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原之无极生太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清原之无极生太极- 第1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很快,一支万人骑兵队踏着夜色,来到了营门外三十步远的地方停了下来,为首一人拍动战马越众而出,向着营寨内的鲜卑士兵高喊:“开门!”在营寨内的鲜卑士兵,借着火把的照耀,隐隐约约的看到喝令开门的人,竟然是他们的大王阿卖提,而且还看到这队骑兵人人都穿着鲜卑人轻骑兵的衣甲,再加上在队伍中央,还有数十辆大车随行,让他们以为是阿卖提率领着一万轻骑兵劫粮归来,心中也就不在疑惑,赶紧溜下营墙,打开了大门。

    等到营门大开之后,先前被鲜卑人认为是阿卖提的人又开口说道:“去接粮草。”两队鲜卑士兵不疑有他,迈步走出了营寨,向外走来。等他们走到阿卖提身前的时候,一名眼见的鲜卑士兵忽然高喊道:“你不是大王!你们是什么人?”

    原来,元起采用了诸葛亮的连环计,押送着数十辆伪装的粮草来诈营来了。诸葛亮让一万天归军精锐,换上那些被杀死的鲜卑轻骑兵衣甲,然后又找到一个体型相貌和阿卖提有些接近的精锐,在加上元起利用后世的伪装手段,对这名精锐进行了一番乔装打扮之后,在夜色的掩护下远远看去,足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

    守营的鲜卑士兵,因为天归军人数和阿卖提带去劫粮的人数一致,又被乔装的假阿卖提唬住了,一时之间不辨真假,不出诸葛亮所料的打开了营门。直到接近了之后,才有士兵发现了其中的不妥之处,然而,现在才发现,已经太晚了。

    天归军精锐在元起的带领下,扯下身上的鲜卑人衣甲,露出里面鲜亮坚固的鱼鳞铠,然后一拥而上,将出营的两小队鲜卑士兵乱刀砍成了肉泥。之后策动战马,笔直的杀入了鲜卑人的大营之中。

    这个时辰,是人们最困的时候。因此,绝大多数的鲜卑军士早已沉沉的睡去,对外面的情况一无所知。元起率领一万天归军精锐,轻而易举的突破到鲜卑人大营之中,然后分作四队,从四个方向向大营深处冲杀,并且遇到易燃的粮草堆、帐篷之类的东西,就会顺手丢上一支火把。很多鲜卑战士还在沉睡中没有醒来,就已经被天归军精锐的斩马刀,割下了头颅。

    随着天归军精锐的深入,一些鲜卑人战士反应了过来,纷纷招呼身边还在沉睡的同伴,拿起武器跑出营帐去抵御敌军的突袭。可是,天归军精锐们是有备而来,武器衣甲完备;而鲜卑战士们则是匆忙应战,很多人连衣甲都来不及穿,甚至连自己的武器都找不到了,根本就不是天归军的对手,一声又一声的惨叫接连在鲜卑大营中响起。

    火焰的烧灼,马蹄的践踏,斩马刀的锋锐,让大量鲜卑士兵稀里糊涂的就丧生在了自家的营盘之内。不过,毕竟鲜卑军的人数众多,这次天降大雪,逼得鲜卑人几乎把所有十四岁到四十岁的青壮年男子,都派上了战场。在大营之内,有着十几万的东部鲜卑精壮之士,绝不是元起靠着一万天归军的突袭,就能在短时间内把他们全部斩尽杀绝的。

    挨过最初的慌乱之后,十几万鲜卑战士在各级将领的指挥下,纷纷找到了方向,开始恢复秩序,有的人去救火,有的人去大营更深处负责唤醒同伴,还有的人则是对突袭而来的天归军展开了反攻。

    因为游龙啸天甲的金黄色,在夜间太过显眼的缘故,元起并没有穿在身上,而是穿着一套天归军的制式鱼鳞重铠。没有了虬龙面罩的保护,他的脸上已经被硝烟和鲜血,掩盖住了本来的英俊。一戟刺死了一名鲜卑将校之后,元起大声疾呼:“聚拢!占据中心位置,给赵虎他们发信号!”

    一万名天归军精锐在元起的呼喊下,迅速向着元起的方向聚拢过来,一直跟在元起身后的许褚,拿出一支火箭,弯弓射向了半空。火箭带着一溜尾焰窜上了半空,在深沉的夜色映衬下,十分显眼。

    这是元起和诸葛亮事先商定好的信号。在元起率军突入鲜卑人大营之前,赵虎、马越和庞德就已经各自带着一万大军,埋伏在了鲜卑人大营四周。只等元起在鲜卑大营内制造出混乱,吸引了鲜卑人的所有注意之后,就会发出这样的信号,让赵虎等人从三个方向同时对鲜卑人发起冲击。

    看到夜空中那只显眼的火箭,赵虎翻身跨上小白龙的马背,扬起手中的破日枪,向着鲜卑大营的方向一指,喝道:“冲锋!”

    鲜卑大营的西边,马越早已是急不可耐了,见到元起终于发出了进攻的信号,连招呼身后的军士都顾不上了,一马当先冲了出去。

    庞德则是率军隐藏在鲜卑大营的东边,自从来到这里之后,他就一直仰着头望着夜空。许褚射出的火箭,被他第一时间看在了眼里。伸手拔出插在地上的大刀,庞德怒吼道:“杀!”

    这个夜晚,注定要充满了死亡和鲜血。惨叫的声音,一直笼罩在鲜卑大营的上空,久久不曾断绝。同样,这个夜晚,也注定要被载入史册,后世的史学家会这样记载,小霸王元起,在其首席谋士诸葛亮的策划之下,用泥土混充粮草,巧施连环,先是正面对决,一剑斩杀了东部鲜卑的首领阿卖提;而后诈开了鲜卑人的营门,勇不可挡的小霸王率军突入鲜卑人营中,以四万军,一夜之间,杀的十余万鲜卑人血流成河。
………………………………

第二百一十七章 一战而定

    天色大亮的时候,硝烟逐渐散去。

    鲜卑人大营中的战斗在朝阳初升的时候,落下了帷幕。

    元起如同标枪般站立在大营中间,等待着麾下众将向他汇报此战的得失。在元起身前,原本是一万人的天归军,经过一夜的战斗之后,出现了数百人的伤亡,剩余的九千多人手握斩马刀,看押着数倍于己的鲜卑俘虏。粗略一看,这些跪在地上的鲜卑俘虏,至少也有三四万人。

    马蹄声动,赵虎带着部下将士又押着近万的鲜卑人走了过来,指挥着部下把俘获的鲜卑人归纳入天归军的看押范围,又命令军士协同天归军布下两层防御,赵虎这才策马来到元起面前,翻下跳下马,赵虎对元起说道:“师兄,经此一战,东部鲜卑大多数青壮被俘,怕是再也不能兴风作浪了。”

    元起面带微笑的点了点头,东部鲜卑是所有的三部鲜卑中,野心最大、实力最强的一部,除掉了东部鲜卑,就等于是除掉了北疆一半的威胁了。

    时间不长,马越也带着人马赶过来了,与赵虎不同,赵虎深知人口的重要性,所以在作战的时候,对鲜卑人能不杀就不杀;可是马越是个急性子,一旦杀得兴起,他才不会考虑那么多的事情,恨不得杀光眼前所有的鲜卑人才合他的心意。所以,在马越的队列中,只有可怜的两三千鲜卑俘虏。

    稍后,庞德也率队赶了过来。他俘获的鲜卑俘虏,既没有赵虎那么多,却也不似马越那么少,大约在五千人左右。

    经过一个时辰的清点,诸葛亮和徐庶来到元起面前,逐条向元起汇报此战的得失。元起的习惯,一向是先听自己部队的损失,然后才听战果。诸葛亮和徐庶自然知道元起爱兵如子的性格,所以上来就报出了战损。

    此一战,一万天归军精锐战死四百余人。另有五百多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创伤;赵虎、马越和庞德三人所部的三万军士,共计战死三千多人,另有将近七千人受伤,其中有两千多人的伤残程度,已经不足以继续在军中效力了。这个战损情况,还是比较让元起满意的。自从沙县一战遭到袁丁等人的伏击,麾下精锐损失大半之后,重组军队的时候,元起对麾下将士的要求就更严格了。从最基本的身体强度,到单兵作战技巧,再到大规模作战时的应变能力,最后还对战阵的结成和变化。元起都做出了最为严格的要求。正是因为元起的严格要求,平时

    鲜卑大军方面,被斩杀的人数达到了四万多人,另有一两万人逃跑了,剩余的都被擒拿,成为了俘虏。俘虏的数量,占据了鲜卑大军的半数之多。足有四万人之众。除去人数方面的数据之外,此战还缴获了东部鲜卑所有的粮草,可惜的是,在元起率军突入鲜卑大营之初,四下放火以制造混乱,有许多粮草都在大火中被烧毁了,而且鲜卑人的粮草本就不多,所以缴获的粮草,能起到的作用也有限的很,不过也总算是聊胜于无了。

    相比于为数不多的粮食,武器衣甲就堪称海量数字了。将近十万把战刀,还有三万根长枪,弓箭更是不计其数;衣甲方面,缴获了铁甲两万副、皮甲八万多副,旌旗、帐篷等物资更是不计其数。说实话,以鲜卑人的铸造工艺,这些武器衣甲,根本就入不了元起的法眼,但是没关系,元起有王冶子、马均这两大匠学大师呢,让他们率领燕京大学匠学科学员,把这些武器铁甲进行改良,或者回炉重造制作出制式的鱼鳞甲和斩马刀,都是不错的选择。

    总之,不管怎么说,能收获这么多铁器,绝对值得元起惊喜了。鲜卑人不事生产,能拿出这么多的铁器,可见这次阿卖提是动真格的了,这些铁制武器和衣甲,几乎是整个东部鲜卑所有的铁器了,经历过这次惨败之后,别说东部鲜卑青壮精锐被元起一网打尽,就算还有可以上战场的青壮,他们也没有趁手的武器了。十年之内,东部鲜卑是再也没有南侵的资本了。

    最让元起感到惊喜的,不是缴获来的铁制武器和衣甲,而是战马。鲜卑人纵横北疆,靠的就是优良的战马。和辛蛮人差不多,鲜卑是游牧民族,鲜卑人每个成年男子,拿上一把马刀,跨上战马就是一名合格的战士,由此可见鲜卑人对战马的倚重。因此,鲜卑人养出来的战马,都是耐力极强,善于长途奔跑的良马,而且这些战马耐寒性极强,在天降大雪,大量牛羊被冻死的同时,这些战马却都完好无损的活了下来,其品种之优良,也就可见一斑了。经过精确的清算,此一战,元起大军共计缴获了这样的良马五万多匹,靠着这些战马,元起完全可以在组建一直重装骑兵了。

    清点完战利品之后,接下来,就是对鲜卑俘虏的处置了。如果是以前,元起一定会毫不犹豫的下令把俘虏来的四万鲜卑人斩尽杀绝,以绝后患。可是在经过昨夜的战斗之后,元起想明白了很多的问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他慢慢的也懂了。

    因此,元起并没有下令杀掉鲜卑俘虏,而是从其中挑选出两万精锐,由天归军负责看押着,一路押回燕京,接受贾愿、黄勇等人的训练和改造。至于其余的两万多人,很简单,全部释放。既然东部鲜卑短期内已经没有了南侵的实力,元起也乐的大方,放这些人回去继续从事游牧。其实元起这样做也是逼不得已,他当然想把所有的鲜卑人迁居到幽并境内,和汉人杂居在一起,可问题是,元起根本拿不出那么多的粮食来供养战俘。也有一些鲜卑人,因衣食没有着落,自愿跟随元起大军回到幽并境内,对此,元起也不加阻拦,而是表示欢迎,并给每一个愿意到幽并居住的鲜卑人,发放了一定的钱粮。有潜龙成员遍布幽并各地,元起也不担心这些南迁的鲜卑人,能翻出什么浪花来。

    安排好了战俘之后,元起让赵虎率领两万人继续北上,一举平定东部鲜卑的所有地盘。现在的东部鲜卑就像是没牙的老虎,没有了青壮和武器,派去两万人,足够平定东部鲜卑了。鲜卑人崇尚武力,在见识到了元起大军的悍勇之后,从内心中产生了敬畏之情,也就兴不起抵抗的心思了。少数民族往往就是这样简单直接,你比我强,我就服从你;我比你强,你就必须臣服于我,这点到是类似于现在的单挑,主将胜了基本本军就胜。

    赵虎率军北上、天归军看押着两万鲜卑精锐返回燕京之后,元起立即带领其余的一万大军赶赴幽并交界,齐天的暧昧态度,始终是缠绕在元起心头的一个疑问。不尽快把这个谜团解开,元起感到十分难受。于公,齐天是并州牧,是幽并大都督元起的属下,元起不希望看到部下出现背叛的情况;于私,齐天是元起的结拜大哥,两人十年来患难与共,数次共同经历生死一线的局面,元起不相信齐天会背叛这份兄弟情义。可是齐天竟然暗中放水,纵容连满所部的中部鲜卑入侵幽并,这就让人十分难以理解了,所以,元起需要尽快知道齐天的真实想法,和齐天进行一次长谈,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幽并交界,齐天大营中,陈宫拿着战报,赞叹着说道:“非常之人必定行非常之事,冠军侯当真是天纵奇才,利用泥土混作粮草,一夜之间击败了阿卖提所部十余万鲜卑大军,真神人也!”

    齐天连看一眼战报的兴趣都欠奉,淡然的笑道:“某早就说过,二弟是不世出的奇才,阿卖提战败身亡,根本就不足为奇,如果战败的是二弟,那才叫奇怪呢。”

    看到齐天对元起引以为傲,陈宫会心的一笑,低声说道:“将军,陈宫有些明白你为何会放连满所部进入幽并了,冠军侯雄才大略,确实值得君侯如此煞费苦心……”

    就在两人谈话之际,一名小校进帐禀报:“禀将军,主公率军已经赶到了大营三十里之外,请将军定夺。”

    齐天低头思索了一下,猛然抬起头,洪亮的说道:“告知主公,齐天请主公帐中议事!”小校领命而去。齐天转头看向陈宫,低声说道:“公台,劳烦你去把连满还有王诺的使者请过来,这场戏,也该收尾了……”
………………………………

第二百一十八章 一瓢烩

    并州军小校一路策马狂奔,在齐天大营三十里之外截住了元起,并把齐天让元起前往的要求,传达给了元起。

    元起淡然一笑,根本没有多做考虑就一口答应了下来。诸葛亮疑惑的看了并州军小校一眼,然后来到元起身边,低声说道:“主公,齐将军请主公前往,此事实在太过蹊跷。若是。。。后果不堪设想啊。”

    元起不以为意的笑着摆了摆手:“孔明无须多言,某自有分寸。”诸葛亮心中是有担忧,他怕齐天借机挟持住元起,进而控制住整个幽并大军!心中有这样的担忧,可是诸葛亮却不敢明着说出来,他知道以元起的性格,是不喜欢听到这样的话的。

    虽然没有说出来,可是诸葛亮的脸上却挂满了担忧之色。对此,元起心知肚明,伸手怕了拍诸葛亮的肩膀,宽慰着他:“放心,大哥是什么样的人,我最清楚,他让某前去,必定有着他的理由。”对于诸葛亮的谨慎,元起也很理解,凡事都小心谨慎一些总是没错的。

    “原来孔明是在担心大哥会对二哥有所图谋?这绝不可能!”马越在一旁听明白了诸葛亮的意思,忍不住大声反驳了起来:“我们三兄弟义结金兰,誓同生死,大哥怎么会做出对二哥不利的事情?说实话,某忍你们已经很久了,你们每个人都说大哥意欲自立,真真气煞我也!”

    伸出另一只手搭在马越的肩膀上,元起笑着说道:“没错!我们三兄弟义同生死,我相信大哥!”转头看向诸葛亮,元起正色问道:“如果有人对某说,你诸葛亮会背叛某,你说某会相信么?”

    诸葛亮有些惶恐的回答:“主公对亮有救命、知遇之恩,亮断然不敢做出此种人神共愤的事情。”元了点头,继续说道:“你的忠心,某自然知道。此事就不必再说了。”

    并州军的大营中,齐天端坐在主位上,在他身前两侧。分别坐着中部鲜卑的首领连满以及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