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伦听了,在一旁冷笑应道:“我算不算才子可不是你说了算,但我至少是个读书人,你闯我家就是侮辱斯文。”
铁县令见状,大力一拍惊堂木,喝道:“都不要吵嚷,王伦且听——”
王伦无奈,只得忍下气应道:“学生在。”
铁县令说道:“王伦,你说你是读书人,但你还未考取功名,他闯你家宅是不对,但也不能算是侮辱斯文,若言才子,说什么你也得显示一下自己的文才呀。”他对王伦笑了笑又说道:“你敢吗?”
王伦听了,对铁县令说道:“请大老爷出题一试学生便知真假。”
铁老爷微微一笑,说道:“好。”便要出个题目来考考王伦,正此时,突然在大门边观看的人群里有人高声喊道:“铁大老爷,您这样不公道呀,您出题有作弊之嫌,要不等小民来出题吧。”于是公堂上所有目光便全都集中到这个人身上,铁县令定睛一看,哈,好家伙,又是一个古大少!两人的身材、相貌,活脱脱就有六七分像,不用说这个人就是古大少的堂叔古二歪。
铁县令又是一拍惊堂木,遥遥指着古二歪喝道:“大胆刁民,居然敢说本县的出题有作弊之嫌?左右,与我将说话人带上堂来。”马上在左右列班的公差中走出两人,将古二歪带进大堂中池来。
古二歪一点也不惊慌,他向铁县令跪下说道:“铁老爷,因为您是局外之人,若由您出题目考这个酸秀才,难免有人会说老爷您的闲话,说您偏帮了任何一方;但如果是小民出的题,那便绝无人会说小民的闲话,因为小民是古三宝的叔叔,不可能偏帮这个酸秀才的。”
王伦点点头,指着古二歪说道:“你说的也有一点道理,那么由你出题,你输了便没话好说。”
古二歪瞪着王伦,跳起来骂道:“呸呸!老子还未出题,你怎么就判定老子会输?”
铁县令又是用力地一拍惊堂木,对着下面的人喝道:“肃静!”又指着古二歪说道:“公堂之上不准口出秽言,否则招打。”两旁一众衙役又将手中刑杖拄得地面咚咚作响,以壮声威。
铁县令清了清嗓子,对古二歪喝道:“跪下!你姓什名谁?报上名来。”
古二歪跪下说道:“是,老爷。小民姓古名慈,是古三宝的叔叔。”
铁县令又问道:“好,古慈,你是想为你侄儿古三宝出头,要在公堂上考考王伦的文才吗?”
古二歪答道:“不错,因为谁都可以拿着把扇子、满口诗云子曰的装斯文,说自己是大才子真秀才的,其实只是读过几篇诸如百家姓、千家诗以及蒙训骈句的小童生而已,不试过又怎么知道真假呢?”
铁县令点头说道:“你说的也是言之成理的。”转头又问跪在另一边的王伦说道:“王伦,你也听见了吧,人家要考考你,你说呢?”
王伦朗声说道:“尽管出题好了,我这里几个都是饱读圣贤经书之士子,任尔出题,诗词、明经、檄书或制诰,谁都可以应答的。”
古二歪抬头问道:“启禀老爷,如果这假秀才考蔫了,那您怎么判?”
铁县令冷笑了一声说道:“要是秀才答不上你的题,那么不但败诉,而且罚今年不得应试。王伦,你愿意吗?”
王伦颇为自负地说道:“老爷说了就是了,不必再问学生的。”
铁县令又对古二歪说道:“好吧,古慈,如果你的题被王伦回答了,那么你就要被判与古三宝同罪的,你愿意吗?”
古二歪点头说道:“回禀大老爷,小民愿意。”
铁县令说道:“好,现在你可以站起来出题了,秀才们也不必跪着答题。”几个秀才都多谢了铁老爷,纷纷站到一边等古二歪出题。
只见古二歪说道:“好的,既然今日县太爷给了俺老古这个权,那就考考你们这几个假秀才小童生,哼,看看你等斤两都有多少!”
几个士子听了,都嘘声迭起,王伦朗声说道:“说那么多废话干吗!要出题就出呗。”
“出题不难,单是小学一题,你就要回去跟先生再学上十年,别说诗词、明经和制诰。”古二歪冷冷说道:“只是训字形的,听好了:正利如同七,每个字你给我加一笔,看看是个什么字来?”
原来小学又称为训诂学,训诂这门学问可大可小,大的牵涉到文字的起源、衍化、形音义及与之相应的关系等等;小的单就其中某个字作互训、反训或印证注释等作考订。其实训诂学里不论大或小,在枯燥中也蕴藏不少乐趣的。比如“上”、“下”这两个字,六书之中属指事,在古文中“上”字下面的一横表示平面,那平面上面的一竖,就是指示了“上”的方位;反之,“下”字亦然(篆书的“上”、“下”是只有横竖两笔而没有旁边的短横或点的)。而在金文甚至更远古的甲骨文里,这两个字的一竖笔,其实只是一点,因为在远古的字,不是用笔写而通常是用利器刻上的,那刻一点要比刻一段要容易得多。关于上下两字的一竖其实是一点或短横,在六百多年后的清朝有位大名鼎鼎的经学家和训诂学家段玉裁,就考证出这一点并写进了他的《说文解字注》里。而将上下两字的竖笔作盘屈状,那更是后人的画蛇添足所为。而训诂学里有的考订却是很有趣的,如“藝”字,出处是什么?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这也是个象形字,右边的“丸”字和下面的“云”字是合起来的一个整体,像一个跪着的人形,上面的草字头和左边合起来是一株植物。在远古时候,人类懂得耕种,其实是非常了不起的社会进步,由此逐步走向丰衣足食的道路,因此,侍弄好植物便被提到技艺、艺术的高度了。明白了这一点,亦可知道孔圣人老实得天真可爱,樊迟学稼请教于他,他不懂也没给自己找借口,只说自己此“艺”不如老农。不稼不穑,也成了老夫子的终身缺陷,他擅长的“六艺”里,不包含“稼”这一最原始、最根本的“艺”。
闲话休提,言归正传。刚才古二歪出了一道小学题给几个才子,这一时之间真的难住了他们。“正利如同七”,每个字都添上一笔,变成另一个字,这看似简单的游戏,却不是那么好玩的。要单是在这五个字中任找出一个来加一笔,变成另一个字,对于号称南桥才子的王伦等人,难度不会很大;但是一连加五个字,就不是在众目睽睽之下的县衙大堂上这么点时间可以轻松地做完的了。
古二歪有点得意地说道:“正利如同七,每字加一笔,若然写得来,登堂必有日。听好了‘正利如同七’,这几个字就是正反的正、利害的利、如何的如、同伴的同和四五六七的七,”歪着头,斜眼打量着王伦、吴笙、卢胜、何碧和赵砚五个人,又伸出手指头装模作样地数数,耻笑着说道:“一、二、三、四、五,你们这五个狗屁才子,就一旁去想坏脑子吧,哈哈……”
王伦几个被古二歪气得眼里冒火,但大庭广众之下却一点发作不得。人家一道不算难的小学题,自己这里五个人却破解不了,正在他尴尬非常之时,只听身边的卢胜开腔了,他对铁县令说道:“启禀大老爷,学生想到一个了,那个‘利’字添上一笔便是个宝刹的‘刹’字。”
古二歪点头阴笑着对卢胜说道:“小孩子反倒是最快的一个,不错,请大才子们继续,这才是第一个呢。”
片刻工夫之后,何碧忽然大声怪叫起来,原来是他接着找到了第二个字,只见他兴高采烈地说道:“我又找到一个了,‘同’字加一笔是个伺字。”
古二歪故作惊讶地说道:“呀,这么快就找到第二个了?了不起呀了不起,啧啧啧……”
王伦铁青着脸,一言不发但又无可奈何,只好由得古二歪在那县衙公堂上“大才子”前、“大才子”后的冷嘲热讽。过了约摸一刻钟,吴笙挠着额头,似乎是心气不足地小心说道:“若把‘如’字右边口字的一竖连下去,接上那浮鹅,那就变成个‘妃’字,可是笔画仍然是六划,并没有添加的呢!”
古二歪嘲笑似地说道:“谁管你有没有添加笔画呀?我只叫你加一笔之后让它变成另一个字嘛。”
吴笙老老实实地向古二歪作了个揖,诚恳地点头说道:“古先生也说的是,学生领教了。”
这时,只听得旁边赵砚也高声地说道:“哦,那个“七”字加上个钓鱼钩,不就是个‘乜’字了吗?”他是受到吴笙的改笔画但没有添笔画数的启发想到这个字的。这样吴笙和赵砚也先后说出了一个,五个人只剩下一个王伦还未能找到字,而五个字也只剩下一个还未被“改”出来。
古二歪哈哈大笑,摇手说道:“算了吧,还是我认输好了。号称南桥七子的五人合力做一道小学的题目,仍然做得这么不尴不尬的,唉!南桥学子的脸面被你们丢尽了。”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为何这个古二歪竟能凭一道小学题,即可将号称南桥七子之首的王伦考得尴尬非常?原来这古慈古二歪并不简单,他本来是南桥有名的大户古家的直系子弟,自小一直在家塾里上学,由童蒙读本至经史子集都曾经跟本族的塾师正规学过,并非白丁一个的。但他在学堂里虽然极之调皮捣蛋,却经常拿课本里的东西去作弄别人。之所以被人称为“歪”,皆因他读书时正经的文章不好好去学去做,只爱钻牛角尖,抓住书中的片言只语强词夺理,刁难他人;他读过的诸子百家中尤喜名家“白马非马”的那一套诡辩术,也喜欢学庄子的偷换概念,时常仗势弄些小聪明以愚人取乐,一来二去,搞得学堂里的人都对他神憎鬼厌的。不过话又说回来,有时他耍的小把戏连学堂里的塾师也会被他难倒,这“正利如同七”几个字,便是他童蒙年代学训诂时挖空心思找出来难人骗人玩过的。
而王伦却总想着要考上功名,只在乎诗词、明经或制诰,对小学方面从来不屑一顾的,想不到今天,在县衙公堂上却当众出丑,五个人里只有他自己想不出来,栽了个大大的跟斗。他的脸色,便由青转黑、由黑转灰、又由灰转白,要多难看有多难看,沉默了一会,王伦终于开腔说道:“不用再出言讥讽了,如果朝廷和州县里考试,要考小学的话,那我无话可说,当然不会去应考,这场比试的结果但凭大人作主。”说着又对铁县令作了个长揖。
铁县令说道:“这没得说,结果就是结果,不能更改的。这场比试是你输了,现在就罚你向两位古少爷赔礼道歉。但今年的秋闱,要是你够资格的话,本县还是建议你去应考的。”
古二歪阴笑着说道:“这等样的生员怎么考呀!我说王相公呀,你的赔礼道歉我看就免了罢,我们叔侄承受不起伪,否则你表面上对我二人打躬作揖又唱喏,内里却是毫无诚意的甚至腹非我等,谁又说得清楚?你如真的向我们道歉,不若写点什么给我们,我们把它张挂出来,也好替你传扬,不知铁老爷您意下如何?”
王伦等犹未及答话,铁县令已笑着开腔说道:“好好好,古慈你说的话也不无道理的,本县就宣判如下,王伦等五人输给古慈叔侄,现新春将近,本县就罚你等为古慈写一幅春联,两家就此和好。王伦你看如何?”
王伦想了一想,对铁老爷及古家叔侄各作一揖,朗声说道:“学生已是输了,谨遵大老爷吩咐。”
铁县令拈须微笑着说道:“好,左右,取来红纸和笔墨伺候。”
古二歪说道:“用红纸的话,不如蘸金粉写吧。”
王伦说道:“好,那就叫人出去买点金粉回来吧。”
古二歪说了句“省得”,便叫人马上上街买金粉。
趁买金粉的当儿,王伦对古二歪说道:“不敢请问古先生是干盛行的?”
古二歪说道:“哦,古某是行商为主,也兼坐贾,日夕操劳以维持生计。”
王伦点头说道:“那就是了。”
早有衙役抬出一张桌子,把红纸裁成长条,折好纸格,再用镇纸压平。不一会,金粉买回来了,古二歪将金粉尽数倒在钵里,用水调和好。王伦来到桌前,取出一张红纸,把它铺开,拿起毛笔稍舔一下钵里的金粉,然后比试了一下字位,忖度好了之后,便饱蘸笔胆,从第二个字位起嚓嚓嚓的举笔疾书,众人随着他的笔落,读出他写的联句:“贩销多利润”,写到这里,纸已用完,王伦又取过第二张纸,接着写下句:“长流春江远水”。众人见了,都连声叫好,当然是有人赞字好、也有人赞联语好的了。写好上联之后,王伦也是一样,下联开始写时仍然空开红纸最顶上面的一个字位,从第二个字位起写:“生意尽兴隆”,接着换纸继续写最后一句:“不得闭户关门”。写完后,将笔搁一旁笔架上,长长吐了一口气。众人连起来看,有人低声试读出来:
贩销多利润,长流春江远水;
生意尽兴隆,不得闭户关门。
写好了对联,王伦对铁县令说道:“大老爷,现在可以结案了吗?”
铁县令正在欣赏那对联上的书法,听王伦这么说,就问身边的古二歪道:“古慈,你说呢?”
古二歪正入神地看着那龙飞凤舞的字,高兴地说道:“没事了,还得多谢王公子您不计前嫌呢。”
铁县令点头打趣地说道:“那好吧,有道是冤家宜解不宜结,王公子和诸位秀才公,乡试时间日近,回去准备吧。”
王伦微微一笑,对他们拱一拱手,道声“告辞”便给了四个秀才一个眼色,从容走出县衙门去了。
王伦与一众书生回到对面王家老宅,五人分宾主坐定,童子捧上香茶,王伦呷了小半盏,长长舒了口气,哈哈一笑,对四个秀才说道:“真气闷,给这蛤蟆耍了,年年打雁,今日给雁啄了眼。”
赵砚说道:“王兄休要气馁,我等只要发愤向学,自有出头的一日。”随即诸人纷纷都来安慰王伦,谁知王伦哈哈一笑,说出一番话来,有分教:我让你谦存诡诈,咬文嚼字斗机心。是了,王伦到底说出一番什么话来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廿五回 夤夜逃生来鼓岭 金蝉褪壳上芒山
上回说到,因在公堂之上被古二歪强出头,王伦等五个才子打输了官司,被罚帮古二歪写一副春联。王伦不愧是南桥第一才子,文不加点,一挥而就,写罢对联后便与铁县令及古二歪叔侄道别回来。其余四个才子均好言劝慰,谁知王伦却满不在乎,哈哈大笑起来,众人不解,连忙问王伦这般开心的缘故,王伦忍住笑问道:“诸位,我刚才写了什么给那瘌蛤蟆?”
吴笙说道:“上联前句好像是‘贩销多利润’吧,后句记不清了,好像是什么‘春江水远’的呢。”
“差了一点点,”王伦接着又问道:“那下面的呢?”
吴笙老实地说道:“记不起来了。”
卢胜自进屋后一直没开腔,这时才说道:“我记得下联好像是‘生意尽兴隆、不得闭户关门’的。”
王伦又呷了口茶,微笑着说道:“不错,卢老弟过目不忘、真好记性的。整对联是这样写的,上联是‘贩销多利润、长流春江远水’,下联是‘生意尽兴隆、不得闭户关门’,诸位可看出点什么来?”
吴笙仰头反复读了好几遍,才摇头说道:“恕吴某愚钝,实在是看不出来。”
何碧也问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