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俊
“四年吧……反正我们这些家伙式至少要顶过四年,要是缩水版的现在就能行……不过产量就不能要求了,啊,对啊,我们完全可以看他们这一战后的成绩,然后给他们缩水版的产品……他们家族里的银窑都是满满的……等一会儿我们一起提出建议。”
“我说吧,他们不傻,你看要粮食时就说要按市价了……合同都不相信,非要伍大鹏董事长和他三击掌了,还好没有发毒誓……”
“唉,不用发,那都是后人为了骗人才加上的毒誓……那叫告天,告地,告人,这三掌全含里面了……伍大鹏董事长为了我们集团献身呢。”
“靠,这叫什么献身?他们要是真有饥荒,我们能看着不管?运送不到,没有能力那不算……所以失约不了,把自己都给了他们才算献身。”
“啊呀,他们要四轮马车干什么?一百辆,大手笔啊,你没见梅乐芝经理都不知道怎么算这个成本,正上网查呢。”
“你们再看,他们真不是傻瓜,竟然马上提到了两岸通讯的问题……对了,我们为什么要开始有线电台……火花式无线电台不是很方便吗?不就是费点电吗?”
“这个我知道……火花式无线电台技术一点也不难,但这家伙要是一开动……我们自己的电子设备就全他妈的不能用了,那就是个大干扰器,它的频谱太宽了……所以只能先上马有线了,等着我们手里的电子设备都完蛋了……再考虑火花式吧……”
“频谱宽?我们不是有调频器吗?……对不起,我这个思路有误,我这是想把内燃发动机整合到四轮马车上的想法,扯蛋了……话说电子管不难吧……”
“电子管的难点啊,主要在密封和灯丝问题上。因为无论是用陶瓷还是用玻璃做外壳,考虑到不同材料的膨胀系数不同,很可能出现导致漏气或机械强度不够的问题。
至于灯丝技术,电子管又不是灯泡,不需要1500多度的高温,即使在没有铯铷等金属涂层技术的情况下,陶瓷包铁灯丝作为热源,然后使用加热式阴极技术,实现真空二极管三极管难度并不大。
最后的关键还是落在了金属冶炼技术上。康铜就是关键。在没有康铜丝的情况下,寿命估计是不长的。然而康铜丝又需要镉镍等金属,这种材料不是专业的人员估计很难获取。”
“呀,这么费事……一点点来吧,我觉得用有线挺好……就是别让明人们把铜线偷了。”
“哪里用铜线?镀锌铁丝都是好家伙了……我家乡那里都八十年代了,电线,广播电线都还是铁丝的呢……”
“这么狠?你家乡哪的?”
“广西啊,他妈的穷地方……哎,你们看那个定远侯听到刺杀气坏了……伍董事长挑拨离间有一手啊……”
“别这么说……咱们这是陈述事实……古人就是古人啊,真是单纯……”
“你们快看,梅乐芝经理跟进了,他又开始要俘虏了……不过郑氏集团的俘虏……我们称之为难民合适些吧?”
“嗯,最好少死点人吧……多好的劳动力。”
“没办法,就算郑氏集团不去‘请’他们离开,两年后他们死的人更多……那是屠城呢。”
“我们现在还暴不起兵,单单一个铁矿堆料场,现在还有我们的技术人员亲自上手帮助呢……再说……”
网上一片沉默。
大家都知道再说的内容是什么,但是谁也没有说什么……有些话还用明说吗?有些脏活是必需要做的,我们汉唐集团不怕脏,但是如果一些最脏的活儿有人抢着去做,那么为什么不去让他们去做?
救人的形式和方法有很多种……时机也是有很多选择,我们只能先把自己的根基打得牢牢的……救人救到活,这个活的定义很广……
许多技术员失去了旁观的兴趣……没意思了。
在热兰遮宾馆的305房间内,定远侯郑联斜靠在沙发上,有滋有味地吸着硬中华……郑三爷郑斌正在奋笔疾书呢。
“三弟,何必着忙,后天我才回厦门……再说他们汉唐集团也答应了我等可以使用他们的无线电台……何必再写信?”
“二哥,我不写信,大哥能睡得着吗?你千万别忘了我等发电报时的暗语……”
“忘不了的……我当时装得像不像?怕是头发都要立起来了……他们想借刀杀人……不算杀人吧,借刀占地的说法好一些……”
“他们相信就好……要不然也不会答应我等那么多……两条大夹板的重炮装备……打进广州城都不成问题了,他们还掂记着那些俘虏……二哥,说实话,我等要是把他们弄到台湾来,还是他们的福气,这是在做好事啊!”
“嗯,我能这么痛快的答应……也有此种原因,舟山岛屿,早已经是惊弓之鸟……我老郑走一趟吧,尽量不杀人……别失了汉唐集团的期望……临走前,我还是听你的吧,去那官船上看看总督幕僚……”
“二哥,我等只为郑家……多条路总归是好事情。”
第二百六十一章 爱国志士逼死忠君志士
热兰遮市场派出所经过审讯得知,这两个毛贼来自舟山群岛。
此时的舟山方为海外巨镇,有言曾曰:此处番舶往来,饶鱼盐之利,西连越郡,北绕长江,正为进取之地也。
这时一定要说一说另一个军阀黄斌卿的真实故事。
1645年,当隆武皇帝命他在杭州湾地区配合反攻行动时,他开始在浙江北部沿海的舟山岛上建立一个独立的基地。
后来,他只在对他有利的前提下与其他明水师将领合作。不久,他就以更爱跟自己的同胞而不是跟清军打仗出了名,但由于他的战略位置,他的这种态度和行为被容忍了。
两件亲身经历的事似乎巩固了黄斌卿对基地的选择,即优先考虑海上基地而不是大陆基地。
第一件事,1647年春,清松江总兵吴胜兆准备反正,黄斌卿参加了从外面去支援的尝试。但是,支援的舰队被台风吹散,后来当它到达长江口时,被清军防守部队歼灭了不少人。吴胜兆军队中的爱国志士拒绝因此而放弃他们的计划,在5月24日企图举事,但没有成功。许多文武官员在这次事件后被处死。
第二件事,黄斌卿被说服带领一支水师去宁波,那里的爱国志士计划起义,想要把这个府从满清的控制下夺过来。但密谋者被出卖,起义没有发生。接着又有许多人被捕和处死。
在这两件事以后,黄斌卿再也不参与对大陆的进攻。他甚至更不愿意让监国鲁王在舟山建立朝廷。
他的这个行为也有他明面上的道理,毕竟隆武赐爵授命在前,鲁王赐爵在后。而受命于君,镇守皇封之地,忠君嘛,乃是黄斌卿的本职,哪怕他的君已经死了。
黄斌卿身虽武将,却有喜读经史之雅爱,深知“君”、“臣”二字的含义,但他的行为确实激怒了监国鲁王和他手下的臣子们。
这个时候,另一位爱国将领张名振和他的部下,暗中与黄斌卿手下心怀不平的将领密谋除掉他,把舟山岛作为监国鲁王朝廷较安全的驻地,要不怎么说大家都是爱国志士嘛。
最终他们这些爱国志士联合起来攻打忠君志士黄斌卿,黄斌卿抵抗失败后,料定这些爱国志士定不会饶过自己这个忠君志士,便于1649年10月29日在舟山自尽。
至此,鲁王朝廷于1649年11月移至岛上,所有人都集体长吐了一口气,可算是比在大陆上安全多了。
现在的鲁王政权处于孤立状态,并采取守势,因为他们此刻最关心的是如何生存下去。
以前,黄斌卿在舟山实行“定履亩劝输之法”,治理舟山还算有功,一般喜欢抢劫其他明军的财物,对舟山百姓不太抢……有得民心之誉。据说其死时,舟山民众“哭声恸山谷”。
鲁王朝廷次于舟山之后顿时增加了舟山民众的负担,由于鲁王监国的身份,和众大臣们的身份与原先的黄斌卿大不相同,所以民众们发现,他们的田赋增加得太多……民众苦不堪言……
在热兰遮市场派出所的审讯室里,所长秦曦关愤怒地拍了一下子桌子,大声地吼道:“你们把田赋都乖乖交给了你们的皇上,不够吃了就到我们这里来抢吗!!太欺负人了!!!”
所长秦曦关真的生气了。
两个小毛贼当时就从椅子上跪到地上,他们听不懂那个所长说什么,但是心中大骇,生怕下一句就是“来人,拉出去斩了”!
可谁知那个所长吼完后,却又开始沉思了起来。不一会儿,只见他又轻声对陪同审讯的警察说了几句什么话后,就离开了……
那个警察笑呵呵地对他们两个人说:“尔等真是好运气……好好把舟山上的事情说说,我也好记录……秦曦关所长亲自去给你们买盒饭……在台湾,做些什么都能挣到马票,哪里有你俩这样的,行事这么有眼色,却一天没吃饭了。慢些说吧,我也好记录。”
晚上,热兰遮市场派出所秦曦关所长在网上提了一个建议,说可以利用现在这个机会,把舟山拿下来。
他同时把得到的舟山情报都一一发到网上,最后补充说道:“舟山距离台湾不过五百公里,两个小毛贼驾着一条破渔船都能到达我们这里,我们更能够去他们那儿了……大家都看到了,那两个毛贼说过,以后还会有人前来的……我们这里海岸线这么长,手下就这些安保队员,哪里有千日防贼的道理,莫不如主动出击,把贼窝端掉!”
秦曦关所长发完了贴子,也是长出了一口气,心道,幸好有这个网络,有什么话都可以说出来,要是像在那面的世界……单单一个领导印象就够人喝一壶的了,自己还没地方说理去……严格地说,这三件案子和派出所一点关系也没有,但是自己总感觉大家都在盯着自己这个所长看,感觉不太爽……
但愿,这个建议能隐性地替自己辩解了,还转移了大家的视线……在那面的世界,四十多岁的人还不懂得转移视线的方法,那就是中白了。
发完贴子后,他理都没理那帮子人的回话,便下了网,拿起一个大喇叭修了起来。
热兰遮市场是台湾第二个通有线广播的地方,比海关晚了一些。
一开始,本来定好是每天十二点半,定时播放明清以前的评书,但是市场上的店主们纷纷要求加更,要求下午四点半再来一次……这是好事情,那面世界的评书哪个不是宣传爱国的?汉唐集团就答应了他们的要求,这样一来,手里闽南语、粤语版本的评书不够听了。
汉唐集团索性直接上刘兰芳式、袁阔成式、田连元式、单田方式普通话的版本,有的放就不错了,听不懂可不怪我们。
在刚一开始放评书时,这帮子明人一到点儿,准时都聚在那电线杆子下,认真地听着,有的还一动不动地像雕像。
这个时候,整个市场也格外安静,除非有急事,几乎每个人都停在那里用心听,一些不得不继续干活的人,动作都变得缓慢了……明显是机械动作了。
明人们对普通话版本的评书反应不算大。
这一是因为汉唐集团刚开始放得都是粤语、闽南语的对照本,明人们连猜带唬地也差不多听得懂;这二是因为明人心里也明白,他们这是白听不花费,茶馆里也有类似的节目,可你得喝茶还得给打赏吧……听这个大铁花就不用了,白听还挑个屁。
那面世界的网文扑街写手杨友行评价道:他们明人比那面世界的看盗版者好一些,他们是白看不说还乱骂……
江铁生见到了后,一下子就跳出来了,说道:你还说……有完没完了!
就在昨天吧,有一个大喇叭总是发出嘶嘶啦啦的声音,有个店主惊慌失措地来找秦曦关所长,担心大铁花的嗓子坏掉了,千万可别像单田芳老先生的嗓子……书好听,声音难听。
秦曦关所长还是在小时候爱听评书,那阵儿吃完饭就跑到学校和同学们挤在一起听刘兰芳的岳飞传……在现在这个时空,求他听他都不听。
他听完那个店主的描述,立刻就明白了,可能是大喇叭里的信号线松了些。他以前可是在军队培养军地两用人才时学的电器修理。
那时他想学开汽车,在军队里学可以直接拿票的,到地方上肯定有大用了,肯定能多挣不少钱。
可是那要给连长送不少礼才行,那阵儿家里穷,哪里能拿出一千块钱?想了半天,只能报了电器修理。
后来学了汽车的战友复员后,果然都挣上了好钱,他们有的开出租,有的搞运输,牛得不得了。
他呢?分到一家单位后,那个单位的留守领导告诉他说,你可以下岗了,用不用我帮你办下岗证?
他后来开了一家电器维修点,将将就就地过日子了。
后来索性参加了汉唐集团的应聘,因为那保安的工资实在是够高了……上哪去都无所谓了,一直单身。
秦曦关所长拍了拍焦急的明人店主的肩膀,说,没事儿,我能修好。
他扛着自己做得电工梯,一个人吹着口哨就到那个电线杆子上拿下了大喇叭,可不经意往下一看,差点掉下来……这可不是因为他怕高,而是下面不知道什么时候无声地站了几百名明人,一个个都在仰面向上看着他……
他当时在心中狂骂,我操,你们干什么!知不知道突然出来这么多人很吓人??还一点声音都没有??
他本来想白天修好,下午就挂回去,让他们傍晚还能听到一更,这不因为两个毛贼给耽误了吗……发完贴子后,他就打算快点把喇叭修好,第二天一早挂回去,省得他们明人看到没有大铁花心里恓惶,可是他妈的至于嘛!……评书,有那么好听吗?我看都听完了你们怎么办!
秦曦关所长没有关心他的贴子,但他的贴子已然引起了热议。
大家争着把舟山的资料翻出来了,你一条我一条的说着。
江铁生得意地说道:“我啊,不仅是厦门通,舟山更是了如指掌……当年那里两区两县,小哥我走个遍……不用查资料,我张口就来……
最大的渔场不说了,大家都知道,单就是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就比澎湖好太多了……完全可以做一个前进基地,在那面的世界里,那上面有一百一十多万有户口的,五十多万没户口打工的,也没听说哪里缺水,我们现在少算点,十万人在上面种植啊加工啊,一点问题也没有……到时候兵发宁波城非常方便……现在满清的海运等于零啊!”
伍大鹏董事长也一下子就注意到这个贴子,它完全可以和自己一直暗中推演的计划结合起来,蛙跳到山东也好,做一个收容基地也好,都可行。
但是,上面的鲁王监国怎么办?一大帮子嗷嗷乱叫的爱国志士怎么办?
汉唐集团群号:233500801
第二百六十章 差一点长大的黑社会
第二件打架事件是关于鱼获的强买强卖的事件。
汉唐对此事件的前因后果完全了解后,对黑社会的自发产生能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