐忍苟活,但刘聪最终还是在永嘉七年(313年)2月,毒杀了他。时年30岁。
当年4月,其侄子秦王司马邺在长安即位,是为晋愍帝。改永嘉为建兴。司马邺在长安建立的朝廷,实在也是有名无实。朝廷所依赖的只有二王:一是镇守在建业的琅琊王司马睿,一是镇守在上邦(今甘肃天水)的南阳王司马保。为了笼络他们,遂任命司马睿为左丞相、大都督,负责都督函谷关以东诸军事;任命南阳王司马保为右丞相、大都督,负责都督陕西及以西诸军事。这是周初分封周公召公“分陕而治,挟辅天子”故事的再版,愍帝企图通过这种厚封的方式,以激励他们的江山豪情,出兵拱卫王室,阻止刘聪、石勒等胡族军队越过长城,并进而收复故都洛阳。但司马睿以“方平定江东,未暇北伐”(《资治通鉴》卷88)为由,迟疑不进,主要是想保存自己的实力。
就这样,司马邺勉强支撑了4年,建兴四年(316年)8月,刘曜的军队重重围住长安,时间达两个月之久。城内发生饥荒,人们开始易子而食,人间悲剧再次上演。晋愍帝走投无路,大哭一场后,把自己捆在羊车上,“肉袒衔璧,舆榇投降”。
长安遂被刘曜占领。
刘曜将晋愍帝司马邺掳至平阳,交给刘聪。刘聪让他行叩头之礼,一旁站立的晋臣麹允不忍见此耻辱,悲不自胜,伏地痛哭,怎么也搀扶不起。刘聪大怒,把麹允投入监狱,麹允愤而上吊自杀。刘聪再次以王者的姿态,重复导演“青衣侑酒”的故事。他率数万羽林军出猎上林苑,叫愍帝穿着军服,手执长戟,前导引路。路上百姓围观如堵,人们互相指认说:“那位执戟的就是长安来的天子。”西晋的亡国之民、故吏耆老,看着故国的皇帝形同仆役,莫不唏嘘流泪,皆有黍粟之悲。317年12月,刘聪宴群臣于光极殿,又命愍帝像怀帝一样,给群臣行酒洗盏。并在自己入厕时,让他高举仪盖伺候。见此情状,“晋臣多涕泣,有失声者”。尚书郎辛宾悲不自胜,抱着愍帝大哭,刘聪怒斩辛宾。深感汉人难制,不久就将愍帝处死,以绝后患。司马邺时年18岁。
西晋王朝从此灭亡,历时52年。
永嘉之乱,开启了北方五胡乱华的局面,北方五胡民族的首领相继建国称帝,刘曜据长安建前赵;羯人石勒在山东建后赵;鲜卑慕容氏与拓跋氏也相继入主中原,建前燕及代国(北魏)。此后又有氐人苻健在长安建立前秦,羌人姚兴建立后秦,以及后燕、北燕、前凉、胡夏等。中原陷入分裂混战达136年,直至鲜卑拓跋氏统一北方,史称“五胡十六国”时期。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牛继马后
在晋愍帝出降的前一天,曾颁下一道诏书,让琅琊王司马睿继位。317年春,司马睿得使者宣诏,当时正在滁州,立刻渡江回到建邺(今江苏南京),先称晋王,改元建武。公元318年,愍帝被害后,司马睿才在北方士族的拥戴下,正式登基称帝,为避愍帝司马邺之讳,遂改建邺为建康,司马睿就是晋元帝,东晋由此开始。
司马睿(276~322),字景文,司马懿曾孙,司马觐之子,在位6年。关于司马睿的身世,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就是“牛继马后”。虽是传说,但在正史上都言之凿凿,如《晋书》、《宋书》、《魏书》等都有记载。《魏书》干脆直接说:“晋将牛金子也。”
原来,在司马懿当政之时,就有代魏之心,当时有一本流传很广的谶书叫《玄石图》,上面记有“牛继马后”的预言,司马懿又请星象家管辂占卜子孙运势,管辂占卜的结果与《玄石图》不差毫厘。司马懿不解何意。后来他位居丞相之职,权倾天下。他手下有个将领叫牛金的,为他出生入死,立下殊勋。司马懿忽有所触,想起“牛继马后”的预言,心里十分忌讳,怕牛金将来会对子孙不利,就派人请他赴宴,酒中下毒,牛金为人坦荡,哪里有提防之心?“饮之即毙”,就这样稀里糊涂地送了命。司马师不解,问道:“牛金对父亲忠心耿耿,奈何杀之?”司马懿训道:“谶书有预言,马后有牛,不毒死牛金,子孙将有后患啊!”
司马懿自此以为,牛金已死,子孙便可高枕无忧、坐享福贵了,殊不知人算不如天算,世事难以预料。司马懿的孙子司马觐袭封琅琊王后,其妻夏侯氏被封为妃子。夏侯氏人很风流,没多久就与王府也叫牛金的一个小吏勾搭成奸,后生下了司马睿。
此即史书所言,司马睿并非皇族血脉,而是琅琊王府小吏牛金的儿子。只是因为有“牛继马后”的传言,导致了战将牛金被冤杀。后人遂戏谑地称司马睿为牛睿,比如明朝思想家李贽,就直称东晋为“南朝晋牛氏”,而不称司马氏。
司马睿15岁时,袭封琅琊(今山东临沂县北)王。八王之乱时依附东海王司马越。因他的封国与司马越的封国相邻,两人多有来往,结成盟友。司马睿借助司马越的势力,先被朝廷提拔为员外散骑常侍,后拜为左将军。当时琅琊郡的世族豪门王导,正在司马越王府做参军,“雅相器重,契同友执”,互相欣赏,遂成至交,这也为此后两人重造晋室奠定了友谊的基础。
八王之乱后期,司马睿跟随司马越北讨成都王司马颖,在荡阴之战中大败,司马越逃回东海封国。司马睿和皇帝百官均被俘,在大混乱中,司马睿乘晓雾逃出邺城,他南渡黄河,在渡口过河时,河吏正在大捕皇室子弟,怀疑司马睿的身份,不准他过河。随行的谋士宋典见了,急中生智,故意用马鞭敲着他的后背,笑着说:“你这个看房子的,朝廷不准贵人通行,你怎么也被拦住?莫非你穿得太好了?”河吏听后,就以为他真是一名舍长,就予以放行。司马睿跑到洛阳,接到他母亲夏侯氏后,就慌慌张张地逃回封国去了。
307年,司马越再度举兵,最后打败二王,从长安迎回晋惠帝后,独掌了朝政。司马睿受到重用,被任命为平东将军、监徐州诸军事,镇守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司马睿借机请求把王导留在自己身边,司马越答应了,王导被司马睿任用为平东司马,成了他须臾不离的高参。
但是,很快匈奴刘渊建立刘汉政权,两次大举围攻洛阳,晋朝处在风雨飘摇之中。王导遂向司马睿献计,说徐州为四战之地,无险可守,不如避开战乱向江东发展。司马睿用王导之谋,上书司马越,请求移镇建邺。而掌握西晋实权的司马越看到北方局势恶化,也有在江南留下退路的计划,遂在313年,任命司马睿为镇东大将军,都督扬、江、湘、交、广五州诸军事,渡江进驻建邺,成为江南地区的最高统治者。
司马睿移镇江东,避开了北方的战乱,保有了江南半壁江山的安定局面,便积极培植个人势力,招收北来士人。自为一家,渐成气候。而当时的北方则是“羌胡相攻,无月不战”,北方人民在匈奴和羯族军队的残酷屠杀中,纷纷扶老携幼,向南迁徙。
有一首当时的民谣是这样形容江南的富庶安定的:
永嘉世,天下灾。但江南,皆康平。
永嘉世,九州空。余吴土,盛且丰。
永嘉世,九州荒。余广州,平且康。
这说明永嘉之乱以后,与“白骨涂地”的北方相比,南方社会是多么的稳定,正是奠定王业的基础。
因此,当后来晋愍帝提拔他为左丞相,要他到京城去辅政,他借口南方初定,坚辞不去。富庶的南方是他不忍丢弃的最主要的原因了!
司马睿南渡时,北方的许多士族、大地主也携眷南逃。而他们的宗族、部曲、宾客以及同乡同里之人,也跟着这些大户南迁。一户南迁大族光随从动辄就有千余家,人口数万或数十万不等。这次移民高潮形成了三大支流。其一为“秦雍流人”(陕西甘肃以及山西一部分),到达的地点是洞庭湖流域;其二为“司豫流人”(河南以及河北的一部分),到达的地点是鄱阳湖流域;其三为“青徐流人”(山东以及江苏安徽一部分),到达的目的地是太湖流域。《晋书·王导传》记载:“洛阳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可见规模之盛,史称“衣冠南渡”,这是中原汉族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迁徙,前后持续了150年之久。移民带来了深厚的中原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对江南的开发和民族的大融合,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影响深远。
弱主开国
司马睿虽是司马懿的后人,但在帝室中处于“疏属”地位。其祖父司马伷为司马懿小妾所生,为庶出之子。父司马觐也不曾建树功业,早已沦为皇室远支。到他这里,已是第四代了,皇家的血脉越来越稀释了。在西晋皇族中,地位和名望都不显要。逃避退让,谦恭处世。按说,是当不了皇帝的,可历史无规律可循。历史就给了司马睿这个机会,而且当的还是东晋的开国皇帝。何也?答案是:八王之乱给他提供了契机。
因为能够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司马诸王多已死去。他也因为势单力薄,没有过深陷入内乱,反而被派到江南去镇守,成了有实力的一方藩王。一批北方的士族官员,包括最有名望的王导,追随他到了江东。司马睿听从王导的意见,吸收大批士族地主到王府来,当时有106名士族子弟成为他的辅佐,号称“百六掾”。当权的官僚们也都想方设法把自己的子弟、亲属安插到江南任地方官吏,以为将来自保之地。显然,晋朝的政权,实际上已转移到他这里。
但司马睿初到建康,江东世家豪族,根基深厚,向来傲视王侯,他们对南渡的士族有戒心,也对司马睿这晋室疏属,压根儿瞧不上眼,骂他是北方“伧夫”,意即粗鄙的人。况且司马睿的镇东大将军职衔,又为司马越所封,正统何在?因此,司马睿到江南后一个多月,南方大族中头面人物都不来拜见他。众所周知,魏晋是靠大士族支撑的王朝,若得不到南方士族的支持,司马睿要想在江南立足,那简直就是做梦。
问题不可谓不严重,智慧的王导为他想出了一条妙计。
当时,王导的族兄王敦,是扬州刺史,很有势力,王导把他请到建康,如此这般的交代一番。
按江南风俗,3月3日,是传统的修禊节。人们都要到水边洗濯,除灾祛病。这天,王导特意安排司马睿乘坐华丽的轿子,高擎着琅琊王的旗号,奇戟林立,仪仗导前,鸣锣开道,十分威武,浩浩荡荡到江边参加这一活动。王导、王敦和从北方来的名士清流,一个个气宇轩昂,骑着高头大马,前拥后呼,招摇过市,有意大造声势,抬举司马睿。建康城的市民何曾见过这样气派的场面,全城轰动,万人空巷,争相围睹。
江南士族领袖顾荣、贺循等,听到这个消息,就从门缝里偷偷张望。见北方士族领袖王导、王敦等人,对司马睿如此毕恭毕敬,极为震动,想不到司马睿竟有如此威望,感到司马睿就是北方大族将要拥戴的皇帝,不能不刮目相待。也生怕怠慢了司马睿,便一个个从府第里跑出来,迎立路旁,拜见司马睿。
司马睿连忙停下肩舆,下轿扶起他们,都是恭谨之态,毫无骄矜之色。顾荣等人莫不感佩涕零。
回城之后,王导对司马睿说:“顾荣和贺循是江南士人的领袖,主公如果能请他们出山,就不怕其他人不来了。”司马睿于是听从王导的安排,立即派王导上门,礼聘贺循为吴国内史,顾荣为军司兼散骑常侍。这样,两人都高高兴兴地接受了官职。一时江南世族纷纷归附,如纪瞻、周圯、卞壶、刘超、张贻等,都成了司马睿的幕宾。如此一来,不但提高了司马睿在江南士族地主中的威望,也使司马睿的势力迅速壮大起来,这就为司马睿成就帝业奠定了基础。
司马睿获得了江南士族们的拥戴,心里十分感激王导,赞道:“卿为今世之萧何啊!”
所以,当愍帝被俘后,司马睿才能迅速在江东开创新局面,成为晋代一位中兴之主。王导居功至伟,史称“晋中兴之功,导实居其首”。王导实乃东晋政权的奠基人,当时被称为“江左管夷吾”。此时,尚在北方守卫故土的西晋地方官员如刘琨、段匹磾、刘翰等180多人,也都上书司马睿,劝他登基。由此可见,这时候的南北民心,早已把司马睿视为晋朝的正统所在,盼他能够出面结束中国的混乱局面。
司马睿得到南北士族的共同拥戴,遂于318年4月26日称帝,是为晋元帝,改元太兴。宣布大赦天下,文武百官都官升二级。汉民族有望了。但五胡民族心里酸溜溜,因东晋草创,传国玉玺还遗失在北方,赵汉和前赵的民族政权,便戏称他为“白板天子”,极尽讥笑之能事。
由东晋的开国可以看出,其政权基础是西晋门阀士族统治的继续和发展。司马睿本身并无权力,王导总驭朝政,王敦总管军事。一文一武,牢牢控制住了东晋的统治权。史载,司马睿登基之日,姿态非常谦恭,因为他深知晋室复兴,要倚赖于王导。他称王导为“仲父”,竟要与王导同坐御床,接受百官朝拜,王导坚决辞谢,言道:“若太阳与万物处在一个位置,苍生何以仰照!”
王导在东晋政权中的特殊地位,由此可见一斑。当时天下有言:“王与马,共天下”。意思就是琅琊王氏同皇族司马氏共同掌握东晋的大权。一个“共”字,就定下了东晋政权离不开世家大族支持的调子。
新亭对泣
东晋建立初期,面对北方残破的河山,司马睿和王导也起跃马中原重整秩序的雄心。在他们的心中,江东只是寄籍。加之江东士族与北方士族相比,占有天时地利的优势,司马睿对此不能不有所忧戚,常有寄人篱下之感。这从他和顾荣的一次谈话中,就可以看出他这种不安的心态。他说:北士来此,只是暂寄南人国土,心常怀惭。
据《世说新语》记载,北方南渡士人,经常悲歌聚会,慷慨陈词,对国土沦丧于异族之手,无不痛彻肺腑。有一次过江的诸名士趁风和日丽的天气,到新亭饮宴,周顗叹息道:“风景殊好,而山河殊异。”名士们都哭了起来,王导勃然变色道:“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泣邪!”名士们听了都停止哭泣。
这是一则非常有名的故事,南渡士族的家国之悲、北伐之志跃然纸上。按说,士人有此复国的志向,司马睿和王导如果积极收拢人心,以江南雄厚的财力为基础,兴师北伐,“克复神州”,打回老家就不仅仅是写在纸上的美丽口号了;但遗憾得很,不管是司马睿也好,还是王导也好,都无北伐之意。他们之所以高举“戮力王室、克复神州”的大旗,也只是做做样子,鼓鼓劲儿,无非是借此口号来凝聚北来士族支持司马睿政权的一种策略而已。
司马睿并无远图,只想做个偏安皇帝,王导也只是想建立一个以王氏为主导的小朝廷而已。他们的目光专注于江东内部的权势分配上,对于那些真有北伐志愿的慷慨悲歌之士,他们不但不支持,甚至打压。
大臣周嵩曾上书劝晋元帝要整军备武,收复失地,险些丧命。
士族熊远针对南渡的“衣冠”们忘记故土父老,安于江南优裕的生活,更是直言犯谏,指出朝廷既无北伐复国之志,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