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原之无极生太极
日落知阳 著
三清原之无极生太极为三清原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故事讲述元起由地仙陈抟传授指玄篇后在元氏帝国展开的争霸历程;最终霸业有成后;迈入更高的天地。。。故事中既有以齐天为代表的铁血三兄弟;也有以锦衣为代表的三姐妹儿女情长;更有成王成霸所需的十方全才。。。
第一章 白云先生的衣钵
打开面前这道门,应该就可以见到白云先生的遗物了。元起神情亢奋,握紧的双手都有些微微颤抖。
作为现代武术爱好者的元起来说,能最终进入白云先生的考核之地,可以说是他这生中非常大的愿望。”白云先生”就是陈抟,这个猛人以计取华山的故事为世人津津乐道,流传至今,有湿为证:巍巍华山太古虚,一朝扶摇上九天,两仪四象八方动,一气三清化三才,道家天心恬淡无,奈何仍须安身处,风从虎来云从龙,草莽天子中大招,三局两胜定输赢,千古憾事输华山。虽然赵匡胤输了华山,但是收获了天下,陈抟老祖也不过做了个顺水人情,大家你好,我也好。君臣乐融融,这些都是后话了。
话说元起也探寻过不少的上古遗迹,但却只是走马观花般领略一翻,象陈抟这种重量级人物的遗迹,他也是第一次进入,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太难,整个地球人能进入的万中无一,一直都是被政府所特别”保护”的。这次元起能获得名额,有运气的成分,但是自身的实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轰隆隆———伴随着最后一道石门被元起打开,一个巨大的石室出现在他的眼前,刹那间,元起感觉眼睛被晃得睁不开了,各色光芒交织成耀眼的光幕,缤彩纷呈。这是镶嵌在石壁上夜明珠所散发的。
一直走到石室尽头,是一座人的雕像,一眼看上去,就让人感觉亲切,整个雕像在气质上属于浓浓的恬淡虚无之感,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元起不由的赞叹起来:”人都说老祖仙风道骨,实力超凡入圣,今日一见才发现,世人诚欺我也。老祖还有玉树临风之姿,颇有道貌岸然之态啊!”
对于古圣先贤,元起还是很尊重的,他大步向前,走到陈抟雕像之前,就俯身三拜:”后学元起,敬仰老祖超凡武艺,愿老祖能指点一二,以发扬我道家衣钵,传华夏神通于世…”
“那是…”随着元起的声音,雕像突然散发出柔和的光芒,石像似乎活了过来,一声无尽沧桑的叹息声响起”哎…”,”本想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奈何天意弄人,又要回来教徒弟了”
“你可愿意做为我的第16个弟子?”石像发出一声询问
“我靠。。。。”元起差点一口脏话没蹦出嘴,拉风的出场方式,套公式的出场台词,这一幕怎么如此熟悉,难道这又是在拍电影。。。元起揉了揉眼睛,看了看周围,(石像脑门上三条黑线就出现了),不像啊,这是。。。随后狂喜涌上心头,但是,由于过于激动,反而不知所措了,傻傻的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石像看不下去了,嘴角跳动了几下,又说:“如果你愿意的话,到是说一声啊,不用作出这种沉默是金的样子来,我很难理解你这种状态的”
元起终于反应过来了,赶紧跪下,咚咚咚就是三个响头,“师傅在上,弟子元起祝您老人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好了,好了,我知道了”石像摆摆手制止了元起无底线的拍马屁,“既然拜了师,自当知道我陈抟一脉如何在华山立足,哎,遥想当年,赵匡胤将华山输于为师,我们这一脉才有了根基,想要开辟山门,没有根基是不行的,后人都以为为师是在赵匡胤落魄之时赢得了华山,其实他们都错了,事情是这样的。。。”
“赵匡胤靠蟠龙棍打出一片江山,武艺自是不凡,为了能让赵家的基业万代永传,更是煞费苦心,思来想去,觉得君民水舟的观点比较靠谱,也就是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了,用你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建设和谐社会,大家没有矛盾了,老赵家的江山才能一代代传下去。为了体现他亲民的形象,经常亲自到各处体察民情,这一日,他来到了陕西华阴城私访,来到一个肉铺前,问老板”老乡,生意杂样?“,老板回答”之前客流不断,您一来,没人了,都不让进城“,赵匡胤皱了皱眉头”那帮我切三斤卤肉“,老板回答“不行,您来了,都不让带刀,切不了”,赵匡胤嘴角抽了抽“那不用切了,就你最大的那块,帮我包一下,我全要了”老板又回答“那也不行,之前一斤三文钱,您来了,一斤一文,卖一斤亏两文”赵匡胤脑门上三根黑线升起“那就按三文一斤吧,也不用按一文一斤”,老板笑呵呵的说,“俺这么跟您说吧,其实俺不是卖肉的,俺是开封府的密谍”赵匡胤指着卖肉的密谍“光义在哪里,把他叫来”老板说“府尹正在那里卖瓷器呢“赵匡胤一头摔倒,不省人事。。。当时全城戒严,诺大繁华的华阴城,街上没几个人(都是开封府的密谍),为师正在那里替人算命,因为装的是瞎子,没办法走,就也在那里装模作样,几个密谍都不会看病啊,一合计,就把皇帝抬我跟前了,我是好一阵忙活,又是掐人中,又是按胸部,就差没做人工呼吸了。好在赵匡胤幽幽的转醒了,看到为师,问”老乡,你是哪的?”为师就说住华山的,赵匡胤一阵心痛,随口就说,“兴,百姓苦,乱,百姓苦,国之初定,民生仍苦啊,既然有缘,今天也就见到你一个百姓,孤就将整个华山赐于你!”
元起听的哈喇子流了一地,心里想,“这也太草率了吧,碰见个人就送坐山,这么下去,不败家吗?“又想了想,哎,作为皇帝,谁还没有任性的时候,没烽火戏诸侯就不错了。
说完开山根基的来历,陈抟继续说道,“你们现在的地球,人心浮躁,浊气通天,以至天地灵气混浊,虽苦心修炼,武艺亦难精进,天地阴阳二气,日精月华,亦俱难吐纳,若论修道,更是千难万难,也罢,我就先传你《指玄篇》,助你吐故纳新,横练筋骨,内强五脏,外壮皮肉,成就一翻事业,你可愿意?“
元起大喜,只是拼命的点头。陈抟继续说:“王霸山河,世人所愿,恬淡虚无,无人能喜,若你能成就王霸之业,我会传你虚无之法。“随后石像光芒暗淡,突然一缕强光射来,元起只感到一阵眩晕,随后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
第二章 元家有子名元起
并州州府中,众人正满脸紧张的看着卧房那紧闭的房门。
时值傍晚,夕阳即将落山,几道红艳如血的火烧云盘桓在天际。那名老者无意间抬头看天,忽然发现原本盘桓在天际的火烧云发生了变化,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自家院落上空汇聚而来。老者惊异的对身旁的中年和少年人说道:“鹰儿,你看天上。”只见急速汇聚而来的火烧云滞留在了自家院落的上空,然后开始变换各种形状,最后,变成一条威武的五爪金龙,龙首仰天,龙尾直指天际,一只龙爪直直的指向自家的产房。老少三人诧异莫名,相互对视,却是谁也说不出话来。
正在这时,一声嘹亮的婴儿哭泣声自卧房中传出,打破了院落中的沉静,一个满头大汗的接生婆打开房门走了出来,满脸欢喜的对着中年人说道:“恭喜州牧大人,夫人顺利产下一位小公子,母子平安。”
中年人满脸欢笑的说道:“好,好,好,一会你去东家那里领赏。”接生婆笑着摇头说道:“州牧大人爱民如子,让俺们这些平头百姓都过上了好日子,为大人做些事是应该的,还谈什么封赏?”说完,也不顾其他,又转身走入了产房中。
“父亲,”一声清脆的童声打破了暂时的沉静,那个少年人欢喜的跑到中年人身边,拉着中年人得衣袖,一边摇晃,一边继续说道:“我有弟弟啦,我有弟弟啦!”中年人低头看着摇晃着自己衣袖的少年人,忍不住嘴角上扬,眼中满是慈爱,但口中却说道:“和儿,你乃是皇室宗亲,自应有宗室的风范,怎可如此欢呼雀跃,失了礼教?”少年人松开了手,唯唯诺诺的低声答道:“诺,孩儿知晓了,谨记父亲教诲。”
“好了,元鹰你什么都好,就是这一点,明明对和儿甚是疼爱,却偏偏要装出一副严父的做派来。”老者笑呵呵的走了过来,插言说道。中年人正色说道:“我元鹰若是连自己的儿子都教不好,何谈。。。。。”“好了好了,”老者挥手打断了元鹰的话,“我知道你胸中抱负,但以某观察,这天下,怕是要变天了,外戚和宦官争斗不休,忠贞之臣纷纷避居山野,你的抱负,任重而道远啊。也罢,今天不谈这些,快去看看月儿吧”
州牧府主卧中,元鹰怜惜的看着妻子易月苍白的面庞,温柔的说道:“夫人,辛苦了。”易月将身边刚出生的男婴向元鹰的方向轻轻推了推,轻声说道:“夫君,你看,这就是咱们的幼子,你给取个名字。”元鹰低头看向夫人怀中的幼子,只见这孩子虽然尚在襁褓之中,但不知为何,元鹰竟然能真切的感受到这孩子身上透出一股深邃、锋芒内敛的气息。叹息了一声,元鹰转头看向了妻子,“把剑倚天,潮起潮落,愿我儿似那潮起,成就一番霸业,莫若潮落郁郁不得,就叫元起吧。”
易月忍不住轻笑了一声,伸手掖了掖被幼子弄的散开了一些的被子,然后对元鹰说:“你看到没?孩子好像很喜欢这个名字呢。”
就这样,元起阴差阳错的来到另一个世界,成为了元鹰的次子,依旧叫做元起!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八年后,元鹰将整个并州建设的人人安居乐业,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
夏日午后的阳光,倾洒下来,让人暖洋洋的提不起力气。可是在州牧府的后院中,却有一名魁梧的少年在不知疲倦的练习着剑法。攻守之间,浑然天成,剑势似行云流水,丝毫不见凝滞之意,可见这少年在浸淫剑道之术上颇下过苦功。这正是穿越以后的元起,前世,他就是一名武艺超群的古武术修炼者,重生之后,经过短暂的纠结,他很快就丢掉了以前的林林总总,迅速融入到新的生活中来。好男儿当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名,这不正是他前生追求的么?如今有机会来到这个世界,来到这个烽烟四起,群雄争霸的年代,岂能辜负了上苍的美意?有了元起的重生,这个世界逐渐偏离了之前的运行轨道,变的更加多姿多彩起来!
重生以来,元起无论春夏秋冬,无论严寒酷暑,每天都坚持修炼脑中生来就有的《指玄篇》绝技。各种方法和草药,打熬力气,强化筋骨。结合前世的经验心得,在加上八年的苦练,元起的功法在这个世界自成一派,虽然离宗师之境距离尚远,但也称得上是登堂入室了。尤其让元起惊喜的,就是身体的变化,也不知道是为什么,自从重生之后,他就觉得自己的力气比前世大了好几倍。然后,在经过各种21世纪的训练方法和今生各种珍稀草药的培元固本之下,最大限度的激发出潜在的能量,元起觉得自己现在可以轻易的一拳打死一头牛。这在以前,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练完功,刚用毛巾擦完汗,就听见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的响起。不用问,肯定是熟知自己习性的母亲给自己送茶来了。这几年来,每当自己练功的间隙,母亲都会在他练功休息的时间,过来看看他。有时父亲元鹰、长兄元和还有外公也会跟着过来。这让重生的元起越来越深切的体会到了亲情的温暖,前世身为孤儿,只有在梦中,才能略微感受到一点这样的温暖。
果然,院门被推开后,母亲的身影出现了,易月缓步走到元起身边,拿起放在衣架上的外衣披在了元起的身上,然后探手入怀,取出一方洁白的丝帕,轻柔的向元起的额头上擦去。元起感受着母亲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母爱,脸上浮现出愉悦的笑容:“母亲,孩儿刚才已经擦过汗了。”易月轻轻“嗯”了一声,手中的动作却没有停歇,认真而仔细的帮着元起又擦了一遍,满眼的慈爱。
………………………………
第三章雪域宝马
帮元起擦完汗之后,易月伸手取过侍女手上端着的茶杯,递到元起面前,说道:“尝尝,这是娘刚煮的新茶,你自幼便对品茶一道颇有天赋,看看这次的茶味道如何?”元起伸手接过茶杯,先是低头闻了闻茶杯中冒出的香气,然后才放到嘴边浅浅的喝了一小口,之后抬头笑着对母亲说道:“母亲,这是今年新采摘的嫩芽,虽略有青涩,但是味道极佳,再加上母亲你高超的煮茶手法,令人唇齿留香,神魂清爽啊。”
易月轻笑道:“你这孩子,就是嘴甜,身为武人应该性情耿直才对,偏偏你就油嘴滑舌的。”元起笑着辩驳道:“母亲差矣,谁说武人就不能饱读诗书?难道武人就应该都是傻乎乎的样子吗?”
“哈哈,元起说的不错,习武固然是好事,但也得博览群书,陶冶性情才是,否则岂不成了匹夫之勇?”伴随着爽朗的笑声,元起的父亲元鹰大步从院外走进来。元起立刻整理了一下衣衫,然后垂首站立,对着元鹰行礼,口中说道:“父亲大人。”元鹰重重的在元起的肩膀上拍了两下,然后满意的说道:“不错,又结实了许多,看来这些日子你并没有偷懒。”母易月嗔道:“还偷懒呢,你忙于政务,很少有闲暇,自然不知元起平日是何等用功。这孩子,有时候刻苦的让我这个做娘的看着都心疼。”
元鹰闻言又哈哈大笑了两声,这才接着说:“好了,今日就暂且别练功了,你外公来看你了,快随我去大堂,听说你外公还给你带来了一件宝物呢。”“真的吗?”元起顿时欢呼雀跃了起来,对自己的这位外公,元起有着说不清的亲切之感。不等父亲再说什么,元起撒开双腿,飞也似的就向大堂跑去。
看着元起飞奔的身影,元鹰嘴角挂着笑,口中喊道:“你稳重些!”可是元起却似没听到一样,跑的更快了。惹得母亲在一旁掩嘴偷笑。元鹰回头看着夫人的笑颜,苦笑着说道:“这孩子,都是被你宠溺坏了。”易月反驳道:“夫君便不宠溺他么?你常说元起伴随异象出世,将来必为国家栋梁之才,凡事让他率性而为,你我只是在旁规劝,避免他误入歧途也就是了,怎么今天反倒责备起妾身来了?”元鹰脸上挂着满足的笑容,说道:“不错,这几年下来,元起无论习文演武都大有长进,将来必定成就一番大业。”
父母后面说的这些话,元起并没有听到,他的心早就飞到大堂上去了。举步迈入大堂,元起看到外公端坐在中堂的椅子上,略微下手的左边,还坐着一个年约四旬的文士,颚下留着三缕胡须,显得超凡脱俗。自己的长兄元和正侍立在侧,为外公和中年文士倒茶。元起走到大堂中,对外公行了一礼,口中说道:“外公安好。”继而又转身对着那个中年文士行了一个子侄礼,说道:“安好。”
元起的外公自从看到元起之后,视线就再也没有转移过,一直盯在元起的身上。等元起行完礼之后,笑呵呵的说道:“元起,这位是大儒锦尚,你就称为伯父。”元起不敢怠慢,急忙又行了一礼,说道:“锦伯父安好。”锦尚抚须笑道:“贤侄不必多礼了,常听人言,元鹰兄膝下有龙虎二子,长子元和文采出众,乃天纵奇才;次子元起更是文武双全,三岁写诗,五岁作赋,七岁便是剑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