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好屠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好屠夫- 第3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战争的涉及面实在太广,钱粮永远是第一位的。

    河间城西,一片军中的营帐,却也并不多。门外也有零星的士卒巡弋,但是这里怎么看起来也不像是大批军队驻扎的军营。这里便是新一期的讲武学堂所在地。

    年轻的方石头,十几岁的汉子,身体也才刚刚长成,却已经战争几番,立了三次战功。

    当方石头听得大军调动的消息,早已喜上眉梢,飞奔往上司处去请战。

    闻战则喜,乃是形容赳赳老秦纵横天下的士卒对于战争的心态。因为老秦是最早真正创建了极为丰厚的军功封赏体系。

    而今似乎郑智麾下的士卒,已然也有这种心态。比如方石头,家中的田地,手中的银钱,入讲武学堂准备升官进爵的机会,无不来自战争。战争,让一个农家闲散的贫穷汉子成为了人上人,让他能读书识字,让他能有家有业,让他能受人尊敬。

    郑智战争机器的每一环,已经都有了雏形。战争机器一旦真正完成,用在内战与用在外战,总是有区别的。

    就如方石头,此时只想上阵去拿人头。且也不管是谁的人头,面对同胞之时,这份心思,多少有点可怕。但是面对异族敌人之时,这份心思,便是值得褒奖赞扬。这当也是矛盾所在。

    河间府衙,忙碌非常,便是学部主事赵明诚这种真正的治学文人,也开始忙碌于战事,军中文书不够,一份一份的军事公文要书写,要送出去。赵明诚必然也要被抽调来做这些事情。

    郑智手拿大印,不断阅读着一份一份的公文,不满意的,指导几句发回重新书写,满意的便加盖大印,命令军汉快马送出。

    一旦要准备战争,郑智必然比任何人都要忙碌。在这个位置,便不能偷懒,只要偷懒了,必然造成军政命令与郑智真实想法的差池,长久以往,后果不堪设想。就如当皇帝的赵佶,偷懒的后果便不用多言。

    “殿下,门外顺德帝姬求见!”牛大进门禀报。

    郑智闻言轻轻抬头,却又接着埋下了头,一边看着公文,一边想着要不要见上一面。此时赵缨络忽然主动前来求见,原因便也不用多猜,满城皆是来来去去的甲兵,大小军将,人人皆知战事将起,便也不需要打听了。

    “叫她进来吧。”郑智叹了口气答道。

    牛大出门请人,赵缨络随着牛大走了进来。

    郑智便也没有起身行礼,只是示意赵缨络坐到一旁。

    赵缨络却是也没有坐,而是往前几步,站到了郑智左边头前不远。

    “帝姬殿下此来所为何事?”郑智依旧在忙碌,却是也知道要给赵缨络一个话头,让赵缨络把事情说出来。

    “燕王殿下可是要与朝廷开启战端?”赵缨络声音不大。

    此时的郑智头也不抬,公文无数,皆关系到人员与兵马的调动,公文发出去的快慢,便也决定了大军开拔的时间。却是郑智想好了应对之语,只道:“此时与朝廷开战,乃军将们翘首以盼之决断。种相公在东京皇宫之内死得不明不白,某之麾下十有**都来自种相公麾下,多念种相公恩情。便是某也是受得种相公抬举方才有今日。这一趟,某当亲去东京,向皇帝陛下讨要个说法。这天下忠义之臣,无出种师道者,何以让种师道死得不明不白。岂不是寒了天下军将之心?”

    赵缨络便也不懂这些,闻言只是落泪,自己未来的夫君与自己的大哥兵戎相见,怎么都不是一件让人接受的事情。

    赵缨络面对郑智,心态早已纠结,不多想还好,多想了些,也是痛苦。赵缨络为何会被赐婚给郑智,其中缘由,不需多说。但是赵缨络私人感情人,对郑智又多有好感。这些东西在一个少女心中,便只有哀愁悲伤。

    但是这段时间还好,郑智多与异族作战,赵缨络不免也自我安慰,便是想着将来郑智也当是一个为国为民的柱石之臣,也就没有了那些纠结。却是这份心思才起,赵缨络也才把纠结放下,在李清照与李师师的陪伴下,赵缨络也真的开始往情爱方向多想。

    转过头来,郑智又要与朝廷打仗了。这份纠结又出来了,甚至比之前更甚,让赵缨络鼓起勇气来见郑智。

    “燕王殿下,打仗总是要死人的,不论是河北,还是东京,都会有无数人死去。同室操戈,何以心安。”赵缨络已然开口来劝郑智。

    便是听得这句话语,郑智方才再次抬头,看了看赵缨络,开口也道:“同室操戈,何其心安。若是异族为祸呢?兴许某现在拔刀自刎,让这燕王府土崩瓦解。便也就没有了同室操戈的事情了,便待异族南下,纵横中原,那才是生灵涂炭。”

    说完郑智又埋下了头。

    便听赵缨络又道:“燕王殿下可是想夺取大宋的天下?”

    郑智闻言,抬头浅笑,笑得有些无奈,无奈这赵缨络不懂这些事情,或者无奈赵缨络本身就有既定的立场。又道:“若是要说争夺天下,某有太多更好的选择,某便不要那燕云了,也不处在这腹背受敌的局面之中,便让女真占据关口,待得年余,女真必然兵临东京,家国沦丧之下,某再出来收拾这破碎山河,名正言顺,天下归心吗,岂不更好?要说这天下,谁真正把百姓放在心中?不是你父皇赵佶,更不是你大哥赵桓。而是某,是某与麾下的军汉用一万五千条人命保得中原百姓安宁。”

    郑智话语,多少也有一些无奈之感。仓促开战,也并非郑智心中真正的意愿,但也是郑智可以接受的事情。种师道被赵桓害死了,这件事情在郑智心中也过不去,不走一趟东京,何以为人?

    要说郑智心中真正的想法,四分想战,六分不愿战,也是感性与理性的争夺。郑智麾下,皆是种家出来的军汉,郑智必然要给这些人一个交代。人心如此,郑智自己也能接受,便也就没有什么纠结的了。

    至少战争怎么开始,怎么结束,还依旧是郑智一言而决的事情。军将之心,经过这次之后,当更加牢固,再也不用担心什么反贼人心的问题,只有这一次这么干了,才有郑智将来的随心所欲。

    因为这一战,能让郑智真正代替种家在军将心中几代人累积的威严。这份威严与人心,就是郑智以后随心所欲的基础。

    郑智还有什么理由不战?

    赵缨络在这种问题上,自然是争不过郑智的,一个对于政治或者战争没有丝毫了解的人,如何能与郑智辩论。赵缨络话语是说不过的,却是赵缨络有自己的立场,也是变不了的。

    “燕王殿下说这些,璎珞听不懂。却是也知道燕王殿下是真要与朝廷争夺一番了,今日璎珞此来,本是想能劝解殿下罢兵,想来也是没有什么意义。不知燕王殿下可否带璎珞随军南下?”赵缨络面色发白,话语最后,竟然提出了这么一个要求。

    郑智想了片刻,点了点头道:“随军不行,但是可以随行在大军之后。”

    赵缨络闻言点了点头,擦拭了一番泪水,看得郑智并不抬头,福了一礼,慢慢退了去。

    前线鲁达,已然与濮阳之兵合在了一处,面前是滑州城墙。

    由种师中亲自写的檄文已然从河间飞奔而来。檄文之内,大意简单,便是一份清君侧的檄文。

    种师中显然知道这檄文该怎么写,也知道如何能让郑智有一个说得过去的名头。先言种家几代之功劳,再数种师道之功劳,最后说种师道在皇宫之内死得不明不白,矛头直指带兵截杀种师道护卫的李邦彦。

    清君之侧,这个名头,古往今来被人用了太多次。再用一次也无妨,李邦彦背了这个锅。

    檄文从城头之下射到滑州城内,山东等地也被抄写无数,到处散发,京东西路,京西北路,已然传遍。

    更有军汉在官道之上,只要是往南去的商旅行人,皆有发放。便是也让檄文传到京畿,传到开封汴梁。甚至传到淮南,传到江南。

    不论名头多么好听,对燕王口诛笔伐者,才是主流。只要能认识字的,没有一个不是大骂狼子野心,郑智当天诛地灭。

    东京之中,已然也乱成一团,当鲁达攻陷安利军黎阳城之时,东京便是轩然大波。

第六百三十二章

    军情又一次到了朝堂,安利军全境陷落,滑州告急,卫州求援信件如同雪片一样。

    赵桓在龙椅之上坐立难安,看着满朝文武个个交头接耳,个个唉声叹气。

    赵桓便是坐也坐不安稳了,站在龙椅头前来回踱步。

    在这个时刻,能出来稳定大局的,便也只有李邦彦了,便听李邦彦开口大喊:“诸位,诸位,静一静,先静一静!”

    此时朝堂之上方才慢慢安静下来。

    李邦彦往前走得几步,走到所有人头前,看了看上面的赵桓,看了看后面的群臣,开口说道:“陛下,反贼郑智起大军南下,必然是有篡夺之野心。反贼离东京虽然不过三百里的路途,但是陛下也不必过于忧心。东京城墙高大,人口众多,更有几道城墙用以防守。刘延庆已然就在进京的路上,刘延庆麾下,也有一两万百战精兵。东京城内,也有五六万的新军。仗着城墙坚守,郑智想要入东京城,乃是痴人说梦。此番我等不比忧心与城池安危,乃是要想办法趁着这个机会把那郑智一网打尽,如此才是一劳永逸之法。”

    不管李邦彦内心是不是真与自己的话语一样坚定,但是李邦彦也只得开口说出这么一番话语。

    殿内众人闻言,多是互相观瞧,面色上的担忧依旧。

    赵桓闻言,开口便问:“李卿说得。。。。在理。不知李卿有何妙计将反贼一网打尽?”

    赵桓也还没有到正是手足无措的地步,却是内心里也是担忧更多,话语也少了几分底气。

    李邦彦硬着头皮,又往前走得几步,一直走到高台的阶梯之下,开口说道:“陛下,郑智攻城,必然陷入苦战。若是郑智苦战无果,便是退兵。要想将反贼一网打尽,必然要调人马前来支援,截断郑智退路。所以陛下当早下圣旨,通传天下,招天下兵马进京勤王。而今局势紧急,淮西之兵,也当召来京畿,如此方能让郑智无路可逃。”

    说道这里,李邦彦回头看了看文武众臣,更有眼神示意了一下耿南仲。

    耿南仲便也连忙上前来道:“陛下,李相所言甚是。淮西之贼,相比与郑智,不过疥癣之患。折可求四万兵马在淮西,淮南也还有两万兵马围堵。此番当把折可求调入京畿围堵郑智。淮南之兵可坚守城池,防止王庆之辈东进坐大。只要剿灭了郑智,回军再剿王庆,当也不在话下。”

    赵桓听得李邦彦与耿南仲二人话语,听得这里也有援军,那里也有援军,沉重的心情立马松弛不少,开口说道:“京中有三四万的禁军,还有五万新兵。刘延庆带一两万大军来援,折可求麾下也有四万大军。如此便有十五万大军聚于东京。便与郑智决战,一战剿灭此贼。朕之大宋,八千里江山,万万之民,岂能容得一个小小的反贼得寸进尺!”

    赵桓似乎当真有几分信心,年轻人,也有年轻人的朝气。听得这么多兵马,已然有一种不服就是干的气势。

    李邦彦听得赵桓话语,点了点头,也松了一口大气。便是李邦彦心中所想,生怕这赵桓与赵佶一样,开口便是南下烧香祈福。

    好在赵桓还有一点帝王的胆略。历史之中,金兵还未到达东京之时,赵桓也是这一番稍显自大与无知的胆略,便也没走。才有两个皇帝被金人捉去的惨剧。至于细节,两个皇帝相继被骗出去谈判,就显出了这个年轻皇帝的胆略有些可笑了。

    “陛下圣明!臣这便拟出勤王的檄文,号召天下万万之民进京勤王。”李邦彦此时当真有几分鞠躬尽瘁的味道,便是也要保住了大宋天下,也是保住李邦彦才刚刚得到的一身权柄。

    滑州城下,郑智第一次大军南下的时候,这里不过是一座空城一般,十几万东京禁军四处逃散。而今这滑州城,却是有了几千驻军,重新建立了城防。

    城头之上,也多是东京之兵,逃散聚拢之后,再到滑州驻防。这件事情还是蔡京做的,包括卫州,封丘的驻防。皆是当初蔡京安排的,而今蔡京已死。倒是给这东京留下了几座屏障。滑州城内的守将,乃是曹,名定。曹定也是大宋朝世代军将之后,祖上曹彬,乃是随太祖赵匡胤征战沙场的名将,打过契丹,打过北汉,灭国后蜀,立下无数战功。

    待得曹定这一辈,虽然也没落了,但是曹定自己却也练了一些武艺,养了一帮亲信。亲信虽然不多,在大阵之中面对无尽的马蹄束手无策。此时在这城头之上,曹定倒是有几分勇武的气势。

    鲁达于滑州城下,两万铁甲,面对滑州城墙,便是一阵猛攻。奈何这些沧州铁甲,当真还没有打过真正的攻城之战,便是黎阳城,攻得也是简单,几番羽箭,蜂拥而上,便破开了城池。

    此时城头上的曹定,仗着一些亲信,守城还有几分架势。如此便也让这些没有真正打过攻坚战的沧州铁甲有些措手不及,显得有些慌乱。一阵而下,这城池竟然还没有被打破。

    攻城之法,只要一阵不达,便会开始显出一些畏缩,便也没有了前仆后继的局面,再攻下去也就不会奏效。

    鲁达只得鸣金,在城头之下大怒不止,骂骂咧咧,骂得片刻之后,鲁达抄起宝刀,开口道:“朱武,你在将台督阵,洒家亲自上!”

    朱武闻言大惊,连忙去拉鲁达,口中说道:“大将军,不可犯险,攻城不比阵前对战,武艺再高也怕有个闪失。若是大将军有个闪失,阵脚必乱。”

    “洒家跟阎王不知攻了多少城池,这也不是好好的吗?再攻一城算得了什么。你便在此处督阵,洒家头前去了。把那盖毅唤来,便让他跟在洒家身边,要死也让他先死。”鲁达哪里听得进朱武的话语。

    “末将在此!定当先死!”盖毅就在不远,听得鲁达话语,不顾满脸的血迹,便是单膝跪地,以表赴死之心。

    要说盖毅,当真也是冤枉。鲁达把许多气都洒在盖毅身上,盖毅却是没有丝毫辩解,可见盖毅这人的性格,西北当真也多出这个热血单纯汉子。兴许盖毅自己心中也多有自责,见得身边兄弟都死在城内,唯有盖毅与一骑逃出,大概也过不了自责这一关。

    当时的盖毅,没有想太多,只想冲出城去,带人往北。盖毅的命,是用十几条命换来的,回头去想,再听鲁达一番呵斥,自责更甚。

    朱武见得鲁达就要往阵前去的架势,连忙拉住鲁达又道:“此番方才一阵,大将军不妨等到明日再聚兵攻城,再试几番。如果实在不行,再作他想。大将军再上阵也不迟。大战既起,攻坚总也不在一日两日,想来燕王殿下也不想大将军在这滑州城就以身犯险。大将军稍安勿躁。”

    便是盖毅闻言,也连忙接话道:“大将军,朱军师此言在理,末将先死,若是末将死而不得。大将军再上阵。”

    鲁达听得两人话语,看了看远方慢慢重新整队的士卒,又看了看天色不早,愤愤说道:“埋锅造饭,明日再攻!另叫人回头去催促,几门炮这么久都运不上来,那祝龙的族弟是做什么吃的,可是想人头落地不成。”

    朱武闻言连连点头,只道一句派人去催促了。这些事情显然也不需鲁达吩咐,朱武自然做得好。祝龙的族弟,显然就是鲁达麾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