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1649》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们的1649-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以后关于它的升级,不必详谈了,化工条件够了就直接上货,原因你懂的。)

    汉唐集团还把原先的v字形弹簧改成了压缩弹簧,这样便让火铳的枪击更加有力,而且缩短了运行的行距,增加了有效质量和工作时间。

    这当然与汉唐集团冶金部门有关了,他们在搞定弹簧钢这一块儿费了挺多劲。

    由于这个弹簧钢中碳、锰、硅等主要元素的规定含量范围较窄,冶炼时必须严格控制化学成分。汉唐集团几乎是用小电炉,一炉一炉地生产出来的,其中各种数据都是处于一种动态不平衡状态。

    好在这种弹簧钢的用量不大,标准也不是十分高。

    有了较为标准的压缩式弹簧钢后,火铳的整体结构上要变一变了,他们准备再推出一款新的大栓枪。

    这种大栓枪与原先的替代品比起来,枪身短了些,只有一米二,但是同1649式一样都是14毫米口径,基本结构一致了。

    当然,他们事先试制了一批,交给了特工大队来试用,也正是这些不断让他们试用的家伙事,让吴化龙大队长欲、火焚身了,不能这样啊,俺受不了这样的勾搭。

    要么你让俺们不知道有这物件,要么你快点给俺们配齐了。

    当相关产品试射的视频传到了网上时,大家议论纷纷,有军迷受不了,说:“为什么我们和大栓枪干上了?赛璐珞弹身在高温下会变形的,那个直筒铜弹壳和钢弹壳有毛困难?一个抛弹装置有毛困难?一个弹匣有毛困难?不服气的话我找几个人,现在就开动机床加工一把连发枪……”

    最后这一句话亮了,那个军迷突然明白了过来,又说:“好吧,我明白了,有我这技术的也就百十来人,大家都不用干别的了,呵呵,又不是打外星人。”

    林胜利厂长说:“现在我们所有的问题,都是一个锅驼机汽车和75火炮争材料和加工时间的问题;是中高压锅炉、化工设备和火铳争无缝钢管的问题;是先军还是先民的问题。

    别忘了我们的对手只不过是玩弓箭的水平,而且我们只是解决了最基本的原材料,所以,我个人建议我们的技术能手只能在业余时间来红星军工厂帮忙,其它行业的进步才是真正的进步,军工够用就好。”

    林胜利厂长赢了,搞军工的人为民用说话,太有说服力了。

    是啊,现在大家谁也没考虑参与到明大陆的乱泥潭中,慢慢发展自己的事业吧。

    这一款大栓枪,在各项指标的有效性上,仍然比不了从那面世界带过来的1649式,但是,差不多已经接近了一大步。

    手枪上,特别是在转轮手枪的质量和数量上,红星军工厂进了一大步。

    随着汉唐集团中碳钢的质量和产量不断提高,这就给了机加方面更大的发挥空间,使它的气密性更加理想。

    更为关键的是,一些基本件完全是由明人技工加工出来的,而且合格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

    李子强董事私下里咧嘴说:“这要是在那面的世界,开机加工厂的得赔死了……”

    林胜利厂长白了他一眼,说:“偷着乐吧,他们现在把一般的机床玩得够好了,还幸亏他们参与进来,要不我们哪有机会搞出这种机枪来?”

    两人相视一笑。

    算是恶搞也罢,算是结合现实也罢,红星军工厂到底是把手摇加特林小型化了。

    这样,它可以架在机架上使用,也可以结合一些辅助工具拎起来单人使用。

    那些辅助工具分别是能够卡扣的皮挎带、皮腰带和腰部支架。

    这种手摇加特林是六管式,它的射速是每分钟六十发,如果它加上九十发子弹的弹匣后,总体一共是二十七公斤半。

    借助两样皮具和腰部支架,能够把它依附在腰间,这样大大减轻了左手拎枪身的重量,方便了右手摇动把手。

    那个腰部支架如果再加上几样辅助工具的话,完全又可以改成半蹲式射击状态。

    一架加特林配上两个助手,或三个,完全可以封锁正面一百米的阵地了。

    加特林内部是较为精密的同步转轴。

    经过试射时大家发现,若是加特林的枪管也像是新版火铳那样拉膛线的话,只能连续发射六个弹匣。

    当他们改成滑膛后,就可以打十个左右了,于是便改成滑膛式。

    他们把研制的武器通过后勤大队交给特工大队试用。

    当然汉唐集团有规定,这个安保大队的所有成员都只能直接与后勤联系,不可能直接与军工厂交往的。

    相关人员观察了这种武器在特工人员手里的使用情况。

    吴化龙大队长领着三个助手组成了一个机枪阵地,他“嗷”“嗷”叫着打了一个弹匣,二百米远处的众多木桩,陆续在弹雨中中弹!

    然后他停了下来迫不及待地把加特林架附在腰间,大家的动做还是有些生硬,这没关系的,以后会有时间。

    他们摆弄好后,吴化龙大队长以一秒一米的速度,一边又是“嗷”“嗷”叫着前进,一边发射着。

    那些木桩子不能看了,碗口粗细的都被打断了,三个助手跟在旁边,还装模做样地向远处打着枪。

    全体特工人员都是目瞪口呆,天神,这连天上的神仙也打碎了吧?!

    李子强董事放下望远镜说:“这算是啥水平?他们要是看见电动机版的,还不得吓死啊?”

    林胜利厂长说:“你当是给你玩的吗?先把实际问题解决了,你想玩啊,就像铁依厂长和潘科树技术那样,自己业余时间弄去吧。”

    特工大队还试用了一款50式迫击炮。

    这个是技术员们加工出的。

    弹体是精铸精磨,碰发引信,三百内能准确打中目标的五米范围内。

    铁依技术员还把他的以火药为发动机的肩抗式火箭筒,也送到后勒大队了,潘科树技术员还跟在后面,两只手拎着两个铁笼子,里面分别插着四发火箭弹,那个也是他们私下里自制的。

    铁依技术员说:“也给他们用吧,电击发的,四十米内无敌了。”

    鄂玉喜大队长看过他们发射的视频,知道这东西好用。

    “你舍得给他们用?”

    “当然,让他们练手吧,火箭弹没事时,我再和小潘加工。相关图纸我都送给林胜利厂长了,我就是个玩,证明咱有能力就可以了。”

    小潘技术员笑了,说:“和它留了不少影。”

    感谢老朋友yezhongye、盟主美乐芝、盟主guozhiyin、古剑山、yug609、凌步虚、萧湘winter2的支持,新朋友壬戌大海之水的到来。谢谢用各种方法帮助这本书活下去的朋友。
第五百二十九章 汉唐集团的身份证
    这一天早晨醒来,松江卫城的指挥使宋山坳感觉心里不太对劲儿,他早早地就穿了衣服,想再去那个监狱看看那些商人。

    被褥仍是湿漉漉的,中午还得好好晒一下。

    这个鸟天,这个鸟地方!

    他皱着眉头出了门,外面是一片浓雾。

    他原先是河南嵩山人氏,全家租种山上少林寺寺庙里的佃田生活。

    他出生的时候,他娘正在山坳里采浆果,肚子一痛,生下了他,于是以后便呼他作宋山坳了。

    他的父亲宋佑青有眼光,觉得不能让这个孩子在田地里荒废了,便想尽办法,倾其全家所有送他到一个书生家里求学。

    奈何那个书生是一个屡次科举不中之人,大概是才华也有限吧,或者说那个宋山坳天资平平,学了些字后,所写的文章总是文理不通,那书生想尽办法调教也改不过来,最后不了了之。

    他的父亲宋佑青便又想着让他学一手好拳脚,将来哪怕给大富大贵家当个看家护院的差使,也比这种地强。

    少林寺里还真有武僧,他父亲宋佑青便拉他跪在人家面前,非要学学武术。

    那个武僧看到宋山坳后眼睛一亮,又把他全身摸了一遍,说:“有骨根,留在我这里,做个学艺童子吧。”

    这样宋山坳就留在了山上,每天都跟着做各种动作。

    那个武僧也每天都摸他全身一遍,特别是跨下那话的地方,然后总是说,你骨根真是不错。

    少林寺健身术始于元代禅宗开始首次入住少林寺之时。

    初始时,禅宗初祖达摩根据印度婆罗门瑜伽术而改创出了12势易筋经,但他不久后可能被佛门其他流派下毒致死,福裕禅师便将这12势易筋经带入了少林寺。

    从此,每天早晨都可以看到少林寺的僧人们做着各种身体导引之姿势。

    到了明代中叶时,明英宗被蒙古人掳走,明廷便在全国范围内提倡“武备”。

    彼时,正好有民间喜爱剑术的武术家“某严州公子,因犯事而剃度出家到少林寺”,而他所在少林寺还没有武术这个概念,于是他想要让少林寺也有武术,也能“武备”,并能名扬四海,但自知自己功夫有限,于是“夹巨资出游,访民间高手”。

    在甘肃一带他访到因犯事而逃至西北隐姓埋名的中州人(河南人)“李叟”,“李叟”是元代发源于山东一带大红(洪)拳、太祖棍的传人。

    以前因元廷禁止汉人持带刃的铁器、兵刃,汉人为了反元复宋,保存战斗力,于是托名“宋太祖”,编创空手拳套“宋太祖32势长拳”及不带刃的“太祖盘龙棍”以避开蒙古人怀疑,开了大明套子武术的先河,明代发展成大红拳,一直流传到今天。

    “李叟”也自知水平有限,遂又推荐散尽家产到处学艺,不久大功告成,这时他又遇到了寄住在洛阳一个寺院中的太原人白峰。

    于是白峰、“李叟”、“严州公子”三人同赴少林寺,“李叟”的儿子也随去。

    他们一起研究编创武术,白氏创“五拳”,传剑术、武功等;“李叟”未创新,只传红拳、棍术;“严州公子”则创罗汉拳……

    如此开创了少林寺习武之风,后人又不断地凭借想象力加上了各种花样动作,越来越好看了。

    后来还有其他民间武术家加入少林寺,带去枪术等不同的兵器。

    如棍术大师俞大猷赴少林寺后被请求留下传艺,但俞公军务忙碌,只带走了两个和尚跟着身边学;如通背拳创始人董成万历年间也赴少林寺,被请求传艺;心意**拳创始人姬龙峰赴少林寺后,也被请求留下传艺。

    然而少林寺武术名声鹊起是从明正德嘉靖年间开始,帮助朝廷镇压各地造反起义,以及参加反击倭寇在大明沿海的侵扰,尤其是后者,因朝廷动用国家机器宣传,使得少林寺武术名声在当时名闻遐迩。

    当时少林寺方丈的态度与那面世界的少林寺的很不一样,常常极诚恳地向民间武术界请求受教。

    但是,也有相同的地方,就是都主动靠近官府,帮助官府。官府当然也就大力宣传他们。

    明太祖早年出身于僧侣,对于佛教有意加以整顿。

    洪武元年(1368)即在南京天界寺设立善世院,命僧慧昙管领佛教,又置统领、副统领、赞教、纪化等员,以掌全国名山大刹住持的任免。

    三年(1370)又召集各地僧耆,规定寺院为禅、讲、教三类,要求僧众分别专业。

    随后又召集江南名僧至南京,启建”广荐法会”及点校藏经,进行刻版。

    对于僧人普给度牒,废除过去计僧卖牒的免丁钱,但是不久代宗景泰二年(1451)因救济四川、贵州饥荒,采纳朝臣建议,实行收费发牒制度,凡僧道纳米五石者,给与度牒。

    宪宗成化二年(1466),淮扬地方大饥,也用同法以赈济。

    成化八年(1472)淮扬巡抚张鹏请给僧道空名度牒一万道,以买米济荒,虽一度遭到反对,但到了次年户部却发给空名度牒十万道,以赈济山东。

    这样,有牒僧道既大量增加,寺观自然随之而增。据成化二十一年(1485)统计:

    在成化十七年(1481)以前,京城内外的官立寺观,多至六百三十九所!

    后来继续增建,以致西山等处,相望不绝。自古佛寺之多,未有过于此时者。而纳费发牒之举,直继续到明末为止。

    明代寺院的土地虽不如元代的多,但明初对于大寺,也常有给田赡僧之举。

    如报恩、灵谷、天界,号为南京三大寺,都有许多寺田。

    南京报恩寺的田地塘荡就有一万余亩!

    少林寺当然也不差土地了,那山下十之七八的土地都是庙产,要不然宋山坳全家也不可能佃到土地租种。

    宋山坳的爹爹宋佑青说:“山坳,少林寺势大,你便要好好投靠他们,求个好将来。”

    宋山坳说:“爹爹,若是有一天他们不势大了呢?”

    宋山坳的爹爹宋佑青说:“山坳,怎么可能?!但若是真有那一天,你便再寻那势大之人。有了汗水,才有那麦子了;有了奶、水,便是我亲娘了!”

    宋山坳恍然大悟,爹爹若是不送那书生银两,他岂能教我识字?我若不是任由那武僧那啥……他又岂能教我武艺?

    宋山坳每天早早起来,总是反复做各种规定性动作,这样的锻炼,使他的反应能力提高了些,那肌肉纤维组织的力量也增加了些,痛感神经也麻木了些。

    这个时候,天下的造反起义者们成气候了,他们当然要回头报复少林寺了。

    他们烧毁了一些前庙和小一些的庙门,但那少林寺铁皮包裹的大庙门紧闭,武僧们死都不肯出来。

    这时无数佃农的家园也被烧毁了,大家又都成为了流民,宋山坳的家虽然没有被烧,但是也马上投了造反起义者,成为了义军,在湖南和江西一带活动。

    可是还没有等他显示才华,鞑虏大军杀到!

    他本想由此再投了鞑虏,但是鞑虏大军动辄屠城又吓到他了,便随大流儿逃到了浙江。

    这时正赶上鲁王监国广招人马,他便摇身一变,又参加了明军。

    在与唐王军队厮杀的时候,他终于露出了才华,狠,准而且又有一定的文化,看个布告,写个布告的都可以,文理有些不通,但是基本能让人看懂。

    他马上被提拔成了百户,若不是在战乱时期,这个官职他可能一辈子也得不到!

    爹爹的话真是对的,有奶才是娘啊……

    当鞑虏来了后,他才发现他这个百户,逃跑时连个上船的资格都没有!

    他一气之下,在鞑虏来了后,主动降了!

    现在谁势大?当然是满州大人们了!

    果然那牛录额真对自己有了好印象,便命他为松江门卫的指挥使!

    看看!永远投着势大的一方,有奶便是娘亲!

    当然,别看自己是指挥使,那只是指挥明人们的,那十了个满州大人,才是真正的主子。

    一切事情,先要问问他们,好处都要先紧着他们!

    比如前两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