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批成批的魏军将士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在距离地面五尺高的地方架设了数层厚厚的木板,并在木板上倒扣了七、八面盾牌,然后互相拥挤着坐在一起,瞪大着眼睛看着漆黑的夜空,而本是供他们休息的帐篷内,却是空无一人。
与此同时,抬头目视夜空的,还有元起。
元起仰着头,神情专注的看着夜空,似乎夜空中有着什么特别的东西在吸引着他一样。站在他身边的诸葛亮也曾数次抬头看向夜空,却什么都没看到,漆黑的夜空连一颗星星都没有,让最擅长夜观星象的诸葛亮感到今夜的夜空,实在是无趣,他真的有些不明白,元起究竟是在看什么能看的那样出神。
良久,元起收回了看向夜空的目光,缓缓说道:“孔明,你是否在奇怪,某究竟是在看些什么?”
诸葛亮老老实实的回答道:“是。”
元起转头看向诸葛亮,展露出了笑容,露出了两排整齐的白牙,神秘的说道:“其实,某什么也没在看。某刚才只是在想,宇宫照烈会不会也和咱们站在这同一片夜空下,也在抬头看着夜空。如果他在看的话,那么你猜,他又会从这夜空中看到些什么呢?”
不等诸葛亮回答,元起似是询问,又似是自言自语的说道:“漆黑如墨的夜空,连一颗星星都没有,这,或许会让宇宫照烈感到一丝孤单吧?”顿了一顿,元起的语气忽然转为了肯定,认真的说道:“官渡是个好地方。当年某在北,宇宫照烈在南,共同攻击袁丁,他就是在官渡击败了袁丁的南下部队,从而奠定了中原霸主的地位。现在,是时候让官渡再次成为历史新的见证之地了。”
诸葛亮把元起的话一字不漏的听进了耳中,沉思了片刻之后,向元起拱手说道:“亮明白了。请大哥放心,亮一定会设法把宇宫照烈逼迫到官渡,在那里和他展开决战。官渡必将成为又一场争锋的主战场,这一次,在官渡一战而定天下的,一定会是我们!”
元起笑了,他的笑容里带着无尽的自信:“第一次官渡之战的胜利是属于宇宫照烈的,他在那里以少胜多,打出了他生平最漂亮的一战,如今,某就要在他的成名之地彻底的击败他!官渡,便是他最好的埋骨之所!
………………………………
第四百四十八章 断粮
翌日,朝阳初升,两座敌对的大营中也升起了阵阵炊烟。
早餐时间,是两军将士难得的清闲时光,所有的人都可以在这一刻享受到短暂的宁静,至于宁静过后,有谁会战死沙场,又有谁会重伤落下残疾,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因为相隔的距离只有数里,燕军大营中飘出的阵阵肉香,无可阻挡的钻进了魏军大营的将士们鼻子中,让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吃到过肉的魏军将士们十分眼馋。燕军的早餐其实是十分简单的,每个人的早餐都是定量的,两块面饼,一碗肉粥,再加上一小块的鱼干。肉食并不多,但是营养搭配的却很均衡,军中的厨师又是燕京大学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这些被深深的烙上了印记的厨师们,把灶台视为自己的战场,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尽量让那些在前线浴血拼杀的将士们吃饱吃好,这就是属于他们最大的胜利。所以,每次一到开饭的时间,敌军大营内飘出的香气,总是让对面大营内的魏军将士垂涎不已。
一名魏军副将伸长鼻子向敌军大营的方向使劲闻了闻,脸上不由得露出了一丝陶醉的神色,可是当他低下头,看到自己手中握着的那块干巴巴的窝头时,脸上的神色瞬间垮了下来,难以下咽的神色溢于言表。同样都是军人,同样都是拿粮饷的战士,为何自己这边就和对面有这么大的差距呢?人家连早餐都能吃的这样香甜,为何自己却只能啃干巴巴的窝头?这名副将越想越不是滋味,越想越是气恼,最后忍不住一把将手中的窝头扔到了地上,还伸出脚向着窝头狠狠地踩了一脚,口中怒道:“人比人简直是气死人,这饭没法吃了!”
和这名副将有着同样心思的人不在少数。在看到这名副将怨怒的举动之后,不少人也跟着站起身来,吵吵嚷嚷的骂了起来,埋怨自家将士这边的伙食太差,让人无法下咽。有了带头的人,就一定会有跟风的人,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怒骂的行列:
“大家说说,这是给人吃的饭吗?简直就是给猪吃的东西!”
“看看人家对面,连他妈早饭都有肉吃,咱们多久没吃到过肉了?一个月?还是两个月?”
“最可气的是。每次吃饭的时候,都还要忍受对面传来的肉香,捏着鼻子吃饭,俺都快要疯了!”
…………
就在魏军将士们越吵越烈,眼看就要因不满而爆发兵变的时候,宇宫照烈略带冷厉的声音响了起来:“吵什么?!吵能解决问题吗?不要忘了,我们的身后,是我们的家园,是我们的亲人。我们一旦被元起击败,那么你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会成为战俘,你们每一个人的亲人都会成为奴隶,你们所有人的良田家产都会被彻底吞并!打不赢仗。还有什么脸面要吃的?还有什么脸面回去见家乡父老?”
不知何时,宇宫照烈已经来到了军校场的边缘,宇宫仁站立在宇宫照烈的身侧,仅存的左手已经按到了剑柄上。脸上带着怒容,正来回扫视着军校场内的每一名将士,用行动为宇宫照烈刚才的话做出了注脚。在宇宫照烈身后。两百名虎卫军昂然而立,和宇宫仁一样,他们的手也都握到了武器的手柄上,只要宇宫照烈一声令下,他们便会把刚才抱怨伙食不好的一部分人就地正法。
在宇宫照烈的训斥下,大部分的魏军将士都低下了头,眼睛盯着脚尖前的一小块土地,羞愧的抬不起头来。不过也有一小部分的将士却并没有因此而停止抱怨,先前扔掉手中窝头的那名副将小声的抗辩道:“某本是汉中人,在当初汉中之战时,某便已经是家破人亡了,心中早已没什么牵挂了,某效忠大王只为图个温饱,现在连饭都快吃不上了,哪里还有心思上阵杀敌呢!”
当初汉中之战,宇宫照烈利用汉中城,引诱元起和泰山同时来攻城,最后宇宫照烈把汉中拱手让给了泰山,撤退时带走了汉中城内的所有粮草和一部分人口,这名副将就是那个时候跟在宇宫照烈身边的。对这名副将而言,中原并不是他的故乡,所以他对中原自然也就没有太多的归属感,在面临危机的时候,口出怨言也就不足为奇了。
和这名副将的情况大致相仿的人不在少数,不少人都站到了这名副将的身边,默默地用行动来支持着这名副将的言论。对于这些背井离乡,心中早已了无牵挂的人来说,吃饱和生存,是最重要的事,如果这两件事受到了强烈的威胁,他们的心中必定会出现摇摆,这是人之常情。
宇宫照烈平淡的看了那名副将一眼,然后转头递给了宇宫仁一个狠辣的眼色。宇宫仁会意,大踏步上前,来到那名副将身前,然后迅速抽出腰间佩剑,一剑刺进了他的心窝中,将其格杀当场。踏着血泊,宇宫照烈来到倒地的副将身前,然后缓缓地对眼前的其他将士们说道:“皮之不存毛将安附?不管你和你们来自哪里,现在,你们都是我大魏的一员,如果大魏被消灭了,你们连继续生存下去的权力都没有了,等到那个时候,你们会因伙食不好而无心杀敌而后悔的,那时再去后悔,你们不觉得会太迟了吗?与其那样,还不如孤现在就送你们上路,也免得你们日后遭受折辱!”
宇宫照烈的话,说的这些将士们哑口无言。诚然,现在虽然军中的伙食并不好,但至少可以果腹,可以为他们提供生存下去的能量,如果因为伙食的原因,在战场上失去了杀敌之心,导致大魏被消灭,那么他们这些人的下场会是什么呢?是被处斩,还是沦为奴隶?或者是其他更加悲惨的结局?
危机被宇宫照烈这位老谋深算的政治家轻易化解,他用元起惯用的胡萝卜加大棒的手法,让军中浮动的人心再次变得稳定下来,将一场随时可能引发的兵变,消弭于无形之中。
把危机驱散之后,宇宫照烈的神色缓和了下来,他弯下腰来。开始仔细的拾取着地上已经被踩碎的窝头,将窝头的大部分都拾到掌心之后,宇宫照烈重新站起身来,当着全体将士的面,拂去窝头上沾染的泥土,然后一口一口的吃进了自己的肚中。
咽下最后一口窝头,宇宫照烈拍了拍手,环视着身边的将士们朗声说道:“将士们!我军目前的伙食确实很差,但是我们现在是在战场!我们必须克服自己吃下这些东西,这样我们才能有足够的体力去和敌人战斗!去击败强大的敌人!孤向你们保证。三日之内,便会有补给送来,到时,你们就不必再吃这难以下咽的窝头了。”
听到新一批的补给就要送到,魏军将士们欢声雷动,纷纷举起手中的武器,大声的呼喊了起来:
“大魏必胜!”
“大魏必胜!!”
“大魏必胜——!!!”
长久以来被将士们打压到低谷的士气,终于在这一刻发生了巨变,宇宫照烈以出色的治军手段。成功的唤起了麾下将士们的斗志,让他们的士气重新变得高昂起来。在此之前,宇宫照烈也曾使用过相同的手段,比如望梅止渴等等事例。便是最好的佐证。只是这一次和以前不同,宇宫照烈这一次并不是在画饼,而是他笃定三日之内必定会有补给送到,否则的话。以宇宫照烈的精明,他早就下达撤军的命令了,绝不会让军中出现兵变的危机。
只是宇宫照烈不知道的是。那批被他寄托了全部希望的补给,此刻正在经受着战火的洗礼。潜伏在魏军中的潜龙成员,早已把这一批补给的路线秘密报告给了元起,为了不引起宇宫照烈的怀疑,元起并没有出动大营中的一兵一卒,而是以飞鸽传书的形式,把这一消息传达给了南方军团的统帅庞统,让庞统想办法切断宇宫照烈的补给线。
有着凤雏之名的庞统在接到元起的飞鸽传书之后,立刻敏锐的洞察到,这一次袭粮,将会对主战场上的魏军将士造成多么重大的打击。于是庞统在和周瑜商议之后,两人连夜调兵遣将,让吕蒙和周泰分两侧迂回包抄,绕到魏军补给部队的前方设伏,争取将魏军的这条补给线彻底切断。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庞统还通知了镇守在东海海面上的孙策,让孙策也率领一支精骑,饶过宇宫照烈部将泰河的防御,斜向穿插到魏军的补给线路上,对魏军的补给部队形成围剿之势。
魏军负责押运粮草的人,是宇宫照烈的侄子宇宫彬。宇宫彬是宇宫真的胞弟,也是宇宫照烈的子侄之一。是宇宫照烈在一年前大肆提拔后辈子弟时涌现出来的一员大将,武力不在夏侯霸之下,只比宇宫彰稍微逊色,因此也很是受宇宫照烈的器重。大战之前,宇宫照烈让宇宫彬留在后方,就是想用他的武勇来确保补给安全的。
在庞统派出的三路伏军中,最先赶到预定位置的,并非是从陆路出发的吕蒙和周泰,而是从海上斜向迂回,然后弃船登陆的孙策所部。以孙策的急先锋脾气,他当然不会坐等吕蒙和周泰与他形成合围,而是率先对宇宫彬所部发起了强攻,不过现在的孙策倒也不再像以前那样鲁莽,只会一味的蛮干了,他先是设置了路障,挡住了宇宫彬前进的路线,然后趁着黎明前的短暂黑暗,用火箭对宇宫彬所部发起了突袭,等把宇宫彬押送的大部分粮草补给点燃了之后,利用宇宫彬所部救火时的混乱,这才发起了攻击,一举冲乱了宇宫彬所部的阵型,将这支补给部队击溃。而宇宫彬本人,也被孙策于乱战之中斩下了头颅。
等到吕蒙和周泰赶到的时候,战斗已经接近了尾声,两人率部和孙策会师之后,对宇宫彬残部又是一阵穷追猛打,没让一条漏网之鱼逃出三人合力布下的包围圈,对宇宫彬部下的补给部队来了个一网打尽。
之后,三人指挥将士们快速打扫战场,将一切战斗的痕迹都清理干净,然后带着那些没有被火烧毁的粮草,悄无声息的撤离了战场,将这场战斗的真实情况,完美的给隐瞒了下去。
直到三天之后,宇宫照烈没有等到宇宫彬的补给部队来到大营,这才感觉到了不妙,连忙派出探马四下打探,最终从探马回报的蛛丝马迹之中,宇宫照烈终于推断了出来,宇宫彬的部队遭到了伏击,已经全军覆没了。
………………………………
第四百四十九章 再退
宇宫彬所部的覆灭,让宇宫照烈心中的希望也跟着覆灭了,在意识到补给已经被神不知鬼不觉的切断了之后,宇宫照烈终于放弃了坚守,下达了撤军的命令。而宇宫照烈所要撤退的方向,正是他的成名之地——官渡。
官渡位于许昌之北,黄河之南,离许昌仅有两百里之遥,可以说已经非常靠近宇宫照烈的许昌老巢了,宇宫照烈把下一站定在官渡,既方便补给的运输,还能占据战略要冲,吞并黄河南岸,以黄河之险来抗拒元起的精兵。同时,官渡是宇宫照烈成名的地方,是他最为熟悉的战场,也是他的福地,他想借助官渡曾经给自己带来的好运,再次击退强敌。在官渡作战,不单是宇宫照烈,对每一名魏军将士而言,都有着激励士气的作用,所以,宇宫照烈毫不犹豫的撤军到了官渡,并在官渡收缩兵力,布置防御工事,建立起了坚固的防线。
潜龙成员把宇宫照烈撤军官渡的消息,在第一时间内传递给了元起。元起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对诸葛亮露出会心一笑,然后坚定又自信的下达了进军的命令:“传令三军,即刻拔寨而起,直逼官渡!某要和宇宫照烈会猎于黄河两岸!”
元起一声令下,八十万精兵争相竟从!将士于一日一夜间,逼近黄河北岸,在距离岸边十里的地方扎下大营,和魏军大营隔河相望。再次形成了对峙的状态之后,元起和宇宫照烈谁也没有率先发起攻击,双方再次陷入了沉默之中。
只是这份沉默,并没能维持太久。
历开元二年九月二十二日,庞统率领的南方军团击破了豫州的汝南郡,兵锋直逼豫州腹地,将南方的战火,烧到了中原。汝南郡一破。中原为之震动,不少人开始向北逃窜,试图避开南方军团的兵锋,随着这些人的逃窜,恐惧就像是瘟疫一样,迅速向北蔓延,弄得中原各地的居民人心惶惶。
然而,南方军团的北上,还只是拉开全面战争的一道序幕而已。历开元二年九月二十三日,中原地区最西边的陈留郡也宣告失守。西南军团的统帅徐庶率部占领了陈留,将镇守在陈留的魏军将士尽数驱散,在中原地区的西边牢牢地钉上了一颗钉子。
两日之后,返回东海的孙策也做出了大动作,由萧儒率领五万水军吸引开泰河的注意力,然后由孙策率领三万精兵强行登陆,攻占了青州境内的东莱郡,将的旗帜插进了青州的地界上。东莱郡是青州最靠近东海的一个郡。失去了青州,就等于是失去了向海面上输送补给的路线,泰河无奈之下只好沿海南下,从徐州返回陆地。赶往官渡和宇宫照烈会师。泰河的撤退,把东海的制海权完完全全的让了出来,孙策由此彻底控制住了东海海域,成为了名符其实的海上霸主。
东、西、南三个方向败报频传。终于让宇宫照烈坐不住了。魏国的大部分兵力都被宇宫照烈调动到了官渡,被元起率领的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