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千年史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世纪千年史话-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围攻太巴列的只是老萨的一少部分军队,主力在十字军的必经之路上埋伏。在哈丁附近,十字军钻进口袋阵。

  1187年7月4日星期六,两万十字军对三万阿尤布军的“哈丁战役”(Battle of Hattin)正式打响。

  老萨分出两翼,将十字军团团包围。十字军后卫遭到阿尤布军的猛烈进攻,负责指挥的巴里安和雷纳德率队奋力抵抗。激战至深夜,阿尤布军才退去,但十字军仍然被装在口袋里。

  一张张干裂的嘴唇,一双双渴望的眼睛,哈丁水源近在咫尺,十字军却没法靠近半步。

  十字军既缺少饮用水,又没有增援,孤零零地在野地里扎营。死神已经降临,十字军们知道,明天也许要和死神共进晚餐。

  次日一大早,十字军就被滚滚而来的浓烟呛醒。老萨命士兵点燃附近的灌木丛,把浓烟扇到十字军营地。

  战场之上浓烟滚滚、烈焰翻腾,呛得十字军直咳嗽,眼泪、鼻涕满脸都是。他们根本看不清战场动向,马谡困守街亭的一幕在哈丁重演。

  催泪瓦斯之计大获成功,阿尤布弓骑兵开弓放箭。飞蝗穿过烟幕,直插过来,谁碰上算谁倒霉。浓烟里不断传出人仰马翻的声音。

  更糟的是,雷蒙德三世手下的五名骑士贪生怕死、背主投敌,十字的混乱情况老萨全知道。干渴、士气低落充斥着十字军,盖伊放弃营地,率军向哈丁水源处突围。

  十字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突破阿尤布军的包围圈,雷蒙德三世与主力失散,大部分步兵在前往哈丁水源的途中掉队。

  盖伊想扎一些帐篷阻止阿尤布骑兵的追击,步兵都没了影儿,骑士只得下马充当苦力。就在这时,阿尤布骑兵追杀过来。没有步兵保护,骑士来不及上马,只得徒步应战,被阿尤布骑兵冲得七零八落。

  十字军被分割包围在三个圈圈里,盖伊带着卫队冲上一座小山,和汹涌而来的阿尤布军做殊死搏斗。

  盖伊脸色苍白,脑门子上写的全是后悔。盖伊在小山上做了一个经典动作表示他的懊悔:狠狠揪下一把胡子。

  阿尤布军向小山发起一个又一个冲锋,十字军打得十分顽强,阿尤布军攻上来,又被打下去。

  看到自己的士兵冲上山头,阿夫达尔高兴地大吼:“我们打败他们了!”听到儿子的喊声,老萨纵马来到他身边,对阿夫达尔说:“安静!我们还没打败他们,除非摧毁盖伊的营帐。”

  说话间,盖伊的营帐呼啦一下坍塌了。老萨高兴地翻鞍下马,跪倒在地,感谢万能的真主。(这段记载倒颇有些演义的味道)

  老萨控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喜极而泣。他是应该哭,这一战彻底摧毁十字军的有生力量,离收复圣地只有一步之遥。

  十字军实在太惨,只有三千人侥幸逃出生天,贵族里只有巴里安、雷蒙德三世等四人成功冲出包围圈。

  其他的不是被杀,就是被俘。盖伊、雷纳德、圣殿骑士团大团长杰勒德等大批贵族当了俘虏,守护圣十字架的阿克主教丧生阵中,圣十字架也被老萨拆成两半。

  【惩罚】

  血迹斑斑、蓬头垢面的俘虏来到老萨营帐,老萨慷慨大方,看在盖伊是国王的份上,赏了一杯冰水。

  盖伊把高脚杯递给身边的雷纳德,年已六旬的雷纳德舔了舔起皮的嘴唇,一饮而尽。老萨突然变了脸色,指着雷纳德说,寡人没给你水,你怎么敢喝,这是对穆斯林好客的侮辱。

  老萨是在找借口,因为雷纳德这老家伙践踏了和平协议。面对死亡,雷纳德只说了一句:“国王们就是这么干的。”(原文为:kings h*e always acted thus。)言下之意是,践踏和平协议对国王们来说可是家常便饭。

  愤怒的老萨亲手砍掉这个惯犯的脑袋,盖伊吓得瘫软在雷纳德尸体旁,不住地摇尾乞怜。

  老萨不是刽子手,他让盖伊起来,说:“真的国王绝不互相残杀。”(原文为:Real kings do not kill each other。)这一段和《天国王朝》里演得完全一样。

  翌日,伯爵夫人献出太巴列内城,老萨没为难这个妇道人家,允许她带着家人和所有财产返回的黎波里。

  战役后的第二天,当被俘的圣殿骑士和医院骑士被问及是否愿意加盟*教时,一小撮人还真的愿意,他们以后也真的成了虔诚的穆斯林。对他们来说,能活命信啥都行。另外一些十字军表现得相当勇敢,纷纷要求速死。

  老萨把圣十字架修好,护送到大马士革摆起来,宣扬自己的战功。被俘的贵族们在大马士革的监牢里享受着异教徒提供的牢饭。后来,很多贵族被赎出,这才摆脱牢狱之灾。

  【备战】

  哈丁惨败之后的十字军国家像撒气的皮球,阿克、纳布卢斯、阿斯卡隆等要地全被老萨包圆儿。

  耶路撒冷陷入阿尤布王朝的封锁圈。

  巴里安和雷蒙德三世都是负责任的男人,但是方式不同。雷蒙德三世顾不得圣地安危,跑回的黎波里,照顾自己的领地去也。巴里安为了救出还在耶路撒冷的老婆孩子,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找老萨疏通一下。

  在阿斯卡隆,巴里安见到老萨,老萨同意巴里安的请求,允许他进入耶路撒冷,也同意他护送老婆孩子前往的黎波里,还发誓绝不袭击他们。

  令老萨想不到的是,他的慷慨给自己制造一个大麻烦,征服圣地的最后旅程走得无比艰辛。

  巴里安进入耶路撒冷,王后茜贝拉、耶路撒冷主教希拉克略,以及全城百姓都把他当成救世主,恳请他留下来保护圣地。

  好男人巴里安怎么会拒绝一双双渴望的眼睛,他放弃了和老萨达成的协议。

  这时候,老萨派来的劝降使团抵达耶路撒冷。巴里安让使团转告老萨,自己将肩负起保护圣地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说话间颇有些难为情。老萨叹口气道,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有意思的是,老萨依然保持绅士风度,派专人把巴里安的老婆孩子安全送到的黎波里,让巴里安了无牵挂地和自己对阵,仁义啊!

  摆在巴里安面前的是乱糟糟的圣地,每天都有大量难民涌入,总数已达两万人。

  老萨正从叙利亚和埃及调集重兵,耶路撒冷被围攻是迟早的事。巴里安命人储存尽可能多的食物和资金,做困兽之斗。

  骑士是中世纪战争的中坚力量,巴里安手下只有不到十四名,为了增加士气,他让六十名正在受训的骑士“提前毕业”。

  巴里安现在是耶路撒冷城里爵位最高的领主,在穆斯林的史书里,把他看成是国王,这场耶路撒冷保卫战是两位君主之间的较量。在我看来,它更是一场君子之战。

  【耶路撒冷保卫战】

  老萨兵临耶路撒冷城下,他终于来了,这个早就应该完成的心愿却一直拖了十几年,老萨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百感交集。老萨并不想动武,他看中的是圣地,对杀人没兴趣。老萨许诺只要巴里安让出圣地,他决不搞流血事件,俺和你们十字军不是一路人。

  狂热的耶路撒冷人不愿把圣地交给穆斯林,他们发誓要和穆斯林决一死战,即使捣毁圣地,也不让穆斯林“糟蹋”。另一个促使他们坚持这种信念的理由是,基督徒收复圣地已近百年,很多都是土生土长的耶路撒冷人,他们不愿背井离乡。

  抛出的最后橄榄枝被折断了,老萨很遗憾地摇摇头,到时候玉石俱焚就别怪寡人啦。

  1187年9月20日,《天国王朝》里的“耶路撒冷之围”上演了。

  耶路撒冷城有两个战术重点,一个是著名的大卫塔(Tower of D*id),另一个是大马士革门(Damascus Gate)。

  阿尤布军向这两处发起猛烈进攻,弓箭手不断向守军倾泻羽箭。阿尤布士兵抬着云梯,蚁附登城。高大的攻城塔轰隆隆推进到城墙下,但是每次都被守军击退。阿尤布士兵坠城如猬毛,守军将热油倾盆倒下,一支火把随后甩出,“噗”一声,城下一片火海,叽哩哇啦惨叫之声响彻四野。

  六天过去了,耶路撒冷仍在基督徒手里。

  老萨本以为胜券在握,没想到巴里安竟然挡住了自己的狂攻。他有些着急,再次审视这座城堡,终于发现一处突破口。他把营地转移到橄榄山,这里的城墙比较单薄。

  攻城锤、石弩、投石机、弓箭弩箭,品种繁多的中世纪远程武器连绵不断地射向城墙和城头,三天后,一段城墙坍塌了。

  阿尤布军潮水般涌向缺口,在这块不大的空间里,双方展开肉搏,战斧起舞,血肉横飞,死尸在缺口处堆成小山,阿尤布军始终无法踏入城里半步。

  阿尤布军毕竟人马众多,巴里安高价悬赏,希望有人加入守城队伍,可是能拿起刀枪的人屈指可数,现生孩子肯定来不及。

  城里百姓那股誓死守城的劲头已经荡然无存,绝望飘游在耶路撒冷的大街小巷。牧师们赤着双脚,围在城墙附近不住地祈祷,就像当初攻占圣地时那样。在加尔雅略山(Mount Calvary),妇女们把孩子深深浸在冷水里,然后剪短他们的头发,希望用这种传统方式平息上帝的怒火,让圣地逃脱一劫。

  这些什么用都没有,耶路撒冷迟早会陷落。

  【谈判】

  9月末,绝望的巴里安出城投降,希望老萨别因为自己背约而进城屠杀。

  就在这时,阿尤布王朝的黄旗插上耶路撒冷的城头。老萨欣喜若狂,心想你来得也太晚点儿了。

  正在老萨得意的时候,黄旗飘飘荡荡落到城下,守军将攻上城头的敌人赶了下去。

  老萨郁闷地接受巴里安的投降,两人约定和平移交圣地,老萨绝不像过去十字军那样搞大屠杀。

  但是老萨提出条件:城里百姓的命可以留下,不过要破点财,用钱赎命,交不起钱的,对不起,都去给老子当奴隶。

  经过讨价还价,老萨把价格一降再降,给巴里安打个八折,说你就一次给十万金币,全城人可以自由离开。

  十万?金库里根本没那么多钱。金雀花亨利捐的款大部分都在哈丁战役里花在雇佣军身上。巴里安又据理力争,用仅剩的三万金币救了七千人。

  【收复圣地】

  10月2日,围攻十三天后,老萨选在登霄节这一天进入耶路撒冷,以纪念先知穆罕默德夜行登霄。

  巴里安把大卫塔的钥匙交给老萨,老萨的绅士风度始终不减,饶了一些交不起赎金的人,还允许主教希拉克略转移圣徒遗骨。

  老萨进入耶路撒冷没杀一人,没烧一房,这与当初十字军大开杀戒形成鲜明对比,也算是对十字军的一种讽刺吧。

  老萨的弟弟向哥哥要了一万名奴隶,随即把他们释放。最后,老萨慷慨陈词,宣布释放所有老百姓,没要一分钱。

  在巴里安、医院骑士和圣殿骑士率领下,老百姓分成三路失魂落魄地走出圣地,离开家园。巴里安来到的黎波里,和妻儿团圆。

  在东方,耶路撒冷王国手里只剩下泰尔(Tyre)一个地方,其他的全被阿尤布王朝攻占。

  十字军占领期间,阿克萨清真寺成了圣殿骑士团总部,磐石清真寺成了基督大教堂。

  老萨拆除磐石清真寺金顶上的十字架,有人建议拆毁圣墓大教堂,老萨没同意,反而允许基督徒管理圣墓大教堂。

  老萨宣布大家都可以到圣地朝拜,耶路撒冷成了各派教徒的主题乐园。

  可是,丢了圣地,基督徒们会善罢甘休吗……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59  第三次东征!狮心王登场
老萨收复圣地,穆斯林欣喜若狂,西欧却炸了营。

  那时候没电报,也没电话,更没有Internet,耶路撒冷陷落的时候,哈丁惨败的消息刚传到罗马城。

  教皇乌尔班三世(Pope Urban III)一听十字军主力全军覆没,耶路撒冷国王竟然还当了俘虏,一口气没上来,嘎巴一下驾崩了。

  这位老哥的心理素质显然不如当年的乌尔班二世,名相如实不相如啊。

  耶路撒冷陷落的消息随之而来,萨拉丁这个名字威震西欧。新教皇格里高利八世(Pope Gregory VIII)一上台就大放厥辞,说圣地得而复失是上帝对整个欧洲基督教世界的惩罚。

  如何平息上帝的怒火呢?当然还是要组织十字军把圣地夺回来喽。东征的号召声传遍西欧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

  【响应号召】

  英格兰国王金雀花亨利和法国国王腓力二世(Philip II;1179—1223年在位,路易七世之子)正在吵架,还兵戎相见,争执的原因当然还是那个老掉牙的问题:兼有法国贵族身份的金雀花亨利为什么不听法国国王的话。接到教皇号召,在宗教狂热驱使下,二位仁兄立马不打了,双双组织十字军。

  又要东征了,没钱可不行。甭指望有钱有势的贵族,二位仁兄不约而同地想到没钱没势的农民伯伯——交税吧你们。这个世界实在太疯狂,有钱的不出钱,没钱的却被硬逼着交钱。为了“出师有名”,二位仁兄美其税曰“萨拉丁捐”(Saladin tithe)。

  同前两次东征一样,大忽悠是这出时代大戏里的黄金配角,一个名叫鲍德温(Baldwin of Exeter)的英格兰主教跑到威尔士,忽悠三千人扛起十字架。

  没等金雀花亨利和腓力二世两位做好准备,德国的巴巴罗萨首先出发了。巴巴罗萨和教皇正闹不愉快,听到号召,巴巴罗萨表示愿意东征,以缓和与教皇的恶劣关系。

  1188年3月,巴巴罗萨在美因茨大教堂高举十字架,踏上东进之路。等待他的是什么,他根本就不知道。

  第三次十字军东征(Third Crusade;1189—1192年,以巴巴罗萨抵达东方的时间做为东征开始的时间)在德军的祈祷声和骑兵的嗒嗒马蹄声中唱起序曲。这次东征由几位君主领队,因此它也被称作“国王十字军东征”(Kings' Crusade)。

  【狮心王理查】

  巴巴罗萨踏上征途,金雀花亨利却闹起家庭纠纷,把英格兰和法国闹得沸沸扬扬。

  High女埃莉诺没给路易七世生男孩,嫁给金雀花亨利以后,噼里啪啦连生八胎,五男三女,其中的老四就是大家非常熟悉和喜爱的英格兰猛男——狮心王理查(Richard the Lionheart)。

  狮心王是个有为青年,每次作战总是身先士卒,勇猛如雄狮,所以得了“狮心”(Lionheart)这个绰号,麻风王和他倒是有得一拼。

  在众多孩子中,埃莉诺最喜欢狮心王,她把嫁妆阿基坦公国传给狮心王,让他当了阿基坦公爵。

  金雀花亨利和埃莉诺是帅哥美女,生的孩子也是男的潇洒,女的漂亮。狮心王满头红金混杂的头发,魅力十足。他受过良好教育,是个诗人。

  金雀花亨利是法国人,埃莉诺是法国人,所以狮心王也是法国人。虽然他后来当了英格兰国王,但是半点儿英语也不会,法语倒十分地道。狮心王的绝大部分时间住在阿基坦,在英格兰的时间很少,这也是为什么他不懂English的原因。没有语言环境,你想学好外语得付出十倍努力。

  【挑战老爸】

  中央台有个节目叫《挑战主持人》,英格兰也有个类似“节目”——挑战老爸。金雀花亨利不会教育孩子,狮心王十六岁时就指挥军队,支持俩兄弟要把老爸赶下台。挑战老爸成了狮心王兄弟的必修课,狮心王的二哥带了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