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帝修仙(王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帝修仙(王十)-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治好狗子的病。于是,这才叫卫?拿上腰牌命令这两个衙役停下来,听其指挥。为了行走方便,林易出门自是不忘带了几块长安城中的衙门腰牌,想不到此时还真起到了作用。
  “这是谁家的孩子!长得真是如此的俊俏!”那些正准备离开的围观相亲,看见如此一个俊俏小生,本是走开的脚步又收了回来,此时却是围在了卫?的周边,指指点点。卫?却是见怪不怪,他早已见惯这些的阵势。
  刚刚大多人都是被这吴大一家几口吸引,不知道身边竟何时来了一个如此俊俏的后生。只是看他衣着华丽,出口不凡,应是大户人家的公子,至少也是王公贵族家的童仆。那少年郎也感谢卫?对其伸手援助,投以了感谢的目光。卫?也是对以点头示意,这两个年龄差不多,只是悬殊两岁左右,一般的年少青春,自是惺惺相惜。连那少年郎身旁的驼背老叟,一副世外高人的样子,也忍不住多瞧了卫?两眼,只是他那目光有意无意间投向了卫?身后的那个翩翩公子,那个随便一个腰牌就能嘿唬住衙役的人。
  
  第五十四章 学成文武艺 货与帝王家
  
  “敢问这位大叔,狗子这数月前是否被狗咬过!”少年郎对吴大问道。
  “难道和他这病有关系吗,一个月前狗子却是被家里的大黄狗咬过,不知道什么原因,狗子一样和大黄狗很好,竟然突然咬了一口,就在这手腕上,不过伤口却不大,早已好了。我们却气不过去,那大黄狗在就被杀了,那狗肉狗子还吃了不少呢!”吴大指着狗子的手腕道,林易放眼过去那里果真有个还有浅浅的牙龈痕迹。
  “若是我没猜错的话,那大黄狗应该是条疯狗,而狗子的病症就是由这引起!”少年郎又肯定道。
  “我从小也被狗咬过,可怎么没出现这情况,再说狗子以前也被狗咬过,可也没出现这种情况!”吴大又疑惑道。
  “若是疯狗可就难说了!这附近还有没有这样的疯狗?”少年郎又问道。
  “这两年连年大旱,家家都缺吃少穿的,狗就更没吃的了,最近这些狗都在城外寻食,不知道吃了些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不少都成了疯狗,刚刚这附近好像还一条呢!”吴大又接着道。
  “在那边的巷口呢!”已经有人抢先喊道。片刻后,阵阵犬吠声传来,一条大狗已经被绑到了少年郎身前。这狗瘦骨伶仃,毛发污乱,不知道多少天没有进食了,真是遇到荒年,不仅是人,连动物都是如此可怜。
  那少年郎从随身药筐中,取出一根药捣药杵,突然打在了狗头上,那狗已经一命呜呼,再无生机。接着又取出一把尖刀,一刀刺进了狗的头颅,不时有一块块黄色块状物体流入银碗中。
  “把这碗狗脑给狗子服用吧!”少年郎对吴大道。
  “若是刚被疯狗咬过,敷在伤口上即可,而现在已经过了一个多月,狗子都已发病了,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试试看吧,希望能有奇迹出现!”少年郎又跟着道。
  林易此时早已猜出这狗子得到是什么病了,原来是狂犬病。人被疯狗咬了,非常痛苦,病人受不得一点刺激,只要听见一点声音,就会抽搐痉挛,甚至听到倒水的响声也会抽风,所以有人把疯狗病又叫做“恐水病”。难怪那狗子一听到悬壶内的水声就会抽搐。
  《黄帝内经》里就说,治病要用“毒”药,没有“毒”性治不了病。疯狗咬人,一定是狗嘴里有毒物,从伤口侵入人体,使人中了毒。这少年郎把疯狗捕来杀死,取出脑子,敷在犬病人的伤口上,甚至吃进肚子,走的就是这以毒攻毒的效果。即使在这近2000年后医疗高度发达的今天,狂犬病一旦发作死亡率100%。难怪这少年郎说是只能放手一搏试一试,死马当活马医,这狗子已经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看来只能听天由命了。
  不管这少年郎能否治好狗子,吴大夫妻两人都是十分感谢他,毕竟他已证明了狗子得的不是瘟疫,而是狂犬病,他可以一直在家中和家人待在一起,直到他挺不住的那天。
  看到吴大夫妇把狗子已经带回了家中,路人已经基本散了,只有那几个花痴般的中年妇女依然眼睛直盯盯地看着卫?,不愿离开。卫?早已被缠的心烦意乱,林易更是受不了这些人如同苍蝇一般盯住卫?,那两个衙役拿起水火棍,终于把这几个恋恋不舍的“脑残粉”撵走。古人讲的“看杀卫?”,看来果真是不假,这卫?若是想要长寿,要么不出门,出门必须要带几个护卫出来清道啊。
  “请问老先生师徒贵姓,老先生师徒二人身怀绝世医技,现在关中瘟疫肆孽,何不到长安城官府中揭榜,一试身手,解救天下苍生!”林易看到这驼背羊髯的老叟和少年郎师徒二人也要离去,连忙追问道。
  “公子只怕是笑话,小徒一身医技虽是鄙人传授,现在只怕还在我之上,小徒刚已说过,无法治好这瘟疫,鄙人更是无能为力!”老叟淡淡道。
  “家师名郑隐,字思远。小的姓葛,名洪,字稚川!”那少年郎到底是少年心性,口直心快,况且林易主仆二人又帮了其一个忙,他对其二人早已有好感,恨不能相识,早已抢先一步介绍道。
  “原来是太极葛仙翁高徒,在下林易,此子为小的书童,真是肉眼凡胎不识世外高人,失敬失敬!小神医更是葛仙翁从孙,家学渊源,难怪如此小小年纪,见识就如此不凡,更是一副侠义心肠,将来成就定是不可限量!”林易也解释自己道。心中真是十分震撼,却是发自内心,没有丝毫恭维客气的意思。
  葛玄是三国时期吴国人,出生官宦名族之门,家中历代素奉道法。葛玄自幼好学,博览五经,十五六岁名震江左。性喜老、庄之说,不愿仕进。后被左慈等世外高人传授仙法,修炼有成,后遨游山川,符咒治病,救民生疾苦,民间百姓感其大恩,敬称为太极葛仙翁。郑隐是其弟子,得其炼丹秘术真传。葛洪是葛玄从孙,吴亡后,家道中落,和其师郑隐云游天下。葛玄是道家张道陵以来,民间最出名的天师,自然葛洪一说其名,林易对此事自然耳熟能详。
  “老先生既然身怀绝学,心系黎民苍生,何不为朝廷出力,为天下苍生谋福利。当今太子都督雍梁二州,勤政爱民,坐镇长安城中,正招揽天下豪杰,能人异士!实话不瞒,小生正是太子殿下征西大将军府上一幕僚参军,对府中上上下下都很熟悉,雍州刺史解系更是吾家世交,多年好友。府中正缺老先生师徒二人这样学识医技俱佳的高人,殿下每日翘首以盼,老先生必受殿下重用!他日殿下若是登基,老先生封侯拜相也不是难事!”林易好不容易机缘巧合找到一个真正的世外高人,自然不会轻易放弃,连忙做起了说客来,真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这郑隐依然面无表情,平淡道:“老叟早已看出公子器宇不凡,非富即贵,无奈老叟做惯了闲云野鹤,受不了约束。况且自知学识浅薄,若是为官,只怕是误了一方苍生!多谢公子美言好意!”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自古以来,不论是学文、学武的、学道的等等,小的是为了光宗耀祖,出将入相,大的是为了济世救民,流芳百世。但是所有这一切只有为朝廷效力,才能实现其大小愿望,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这郑隐听到封侯拜相也不会所动,果真是真正的世外高人,林易心中对他的敬仰之心,不由得更加重了几分。
  “家师和我不远千里,来到这长安城中,就是为了这关中的瘟疫,但见朝廷已有高人出谋划策,此次瘟疫控制得非常好,家师甚感欣慰,我们也已经帮不上什么忙了,要不了几日我们就要返回了!”葛洪又在一旁插嘴道。
  “只是这一味地控制瘟疫蔓延,却无法治疗任由他们痛苦死去,却也不是办法,城东隔离所中哀声泣人泪下,每日都有数百人痛苦中死去,访遍城中名医束手无策!听说那太子殿下因此此事,因为多日未曾进餐,一筹莫展!”卫?也插嘴道。
  “这位小兄弟却不用太担心,家师和我已经找到这瘟疫的源头,虽然那些已经得病的是无法治好了,但是过不了几天,关中就不会再有人生瘟病了!”葛洪又兴奋道。
  “大人讲话,小孩子插什么嘴!”林易忍不住瞅了一眼卫?,十分兴奋地对着郑隐道:“敢问郑天师,小神医此话真假?”
  “稚川这孩子又多嘴了,真是让公子笑话了!”郑隐也是瞅了瞅葛洪道。顿了顿又道:“自古瘟疫,称为‘天刑’,认为是天降的灾祸,是鬼神作怪。我却不认为是如此,而是中了外界的疠气。此次瘟疫和传说中一种叫‘尸注’的病十分相像,此种病互相传染,并且千变万化。染上这种病的人闹不清自己到底哪儿不舒服,寒热淋沥,沉沉默默,腹痛胀满,喘息不得,气息上冲心胸,旁攻两胁,挛引腰脊,举身沉重,精神杂错,浑身疲乏,精神恍惚,身体一天天消瘦,活不下半年。死后尸体传染更是厉害,若是不及时处理尸体,很可能乃至灭门!”
  “长安城中不知哪位高人,朝廷中下的那几条禁令,真是对症下药,尤其那死后立即焚烧尸体之举,更是免了这尸注的主要传染途径!尸注挟诸鬼邪为害,若要根治此次瘟疫,必须要烧了这第一个得此病的尸体,才能釜底抽薪,否则来年只怕这尸注依然会作崇!”郑隐顿了顿又道。
  林易回道:“看来,天师早已胸有成竹!不知是否还需要官府帮手,小生自会转告!”
  官府一直要祭祀祈天,请道士做法降妖除魔,林易虽不赞同,也未阻止,毕竟民风如此,他无论是何种身份地位,都免不得要入乡随俗,不过他却并不寄希望如此有多大的效果。他前几日,早已暗中观察过这些瘟疫病人,和后世的结核病十分相似。因此此次这瘟疫就是急性传染病,应该是微生物细菌感染引起的。这郑隐能够排除迷信,指出急病是外界的物质因素引起,这种见解已经十分不起了。至于他针对这瘟疫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只是后世那些简单的防疫常识,但是在生产力极其低下,连狂犬病都不认识的时代,自然在别人眼中看起来是却是十分高深。
  “多谢公子美意,只是老叟刚到长安,还未查出这尸注源头!况且人多只会打草惊蛇,老叟和小徒二人足够!”郑隐回道。
  “那小生就替关中苍生先谢谢天师恩德!”林易知道这郑隐是真正的隐士,无论如何不会入世为官的,若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做说客,反而惹其不高兴。

  第五十五章 柳桥外失约 七里坡寻访
  
  到底是孩子心性纯真,短短时间内卫?和葛洪已经打成了一片,成了知己好友,更是依依不舍地离开,互相留下了连续地址,还约下了下次见面的时间地点。
  “殿下,你看这是什么?”卫?走到无人之处,递给林易一张麻纸,轻声道。
  “牛黄、地黄、老君神明白散、度瘴散……”林易默念道。
  “这其中无一不是解毒祛病,难道是治疗那瘟病的药方!”林易恍然若悟问道。
  “我是磨叽了好半天才从稚川那里要来的,葛洪说这药方只有一成救好的希望,因此他师父不允许轻易示人!若是不对症,反而无利有害,害了人命!”卫?回道。
  “看来你的收获比我大!不仅是连他们的住址都得到了,还得到了个药方!”林易笑嘻嘻地摸着卫?的脑袋道。不管怎么样,总比等死的好,即使只有一成也是希望。林易决定回去把这药方拿回去找那些名医研究一下,找那些病入膏肓的人先服用,只能是死马当活马医,总比眼睁睁地看着死掉的好!而那些病症轻微的,就由他们自己选择吧,也省去了官府的责任。
  “师父,刚刚那两人虽是衣着艳丽,一看就是富贵人家的子弟,但也是一副侠义心肠,可师父为何对他们二人如此冷淡!”和卫?恋恋不舍地离开后,葛洪忍不住地问郑隐道。
  “稚川,我教你的那些九宫、三奇、河洛、谶记之术,你无一有兴趣,一心都扑在这医道上,你若对这些略有精通,怎看不出这今日异常!”郑隐道。
  不等葛洪开口,郑隐又接着开口道:“今日那贵公子,日角龙颜,龙风之姿,龙行虎步,奇骨贯顶,河目海口,雄姿杰貌,乃九五至尊,人间有一无二的相,若是我没猜错的话,这人应该就是那当今大晋太子司马?!”
  “啊!”葛洪长大了嘴巴,幸好刚刚还未曾失礼。
  “只是这攀龙附凤绝非我辈所为,他若是普通的世家公子,我却愿意和其做个朋友!这帝王之家,我们却只能敬而远之!”郑隐又接着道。
  “还有你今日为何还要救那叫狗儿的孩童,此子头尖嘴尖,六府俱削,满面黑气缠身!此子期限已到,绝活不过今夜子时,此生只会还债而来,今以完成,必早日投胎。即使你再有灵丹妙药也救不下此人,何必多此一举,节外生枝!那吴大夫妇两人却是阴德不浅,我观其貌只怕乃三子三女之相。”郑隐顿了顿又接着道。
  “师父,教训的是!”葛洪连忙点头示意。
  “不过你专研一道,也不是不好,贪多嚼不烂,以你天资,只要在这医道上肯下功夫,那张仲景、华元化在世也不过如此!只可惜,我这一身剑仙之术你却无法传授于你,不然你的剑术成就肯定是在为师之上。不过那丹道,你必须要精学,此为葛家祖传,当年师尊葛仙翁传授于吾,就是为今日传授于你!”郑隐又道。
  葛洪低头不语,心思似乎回到了遥远的过去,想到了那段往事,不堪回首,但却历历在目!
  林易和卫?此次出门只是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静悄悄的来,静悄悄地回,以林易现在的修为自是不会留下任何蛛丝马迹,果真是无人发现任何异常。第二日,按照卫?和葛洪约好的时间,林易和卫?又是早早地感到了那地点。和前日一样,林易自然又是对外下了逐客令,那门外的大臣护卫,又以为那是林易在房中勤政苦学。
  “怎么搞的,明明说好了辰时三刻,在城南这座柳桥外见面,怎么现在都快到了巳时,还无人出现!”卫?埋怨道。
  刘备三顾茅庐,方得到诸葛亮这样的人才,只怕郑隐这样的真正的隐士不下给出真正的诚心,其人不会出山的!况且即使郑隐不出山,他的徒儿葛洪也是个绝世人才,无论医术学识,具是世间罕有,况且这葛洪出生于官宦之家,若是从小结下善缘,将来肯定会为朝廷所用!于是葛洪和卫?约好要出去游玩,林易也迫不及待地跟来。
  “我早已说过,这师徒二人乃世外高人,绝非凡人,肯定会考验我们二人的诚心!古有张良闲步沂水圯桥头,遇高士黄石公,经受过他三番五次的刁难考验,方得圯上受书,反秦佐汉,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成就一番丰功伟绩,为后人所敬仰!”林易却是不慌不忙地对着卫?道。
  卫?自小熟读经史子集,自是对这段故事十分牢记。汉初三杰之首的张子房,可是无数读书人的追求的榜样典范。特别是其功成名就之后,不留恋权位,急流勇退,明哲保身,非凡人能做到。
  “殿下,你看这是什么?”卫?刚刚一时动气,踢走了脚下的一块石头,却发现下面竟然有张麻纸!
  林易接过念道:“叔宝老弟,吾有急事在身,恕今日不能赴会,改日定会登门道歉!稚川留。”
  “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今日无事,何不去看看。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