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说出的话,元起心中忍不住泛起了各种想法。第一,元起的目的是统一这个世界,而不是忠于某一个人,现在让他为皇帝元宏效忠,实在是有点勉为其难。第二,他却是没想到元宏虽然荒唐,但是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在荒唐之余,元宏还知道稍微考虑一下江山社稷,这不由得让元起对元宏另眼相看;第三,自己现在只有两万战士,还没有足够的能力来扭转乾坤,别说镇压外戚和宦官了,不被他们镇压就算不错了;第四,自己的根据地在幽州和北平,一旦离开了幽州,那就等于是龙游浅滩了,即便再怎么折腾,恐怕也翻不出几朵浪花了。
脑子里高速运转着这些问题,但是脸上却是一派面无表情,元起低头想了一会儿,忽然抬起头问吴旭:“圣上召唤某进京,是何用意?”
天使一直关注着元起的表情,想看透元起的心思,最后不得不承认自己失败了,元起的脸上从始至终都是古井无波。听到元起的问话,才稍稍放下了心来,因为元起出言询问,就等于答应了会到京城面见圣上,否则也就不必多此一举了。
看起来,元起还是忠于皇室的。“圣上的意思究竟如何,谁也不知道,但是某这次前来之时,圣上曾让某带给将军一句话,圣上说,以将军的聪颖,应该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元起好奇的问道:“什么话?”
“圣上的原话是:皇子元协天资聪颖,可与皇侄共观沧海。”顿了一顿,又接着说道:“其实在来的路上,某对圣上这句话左思右想,也不甚明了,敢问将军可明白吗?”
元起低头沉思了起来。元协?共观沧海又是什么意思?难道元宏是想让自己辅助元协,共同治理朝政?
思索了片刻,元起基本确定了皇帝元宏的意思。看来,元宏也是自知前半生处事太过荒唐,致使元氏江山乱象四起,现在有意要整顿朝纲,却发现已是大权旁落了不少,没有足够的力量镇压外戚和宦官了,所以就想一边维持现状,一边给下一任的天子元协提拔有才能的文官武将,以便将来有朝一日,能够肃清外戚和宦官之乱,重振朝纲。
抬起头来,元起十分认真的说道:“圣上的意思,起已明白了。事不宜迟,明日某便和令君一起返回京城,面见圣上。”
天使终于松了一口气,脸上浮现出了笑容:“圣上果然没有看错人。”
入夜,州牧府的书房中,元鹰父子正在密谈。
“你确定圣上是这个意思吗?”元鹰捻着胡须问道。
元了点头:“应该错不了。”
元鹰一边思考,一边继续捻着胡须。随着思考的深入,手上也越来越用力,甚至连揪掉了几根胡须都浑然不觉。
终于,心中下了决定。元鹰低沉的声音响起:“起儿,咱们父子三人,既是皇室宗亲,又是食君之禄的臣子,纵然粉身碎骨,也要保全元氏江山。这一趟,你必须去,但是一旦到了京城,务必要小心各路奸党的暗算,恐怕现在圣上也没有足够的力量保护你的周全,唉,没想到堂堂天子,竟然已经被架空了大半的权力,真是让人痛心疾首。”
元起安慰着父亲:“父亲,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一劳永逸的解决所有问题,是不现实的,我们只能慢慢来,一点一点的祛除朝廷的顽疾,终有一日,元氏会重现辉煌的。”
元鹰叹了一口气,说道:“也罢,明日你便打点行装,先行进京,等到你大婚之前,我和你母亲再去京城找你。”
第二天一早,元起挑出十名天归营精锐,由赵虎带领着,陪同元起一起去京城。
一路无话,一行二十几人经过半个月的跋涉,来到了帝国的行政中心——京城。
看着雄伟的京城,元起不由的感慨古人的智慧,在这个没有挖掘机、没有去蓝翔培训过,没有卡车等工具的年代,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完全靠人力建造了这样一座雄城,真壮哉!
京城共有十二个城门,北面有两个城门,南面有四个城门,东西方各有三个城门。元起等人是从北边的幽州来的,自然是从北门进的城。进入城中,元起又是一阵感慨。整个京城城布局合理,城内的二十四条大路把整个京城城划分成数十个区域,除去皇宫以及南北二宫,在整个京城城的正中心位置外,其余的区域面积大小不一,错落有致的散布在城内。
京城城内道路也是有说法的,每条大路宽三十步到四十步不等,可以容纳十辆马车并排行驶,专供公卿大臣行走;每条大路的两边又修铺着两条辅路,是平民们行走的道路。
纵观整个京城城,繁华至极、雄伟壮观,集雄伟和古朴大气的气息于一身,堪称是鬼斧神工之作。
一行人进城没多久,一名小厮打扮的人快步跑了过来,来到元起的马前站住,开口询问道:“敢问公子可是虎威将军、忠义侯元将军么?”赵虎策马来到元起身侧,坐在马上按住剑柄,一双虎目紧紧盯着前来的小厮。他的职责就是保护元起,尽管元起的武艺还要在他之上。元起身后的十名天归营精锐也暗自调整位置,隐隐间以元起和赵虎为中心,形成了两个梅花阵。
一旁的天使虽然看不懂天归营精锐们的阵法,但是他也能感觉到这十名精锐身上,隐隐散发着夺人的杀气。
伸手拍了拍赵虎的肩膀,元起示意他不用担心,然后和颜悦色的向那名小厮问道:“你是何人?为何知道某的名字?”
那名小厮虽然是下人,但是眼力到不差,否则也不可能一眼认出元起来。见到天归营精锐的阵势,心中一凉,哆哆嗦嗦半天说不出话来,直到元起开口询问,才勉强平复了心情,开口答道:“小人是锦议郎府上的小厮,近几日议郎估摸着姑爷快到京城城了,就命小人每日都来北门等候,今日终于被小人等到了,议郎吩咐小人,请姑爷到府上暂住。”
原来是岳父锦尚派来的。赵虎闻言缓缓松开了握在剑柄上的手,但是依然没有下令让天归营精锐撤去阵势,以防万一。
天使在一旁听着双方的对话后,笑着说道:“呵呵,想必是锦议郎急于见到女婿,所以派人来等候。也罢,反正面见圣上还得些日子,将军便先到议郎府上暂住,一旦圣上有命,某再去请将军。”
元起拱了拱手道:“也好,那便暂时如此安排。”
向元起拱了拱手,天使就带领手下侍从掉头向城内而去。
送走了天使,元起又笑着对那名小厮说道:“劳烦你前面带路。”
那名小厮完全没想到元起会如此亲切,连忙伸出手向前方一指,口中说道:“锦府就在那边,请姑爷随我走。”
元起笑着点了点头,招呼赵虎等人一起跟随在小厮身后,向锦府走去。
………………………………
第四十八章 锦家有女初长成
小厮带着元起一行人来到府门口,自有下人入内去禀报锦尚了。
元起翻身下马,看到府门上悬挂的锦府牌匾,忍不住又想起了锦衣,六年之约终于到了,也不知道锦衣现在怎么样了,估计变的更漂亮了?琴艺也应该大有长进了。
锦府并不大,前后也就三进院落,但是府内的布置格调高雅,一应景观往往别出心裁,引人入胜。
元起一行人刚刚走进前院,一道靓影就从内院跑了出来,向着元起等人迎来。隔着一段不算远的距离,元起已经看清了跑来的就是自己朝思暮想的锦衣。经过六年时间的成长和蜕变,如今的锦衣已经长成了大姑娘了,亭亭玉立,美艳不可方物。
赵虎等人是第一次见到锦衣,悄悄打量着眼前的可人儿。明眸皓齿,冰肌玉骨,脸上不施粉黛而肌肤却如朝霞映雪,真可谓是倾国倾城。赵虎心中一乐,暗想:当今世上只有这个女子,才能配得上师兄。
元起默默的看着眼前的锦衣,心里有千言万语,却偏偏一句也说不出口。似乎是感受到了元起的心思,锦衣轻轻移动着莲步,缓步走到元起身前,双眸中闪烁着些微晶莹,也是什么话都没有说,从怀中掏出一方丝帕,帮元起轻轻擦拭额头上本就不存在的汗珠。
元起慢慢的抬起手,把锦衣的玉手握住,然后拉着锦衣的手放在自己的左胸位置上。感受着元起的心脏强有力的跳动着,锦衣眼中的泪一下子落了下来,微微用力按了元起的胸口一下,然后轻轻点了点头。两人之间什么话都没有说,但是彼此却都已经明白了爱人的心意,似乎千言万语,都在两人的一个动作中表达了出来。
此时无声胜有声,古人诚不我欺!
就在两个爱人无声缠绵的时候,一道不合时宜的笑声,打断了两人的温存:“元起来了啊?怎么还不快进内府,在外面站着干什么?”
抬眼看去,锦尚身穿儒士长衫,抚着胡须走了过来。当他看到锦衣已经先自己一步,来迎接元起,眼中立刻满是笑意,看着元起和锦衣,笑而不语。
被锦尚看的俏脸泛红,锦衣急忙抽回放在元起左胸的玉手,羞涩的站在元起的身边。元起也是嫩脸一红,但是转念一想,锦衣马上就要成自己的妻子了,又有什么好难为情的?于是也不在纠结,大大方方的对锦尚弯腰行礼:“伯父好!”
锦尚的目光,故意在元起的左胸和锦衣的玉手来回瞟了一圈,然后笑着说道:“怎么,刚才还亲亲我我,看到我来了,反倒生涩了起来?”
锦衣闻言俏脸更加羞红了,嗔怪的给了锦尚一个白眼珠,然后跺着脚,逃也似的向后院跑去。
看着锦衣跑掉的背影,锦尚转而对元起说道:“时至今日,你还叫我伯父么?”
听出了锦尚的话外之音,元起的老脸一红,再次向锦尚行礼道:“小婿拜见岳父大人。”
“哈哈。好好好,这样才对,走,咱们到里面说话。”锦尚笑呵呵的拉着元起向内院走去。
话分两头,再说那天使在京城北门处和元起道别之后,也没有回家,而是一路向皇宫走来。经过侍卫的验看腰牌,天使进入皇宫,直接向皇帝居住的西苑走去。刚刚走进西苑,就听到一阵少女的嬉笑声传来,心中不由得暗自叹息了一声,虽然皇帝现在已经有整顿朝纲的意思和决心,但是始终改不了这喜好美色的习惯。
无奈的摇摇头,对站在门口守卫的御林军侍卫道:“劳烦通禀圣上,某回朝复命。”那名侍卫转身走进了西苑。过来一刻钟,西苑内的女子嬉笑之声才逐渐停止了下来,由那名御林军回来招呼着进去面圣。
元宏坐在一把用象牙制成的夏凉椅上,看着令使走过来,跪在自己脚下。挥手斥退了身边所有的侍卫和宫女,低声问道:“爱卿一路可顺利?”
“禀圣上,一切顺利。元虎威和为臣一同来到了京城,现今在锦议郎府上暂住,圣上随时可以召他进宫面圣。”
“好,元起皇侄果然来了,想必他已经明白朕的意思。至于进宫之事,暂缓两日,先让他和久未见面的妻子温存一番,两日后朕在德阳殿召他相见,到时你去通传一声。”元宏开心的说道。
“是,为臣告退。”
元宏由衷感到今天自己的心情,忽然间变的很舒畅。似乎长久以来积压在自己胸口处的郁闷,也宣泄了不少。
晚饭时间,锦府的正厅内的气氛比往日热闹了不少。其实锦尚早年先是丧偶,接着丧子,膝下只有锦衣这一个女儿,平时视作掌上明珠。所以锦家的人丁十分单薄,只有锦尚父女两人而已。今天元起的到来,终于让府上的饭桌上多了些热闹,赵虎也陪同在座。
“来来来,元起再与我同饮一杯。”锦尚兴致高昂的拉着元起劝酒。
元起带着一连的苦笑道:“岳父大人,某实在是不胜酒力了。”
“哈哈,这是说的什么话,男子汉大丈夫岂能不会喝酒?来来来,再饮一杯。”
见到锦尚仍然不肯罢休,元起苦着脸向赵虎投去了求救的目光,赵虎憋着笑,故意甩给元起一个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脸色,然后还轻微的耸了耸肩膀,一副爱莫能助的样子。
看赵虎不肯救自己,元起又把目光转向了锦衣。锦衣抿着嘴轻笑了一声,轻声说道:“难得父亲今日如此高兴,夫君就陪父亲多饮几杯,父亲已经许久没有如此开心了。”
听到锦衣的话之后,元起只好硬着头皮端起酒杯,向锦尚敬酒:“既然如此,小婿却之不恭了,干!”
翁婿二人你来我往,又是连续喝了十几杯酒,元起最终不胜酒力,摇摇晃晃的拿起酒杯,想要在敬锦尚一杯,结果手上一个哆嗦,酒杯脱手掉在了桌子上,元起想要拿起酒杯,挣扎着站起身来,却感到一阵头晕,随后身子一歪,向地上倒去。
幸亏赵虎眼疾手快,一步窜到元起身边,伸手扶住了元起。惹得一旁的锦尚呵呵笑道:“这小子,原来真的酒量很差,到是难为他了。”
赵虎连忙向锦尚告罪:“先生,元起师兄不胜酒力,某就先扶他回房休息了。”
锦尚笑着点头道:“也好,待会我吩咐后厨给元起送去一碗醒酒汤。”
等到赵虎扶着元起走后,锦衣低着头玩弄一角,心思却早就飘到了元起身上去了。
看到锦衣魂不守舍的样子,锦尚故意重重的叹了一口气。锦衣听到父亲的叹息,抬起头问道:“父亲可是在生夫君的气吗?”锦尚哼了一声,说道:“我倒不是生元起的气,只是有些感慨罢了。”
锦衣疑惑的问道:“父亲有什么感慨?以致叹息?”锦尚道:“女大不中留啊!看到自己的夫君醉酒离去,整个心都跟着去了,哪里还在意老父如何?”说着说着,锦尚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原来是在调侃自己,锦衣这才纳过闷来。不由得又是双颊绯红,白了自己的父亲一眼,双手拨弄着自己的衣角。
看着自己的女儿,锦尚心中很是欣慰。论才华,锦衣不输一些名门世子;论长相,一直到现在自己都没见过比女儿更漂亮的。现在女儿又有了一个好归宿,眼看就要和元起完婚了,还是当今天子亲自主婚,这一切,都让锦尚老怀大慰。
举起酒杯又喝了一杯酒之后,锦尚缓缓说道:“也罢,不中留就不中留,只要衣儿能有个好归宿,老夫心中也就了无牵挂了。”
锦衣娇嗔的看了锦尚一眼道:“衣儿永远都是父亲的女儿,即便嫁给夫君之后,也还是父亲的女儿。”
锦尚仔细一想,也是这么个道理,即便嫁给了元起,锦衣依旧是自己的女儿,若是想念女儿了,就叫她回家来探望就是了,等再过几年,干脆自己辞去官职,也搬到北平去,和女儿女婿住在一起。
敲了敲桌子,锦尚面带笑意的对锦衣说道:“元起不会饮酒,想必明日一早必定头痛不止,你快去做碗醒酒汤送去,若是他身体不适,你要细心照顾,今后这些事你都要慢慢学会才行。”
听到父亲这句话,锦衣如蒙大赦一般,连忙站起身来,向锦尚道了一声别,然后匆匆向后厨走去。
锦尚愣在当场,半晌才反应过来,原来锦衣早就有这个意思,只是碍于自己没有发话,所以没有着急离开。“呵呵,女儿啊。”房间中,只剩下锦尚一个人发出既欣慰又感叹的声音。
做好了醒酒汤,锦衣也没叫侍女陪伴,亲自端着汤碗向元起的房间走去。走到门口的时候,恰逢赵虎打开了房门,从里面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