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若没干劲,好像没有蒸汽的火车头,不能动;像没长翅膀的鸟,不能飞。”
三、世界上最光荣的事——劳动
雷锋说:“世界上最光荣的事——劳动。世界上最体面的人——劳动者。”他用深情的笔触记载下他对劳动的热爱:
“什么是时代的美?战士那褪了色的、补了补丁的黄军装是最美的,工人那一身油渍斑斑的蓝工装是最美的,农民那一双粗壮的、满是厚茧的手是最美的。劳动人民那被烈日晒得黝黑的脸是最美的,粗犷雄壮的劳动号子是最美的声音,为社会主义建设孜孜不倦地工作的人的灵魂是最美的。这一切构成了我们时代的美。如果谁认为这并不美,那他就不懂得我们的时代。”
“今天是伟大的‘五·一’国际劳动节,我感到特别的高兴。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节日,我没有上街看热闹,把房前屋后、室内室外干干净净地打扫了一遍,帮助炊事班洗菜、切菜、做饭,用了三个小时。”
在芸芸众生当中,我们唯有通过自己的工作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劳动这所学校里,它教给人们最好的实际生活的智慧。
“自己做的馍最好吃。” 通过自己辛勤劳动获得的食物吃起来肯定比被人恩赐的食物吃起来更加感觉香甜可口。只有努力工作、不断进取的人,才能真正地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成功的人就是那些为自己工作的人,积极主动地做事的人。他们不需要别人要求什么,督促什么,而是自己确定目标、规划进度、精益求精,努力把工作做到最好、做到位。
【劳动之歌】
父亲早早出去工作,
母亲在家缝做衣衫。
阳光已经洒满了地毯,
像金色的花朵片片。
人人都要早起劳动,
劳动是幸福,
劳动是光荣,
劳动是面包,
劳动是糖果,
没有劳动你会两手空空。
我也面朝太阳,
洗着布熊把歌儿唱:
“快快长大成人,
劳动无比荣光。”
第五章 雷锋的“螺丝钉”精神
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机器由于有许许多多的螺丝钉的连接和固定,才成了一个坚实的整体,才能够运转自如,发挥它巨大的功能。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计的。我愿永远做一颗螺丝钉。(雷锋)
年轻人所需要的不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不只是聆听他人的种种指导,而是更需要一种敬业精神,对上级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务——把信送给加西亚。(阿尔伯特·哈伯德)
一、雷锋与罗文中尉
1898年,美国打算向古巴的西班牙殖民者开战,为了与古巴起义军领袖加西亚将军取得联系,当时的美国总统麦金莱找来了一个年轻的中尉——安德鲁·萨莫斯·罗文,命令他把一封信送给加西亚将军。罗文中尉没有问任何问题,就踏上了的征途,目的地是西班牙人占领下的、处于完全未知状态的古巴,要找的加西亚将军不知道长什么样,也不知道在哪里。他途经牙买加,冒着生命危险,辗转在西班牙军舰出没的大海上和古巴丛林里,在海上险些被西班牙军舰俘获,在丛林里又差点被西班牙逃兵杀死,但他靠着坚定的信念,最终达到了目的地,将信亲手交给了加西亚将军。罗文中尉也因加西亚将军和美国总统的赞誉和公开嘉奖以及纽约出版人哈伯德的《致加西亚的信》一书而风靡世界,成为忠诚、敬业、服从、勤奋、勇敢、主动性和自我牺牲精神的代名词。
100年后,当这个故事来到中国时,同样风靡一时。当人们津津乐道于罗文中尉的传奇之旅时,我们想起了雷锋(他的军衔是中士)的螺丝钉精神。“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是为人们所熟知的名言。什么是“螺丝钉”精神?“螺丝钉”精神就是识大体、顾大局,立足本职、忠于职守,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拧在哪里就在哪里闪闪发光”的敬业精神。它与罗文中尉的“忠诚、敬业、服从、勤奋、勇敢、主动性和自我牺牲精神”是相通的,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诠释着“立足本职、忠于职守”敬业精神的内涵。两者就像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小学毕业之后的雷锋下乡做了不到半年的农民、2年的公务员、1年的工人、当了2年半的兵。挑剔的人会说:“工作换得这么快,跳槽太频繁了,这不是缺乏职业稳定性,对原单位没有忠诚度的表现吗?”雷锋不断调整工作岗位,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无可厚非,我们应该关注的是他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所表现出来的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立足本职、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
雷锋在做公务员时,不论是在机关还是治沩工地上,或者在团山湖农场;当工人后,不论是开推土机,还是参加焦化厂基础建设;成为解放军战士后,不论是作为普通一兵,还是当了班长,乃至最后成了部队和社会上的“名人”,在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任何一个岗位上,雷锋始终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螺丝钉”精神。作为通讯员,他跑前跑后,把机关里的勤杂事务办得妥妥贴贴;作为驾驶员,他钻研业务,精益求精;作为战士,他苦练军事技术,忠心耿耿、为国分忧;作为班长,他关心战士,身先士卒,真正做到了“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着英雄主义的情节,都渴望着能够有写进历史的传奇人生。我们也相信,面对与罗文中尉同样的选择,很多人都会受崇高的使命感的驱使,义无返顾地踏上征程。但现实中更多的人没有机会把信送给加西亚,生活本身是平淡、真实的,古巴丛林里的惊险与刺激根本不会在我们身边出现。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像雷锋中士那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工作,正是这些平常的、甚至是琐碎的事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砥砺着、打磨着我们的积极性和勤奋、责任感和热情。
这才是对忠诚、敬业、立足本职、忠于职守的职业精神的真正考验。雷锋经受住了这种考验并且表现出色,他成功了,在平凡的事业中创造了人生的辉煌。所以,我们认为,与罗文中尉的传奇之旅相比,雷锋中士的“螺丝钉”精神更加难能可贵,也更能诠释“立足本职、忠于职守”敬业精神的真谛。
。 想看书来
第六章 把小事做到位的雷锋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道德经》)
高楼大厦都是一砖一石砌起来的,我们何不做一砖一石呢?我所以天天都要做这些零碎事,就是为此。(雷锋)
改变雷锋命运的小事
《道德经》上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而雷锋则用平实的语言向我们解释了这个道理:“生活中一切大的和好的东西全是由小的、不显眼的东西累积起来的。”正因为明白了这个道理,雷锋不论是走到哪里,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心里总是装着打水、扫地、洗床单、补衣服这样的小事,以一种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坚持不懈的态度把这些小事做好、做到位。
雷锋不是举炸药包、堵枪眼式的革命英雄,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做的是平平常常的事,而正是这些平平常常的事成就了雷锋的伟大,也为和平时期的人们提供了具体可行的行为准则和可资效法的社会模范。用海尔总裁张瑞敏的话说,“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雷锋就是因为做好了简单的、平凡的事,才成就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雷锋这种用心把不起眼的小事、杂事做好的精神在关键时刻改变了他的命运。当兵是雷锋的梦想,就像后来的考上大学一样,军人是那个时代的“天之骄子”,当兵就是那个时代年轻人引以为豪的事情。但雷锋面前的障碍在常人看来是无法逾越的。雷锋身高154米,体重54公斤,明显达不到新兵体检标准。但雷锋不气馁,充分发挥把小事做好、做到位的特长,到当地武装部和征兵站去打扫卫生、生炉子,为负责体检的医护人员打开水,到武装部政委的家里扫地、打水、擦玻璃。虽然他在体检中没有过关,但连负责体检的医护人员都为他说情,在武装部领导的帮助下,雷锋以便衣通讯员的身份进入了新兵营,赢得了一个宝贵的候补名额。
在等待新兵复查期间,雷锋作为便衣通讯员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每晚为辛苦了一天的接兵部队干部打好热腾腾的洗脚水,第二天早上又在脸盆里盛满温水,放好毛巾、牙刷。把整理内务、打扫卫生的小事做到位,雷锋的表现让接兵干部们打心底满意。由于找不到雷锋的原始档案,原单位不给出具政审手续,接兵干部竟然做出了“先参军后政审”的惊人举措。这在当时可是要承担违反原则、犯政治错误的巨大风险。由此可见,雷锋给人留下的印象之深,才让接兵干部下定这样大的决心。雷锋为什么会赢得这么多人的青睐,给人以如此深的印象?就是因为他所做的那些点点滴滴、既不起眼又最能打动人心的小事。
和雷锋一样,很多成功的人都是从这样的小事开始的。中央电视台的王小丫从四川大学经济学专业毕业后,去了一家经济类报社当记者。让王小丫意想不到的是,分配给她的工作竟然是抄信封,而且一抄就是长长的3个月。在这3个月时间里,王小丫每天趴在办公桌上跟成堆的信封打交道。对于一个初出茅庐、满心幻想的大学生来说,当时的心情可想而知。王小丫非常沮丧,自己寒窗苦读,原来就是为了干这个识字的人就能干的工作啊!失望归失望,但对于领导安排的工作她还是非常认真地做。
由于她一门心思地抄信封,效率提高得很快。3个月的时间过去了,王小丫一个人抄的信封已经可以顶上3个人。勤奋的王小丫引起了领导的注意,报社领导找她谈了话,之后王小丫先后被安排到文摘版、理论版和副刊担任编辑。即便是现在,自己已经成了闻名全国的著名主持人,回想起初进报社时的抄信封经历,王小丫仍然非常感慨,认为那是自己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就像雷锋所说,“高楼大厦都是一砖一石砌起来的,我们何不做一砖一石呢?”世界上每一份工作都值得我们去做好。不要轻视自己的工作,即便它再琐碎、再不起眼。任何高楼大厦无不是由一砖一瓦垒砌而成的,一切光辉、伟大的事业也都是由最平凡、最琐碎的工作开始。即便是一个人的工作再普通,只要他努力工作了,都将得到人们的尊重,也将给自己带来丰厚的回报和成功的机遇。相反,一个人即便有很高的学历、很强的能力,却对工作中的那些琐事不屑一顾,他将始终无法迈出走向成功的第一步,踯躅不前。
。 想看书来
第七章 与上级相处融洽的雷锋
雷锋跟各级领导的关系都很融洽,遇到困难就如实反映,要求帮助。(原沈阳军区工程兵主任王良太)
一、尊重、体贴上级的雷锋
雷锋所在团的韩万金政委曾说过:“我们除了党委经常研究对雷锋的培养教育外,还专门指定一名常委帮助他。如果领导不扶植、不大力支持,雷锋可能就成不了‘雷锋’。这也很重要。”在雷锋成长的道路上,是离不开上级的关心、帮助和扶持的。但是,上级为什么选择雷锋呢?这当中有很多原因,雷锋的家庭出身、阶级立场、思想觉悟、个人表现、综合素质都发挥了一定作用。另外,毋庸讳言,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雷锋能够处理好与各级领导的关系,和他们融洽相处。
原沈阳军区工程兵主任王良太这样评价雷锋:“雷锋跟各级领导的关系都很融洽,遇到困难就如实反映,要求帮助。”的确,雷锋不论是处于何种岗位,也不管在什么场合,都尊重、服从、体贴上级,和他们相处融洽;上级遇到麻烦的时候,他忠心耿耿、立场鲜明;上级对他说过的话,雷锋会时刻记在心里,用心领会。
不管是自己默默无闻的时候,还是出名之后,雷锋都是一如既往地尊重和服从自己的上级。从来不因为自己有了成绩而骄傲自满,或者依仗自己与更高层领导的关系而不把直接上级放在眼里。他虚心接受上级的批评,严格服从上级的安排,努力完成上级交给的工作任务。不仅如此,雷锋还从自己的职责出发,从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微处出发,真心诚意、没有半点杂念地理解、关心和体贴自己的上级,发挥自己机灵、勤快,善于把小事做细的优点,尽其所能地帮助上司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
在望城县委机关担任公务员时,雷锋跟着县委书记张兴玉跑前跑后,打开水、做卫生、整理内务的事情不用说,张书记下乡,他背着行李,挎着盒子枪,站岗放哨,保卫书记的安全。参加治沩工程时,雷锋是指挥部的通讯员,县委副书记赵阳城是总指挥。雷锋服从命令听指挥,兢兢业业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同时又自觉地承担起照顾上级生活的责任。为了让总指挥能休息好,赵副书记睡觉时,雷锋就把门反锁,有人来找就被他挡回去。赵副书记病倒了,他煮了书记最爱吃的甜酒煮蛋。在参军去部队的路上,雷锋看到接兵领导连续忙碌很多天,睡眠不足,就主动和列车长联系,把领导们都安排到最后一节卧铺车辆里去休息。这一件件小事都反映出雷锋对上级的关心和体贴。
上级也是普普通通的人,也有普通人的心理和情感需求。对于一个真心地尊重自己,又能从生活和工作的实际出发体谅自己的下属,上级怎么会不给予肯定和接纳呢?而我们身边的很多人之所以同上级处理不好关系,甚至势同水火,就是因为没有把这个简单的道理搞明白、执行到位。尊重上级,维护上级的权威,是一个下属应当具备的基本的职业道德。但就是有些人为了标榜自己的个性,公然与上级唱对台戏,完全不把自己的上级放在眼里,并且自以为这样做表明自己铁肩担道义、不畏权势,实际上却是没有职业素养的表现。
还有一些人,或者是由于内向腼腆,或者是因为自视清高,且不说关心、体贴自己的上级,他们根本不去和上级接近,甚至是有意地回避和疏远自己的上司。除非是确实有工作上的事情要向上司请示、汇报,否则他们根本不会走进上级的办公室,更不会抽个大家都比较方便的时间和上级交谈;在开会的时候,他们通常是找离领导最远的地方坐下来,躲在角落里不引起领导的注意。他们不主动发言,即便是上级点名要听他们的意见,也是随便敷衍几句就草草结束。即便是部门同事之间的聚餐、聚会,本来上级和下属都可以放弃上下尊卑,完全平等、无拘无束地尽兴,他们也总是矜持和拘束,保持着和上级的距离。而且,在内心里,甚至是言谈之间,他们还对那些和上级接近的人非常地鄙视,视之为趋炎附势的小人。
这样的人,在上级眼里会是个什么样的形象呢?即便上级对他们不反感,也是毫无印象,甚至无可奈何。因为他们从来不给上级以机会来了解他们,从来不主动地走到上级面前展示自己。由于得不到重用,他们做怀才不遇的郁闷状,抱怨上司“近小人,远君子”、任人唯亲。可这能怪上级不重用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