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倾城道:“那第二个问题是什么?”
李茂贞道:“我手上没有一只可以比拟狼牙军的精骑”
上官倾城道:“狼牙军还有五千骑。”
“五千骑是不够的。”
“不够的你补充就是。”
“不是狼牙军的精骑,你用起来,可能不太顺手。”
“这对名将来说不是无法克服的问题。”
李茂贞沉吟下来。
很显然,上官倾城战意已决。
她早就战意已决了。
她一直都战意决然。
李茂贞意识到了这一点。
她感到敬佩、高兴,又感到哀愁、嫉妒。
她终于明白,为何成就名将的是上官倾城,而不是她这个岐王。
作为一个战士,对方比她要纯粹得多。
李茂贞收敛心神,郑重道:“三万精骑,我会尽快调拨给你。只能有三万,再多,动静就太大。”
上官倾城问道:“作战目标是什么?”
李茂贞凝神道:“出击漠北,尽你所能,杀伤一切你能杀伤的敌军。”
上官倾城抱拳:“上官倾城,接令!”( 帝御仙魔 )
第三十二章 惊天巨变 背水一战(5)
长安。
“若是战事不利,必要时候归义军等可以退守凉州。有河西、灵武两镇为后援,归义军和禁军要守住凉州,基本是十拿九稳的事。”
李晔揉了揉眉心,对堂中的李振、崔克礼等人道。近来局势紧张,他一直坐镇中书省,方便跟各级官员协商各项事务。
“王建若是守不住蒸笼峡与五尺道,也可以退一步守卫益州,这是底线,无论如何,蜀中大地不能被烽火弥漫。保证河西、蜀地不失,是此战我们必须保证的。”
说完这话,李晔停了下来,端起茶杯润了润嗓子。
自打首封南诏、阳关败报传回之后,近来两地的不断有败报传来,虽然没有起初那么严重,但也不可小觑。作为沙场宿将,李晔当然知道这是必然,就像剧烈地震之后,总会出现余震。
无论是阳关失守,归义军失去重大屏障,还是王建的主力大军损失惨重,都会造成此消彼长的战争局面,在阵脚没有稳下来的时候,要想挡住南诏、回鹘方面优势修士兵力的猛攻,无疑不太现实。
只有等李晔调派的修士,赶过去之后,才能帮助两方稳定局势。李晔综合了各方面的情况,推算了一应事务的进程,最终制定了凉州、成都不能丢失的底线。
众人退下去后,李晔闭上眼,安静地思考眼下局势。
虽说仙域胜负,能够反哺凡间战局,但仙域之战能否获胜,李晔也不敢说有十足把握。还没有出结果的事,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发生意外,哪怕在他心中,释门、道门、妖族联军的力量,是超过契丹、回鹘、南诏等各方仙人大军的。
为了避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会出现的鸡飞蛋打的局面,李晔对凡间战事的安排,也必须朝着求胜的方向努力。
河西、蜀中的战局稳定下来不难,挑战性十足的依然是北境战事。
击败契丹,就能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这是李晔从战争开始就有的判断,局势发展到眼下这种情况,他仍然是这种判断。
李茂贞给上官倾城调派了精骑,对方正在云州准备出击漠北,这个行动计划李晔已经同意,现在他要考虑的,是如何最大限度保证上官倾城取得胜利。
如果狼牙军七万精骑尚在,出击漠北打破僵局,对上官倾城而言,几乎不会有什么意外。但是一支非兵家战将一支统属的军队,主将对战阵的掌控力就要弱很多,而且现在也没太多时间,给上官倾城跟将士们磨合。
这个问题李晔没有办法解决,只能下令上官倾城出战时,要量力而行。在这个问题之外,他能做的,就是尽量增强这支军队的力量。
大唐境内的修士,现在都去了各方战场,连青衣衙门也是如此,如果不这样,李晔就无法稳定河西、南诏。无空释门的主力回了凉州,全真观的主力去了蜀中,两方同时还要防备吐蕃贵族余孽。
在楚南怀、苏娥眉身在异国的情况下,眼下李晔能够动用的修士力量,也是不剩多少。
就在李晔寻思这些问题的时候,一名官员急急来报,说是皇城门外聚集了大批学生,正在下跪请命,要求为国出战,还递上了请战书。
“修行学院的学生?”李晔接过请战书扫了一眼,皱了皱眉,“这个时候,他们来添什么乱。”
去年秋天,长安修行学院才正式招收学生,现在还不满一个学年,学生也只有八千人,虽说有不少即将成就真人境的,但大多数都是练气初期上下,一群翅膀还没长好的雏鸟,哪有现在就去天空翱翔的道理。
对李晔而言,长安修行学院,是他推行全民修行这项国政的基础,里面的学生日后也都是要有大用的,说是大唐未来都不为过。现在的战争局势虽然僵硬,但还没到需要把“少年人”送上战场的地步。
李晔本来不想多理会这件事,让一员大臣出面,让他们回去就行了,但转念想了想,“少年人”的血气意气可鼓不可泄,便让来报信的官员,去把几名为首的学生带进来。
不出李晔所料,为首的几名学生中,果然就有张长安和楚铮。看他们的行走站位、目光神情,张长安和楚铮还是绝对领头者。
这也不奇怪,他俩都是在河西、阳关浴血奋战,为国立过军功的,无论是天资心性还是地位身份,要成为学生领袖都不那么难。
“想要为国征战,从学院学成出来后再说,眼下皇朝虽然四面战火,朝廷却还能处理得好,完全没有到需要把幼崽送上战场的地步。你们若想立功,就在学院好生修行,来日走上战场的时候,不要败军辱国才是。”
李晔认可了对方精忠报国的信念,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张长安和楚铮相视一眼。
前者抱拳道:“殿下教训的是,普通学院学生,的确应该好生进学才是,但是我们不同。我们之前就是沙场战士,现在国家有难,我们哪有安心进学的心思,请殿下容我等出战。等到灭了敌寇,我们再回来继续进学!”
楚铮连忙接话道:“长安修行学院,培养的是为国所用的将士和官吏,而不是一群需要被人保护的士子。现如今举世攻唐,若是我们不出战,日后学院的学生,只怕会安享太平,忘了什么是报国。
“眼下学院初建,正是树规矩、立传统的关键时候,我们必须要让后来的学生知道,进了学院,就到了报国的地方,随时要准备为国奋躯。只有这样,往后的学生才知道,他们为何要进学院,他们进学院是做什么的!”
其他几名学生,也相继表明了坚决的态度。
长安修行学院这批学生,大多都是军中有功之士,最不缺乏的就是血气之勇。
李晔沉吟下来。
他本来不想让学生出战,觉得这是对他们的不爱护。
但李晔也不得不承认,张长安和楚铮这些话说得很有道理。
长安修行学院并不是什么象牙塔,而是一座预备“军营”,从这里面走出来的学生,往后无论是为官还是为将,最需要的,就是明白自己的使命。
大唐修士的使命,当然是为国而战,无论是投身沙场,还是投身政事,彼处都是他们的战场。
树立这样的使命与传统,对长安修行学院的未来,乃至对大唐的未来,的确是有益无害的。只不过,这对这些学生来说,多多少少有些残酷。
然而皇朝要长盛不衰,本来就是一个残酷的历程,这意味着许多将士需要血洒疆场,为皇朝灭杀一切觊觎之敌,也需要治理内政的官吏,多少有些不畏权贵、不容宵小的铁血之气。
要培养这些东西,很不容易。
李晔沉默了许久。
临了,他目光炯炯地道:“我给你们两日时间,两日后,北赴云州,到狼牙军主将上官倾城军前报道,听其调遣。记住,我只要三千人。”
张长安、楚铮等人相视大喜,连忙拜谢,同时表明不需要两日,明日就能启程。
只要三千学生出战,就有很多学生没有机会,李晔这么选择,当然是突出此事的珍贵和荣耀。张长安和楚铮回去后,挑选的自然是学院精英,这就能树立一种先进感来。
只允许三千人出战,也是李晔为了保存学院实力,若是战事不利,至少学院还能办得下去,日后也有卷土重来一雪前耻的可能。
上官倾城率军出击漠北,是不能耽误的要紧事,没有贻误战机道理,但在战局僵持的当下,此战也没有到火烧眉毛的程度,该做的准备是一定要先做好的。
譬如说,与秘密调遣到这里的三万精骑,进行必要的磨合训练,尽量消除战阵配合中的滞涩感,尽快提升兵家战阵之力的威势。纵然不能跟如臂指使的狼牙军精骑媲美,至少也要做到细节不差,大处无错。
因为这些训练需要一定时间,所以张长安、楚铮带着三千学院弟子,日夜兼程赶到云州之后,还能跟着这三万精骑熟悉几日。
对李晔派遣过来支援自己的三千修士,上官倾城感到分外惊喜。
实话说,带着三万精骑出关,在后勤无法得到有效保证的情况下,于广袤的草原中寻找敌军、不停转战,还要避开契丹大军视线、击败所有遇到的敌人,难度很大。就算是上官倾城,对此也无法有半分轻松之感。
三万精骑,说到底战力还是有限。
而要是人太多,目标又太大。
三千学院修士的到来,无疑极大增强了这支军队的实力,在现有条件下,最大限度提升了他们的战力。要知道,狼牙军精骑之所以被称为天下至锐,首先就是军中修士比例高得离谱,远不是其它长安禁军能够比拟的。
这三千学院学生,基本都是从军中而来,对沙场之事和战阵之道都很熟悉,充入军中担任各级军官,也完全能够胜任,陌生感的消除也会很快。
要是普通修士,不识战阵之道,也就不能进入军队担任职位,否则一旦战事激烈,需要各种应变时,自己首先就会乱了阵脚,那就会酿成灾难。
这也是李晔同意学院学生出战,并且把他们派给上官倾城的原因。
当上官倾城率领这支三万余人的精骑,离开云州桑乾关进入漠北草原时,在城头目送他们的李茂贞,心中对他们此行之战已经颇有信心。( 帝御仙魔 )
第三十三章 格桑
面对一群凶神恶煞的骑兵,蜷缩在地上的格桑,死死抱着自家最后一只小羊,无论面前的壮汉对她如何拳打脚踢,她仍是咬紧牙关不松手。
哪怕嘴里已经有咸咸的血液流出,纵然这样做注定是徒劳的。
春天刚刚过去,好不容易熬过寒冬的牛羊们,现在正是长大的关键时期,此时放牧是牧人们最开心的时候,只要牛羊们吃得足够多,长得足够壮,冬天的时候才不会饿死人。
今年是个好时节,草原上野草繁茂,这本是牧人们最幸福的时光,十三岁的格桑听部族里的老人说,这是近十年来水草最丰茂的时候,如果今年他们好好放牧,明年部族就能养活更多人,部族就能壮大不少。
只可惜,在这样的好时节,草原上却有了大战,影响所有人的大战。
兵灾不是天灾,却往往比天灾更加可怕。
契丹大军攻打大唐已经几个月,早先携带的牛羊吃了不少,却始终没能大规模攻进长城去,从汉人城池和村落里获得粮食补给。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军不得不分出许多战士,到草原上筹措军粮。
在任何地方,军队在战时筹措粮草的方式都大同小异。
抢,是主要内容。
格桑所在的部族并不大,老弱妇孺加在一起,也只有一百多人,正因如此,他们的部族没有参与这场战争的资格,现在被抢掉牛羊就很正常。
没有牛羊的部族要如何生存,这个问题明显是军队不会考虑的,军队得先保证自己的生存。
格桑昏昏沉沉睁开眼的时候,眼前已经没有自家的羊群,几十只羊一只都没被留下,远近各处其他族人的牛羊也都不见了,那些反抗的人现在都成了尸体,横七竖八躺在寂寥的草地上,流淌进草地里的鲜血已经开始凝固。
如此丧心病狂的抢粮方式,在草原上也不多见。
格桑感觉自己的脑袋疼得像是要裂开,她现在很怀疑自己脑袋上有几条裂缝,颤抖的手小心翼翼摸了半天,没有找到恐怖的裂缝,她才微微松了口气,不过整个脑袋都黏糊糊的,还是让她意识到自己的伤势很重,恐怕是要死了。
今天出来放羊的路程不短,若是没有马要走很久,格桑抬头看了看天色,已经是夕阳西下了,自己应该是昏睡了半日,能活过来虽然很幸运,但要是回不了部落,晚上一定会死。
日暮之后,狼一定会来啃食死去族人的尸体。
格桑努力了好几回,才摇摇晃晃站了起来,眼前阵阵发黑,差些又让她倒下去。她半走半爬的上了草坡,过程中因为虚弱停了好几回,等她放眼朝各处望一望,心中立即满是绝望。
同来的果然没有一个活人了。
一匹马也没有了。
格桑坐了下来,对着不断下沉的夕阳泪流满面,她感受到了无法对抗的恐惧。然而哭是一件极为消耗体力的事,而且会牵动脑袋上的伤口,她现在连哭这个宣泄情感、自我安慰的行为都无法继续。
很快,格桑就没了想哭的心思。
她连动都不敢动了。
狼已经出现。
起初是一只,然后是一只接一只,族人的尸体很快就围满了狼,被尖利的獠牙撕扯成了一块块碎肉。
这样的场景让格桑忍不住想要呕吐,只是刚刚有这个动作,她眼前又开始乱冒星星,她知道自己这回一旦丧失视野,就会彻底昏死过去,成为狼的腹中餐。
部落里的老人常说,人死之前,最后看到的场景就是漫天星辰,以前格桑不能理解,现在她体会到了,这让她浑身开始发抖。
一只瘦弱的狼,被赶出了进食的圈子,剥夺了进餐的权力,它呜咽几声,就开始在外围游荡,几次想要换个地方进食,都被同伴撵走,直到它发现了草坡上的格桑。
野狼糊满血的嘴格外狰狞,露出的獠牙让人胆战心惊,它就在格桑前方十几步外蹲坐下来,绿油油的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她。
格桑恐惧想要大叫,想要奔跑。可她已经没有力气。
她发现了,那只瘦小的狼,是在等着自己死,一旦自己倒下,它就会扑上来,撕咬自己的血肉,将自己吃进肚子里。
听着周围野狼们啃食自己族人的声音,格桑咬着牙抑制着自己的恐惧。如果不是想到自己死了还要被吃掉,她很想一头撞死在这里。
日暮终究还是降临了,格桑冷得开始发颤,虽然现在是夏日,但入夜之后气温依然不高,而对现在的她来说,恐惧才是让她浑身发冷的最大原因。
就在格桑眼前开始乱冒星星,就要坚持不住的时候,她听到了一声凄厉的惨叫。
那是狼的惨叫。
而且近在眼前。
她勉力睁开眼,依稀看到面前那只瘦小的狼,已经倒在了自己面前三步的地方,没了脑袋,血流了一地。
然后格桑就看到了一张陌生而又俊俏的脸。
她迷茫的看着那个浑身甲胄的战士,又左右看了看,发现周围有很多这样的甲士。他们的装扮明显跟草原人不同。草原上的骑兵不会全身披挂,刀也不是那样的直刀。
所以这应该是唐军。
格桑没有想太多,就昏了过去。
当她再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