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全道:“阎王不曾说甚么,只听得鬼使说,‘李翠莲归阴日久,尸首无存。’阎王道:‘唐御妹李玉英今该促死,教翠莲即借玉英尸还魂去罢。’臣不知唐御妹是甚地方,家居何处,我还未曾得去找寻哩。”
唐太宗闻奏,满心欢喜,当对多官道:“朕别阎君,曾问宫中之事,他言老幼俱安,但恐御妹寿促。却才御妹玉英,阴下跌死,朕急扶看,须臾苏醒,口叫‘丈夫慢行,等我一等!’朕只道是她跌昏了胡言。又问她详细,她说的话,与刘全一般。”
魏征奏道:“御妹偶尔寿促,少苏醒即说此言,此是刘全妻借尸还魂之事。此事也有,可请宫主出来,看他有甚话说。”
唐王道:“朕才命太医院去进药,不知何如。”便教妃嫔入宫去请。
那公主在里面乱嚷道:“我吃甚么药?这里那是我家!我家是清凉瓦屋,不象这个害黄病的房子,狸狐哨的门扇!放我出去!放我出去!”
正嚷处,只见四五个女官,两三个太监,扶着她,直至殿上。
唐太宗道:“你可认得你丈夫么?”
李玉英拿眼瞧了刘全,道:“说那里话,我两个从小儿的结发夫妻,与他生男育女,怎的不认得?”
唐太宗叫内官搀他下去。那公主下了宝殿,直至白玉阶前,见了刘全,一把扯住道:“丈夫,你往那里去,就不等我一等!我跌了一跤,被那些没道理的人围住我嚷,这是怎的说!”
那刘全听她说的话是妻之言,观其人非妻之面,不敢相认。
唐太宗道:“这正是山崩地裂有人见,捉生替死却难逢!”好一个有道的君王,即将御妹的妆奁、衣物、首饰,尽赏赐了刘全,就如陪嫁一般,又赐与他永免差徭的御旨,着他带领御妹回去。他夫妻两个,便在阶前谢了恩,欢欢喜喜还乡。
人生人死是前缘,短短长长各有年。刘全进瓜回阳世,借尸还魂李翠莲。他两个辞了君王,径来均州城里,见旧家业儿女俱好,两口儿宣扬善果不题。
依旧那那巷子里面的面摊,上座的依然是金蝉子、紫微大帝二仙。
金蝉子依然叫了一碗素面,津津有味的吃起来。
紫微大帝看到归来的刘全夫妇,道:“你识得那刘全、李翠莲?”
金蝉子道:“在地府有过一面之缘,如要论交情,却半分也无,值得不过受人之托,全了他二人的情谊罢了。如果小僧不行此举,将来这李翠莲也必然会自缢身亡,二人再无相会之期,正如他们当年一般。”
紫微大帝道:“当年?”
金蝉子道:“焦仲卿与刘兰芝。”
紫微大帝哦了一声,道:“上一世,焦仲卿负了刘兰芝,这一世,刘全险些再负李翠莲,此二屡屡有夫妻缘分,却无白首之情。”说道此处,紫微大帝起了兴趣,有意算算他二人来生,一算之下,大是惊讶,道:“他二人身上,怎会有如此至宝?”
金蝉子闻言,顿了一下,道:“小僧轮回之事,在奈何桥头,见地藏王菩萨围堵此二人,难道便是为了你口中所说至宝?”
紫微大帝眉头微微一动,道:“地藏王菩萨威慑幽冥界,刘全二人轮回,他怎会不知?既然知道,如何会让刘全重回人间界,让那李翠莲借尸还魂?”
金蝉子道:“地藏王菩萨数年前就离开了幽冥界。”
紫微大帝懒得再问金蝉子,他屈指算去,并不见地藏菩萨影踪,再要细算,却迷迷蒙蒙看不清楚。喃喃自语道:“莫非,地藏王菩萨预备偷袭灵山不成?重新夺回佛位?”
金蝉子道:“五十年内,灵山不灭,此事,天尊应该比小僧清楚,何必多次一问?”
紫微大帝道:“三界之内,无人能逃过本尊的推算,唯有灵山的诸佛寂空大阵,能暂时屏蔽,地藏王菩萨不在灵山又在何处?”
金蝉子道:“天尊,你又何必自欺欺人呢?他去了哪里你再清楚不过,不管你承不承认,他都一起去往了那个地方,如果我是你,现在早回天庭,想尽一切办法将他留在哪里。”
紫微大帝看了金蝉子一眼,道:“你果然心狠。”
金蝉子道:“神佛的世界,较量的难道不是谁的心更狠吗?”
紫微大帝起身,道:“金蝉子,有一天你会发现,心狠恶毒的不是神佛,而是你自己。”
金蝉子闻言微微一愣,看着眼前的面汤,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等再次抬起头的时候,眼中已经澄清明亮,看不见一点尘埃,而紫微大帝早已不知道去向。
金蝉子付掉面钱,走进漆黑的小巷,心中想道:道门、佛门不遗余力地寻找那个的地方,是执迷不悟,还是未雨绸缪?正行走间,突然,一道黑影落在身前,一道寒芒只取金蝉子喉咙。
夜色,如同化不开的浓墨。
剑光,好似一道闪电,划开了夜色。
金蝉子站定,看着迎面而来的剑光,僧袍被杀气带起。
第一百七十八章 《法会》
萧实际上倒是个以孝道而闻名天下的贤人,听了傅奕的话,气得不知道如何反驳。
最后只得双手合什,行了一个佛礼,脸色像是猪肝一样,说道:“之所以有地狱,就是为傅丞相这样的人准备的啊!阿弥陀佛!”
太宗当年领兵打仗,杀人无数,玄武门兵变又杀死了兄弟,气死了父亲,一直都很有心结的。
他游历了地府,死而复生后,已经深信了报应昭然,地府与六道轮回都是由佛家掌控,所以太宗是铁了心的要推崇佛教了。
此刻,太宗见萧傅两人唇枪舌剑,胜负难分,说来说过,也没有说出一个能让人信服而礼敬佛门的道理来。
于是转头又对太仆卿张道源、中书令张士衡道:“你们二人怎么看?”
张道源和张士衡二人也都是信佛之人,听见皇上问他们,早已知晓了皇上的用意,一齐出班来奏道:“佛法清净仁恕,果正佛空。自古以来皆尊佛教为三教之首,不可毁,更不可废。请皇上明鉴!”
太宗要的就是这支持的声音,于是高声道:“二位爱卿说得好!朕意已决,即日起,选拔高僧,兴办法会,超度亡灵!再有反对者,削职为民!毁僧谤佛者,断其两臂!”
傅奕伏在地上,默默不敢出声。满殿大臣,再无一人敢反对。
太宗当即传旨,叫魏征和萧、张道源三人主持,去招集僧人。
并选举出一名有大德行的高僧出来,作为水陆大会的坛主,修建道场,准备水陆大会。
但凡出家作和尚当尼姑的,要么是父母不疼兄弟不爱的人,要么是命运坎坷看破红尘的人,要么是穷苦无依衣食无着的人。
所以金蝉子的这一世,不能去投生在富贵安泰的人家里。
然而若完全是一介布衣出身,又很难有对皇室的影响力。
不能让皇帝推崇佛教,就算是取回了经书来,也很难打开局面,很难把经书佛理传播天下,开枝散叶。
金蝉子的身世,好像是一件不容易安排妥善的事情。
不过观音菩萨与地藏菩萨二人都是有大智慧,修得了正等正觉微妙菩提的佛门尊者,这些许小事,自然难不倒他们。
如来在观音临行之前曾有交代:大唐国现在是道家地界,就是市井之中也多有道教的奇人异士,吩咐观音不要随意抛头露面,以免道家警觉,一切必须悄然周全地进行。
于是观音二人变化了形貌,变作两个衣衫褴褛的光头和尚,眉毛脱落,赤着一双脏黑的脚,一身红斑,又长有疥疮,两个手在身上抓挠个不停,活脱脱就是身患麻风病的模样,加之衣脏身臭,人人见了她们,避之唯恐不及。
二人远远地看见了都城长安,那里房屋鳞次栉比,街上车水马龙,人潮如织,果然是繁华大国,远非西牛贺洲的城邦可比。
观音二人不急着进城,一路上慢慢行走,故意等到了天黑时节才进了长安城。
二人是从西方来的,所以是从西门进城。西门大街的集市边上,有一座土地庙,观音心中一喜,带着惠岸往土地庙门走了过去。
庙里土地神乃是阴神,虽然是出身于道家,原本是归于道家管辖的。
但后来玉帝培植了一个佛教出来平衡道家的势力,把所有的阴间神灵都划出来给佛家管辖了,也就是说道家管天庭,佛家管地狱,而人间界则成了佛道两家都争夺的香火之地。所以土地的身份有些半道家半僧家,有些不尴不尬。
庙里的土地看见有两个人走了过来,认出是观音菩萨,看见二人如此装扮,又在夜晚降临,吓得胆战心惊,慌忙带着庙里的鬼卒阴兵跪在地上迎接,语带惶恐地道:“不知菩萨降临,有失远迎,请菩萨罪责!”
“不怪!都起来!”
土地等人起了身,把观音二人请进庙里,又请二人上坐,奉上茶水糕点,准备去通知长安城里其他的城隍与土地们前来参见。
观音制止道:“慢着!我这次来长安城,是有要事要办,不要去惊动了他人。我借你的庙宇暂住几天,到时候还你,切记不要走漏了消息!”
土地唯唯答应,令人把庙里好好清洁了一番,又向观音请了安,告了罪,带了阴兵鬼卒去另外找地方居住了,把庙让给了观音。
观音与惠岸就在土地庙里住了下来,开始了精心谋划取经人的事情。
想当初如来贬谪金蝉子到东土投胎为僧人,金蝉子不负重望,经过了一世又一世,几百年的努力,不但把佛法传入了东土,并且曾一度盛极一时,不过却也惊动了道教。
道教觉察到了佛教的行动,于是也走了一着妙棋,让很多道教的能人异士辅佐隋朝唐国公李渊争霸天下,成功夺得了江山,是为大唐开国高祖皇帝。
李渊自称是太上老君的后人,重用道士,自上而下的抑佛尊道。
这样一来,道教的地位自然就越来越高。
民间以天子的喜好为喜好,于是也是大兴土木,修建道观,道教日益鼎盛,远胜佛教。
这一着棋实在是高明!
这是一着佛教无法走出来的棋,佛教总不能让一国之君自称是和尚的后代吧?
和尚是出家人,又哪里来的后代?
观音以她的大智慧,思量来思量去,觉得要想破解这着棋,中兴佛教,完成如来法旨,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解铃还须系铃人,还是得从皇帝身上入手。
而此时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
于是,一场大幕在长安城里悄然拉开。
如来的传经大业,是交给了两个人统筹安排的,一个是观音菩萨,一个是地藏菩萨。
这两个人一阴一阳,各有所司,观音在阳间,地藏在阴间。
观音菩萨到了长安土地庙里后,请来了地藏菩萨共商大计。
地藏也认为最好的方法是从皇帝那里着手。
方向已经明朗,那么接下来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要让皇帝需要佛经。
这就像是做买卖,而且买卖双方都是固定的人,要把这个事物卖给他人,首先就是要让他人需要这个事物。
观音与地藏都是大智大慧的人,两人围绕这第一个问题,在土地庙里计划了很久,直到确实周全,地藏菩萨才离开了,两人各自分头行动。
长安城西门外大街集市边的土地庙里,观音菩萨和惠岸在那里住了几个月了。
这几个月来,观音菩萨与地藏菩萨在背地里一阴一阳,阴阳配合,的看着金蝉子和道人两人,先以骄横的泾河龙王做引子,引发太宗魂游地府。
太宗回了阳间之后,果然立即就尊佛礼佛,还金银给相良,放罪人回家,发宫女出宫,送瓜果归阴,兴建水陆大会。
去西天取经,路途遥远,途中不但有妖魔鬼怪,还有很多国家。
有了孙悟空等人保护,妖怪已不足虑,那些凡人的国度却要有大唐御赐的通关文牒才行。
这就是要让太宗兴办水陆大会的原因。
如今天下尊佛,水陆大会也在筹备当中,观音与地藏的任务就完成了第一步。
下一步,是让金蝉子去西天取经,把佛经取回东土来,让太宗颁旨弘扬天下。
观音菩萨又开始了行动。
皇宫里,魏征、萧、张道源三人领了圣旨,贴出了皇榜,选定了长安城西的化生寺作为水陆大会道场地,把所有来到长安城里的僧人都请到了化生寺里。
魏征三人把僧人的资料一一查看,要从中选出一位有德行的高僧作水陆大会的坛主。
当然,观音菩萨与地藏菩萨早有安排,一定会让他们选出金蝉子作坛主的。
方法很简单,前一晚魏征又做了一个梦,梦里崔来与他相会。
两人东拉西扯地说到了兴办水陆大会选坛主的事呢。
崔向魏征举荐了一个人,这个人的法名叫做陈玄奘。
陈玄奘是当朝郧国公殷开山的外甥,魏征三人也是认识的,魏征把人选一说,萧和张道源二人都完全赞成。
于是毫无意外地,第二天,陈玄奘就被选举了出来,三人带他一起去见太宗皇帝。
三十一岁的陈玄奘正是金蝉子转世,如今是长安城里最负盛名的高僧。
“好!好!选得好!选得好!确实是有德行有禅心的和尚!陈玄奘,朕赐你五彩织金袈裟一件,毗卢帽一顶,封你为左僧纲、右僧纲、天下大阐都僧纲!这水陆大会,你得给朕好好用心哪!”
太宗见选出来的高僧是陈玄奘,大为满意。
陈玄奘的外公和父亲都是朝中大臣,知根知底的,要是别人,太宗还有可能不放心呢。
左僧纲、右僧纲、天下大阐都僧纲,这官职实在是大得无以复加,整个东土大唐的僧侣都归陈玄奘来管。
陈玄奘谢了恩,领了旨,就前往化生寺,着手挑选僧人,安排水陆大会大小事宜。
没几日,选出了一千二百名高僧,分作上中下三堂。
一切所需物品,置办整齐,安排妥善,选定黄道吉日九月初三,开启七七四十九日水陆大会。
陈玄奘写了奏表,上报太宗。太宗准了,叫他如期进行。
开坛之日,太宗将率文武百官与皇亲国戚亲自到来点香。
贞观十三年,九月初三日,癸卯良辰,陈玄奘大阐法师,带领着一千二百名高僧,在长安城化生寺开坛作法,开始七七四十九天的水陆大会,讲佛诵经,超度亡灵。
这一天,太宗皇帝早早散了朝,带着文武百官及皇亲国戚,乘龙车凤辇,一路逶迤来到了化生寺里。
化生寺里正奏着佛乐,诵着宝经,和尚们见到太宗御驾亲临,都停了音乐。
陈玄奘**师起身走下法坛来,带着一千二百僧人都过来参见太宗。
行完了君臣之礼,陈玄奘引着太宗及百官等人绕佛三匝,拈香礼佛,参拜如来佛祖金身。
拜完如来佛祖,陈玄奘法师又献上济孤榜文给太宗看,榜上写着:
“至德渺茫,禅宗寂灭。清净灵通,周流三界。千变万化,统摄阴阳。体用真常,无穷极矣。观彼孤魂,深宜哀愍。此奉太宗圣命:选集诸僧,参禅**。大开方便门庭,广运慈悲舟楫,普济苦海群生,脱免沉疴六趣。引归真路,普玩鸿蒙;动止无为,混成纯素。仗此良因,邀赏清都绛阙;乘吾胜会,脱离地狱樊笼。早登极乐任逍遥,来往西方随自在。”
“诗曰:一炉永寿香,几卷超生。无边妙法宣,无际天恩沐。冤孽尽消除,孤魂皆出狱。愿保我邦家,清平万年福。”
太宗看了满心欢喜,对众僧道:“你们好好把这水陆大会作好了,朕重重有赏!”
陈玄奘领着一千二百名高僧一齐拜伏谢恩。
观音菩萨带着惠岸正在化生寺上空的云端里,看着这整整齐齐的法/会,又见了太宗皇帝率满朝权贵亲临祝香,陈玄奘主持得也有头有道,心里自然高兴,心想“一切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