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停下了脚步,淡然的看向张武,现在他已经能够坦然面对那场被旧日主公出卖的惨淡了,用无悲无喜的语调回答着张武的话:“统是没有死,没有死在泰山的算计之下,统自从跟随泰山之日起,便殚精竭虑助他拿下半部荆州,又献计助他夺取益州,可是他是怎么对待统的?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他既然能把统当做苦肉计的诱饵,那统又何必还跟在他这种薄情寡义之人的身边?张将军,统现在是燕国的副相,往日之事统已经不想再提了。”
庞统的话,让张武感到无比的震惊。当初泰山和庞统分兵的时候,张武也在场,只是以他粗大的神经,又怎么会注意到泰山那些暗地里的小动作呢?现在结合庞统的话一琢磨,似乎,似乎是大哥为了夺取雒城而舍弃了庞统,可是,这怎么可能?大哥可是仁义的正人君子啊,怎么会做出这种事来?但若说庞统是在胡说八道,张武却也不能置信。虽然相处的时间不过短短两年,但是张武对庞统十分敬佩,可以说如果没有庞统,就不会有自己三兄弟的今天,像庞统这样的人,如果不是发生了什么出人意料的变故,他又怎么会舍弃泰山而转投元起的麾下呢?
元起看着张武在迷茫中挣扎的神色,知道他此刻心中正在天人交战,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一直以来,张武都把泰山当做是最可亲、最可敬的兄长来看待,在张武眼中,泰山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仰视无愧于天,俯视无愧于地的,可是现在,泰山高大伟岸的形象瞬间崩塌,张武心中的苦楚可想而知。
“凝神!大战在即,怎可分心!”元起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张武,只好以这场张武发起的单挑,来暂时分散他的注意力。
张武被元起的话吸引了过来,有些失魂落魄的问道:“军师说的,都是真的吗?”元起微微摇头说道:“是真是假都已经不重要了,那些都是过去的事情了,你若想问个清楚,便在战后去问泰山吧。现在,你要做的事情,是忘记其他一切的事情,专心与某一战!在战场上分神,这可不该是你张张武做出来的事!”
张武闻言一怔,他知道元起对自己的情谊,和泰山对自己没有任何区别,都是那种十分坚定的兄弟之情,一直以来,元起对自己的照顾,都让张武心中十分感激,如果他是先遇到元起的话,说不定现在已经是元起麾下的五虎上将之一了,远的不说,就说今日的局面,自己麾下的一万精锐骑兵,有八成倒戈去了元起那边,孟达等人带来的益州军,也只有四万人,而元起的燕军本来就有十万之众,再加上倒戈过去的骑兵和朱环部下的将士,足足有十二万大军,如果元起不念旧情,或者功利心比较重的话,根本不必要答应自己这场单挑,直接让大军碾压过来就是了,以张武的兵力,绝无可能阻挡住燕军太久的。可是元起却没有那么做,义无返顾的答应了自己的约战,须知,这场约战的赌注,可是整个东川地区啊!
“多谢,俺老张又欠你一次恩情。”张武收起杂乱的思绪,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即将和元起的对决上来,认真的对元起说道。张武虽然鲁莽,但却并非不通世故,元起的这份情谊,他又怎么会不明白呢?正应了那句后世的名言,猛张武绣花,那可是粗中有细的。元起既是张武十分亲近的人,同时又是一位可敬的对手,唯有全力以赴,才对得起元起的这份情谊,才对得起元起这样的对手。
下一刻,丈八蛇矛在张武手中翻腾而起,足有两尺长的矛尖,就像是活过来一样,像极了毒舌的蛇信,吐露出数道残影,笼罩向元起的周身要害。曾经有一段时间,元起每日都要和关威、张武切磋武艺,但是那个时候元起年纪还小,武艺还未达化境,身体的机能也还在发育期,完全不具备今天这样强悍的身体素质,因此在那个时间段内,三人之间的较量都是点到即止。转眼之间,时间已经过去十年之久了,期间虽然见过很多次面,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却没有再得到切磋比武的机会。十年未曾交手,但张武确信元起的武艺一定已经攀上了顶峰,所以一出手便是杀招,他也存心想试探一下元起这些年来的进境,看看元起到底已经进入了哪个境界。
面对张武搅动的漫天矛影,元起微微一笑,手中混元戟如臂使指,轻巧的向着重重矛影中一戳,完全没有发力,而是利用混元戟自身的重量,采用以巧破拙,以柔克刚的手法,深得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的精髓。
在元起的这一点之下,张武搅起的漫天戟影,就像是一个被戳破的气球,瞬间便消散于无形了。仅仅一招,元起便让张武见识到了破阵混元戟法的精深之处。“咦?你是怎么知道俺这一招中的破绽的?”张武忍不住大声问道。
元起一边戟出如闪电,迅捷的刺向张武的左肩,一边朗声说道:“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自然而然,非有安排,一阴一阳,阴长则阳消!”元起这番话的意思,是在告诉张武,天地之间万物相生相克,有阴必有阳,一切的事物都不是绝对的,武功招法亦如此,任何招式都不可能是毫无破绽的,越是凌厉的招式,往往越容易被轻巧的手法所破。
张武挥矛挡开了元起刺来的一戟,语气中混杂着一丝羡慕和一丝敬佩:“这么说,你已经参透无招胜有招的境界了?”
元起借着错马而过的空隙,轻飘飘的回了张武一句:“你再试试不就知道了么。”元起说出这句话的语气,浑然不似是在两军交战的战场上,而更像是与良师益友之间的切磋,让张武的心,变的更加宁静了下来。
………………………………
第三百四十八章 杀心已起
一抖缰绳,张武调转回马头,脸上带着若有所悟的神色,细细的思索着元起刚才说的话。元起看着张武的神色,也没有出声打扰他,而是静静的与他策马向对。元起清楚今日是很难拿下汉中了,时机稍纵即逝,有了这段时间做缓冲,足够泰山拿下汉中了,元起知道,宇宫照烈那只老狐狸,一定会提前做好准备,让泰山轻易的占据汉中的,这本来就是宇宫照烈计划之内的事。
既然事情已经发展到了这个地步,元起也就索性不在想着争夺汉中了,等日后在想办法将汉中夺回来,实现自己对朱环的承诺。至于现在,元起已经没有其他的心思了,他只想和张武痛痛快快的打一场。
片刻之后,张武脸上露出了明悟的神色,举起长矛对着元起说道:“再来!”说着,张武双腿一夹马腹,催动战马向着元起冲来,丈八蛇矛笔直的刺向元起的前胸。张武的这次出手,没有其他的东西蕴含在内,有的,是快到极致的速度和无坚不摧的力量,这一矛,是张武自身速度与力量的完美结合。
元起见到张武同样使出大巧不工的一招,脸上微微一笑,随后双手如穿花蝴蝶般运转了起来,沉重的混元戟仿似没有丝毫的重量,就像是一根粗大的绣花针。被元起舞动的宛如狂风暴雨般急骤。当玉麒麟奔跑出十步之后,元起舞动出来的戟影,在空中形成一片幻象,点点残影组成了一副瑰丽的六芒星图形,可谓是华丽到了极致。也危险到了极致。
这一招张武认识,知道这招是元起自创的混元戟法中的一招六道轮回,只是经过十年间的改进和融合,这一招的威力早已今非昔比,张武丝毫不敢小觑这一招的杀伤力,连忙在手臂又加了一份力道。让自己的丈八蛇矛刺得更快、更准、更狠。
铛铛铛铛铛铛——接连六声密集且洪亮的碰撞声响起,元起勾勒出来的六芒星,在快速的转动中,六个角先后狠狠地撞击到了张武刺出的蛇矛之上,合六次力量的叠加,将张武这堪称巅峰之作的一矛撞偏。
不等张武缓过劲来。元起的戟招再次一变,仿佛混元戟上仿佛忽然间担负了万钧重担一样,显得迟滞异常,但这种迟滞,却偏偏给人一种沛然不可御的感觉。混元戟在元起的运作下,一寸一寸的向上移动,在两匹战马马打对头的时候。终于被元起举到了制高点,随后元起大吼一声:“轩辕服太虚!”
随着元起的大喝,沉重的混元戟骤然变得更加粗大了一些,原本儿臂粗细的戟杆,猛然暴涨一倍,直径堪比张武那粗壮的大腿了,而混元戟的戟尖更是在元起的运用下变得锐不可当,就像是传说中巨龙的龙牙,闪烁着毫光暴斩向张武的战马。混元戟当然不可能是真的忽然间变粗变长,而是元起在看似迟滞、缓慢的运戟过程中。混元戟其实一直在做着高速的运转,因为转速太快,让人的眼睛产生错觉,以为它是静止的而已,直到达到制高点之后。元起才解除了对混元戟的压制,所以才会在一瞬间形成混元戟变粗的幻象。
六道轮回与轩辕服太虚这两记杀招,前者极快,而后者迟缓,前者瑰丽而后者朴实无华,但却同样都是威力惊人,元起更是在一动一静之间,将混元戟运用到了极致,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从万米高空瞬间跌落到了地上,从流星火雨的速度中,忽然变成了一块厚重的顽石,本是完全相悖的两招功法,却被元起完美的串联在了一起,形成一记全新的、别有韵味的杀招。
看着从高处重重斩落而下的混元戟,张武岂敢怠慢?双手分别握住丈八蛇矛的首尾两端,随着一声虎吼,张武奋力举起了矛杆,以一招举火烧天迎向了元起的混元戟。
铛——一声震动天地的巨响传出,一戟一矛再次狠狠的碰撞到了一起,顿时激起无数朵火花,向着四周飞散开来。沉重的混元戟凭借着从高处旋转落下的惯性,以及元起的天生神力,再加上混元戟自身一百二十九斤的重量,将张武的蛇矛从中间撞击的呈现出了一道弧度,若不是丈八蛇矛也属神兵利器,怕是张武在这一招之下,就要吃一些苦头了。
两匹战马经过短暂的接触之后,再次分开,向着各自的前方奔去,马背上的元起和张武,也结束了这一回合的交锋,依旧是平分秋色之局,谁也奈何不了谁。
掉转回马头,元起开口向张武询问道:“阴长则阳消,阳长则阴消,往复循坏,生生不息,张武,你可明白了?”
张武点了点头,随即又摇了摇头,最后有些苦闷的说道:“看来你是真的已经领悟无招胜有招的玄妙境界了,运招之间忽快忽慢,神妙莫测,俺老张是拍马也赶不上了。你说的那些道理,俺隐约明白了,但是,俺老张却没办法像你一样那么使出来。”
元起笑道:“武学之道,殊途同归。你天性直爽,心思单纯,使不出这些万法归宗的招式也没什么,须知一力降十会,大可在自己专长的道路上潜心修习,以力证道,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正确的。”
张武大点其头,随后大吼道:“痛快!今日一战当真痛快!元起老弟,咱们再来!”
下一刻,丈八蛇矛和混元戟再次碰撞到了一起,两人你来我往,忘却了其他任何的事情。将全部心思都投入到了这场对决之中,让两旁观战的将士们不时爆发出阵阵喝彩之声,能看到这样一场龙争虎斗的机会可不多,很多的旁观者,都在元起与张武的交锋中。领悟到了属于自己的东西。
可不是所有人都对这一场龙争虎斗感兴趣的,燕军阵中,诸葛亮和庞统并肩站立在一起,诸葛亮用压低声音,用仅有他们两人可以听清的语调对庞统说道:“唉,大哥这是已经准备暂时放弃汉中了。这一仗,已经失去意义了。”
庞统为不可察的点了点头,同样低声说道:“不错,想必燕王正是作此打算了。真是可惜了这样一个好机会。说句不敬的话,燕王什么都好,唯独太过重视忠义二字。这可是他的最大缺陷,也是唯一的缺陷了。”
诸葛亮忽然笑道:“人性都有弱点,大哥他是人又不是神,怎么可能会没有缺点呢,不过他的这个缺点,至少还不算太坏,你我不也正是因为他的这个缺点,才并肩作战,甘心任其驱使吗?只是有些可惜眼前的这个机会了,我们日后再想夺回汉中,恐怕不会那么容易了,泰山对汉中的重视,可比宇宫照烈强上十倍不止呢。”庞统闻言,只是轻轻地叹息了一声,却没有再说什么。对于庞统来说,他的这条命是元起救回来的。这份再造之恩,让庞统和诸葛亮一样,从心眼里尊重元起,即便元起的选择并不是最明智的,他们也不会有丝毫怨言。只会尽心竭力的辅佐在元起左右,兢兢业业的治理燕国。
在两人交谈的过程中,战场中央的元起和张武,走马灯一般又交手了二十多回合,依旧是平分秋色之局,但是彼此妙招迭出,危局往往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爆发出来,逼得对方一阵辛苦应对。他们二人辛苦,可两旁的将士们却是看的越来越兴奋,这种高手对决,足以让他们热血沸腾!
当元起和张武交锋超过八十招的时候,泰山的身影出现在了汉中的城头上。因为汉中几乎已经变成了一座空城,益州军没费什么力气,就完全占据了汉中城,泰山在紧急处理了一下布防和安民的任务之后,便来到了城墙上观战,他想看看,威震八方的小霸王元起,究竟骇人到了什么地步。
观看了一会儿之后,泰山的脸色逐渐阴沉了下来。自十多年前,元起便一直在抢他的风头,时至今日,当他已经成为一方诸侯,却依旧无法摆脱这一宿命。本来拿下汉中,是很让泰山高兴的事,可偏偏现在接受万人喝彩的,又莫名其妙的变成了元起,这让泰山的心中倍感不爽,得到汉中的喜悦也瞬间便荡然无存,如果不是他武艺不行,自知并非元起的一招之敌,恐怕他就要轮剑飞奔下城,亲手去斩杀元起了。
城下,元起和张武的交锋已经接近了一百招,两人依旧不分高下,而且越战越勇,令两边将士们的喝彩之声也越来越响亮,简直都可以用欢声雷动来形容了。然而,张武坐下的战马,并非是宝马,只是一匹中上等的良马而已,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匹马已经有些跑不动了,反观元起坐下的玉麒麟,却依然神骏,每逢交锋之际,麒麟都会给张武的战马使点小绊子,并且成功的在它的身上,留下了数道伤痕,使得它越来越畏惧麒麟,每每在交锋之际,都要尽量拉开与麒麟的距离,避免再受到伤害,它的动作和反应已经影响到了马背上的张武,使得张武对一些细节上的处理不断地出现失误,越来越处于下风了。
在整整第一百招的交锋中,元起暗示麒麟攻击张武战马的左前蹄,逼得战马止步不前,并且像右方躲避,元起等的就是这一刻,手中混元戟猛然一挑,带着一个诡异的弧度,向着张武的丈八蛇矛挑去。元起的这一戟,没有任何招式可言,犹如羚羊挂角一般,让张武无迹可寻。
张武虎吼一声,分别握住矛杆的首尾两端,用力下压,试图压制住元起的这一挑。可是杀得兴起的张武浑然忘记了,元起最可怕之处,是他拥有这个世界上无人能与之匹敌的内劲。一股如洪流般凶猛的暗劲在戟矛相撞的那一刻,顺着丈八蛇矛迅速传递到张武的手臂上,震得张武双臂发麻,险些握不住蛇矛了,张武刚要拼尽全力握住蛇矛的时候,元起的手腕一转,趁着张武旧力已尽,新力未生之际,混元戟在丈八蛇矛的中央部位用力一点,成为了压到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成功的把丈八蛇矛从张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