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安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粮安天下-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于实现宏观调控目标,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143有效应对了世界粮食危机带来的影响
  2007年以来,世界发生了粮食危机,世界粮食储备下降,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加之美国次贷危机和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在一些国家引发了粮食危机和通货膨胀,甚至影响了社会稳定。
  在世界粮食危机的背景下,我国粮食生产在连续3年丰收的基础上,2007年重登10000亿斤台阶,2008年突破历史最好水平,为应对世界粮食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影响提供了有力保障。一是有力保障了粮食供给。粮食产量的增加,有效提高了粮食供给能力,近些年我国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二是增加了国家粮食储备。由于粮食连续“五丰五增”,国家现有储备粮增加,再加上农民自己存粮,提高了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三是稳定了我国粮食自给率。在我国粮食消费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粮食生产重登10000亿斤台阶,稳定了粮食自给率。四是提高了粮食供给的安全性。近些年来,我国粮食储备充裕,现有3000亿~4000亿斤的储备粮,库消比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17%~18%的安全线。因此,我国粮食生产重登10000亿斤台阶水平,对保证粮食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稳定物价总水平,应对世界粮食危机和金融危机,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144有力促进了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供给,对宏观经济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从历史上看,我们有过教训,几次严重的通货膨胀都与农产品供给不足有关。在宏观调控中加强农业,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并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正确运用农产品储备,适时调节市场供求,是我们取得的成功经验。这一经验,使我们深化了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对宏观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特殊作用的认识。农产品供给之所以对宏观经济形势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是有着十分深刻的国情因素的。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还不高。在人们生活费支出中,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仍占较大比重。这就决定了农产品供给的波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物价总水平的涨落,影响着宏观经济形势的稳定。因此,加大对农业发展扶持力度,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是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基础。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很重要的在于确保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有效供给。
  粮食生产达到10000亿斤水平,对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缓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压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发挥了基础性的重要作用。一是有效提高了粮食供给能力,保持农产品价格的相对稳定。2006年、2007年两年,由于有些农产品供给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特别是猪肉供给偏紧,一度带动农产品价格和饲料上涨,使得食品价格上涨较快,推动了CPI上升。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几次抛售储备粮和储备肉,用来平抑粮食价格和肉食价格,收到了预期效果。二是增强了消费者的市场预期。粮食连续“五丰五增”,是稳定市场的重要信号,使得消费者心里不慌,市场秩序不乱,有力维护了市场稳定。三是有力化解了世界粮食生产和供给变化带来的影响。由于我国粮食和主要农产品充裕丰富,国际市场粮价暴涨对我国影响不大,保持了农产品供求平衡。所以说,通过加大农业扶持力度,保证粮食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配合其他调控手段,是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重要措施。我国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求平衡,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10000亿斤粮食: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基础(2)
145有力支持了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
  农产品供给是其他各生产部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条件。生产部门结构乃至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都离不开粮食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支持。当前,正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重要时期。粮食连续“五丰五增”,特别是达到10000亿斤水平,为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持。保证粮食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对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一)保证了饲料供给,促进了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2004~2007年,由于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共提供饲料粮67508万吨,有力支持了畜牧业发展对饲料的需求。目前,我国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2007年肉类总产量68657万吨,禽蛋产量25134万吨,生猪生产已全面恢复。同时,还为农村其他产业和部门的发展创造条件,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二)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了大量原料,促进了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工业发展。目前,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加工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2007年粮食加工转化率已达30%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已达267万亿元。
  (三)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食物保障,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全国目前已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21亿人,有力支持了城市各相关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这些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表明,农业对经济结构调整所提供的农产品、资金和劳力等要素支持越来越重要。粮食生产达到10000亿斤水平,保证粮食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不仅为国民经济各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优化提供了基本前提,也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了重要条件。
  146有力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确保粮食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解决好人民吃饭问题,对于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尤为重要。我国粮食连续“五丰五增”,重返10000亿斤阶段性水平,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重要支持。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经济结构调整逐步推进,各种利益矛盾凸现。在这样的情况下,确保粮食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保证人民的基本生活,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十分重要。确保粮食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保证市场消费需求,保持物价水平稳定,就可以有效缓解部分群众的生活困难,处理各种社会问题就有了基础,化解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就比较容易。如果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不到保证,不仅会影响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且还可能引发某些不稳定因素,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影响。
  我国之所以一直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保证了粮食、肉奶蛋以及蔬菜等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为解决改革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困难、化解不稳定因素,创造了有利条件。尤其这些年农业发展加快,农民收入增加,有力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村稳定是全局稳定的基础。没有农业的发展,没有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就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整个全局的稳定。但是也应看到,当前一些地方农民和部分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有些群众生活还很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加快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发展,确保粮食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对于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十分重要。
  还应看到,虽然我国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但由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人口增加等因素,农产品消费还在增长,农产品供给面临着巨大压力。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保证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的稳定增长,为改革发展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粮食重返10000亿斤台阶的启迪(1)
我国粮食产量重返10000亿斤台阶,连续实现“五丰五增”,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丰饶的物质食粮,而且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深入学习和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世界粮食危机和金融危机给一些国家造成的影响和危害,总结我国发展粮食生产成功应对粮食危机的经验,更留给我们一些深刻的启迪。
  147粮食生产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首要任务
  纵观世界农业发展,无论是在传统农业阶段,还是在现代农业建设进程中,粮食始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战略性物资,粮食生产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已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在这一进程中,无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怎样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会改变。发展粮食生产仍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首要任务。
  目前,我们既有抓好粮食生产的基础和条件,又面临着发展粮食生产的困难和挑战。无论任何时候,都必须毫不松懈地抓好粮食生产。近些年来,面对世界发生的石油危机、粮食危机和金融危机,我国坚持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不断加大扶持农业发展力度,粮食生产稳步恢复发展。粮食实现连续“五丰五增”,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的成功实践,是国家扶持农业发展政策的重大成果。
  越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越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越要重视和强化粮食生产的地位和作用。毋庸讳言,工业化、城镇化是农业发展的推动力量,但同时又是粮食生产的制约因素。因此,必须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加快发展粮食生产。应该看到,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一些地方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较快,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比较效益下降,粮食的增效增收作用降低。因而有人认为粮食对财政增收和农民增收作用不大,产生忽视粮食生产的苗头。特别是随着农业比较效益下降的影响,有的地方出现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给粮食生产带来现实和长远的影响。应该指出,产生这些问题并不是粮食发展自身固有的,而是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影响和扶持粮食发展长效机制尚未健全的结果。我们应该明确,虽然粮食收入在农业增加值中的比重下降,粮食对财政增收和农民增收作用不强,但粮食生产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会改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会改变。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越要重视发展粮食生产。随着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随着统筹城乡发展方略的实施和扶持农业发展政策力度的加大,粮食生产必将进一步稳定发展,必将在农业增收增效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发挥更大的基础性作用。
  从我国乃至世界看,当前发展粮食生产进入一个更加艰难的时期。这是因为,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村耕地、资金、人才资源外流,农业资源供求矛盾突出;另一方面,由于农业投入品价格大幅上涨,低成本农业时代已成过去,严重影响和制约农民种粮收入。同时,由于气候变暖,自然灾害多发,粮食生产的灾害影响加重。所有这些,进一步加大了发展粮食生产的难度,粮食发展面临新的考验和困难。当前,我们正在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发展现代农业,首要目标仍是确保粮食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因此,应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始终加大对粮食发展的扶持力度,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保护种粮农民积极性。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防止工业化与粮争地,防止城镇化与粮争地,防止生物质开发与人争粮,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运用行政和市场相结合的手段,理顺农产品价格体系,正确处理农产品比价关系,克服和化解粮食生产面临的制约因素,从根本上解决粮食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txt小说上传分享

粮食重返10000亿斤台阶的启迪(2)
148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国家粮食安全。在世界粮食危机和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实现粮食生产连续“五丰五增”,对于实现宏观调控目标,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大作用。事实证明,粮食安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保证,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经济特性和政治特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对于一个发展中大国有着特殊的重要性。粮食既是一般性消费品,又是特殊的商品;既是工业原料,又是战略性物资。我们通常说,粮、煤、电、油、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要素,其中粮食是第一位的。石油和粮食都是经济发展不可缺乏的战略性资源,而粮食比石油更具有不可替代性。粮食和石油同样紧缺,但粮食紧缺带来的影响和危害更要大得多。因此,粮食安全既有国民经济系统的经济特性,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又有保障公民基本生存权利的政治特性,是一国国民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粮食安全是国家经济、政治领域安全的保障,是国家经济安全与否的重要判断依据,必须始终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放在国家安全的重要地位。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基本自给、适当利用进出口调剂余缺的粮食安全方针。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农业国际化的推进,国家粮食安全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在世界发生石油危机、粮食危机和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粮食安全都面临新的考验。对此,我们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构建和强化自身的粮食生产和供给体系。正在发生的世界粮食危机表明,越是农业国际化程度提高,越是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关联度增强,越是要坚持粮食自给为主的方针。一些大国的农业跨国公司通过对粮源和粮价的垄断,对粮食危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农业跨国公司是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双刃剑。在与农业跨国公司开展利用外资进行农业合作时,要防止跨国公司对本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冲击和垄断,更要防止跨国公司对本国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体系的替代,确保农业特别是国家粮食安全。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绝不能依赖粮食进口,绝不能把饭碗放在别人手里。否则,一旦国际粮食发生危机,许多国家都将自顾不暇。同时,要加强农业国际合作,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理利用“两种资源、两种市场”,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149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
  组成部分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当时的资源状况和经济、技术条件所决定的,各种生产要素综合投入所形成的,可以相对稳定实现一定产量的粮食产出能力。主要包括资源保障、物质装备、科技支撑、抗御风险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能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强弱。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经达到10000亿斤阶段性水平,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实践证明,提高粮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