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御仙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御仙魔- 第4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行你亲自去楚地,却让王建带人去对付南诏,这样的安排其实我并不那么认同。”宋娇认为李晔亲自南下,就是存了考验王建的心思。
    她接着道:“王建在蜀中多年,已经有不俗的影响力,就算说不上根深蒂固,也绝对不能等闲视之。
    “而且他接受你的招降,避免了蜀中遭受兵祸,无论是军中将士还是百姓,都是打心眼里感激他的。你让他从蜀中出击,去对付南诏王,就不怕他借着这次机会做大?”
    按照宋娇的想法,李晔不用王建是最稳妥的,让他安享富贵就是了。
    从“帝王心术”的角度上说,在皇朝四面受敌,大举用兵的时候,应该消除内部一切隐患。将王建干掉其实最为省事。
    如果李晔不想背信弃义,还一定要用王建,那让王建去北境,也比让他过蜀中去对付南诏强。
    任何一个臣子,能够在这样的局势下,得到人主重用,去防卫重要边地战场,就没有不感恩戴德的理由。
    所以宋娇觉得,让王建去对付南诏就是画蛇添足。
    李晔却不这样认为,他道:“我接受王建的归降,还留着他的性命,不是为了给天下人做个样子,彰显我自身的仁义厚德,而是我的确能容得下这个人,也容得下他的人生抱负。”
    这话落在宋娇耳中,让她看李晔的眼神,都变得格外怪异。
    天下形势,早已清楚明了。在宋娇看来,以李晔的功勋才能,继承皇位是必然之事——她也不认为这有悖人伦。
    太宗皇帝为了皇位,可以杀兄弑弟,软禁逼迫父亲——虽然从史实的角度上说,太宗这也是为了自保,不这样做就会被兄弟害死,但事情毕竟就是这么个事情,既然做了,天下人想怎么看太宗皇帝都得接着。
    大唐皇朝有这样的先例,李晔让李俨将皇位让给他,有什么不可以?且不说李俨本身就不管事,在宋娇心目中就是一个昏君,就算他是个明君,那又怎么样?
    既然是要做皇帝的人,自然不能对听由隐患在身边一直存在。就算李晔有太宗皇帝的胸怀,不杀功臣,但也没有重用昔日对手的道理。
    李晔能够容许岐王领兵征战,已经足够让宋娇吃惊,后来知道了岐王是女子,她也就不在意了。虽说修真世界男女位差并不那么大,皇位可从来没有女子来坐的——除了武则天。
    但王建却是货真价实的男子,他是有可能谋求大业的。
    连马殷都敢在举世攻唐的局势下,谋求成就自己的功业,王建比马殷要强十倍,先前迫于形势,不得不向朝廷投降,现在难道就果真没有别的心思?
    李晔看宋娇的样子,就知道对方在想什么,他自嘲的无奈笑笑,“宋姨多虑了。我能不杀朱温,能重用岐王,还能许诺蜀王显贵一生,最根本的原因,不是我无条件相信他们,而是我有控制他们的能力。
    “天下诸侯,在我眼中,也不过尔尔。我若想要杀他们,真的就是反手之间。我对大唐天下有绝对的掌控力,这是我能海纳百川的基本道理。”
    听了这番话,宋娇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古往今来,有资格说自己能够以一己之力,掌控整个天下的帝王,或许根本就不存在。恐怕只有秦皇汉武,能够勉强够到这个水准。
    为什么这个可能性微乎其微?只需要说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如果所有臣子加起来的力量,超过了帝王,那帝王就不能说能只凭自己镇压天下。
    这个说法看起来很无理。毕竟要所有臣子都跟帝王为敌,恐怕也只有皇朝末世才会出现。但身为帝王,就该这样看问题。
    只有这样看问题,他们才会防范每一个臣子,不付出绝对的信任,始终保持臣子力量的平衡,甚至刻意营造对抗。为什么帝王心术最核心最基本的观点,就是平衡术?这就是道理。
    天下之大,帝王才是最没有安全感的那个人。
    他得防备所有人觊觎他的皇位。
    天下没有比皇位更加尊贵的存在。
    所以帝王认为每一个人都在觊觎他的皇位。
    但这样的道理,放在李晔这里是不准的。
    纵观历史,并非所有君王,都会在朝堂上施展平衡术,以保证自己对朝堂和天下的绝对掌控。
    譬如说,秦孝公嬴渠梁。
    他用商鞅变法,就是彻底信任商鞅。
    秦孝公这么做,是因为秦国已经到生死存亡之秋,不如此,不足以让秦国在战国中继续生存。
    但李晔不同。他这么做,是为了让大唐恢复盛世。
    从表象上说,两人的确有所差异,但从本质上看,两人其实没有区别。
    秦孝公需要通过商鞅,来让秦国凝聚所有子民之力,李晔虽然不是通过岐王、蜀王达到凝聚人心的目的,但他的根本所求,就是为了让所有百姓都忠心于他。
    所以他的形象,必须是完美的,甚至是高于之前一切帝王的。
    李晔现在表达的态度,就是他之所敢谋求这个,是因为完全能够凭借自己掌控天下。
    宋娇无法反驳这样的李晔。
    她看着李晔哑然失笑,眼神奕奕又明显有些奇怪道:“我从很早之前,就告诉自己,你跟李岘是不同的,不能用对李岘的标准来衡量你。所以这些年来,我一直用先前的明君雄主的标准来看待你。
    “现在我发现我还是错了,你或许跟所有帝王都不同。虽然不知道这究竟是什么原因,但事实无法辩驳。你的确能够凭借一己之力,掌控整个天下。昆仑之变的旧事,再也不会上演了。
    “现在就算是朱温、王建、李茂贞联手,也无法危及你的性命。就算是他们跟攻唐的那些对手内应外合,也无法倾覆你的江山社稷。我不知道事情是从什么时候变成这样的,但我现在感觉到了,很清楚的感觉到了,现实已经成了这样。
    “这真是奇怪,明明都是阳神真人境巅峰,你却有瞬杀天下一切修士的能力。这简直匪夷所思。但或许,这就是真正的帝王应该有的能力。你做到了,你就该成为天下之主。
    “如果这回举世攻唐的局面被你化解、打破,我甚至都想不到,还能有什么样的存在,能够阻止你恢复大唐盛世。甚至,我已经隐约感觉到,你创造的大唐盛世,甚至可能超过天宝大唐!”
    李晔听得连连点头,毫不掩饰自己的心情。
    他不需要掩饰自己。
    只有强大到一定程度的人,才能够不掩饰自己。
    不管怎么说,有知音都是一件幸福的事。
    宋姨能够这么了解自己,还对自己这么有信心,就算李晔不骄傲,内心也是愉悦的。
    从关中南下,就不得不过秦岭。
    连绵大山地势险峻,要道隘口无不有雄关耸立,这是保卫京畿的必要措施。只可惜,固国用山川之险,注定是无法长久的。再险要的关隘都需要人守,一旦守城将士人心涣散没有战心,天堑也是通途。
    黄巢能正面攻破潼关,根本原因当然不是潼关年久失修,也不是他的部曲有多能打,而是守关将士一触即溃。
    李晔跟王建、李茂贞等人,通过秦岭进入汉中的时候,眺望山川云海,不由得想起当年初到终南山时,被终南山道门针对的那些往事。
    彼时,他刚成就练气不久,出仕考核的时候到这里来追查一宗大凶案,顺藤摸瓜之下,揭开了道门陷害李岘的阴谋,还将宋娇这个青衣衙门大统领带回了长安。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面对熟悉的山河景致,李晔情不自禁吟出这句词。
    岐王暗自复述了一遍,奇怪的看着李晔:“这好像是词?韵味倒是不错。然而现今是春日,你怎么说萧瑟秋风?还有,这词我从来没听过,难道是你的新作?”
    李晔随口回答道:“倒不是我的作品,是太祖的词。”
    “太祖?哪朝太祖?”岐王怔了怔,仔细回想了一遍历朝历代的帝王,“秦汉以来,好似没有那位帝王被称作太祖吧?汉唐开国之君,也都是叫高祖”
    李晔这才发现自己说漏了嘴。他当然没法跟岐王解释,那是自己在地球上那个时代的太祖,只能打着哈哈掩饰过去。
    “殿下,此行下官从蜀中出发,带领青衣衙门大修士与蜀兵直取南诏,战事如何尚且不可预料,不过有殿下派遣的帮手,想来不会有太大问题。不知殿下还有什么需要嘱托的?”王建说这话的时候,显得有些局促。
    不只是宋娇,他自己都觉得,李晔这样的安排好像有些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对自己太过信任。
    当然,也可能有另一种可能。李晔认为自己天生反骨,对自己非常不放心。
    甚至认为自己一有机会就会想要造反,所以干脆给自己这样一个机会,让自己露出狐狸尾巴。然后再在事情还未失控的时候,以雷霆手段将自己灭杀。
    就像这回对待马殷那样。
    李晔正愁着如何敷衍岐王,让她不要老是追着问太祖是谁,有王建的话让他转移话题,自然是非常乐意解答。
    他笑容随和道:“南诏虽然危害蜀地、岭南边境多年,但相对整个皇朝而言,也不过疥癣之疾,调集长安禁军对付他们,那是小题大做了。要平定南诏,只需要遣一偏师即可。蜀王跟南诏有旧怨,此番算是我帮你了却一桩心事。”
    南诏就是后来的大理国,金庸小说里“段誉”的地头,在后世也就是云南及其周边。
    如果说相对中原而言,吐蕃、契丹就是一群蛮子,那此时的南诏,大部分人都是野人。山寨和山头部族是主要群体,有限的几个城池百姓也并不多。南诏王名义上是南诏的王,实际上也就是个联盟首领。
    他们先前能够危害蜀地、岭南边境,不过是趁大唐虚弱而已。
    现如今大唐国内平定,要解决他们,在李晔看来,也就是挥挥衣袖的事。
    若不是知道自己不强,南诏王也会跟契丹结盟,还处处以其为尊。
    南诏以为他们靠上了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可以优哉游哉的乘凉了,殊不知,在李晔心目中,如果说契丹是一棵大树,那大唐就该是大树头上的天!

第十一章 异变陡生 大战降临
    李晔等人还未完全走出秦岭,宋娇就亲自追了上来,通报了一个让所有人始料未及的消息。
    “契丹准备在春日发动攻势?”
    听到宋娇的情报,李晔不由得微微一怔。
    契丹、南诏使者跟马殷相见的时候,约定的起兵时间是秋后,这已经被青衣衙门在长沙的探子反复确认过。为何现在战事忽然提前爆发,还提前了半年?
    如此重要的军情,李晔相信宋娇已经反复确认过,要不然不至于向自己禀报,还亲自追赶过来。
    李晔沉声问道:“回鹘、党项、沙陀、南诏等部,是否也准备在春日或者说,在眼下发动攻势?”
    宋娇面色非常罕见的有些苍白,“青衣衙门在西楼的探子,最先得到契丹将于近期发动战争的消息后,我就派遣大修士去各方深入探查过。经过相互对比验证,我确认,各方的先锋大军,将于近期对边关进行突袭!”
    李晔稍作寻思,又问道:“长沙情况如何?马殷也打算在春日举事?”
    宋娇摇摇头,“这就是奇怪的地方。青衣衙门在楚地已经确认了无数遍,马殷的起兵计划依然是在秋日进行。他暗中召集的旧部,以及他的旧部召集的人马、粮秣,都还没有完全准备到位,莫说近期,就算在夏日也没有起兵可能!”
    顿了顿,宋娇补充道:“契丹、回鹘等,从去年冬日就在做开战准备,一切行动有条不紊,青衣衙门对这些情况都有一定掌握。出乎我们意料的是,他们在明面上大张旗鼓的准备下,还隐藏着更深的行动,因为十分隐蔽,主事者身份非同一般,我们的人接触不到,没能及时察觉。”
    宋娇很羞愧。
    李晔长吐一口气,“宋姨不必觉得惭愧。青衣衙门又不是神,能够及时探知各方的真正行动时间,已经给了皇朝应对之机,足称劳苦功高。”
    战争即将开始。不同的是,它将不再是由李晔单方面主动袭击,而是全面爆发。也就是说,举世攻唐的局面,还是要发生了。
    甚至是已经发生了。
    李晔这回亲自去楚地,根本目的是为了宣慰楚地、岭南百姓,趁机收拢两地百姓的气运,增益自身修为。要不然他犯不着亲自出动。
    在李晔的预计中,这次南行楚地不会有太大波澜,也没有调集长安禁军的打算——长安禁军近期的任务,是在李晔平定楚地、南诏后,跟随李晔北上。
    没想到的是,局势竟然在此刻出了这样的变化。
    马殷以为他得到了契丹、南诏的支持,可以趁着大唐边患四起之际,在南方成就自己的功业,殊不知,契丹只不过是把他当作迷惑李晔的棋子使用!
    派遣使者到楚地跟马殷暗中联络,耶律阿保机就没想过能瞒过青衣衙门,他就是要借此事让李晔认为,举世攻唐发生在今天秋天,让李晔疏于防备!
    这样一来,当春日大战骤然降临的时候,防范不及的大唐面对四面烽火,就算李晔有通天彻地之能,也要手忙脚乱,应付起战事来捉襟见肘,最终走上覆灭的道路!
    等大战忽然来临,马殷虽然准备不足,但箭在弦上也不得不发,只不过仓促起兵,他的成就注定有限。
    也就是说,马殷能够祸乱楚地,起到让李晔内外交困、苦不堪言的效果;而一旦李晔兵败,他根本就没有力量跟契丹交锋,妨碍契丹吞并中原的大计,很快就会飞灰湮灭。
    这是一石三鸟之计,李晔想到这里的时候,都不得不佩服耶律阿保机的智谋。
    他抬头看天,悠悠道:“看来,我们先前小觑我们的对手了。”
    宋娇沉默不语,王建面色难看。所有人都意识到了大唐现在面对的挑战,到底是有多么严峻。
    唯独岐王大手一挥,霸气道:“怕它作甚,兵来将挡水来土淹!莫说现在边境战火还未燃起,就算战争已经全面爆发,难道大唐就怕了这些豺狼虎豹?!”
    她这话一出,除了李晔,所有人都神色奇怪的看着她。
    在这种时候还能把话说得如此慷慨激昂,并且斗志丝毫不受影响的,除了李晔,恐怕也只有岐王了。
    岐王本就是个火爆性子,经过河西、凉州两役的大胜后,自信心空前高涨,霸气也就被养了出来,现在就算面前是刀山火海,她也敢嗷嗷叫着挺枪冲杀向前。
    李晔笑了一声,“有岐王在,大唐自然不惧任何挑衅之敌。”
    说着,他看向宋娇:“各方先锋大军,大抵会何日出动?”
    宋娇寒声道:“综合青衣衙门探知的蛛丝马迹,早则一月,迟则两月。”
    李晔点点头,对岐王道:“你就不必跟我去楚地了,即刻返回京师,带狼牙军为先锋,火速北上。一月之内,必须破了党项、沙陀两部!我会派人给鞑靼部、黄头部传信,让他们从草原声援。”
    岐王神色一振,抱拳道:“领命!”
    大军出征,需要准备粮草军械。从长安到夏州,行军都需要不少时间。李晔的这份军令,可以说严苛到了极点,寻常时候根本没有办法实现。
    但是眼下不同,李晔原本就打算从楚地回来后,就奇袭党项、沙陀两部,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辎重早已在前线汇集,无需临时调派。
    狼牙军以精骑为主,在沿途各州县妥善安排食宿的情况下,可以做到兵贵神速。
    不过一个月时间,也就是够狼牙军赶到夏州、云州而已,李晔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