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可提早水稻播期,缩短秧苗生长期,有利于秧苗及早栽插至大田,对避开水稻生长后期高温伏旱的影响,实现水稻稳产增产十分有利。
水稻的问题解决后,其它的问题就不太重要了。玉米可算最后一个大项,排在甘蔗前。穿越者们从来没有想过利用蔗糖可以换回大量商品粮和银两,他们只想着先如何生存了。所以甘蔗被排在后面了,毕竟不能让那些宿根白白荒了。
在穿越者们的计划表中,红星工业区的水泥应该在玉米秧苗下地前能够达到量产,以实现机井的建设。
否则,没有机井的配合使用,谁都无法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而且连带着关系到甘蔗的浇灌。它们都是用水大户。
问题都是一环扣一环,这是个大大的系统。
工业发展和农业发展的相互促进相互依靠,在穿越者们的手里得到理论上的完美展现。
一切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看完汉唐集团的插秧后,杨童生和刘结首慢慢行走在赤嵌溪的河岸上,杨童生慢慢平复了他刚才激动的心。
从汉唐集团的人来到这里开始,杨童生一直淡定无语。
他从不似那些明人农民般傻呵呵地围观。他不是看不上农民,恰恰相反,像他这样的农村大家族里的书生,对农业那是相当的关心。
耕读世家,在这个时代倍受尊重。但我们可以看到“耕”字是排列在前的。
博得功名,可跻身于公堂,以待光宗耀祖,照顾家族中的晚辈;时运多舛,可耕作于田地,期待上位者访贤于野。
但无论如何境地,他们都要手持圣人之书。
圣人之论微言大义,已是人间至论。
赵普,平民武夫出身,以半部《论语》治天下。杨童生深以为然。
重视生产,轻徭薄赋,与民生息,无为而治,发展耕织。一个纠纠武夫尚能如此,熟读全本的杨童生更能如此。可惜没有机会。
王安石的那句总评之言,更是深得杨童生心意:
“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贵者因书而守成”。
此书岂不是指圣人之言?古人版的“知识改变命运”。大概就是这意思吧。
所以,在汉唐集团的人把赤嵌地区弄得鸡飞狗跳之时,他依然在家中安坐,手持圣人之言,毫不理会。各种令人难以到信的传言不断传到他的耳朵里,但杨童生依然端坐。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其奈我何?换个人收租子而已。此时,明大陆换得比这里频多了。
杨氏家族所租用的土地,在此地自有下人料理,无须他亲自操心。
后来,汉唐集团的人发布号令说,人人都要亲自前往登记,他人不可替代。刘结首几次三番上门求自己,他才爱搭不理地前去登记。
登记时,他非常不明白那些人为何要用小盒子比划他一下。刘结首也是一直不明白,当他看见杨童生经过此事后,小声向杨童生请教。
杨童生也是迷惑,沉吟半刻,含糊地来了句:奇淫技巧,不足挂齿。
刘结首一听,想了想也对,他知道不知道有什么用?能换来稻米吗?还是好生将汉唐集团交待的“工作”做好即可。
上次汉唐集团打赏给他的五十匹棉布真好。
这件小事在杨童生的心里留下了阴影,当然,这远远比不了杨氏家族把他打发台湾来开花分枝的打击大。
为什么杨氏家族全力培养他三叔家的孩子杨明浩,而不选他杨明显?分明是毫无眼光嘛。再给他一次机会他一定会高榜得中!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万事皆休了。从家乡传来的消息看,此时,四处战乱不止,民不聊生,时常有百里无人烟的惨剧。家族还正在为何去何从苦恼呢。未必好过在台湾的这一支。一声长叹。
这件小事到底是引起了杨童生的注意,尤其是汉唐集团的人大力发展机耕种田时,他远远地观望着,不是因为他害怕,那时连明人农民都不怕了,还选择了围观,他更是不怕。
他实在无法解释这一切。他害怕别人问他为什么。他不能总用一句“奇淫技巧,不足挂齿”这一句回答吧?再说,汉唐集团所用之物对开荒垦地之事大有裨益,总不能闭着眼睛说它是怪物吧?子不言怪力乱神之事,单单就是那些物件对农家活儿是多么有益,瞎子也能看到。可不能睁眼说瞎话。
汉唐集团公司?他在远处思索着这个名字。为何起这个名字?这些人明明就是我大明之人嘛!可又相差太远……待有机会,好生盘问一二。
但一直没有机会,刘结首更是一问三不知。
这一天早上刘结首又是兴奋异常地登门拜访,他说:“大喜啊,大喜啊。他们汉唐集团的人竟能一日插秧千亩!”
“甚么!”杨童生差点跳起来。这无法让他淡定。上一次他就大喜过望,这一次又来?!
今年的春季肯定要大旱了,刘结首和杨童生都是心知肚明。整个赤嵌地区的明人农民也是清楚。往年此时定有二三场春雨,而今年,到现在为止,连一场湿湿地皮的雨都没有下过。不用说别的,连赤嵌溪的河水都要比往年低上二尺有余……一场春旱必不可免。
百姓又少了一茬吃食,又是苦了些……
可是这些自称汉唐集团的人来了后,却大兴水田,实在让明人农民不明白。只不过为他们劳作,不仅管饭还有马票可拿,大家自是乐见其成,谁都不去点破。至于说以后还给他们粮食,那是以后的事儿。眼下好过。
可谁知汉唐集团的人真有办法,只是给一个铁家伙加一些木炭和水,那铁家伙竟能把赤嵌溪的河水轻而易举地吸到水渠里,可送到相隔很远的水田之中。只不过那些木炭都是一模一样的形状,不知为何,此中必有说道。
当消息传出杨童生家里时,杨童生坐不住了。直到刘结首兴奋地前来拜访时,杨童生立刻随他一起前去观看。生怕这是谣传。
如果传言是真的,那么……有多大的春旱也是不怕的……
当时,他们两人远远地看去,果真如传言一般,真是太好了!
刘结首快步上前再次细细观看。尽管他早看过,但百看不厌!
这是什么?这是我们的救星啊……他都忘了陪同杨童生了。
杨童生一点也没怪罪他,他自己也是激动万分,有此物天下大旱又有何妨?从未闻赤嵌溪断流过,那么现在万事无惧了。当时他也不自觉地悄悄地靠前观望。他没听懂那两个在场的汉唐集团的人说什么,眼里只有那两条流淌不尽的水龙了。
那如大腿粗细的水龙在他眼里化做了数不尽的白花花的大米…
可紧接着的问题是,开出如此之多的水田,如何插秧?不过这个问题还不算太大,辛苦一些就辛苦一些,年少时也不是未曾做过,极苦啊。
但是就算此地全民皆上,他心里盘算着,恐怕也是忙不过来,是他们没有统筹之士,抑或是另有办法?杨童生宁愿相信前者。
杨童生想了好多种可能,但也想不出办法来解决,只得耐心等待。
泡完田必然不久就要开始插秧了。这是常识。
在家苦苦等待的他,当看到刘结首兴奋异常地前来,心都开始哆嗦起来,又是欢喜又是害怕,难道他们真的有办法了?可他真的一点儿也看不懂啊!
在大田边,杨童生哆嗦着手,捋着哆嗦着胡子。说真的,他不是害怕,而是高兴。
那如大房一般,发着怪声的铁车子,他看了没这样;那伸着巨爪,一下子把地挖出一大坑的物件,他见了没这样。
但现在他可真真兴奋大发了。
天下百姓如有此物,何来饥谨饿殍?!何来民不聊生?!
你们是何方之人,为何来得如此之晚!?非得我大明百里无人烟时,非得我大明恶徒横行,鞑虏食人之时,方才前来?!
他的眼泪流下来了……
刘结首扶着他在赤嵌溪岸边慢慢平静。
刘结首说:“先生大才,腹中有安定一方的才华,可否要投靠他们?”
“哼哼,”杨童生心思稳了下来,他抚摸着胡须,眼见那赤嵌溪水欢快地流淌,叹了口气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身不正。我一个读圣贤书之人岂可轻易投靠?
除非,他们能把赤嵌溪的河水堵上,让它永远造福此地百姓。让他们的那种夜晚发光之物,也照遍此地……”
刘结首看着那流淌不止的河水,叹了口气。
别看它现在温顺,这只不过是春旱而已,等它到了雨季之时,那可如疯牛一般咆哮。人力无法应对啊!
感谢美乐芝、酒后不乱性、arvinmeritor、jiangsong,四位朋友的打赏支持。欢迎新朋友阴影1987的到来。
第一百零四章 踢明人农民的屁股
终于到了穿越者们以他们的方式来种田的时间了。
首波种植水稻的大田早就准备好了,一共两千亩。
当初,要开始泡田的时候,明人农民还想看笑话呢。离河岸如此远,也开成水田,到时怎样灌水?何况水渠坡度如此小。
可明人农民们没有想到的是,穿越者们有他们自己的办法。
他们直接搬来两台农用型抽水机,直接把它们的取水龙头往赤嵌溪的河水里一丢。没事儿,这水里没啥悬浮物。
穿越者们连柴油发电机都没舍得用,上的是斯特林蒸汽机,功率差点就差点吧,能用就行。机制木炭管够。
在斯特林蒸汽机的带动下,两台农用型抽水机的扬水口直接喷出两条两米多长的水龙,直接喷到水渠口的石板渠口上,赤嵌溪的河水便像绵羊一样乖乖地顺着水渠涌向远处的水田,丝毫没在意水面和岸边有近两米的落差。像这样的取水口,穿越者们准备两处。还有一处备用。
这片近两万亩的水田,如果从空中看,它像一片干枯的树叶,那些横七竖八的水渠就像树叶上的叶脉。
但现在只是滋润了一小块而已。
可穿越者们相信,他们完全有能力让它重新散发出无穷的活力!
农机站里专们负责农田水利这一块儿的技术员名叫钱得利。
他做过农机配件生意,挣了点钱,后来和别人合伙弄了个小水利工程,走浇灌和兼营发电的致富路子。苦心经营后,当他们开始挣钱的时候,正好赶上那面的世界整顿农业水利行业的浪头,这时他们突然发现,原来自己的手续不全啊。这一整顿,把他的工程整顿没了。几年间挣得钱全让别人得利了。
建国安在招农业水利方面的人才时,他就自投罗网了。
钱得利和管斯特林蒸汽机的技术员,当开始泡田时正站在河岸上聊着天。
那技术员说:“要是做成水泥面的水渠就好了,听说红星工业区那面水泥窑体已经建起来了?”
钱得利笑了笑,说:“别以那面世界的眼光看现在,这里的地下水位高,水渠送水损失不了多少,蒸发量才能损失多少……只要你的蒸汽机好用。”
“那没事。连续开动七十二小时后再检修也可以。”
“看来要在这儿建一个取水站了……你的蒸汽机怕不怕淋雨?”
“我看过它的图纸,这家伙皮实着呢。只不过塞阀对材质和精密度要求高一点……那东西不占地方,带了不少。再说,老钱你也不是没看过资料,这几年,台南都有旱灾,要不郭怀一也不能起义,有口饭吃谁造反?就算能下点小雨,到时候搭个棚子就行了。”
“听说郭怀一他们在台北那地方表现不错……不说他们了,都是些古人……斯特林这么好用,那面的世界为啥不用它呢?”钱得利表示不解。
“嗨,柴油、汽油的,哪个不比它体积小,功率大?它啊,像我们一样生不逢时!你看它又要加炭了。皮实好用吧,可人家技术更新快啊,还没等适应呢,人家出新品了。”
两人一起给斯特林蒸汽机加满了机制炭。
“等柴煤来了就好了,它燃烧时间长。”
钱得利叹了口气说:“再长还得专人加煤。小水电、机井才是农业的正解啊!”
“等水泥出来就全妥活儿了……为什么是小水电呢?大型水电综合效益岂不是更好?”
“大型的,那是准备让人捞钱的……小水电才能改变农业历史!它容易建成,投资少产出大,对环境破坏小,不行就是炸了也不心疼,多好啊……”
那个技术员没听懂,俩人也没再就这个问题探讨下去。
许多被雇佣的明人农民悄悄靠过来,他们非常好奇,这轰隆隆的物件为何能将水吸上来?原本他们不理解的事情有了些许答案,石匠来安装石板,原来是为了接水,可不,如果没有古板,那肯定冲坍了……敢修这么长的水渠,原来真可以送水!现在,连他们的眼光都看出来这个抽水机有多重要了。
只要他们不要动手摸,随便他们看!
“你们都过来看看吧,别动手啊!”
两人喊了声,也不管他们能不能听懂,笑咪咪地看着他们靠近。并不自觉地都把腰杆挺直了。
在雇佣明人农民挖好水渠后,其实那水渠完全是穿越者们直接使用挖掘机挖出来的,只不过让他们跟在后面,做做收尾工作而已。比如拍出倒梯形截面。
不过好在给他们做个示范后,明人农民立刻就明白了。
穿越者们不知道的是,人家明人农民还在心里嘲笑他们道:“谁家水渠不是这样修的,喊了半天倒梯型,倒梯型,谁听得懂!”
就在这一天的早晨,赤嵌农业基地的插秧工作正式开始。
穿越者们把他们家底里的插秧机全拿出来。关键的时候到了。
日本人一共送了他们四台久保田乘坐式高速水稻插秧机,可分六行、八行、十二行三个不同的档。它速度快,不易倒苗和漏插。在那面的世界里比较有名气,要不穿越者们也不会贷款买它们。
这四台插秧机所占的吨位,一下子把其它手扶式的插秧机全取消了,不过当初李子强拍着胸脯说,人力插秧机,他保证在穿越后的第二年内解决。
第一波插秧他们要一次性插秧两千亩,正好是四台插秧机的满负荷工作量。当然有些边边角角的地方明人农民也要上场。
现代技术加古代技术统统上马吧!
建国安董事现在轻轻松松地坐在机座上。
此时赤嵌地区阳光明媚,春风微微吹拂着每一个人。一个好天气。
建国安董事的心里面鲜花朵朵开放,仿佛真是此时的春风吹开的,格外写意。是啊,生活的本质我改变不了,但我可以选择我生活的环境,这环境包括我想和谁玩,想遵守怎样的价值观念。
现在我选择不和你们玩了,让你们的评价体系见鬼去吧,让你们烂在一起吧!噢,我现在在新的世界里好好生活!
建国安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