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毁灭道意的道草,”李永生不以为然地回答,“大道虽存,奈何法门缺少,要这毁灭道意何用?”
公孙未明这才反应过来,这确实是个问题,毁灭道意在中土就是传承断绝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也是道意啊,他出声发话,“道意之间,是可以相互借鉴的,比如说白虎庙的杀戮之道,跟它就极为类似。”
“杀戮可不等于是毁灭,”赵欣欣出声反驳,“要说毁灭道意,正经是真神教有一些。”
真神教修的是香火成神,仿佛是不怎么讲道意,事实上则不然,香火成神一旦成为教,就会有教义,里面必定会出现各种道意。
比如说佛修,教义里肯定不会有毁灭之道,但是……可以适当地有杀戮之道,所谓怒目金刚降妖捉怪,就是如此了。
而真神教既然是一神教,又是讲究有我无敌的,打击无信者或者异教徒的时候,走的当然是毁灭道意。
公孙未明闻言一皱眉头,“既然如此,你们打算毁去遗迹,是为了防止真神教得知?”
可以想像得到,真神教徒若是知道,这里有毁灭道意存在,该是怎样的疯狂。
大概……会跟中土灵修去新月国抢劫灵石一般,疯狂地涌来吧?
四十多年前的卫国战争,新月国并没有打到三湘郡,肯定对雷谷不知情,否则的话,这里绝对也会爆发一场大战。
“这个道意很淡的,过个几千年,就消失了,”李永生很无所谓地回答,“我和九公主认为,此处遗迹留下来,对中土国的帮助并不大,反而有碍于安置流民,不如毁去。”
“有碍于安置流民!”公孙未明气得差点跳起来,为了这点小事,你俩就要毁去一处蕴含道意的遗迹,尼玛……敢更败家一点吗?
但是李永生还真不觉得可惜,身为上界仙君,这种无关紧要的玩意儿,他见得太多了。
一点小小的道意,自己用不上,还可能资敌,真的不如毁去算了。
道可道非常道,道意其实是无处不在的,区别只在于多寡,在于你善于不善于发现。
李永生眨巴一下眼睛,“安置流民,原本就是大事,而且此处的道意,经过万千年的流逝,已经几近于无了……未明准证你不也是用了整整一晚上,才体悟到一点吗?”
公孙未明心里这个难受,简直是无以言表,隐世家族最最在意的,就是资源了——哪怕是跟自己家里无关的资源,那也是能多占一点,就要多占一点。
自己用不了?那无所谓啊,大不了跟别人交易呗。
可是他还真的不敢说,跟别人交易毁灭道意——他真敢露出这个意思,都不用别人怎么做,公孙家就会大义灭亲。
中土国和新月国,那是不共戴天的仇敌。
他的眉头微微一皱,婉转地问一句,“修毁灭道意的,未必仅仅是真神教吧?”
“当然了,还有揶教等,但是他们都是一神教,”李永生淡淡地发话,“在我看来,这种有我无敌、顺昌逆亡的一神教……其实都是邪教。”
一神教都是邪教……公孙未明再次被李永生的逻辑打败了,那玄女道的人呢?
但是仔细想一想,还真是这样,中土国的野祀,也就是那些香火成神道,大多都是“信我,我就庇护你”的这种——哪怕这庇护不是特别灵。
但是国外的真神教和揶教等,这些一神教讲的不是这个,他们讲的是,“不信我,你就是异端,我就要惩罚你,我就要搞死你”。
朱雀已经惹得玄女宫很恼火了,但是它和李永生辩论,说的也是——我虽然收了香火,有时候不太灵验,但那是有苦衷的。
它绝对不敢说,谁要不信我朱雀,我就弄死他——它要敢这么说,观风使直接就下手了。
公孙未明停了半天,方始缓缓发话,“这个,没有商榷的余地吗?我个人没什么想法,只是觉得,浪费了这一点道意,委实可惜。”
“我真不觉得有什么可惜,”赵欣欣出声了,“留心处,处处皆是道意。”
她也是上界下来的,有这样的态度,一点都不稀奇。
“九公主说得有理,”公孙未明点点头,他不能否认她的话,多少典籍里,都是这么说的,但是他还要问一句,“可若是你真打算在这里建子孙庙,这便是子孙庙的一景。”
不仅仅是一景,根本就是一绝。
“建子孙庙,差这一景吗?”赵欣欣冷笑一声,忍不住又傲娇一下,“我若建子孙庙,呵呵……区区一缕毁灭道意,算得了什么?”
她很想说一句,我若建子孙庙,当令四大宫俯首。
但是这个话,不太合适说——不是做不到,而是有点骇人听闻。
然而,她现在说的,已经很令公孙未明不爽了,他心里忍不住要发一句牢骚:就算你是皇族,但是这目空一切的毛病……真的好吗?
既然不爽了,他就要问一句,“那九公主你建子孙庙,肯定是准备了诸多的道意?”
赵欣欣淡淡地看他一眼,微微一笑,“道意未必有多少,不过既然未明准证这么说,我还真要考虑,在此处建个子孙庙了。”
凭你这初阶司修,也要建子孙庙?公孙未明的心里,生出了浓浓的鄙夷。
若不是你出身于皇族,若不是李永生青睐,在我眼里,你真的什么都不是。
他是个不善于隐忍的性子,忍不住轻哼一声,“你是说,建个赵家的家庙吧?”
赵欣欣淡淡地看他一眼,她的心眼可不算大,不过对于这种下界的土著,她懒得计较——跟夏虫语冰,有意思吗?
说话间,天就大亮了起来,而施粥处却又喧闹了起来。
发作的还是那两个游手,他俩见到有人是一大碗粥,自己却是一小碗,顿时不答应了。
小道童们解释了,说吃大碗粥的,都是昨天干过活的,你们今天好好干活,中午还有干的吃呢。
对中土国大多数黎庶来说,不是农忙的时候,家里一般是两顿饭,中午多吃一顿,纯粹是浪费,而对于接受赈济的流民,就更是如此了。
九公主赈济流民,虽然是以工代赈,但是一日三餐的规格,真的很高了。
大部分的流民都接受了这个说法,但是那俩游手就是不肯答应——主家既然请得起三顿饭,就该更慷慨一点。
吃完一碗粥之后,他们大声表示,还要再来一碗,否则我们绝对不干活——错了,是我们没吃饱,干不动活。
秦天祝上去就是两个耳光,结果那俩根本不怕,往地上一躺,大声地嚷嚷,“大善人打人了,要打死人了!”
秦天祝忍不住看李永生一眼,看他是什么意思。
“不患寡而患不均吗?”李永生一扬下巴,淡淡地发话,“吃进去的,让他们吐出来,然后……滚蛋!”
第五百九十六章 流民有组织
吃进去的东西,要如何吐出来?当然是打得吐出来!
秦天祝冲着对方的肚子,狠狠给了几拳。
就算肚子里再饿,胃部被打得痉挛,才吃进去的稀粥,还是喷了出来。
两名游手一边吐,一边告饶,但是汽车人早就烦透了,根本不理会对方的求饶。
打完之后,他将两人扔到了一边,“快滚!”
两名游手一边呕吐,一边恳求,说再给碗粥吧,要不我们都没劲儿走下山。
“我管你们去死!”秦天祝冷哼一声,要几个流民将此二人押出山。
赵欣欣看着有点不忍,她虽然也是狠得下心的人,但是见到这两人只是为了一碗粥,就如此地低声下气,少不得看李永生一眼,轻声发话,“不过是一碗粥……”
一碗粥,真的太微不足道了,对九公主来说,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要说九万头牛里的一根毛,这还差不多。
“这你就不懂了,”李永生微微摇头,“一碗粥不算什么,但是规矩……规矩很重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多少人看着你呢。”
“可是……总要让他们走下山吧?”赵欣欣的眉头轻蹙。
“这种人,饿死才好,”公孙未明冷冷地发话,“若是施粥的是我公孙家,我就杀了这两只蝼蚁,这种不安定因素,还是早早去除的好,要不然会影响到别人。”
“四长老,要我们杀了他俩吗?”一名公孙家的司修高声发问。
那俩听到这话,也不敢再纠缠,爬起来就跌跌撞撞地跑了。
赵欣欣有点不开心,她看一眼李永生,“怎么还会有如此无耻之人存在?”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李永生呲牙一笑,“大多数人还是好的,不过要我说……杀了这俩的话,真的能提高中土黎庶的平均素质。”
接下来,雷谷里的流民就按照分派,开始各自干活了。
甚至连毛滨昭的老母亲,都主动去帮着洗碗和制作筷子——她不想让儿子太辛苦。
李永生和赵欣欣商量了一阵,因为公孙未明的强烈反对,他俩决定还是在雷谷布设个阵法,将雷引得偏一点,要不然时不时地炸几道雷下来,流民们也是胆战心惊。
布设阵法,用了李永生一天半的时间,第二天中午他回来的时候,来到雷谷的流民,已经有近八百人了,其中不少扶老携幼的。
这其中的大部分人,是来自一个叫做李庄的村子,那是一个被土匪破了的村子,三百多人聚在一起逃了出来,正好来到忠义县附近,听说这里安置流民,才进了山。
赵欣欣的眉头微皱,她不是嫌来的人多,而是觉得来的人有点少,“永生,两天半了,才来这么点人,是不是以工代赈,大家都觉得我乘人之危?”
“以工代赈,是最简单的价值交换,拒绝这种方式的人,不值得咱们去救助,”李永生微微一笑,“你不看忠义县都有这么多黎庶帮着干活?”
他知道永馨不是嫌没人干活——修山路这些的,用道术多简单?
他非常清楚,她只是想救助更多的人。
“可是,忠义县的黎庶,距离这里比较近啊,”赵欣欣还是皱着眉头,“流民从山外进来干活,是有点远了。”
“可是忠义的黎庶,并不是流民,”李永生轻声发话,他知道永馨并不是后悔,只不过心情不好,需要他出声安慰一下,“大部分的流民,想要有尊严地活下去,还是会来的。”
“真的会来吗?”赵欣欣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会来的,”李永生点点头,很干脆地发话,“到现在消息还没传出去,真的传出去的话,人数会猛增的。”
赵欣欣斜睥他一眼,“你不会是因为哄我高兴,才这么说的吧?”
“你放心好了,”李永生微笑着回答,“不过你要做好准备,消息一旦传出去,来的未必仅仅是流民……其实三湘的流民并不算多。”
赵欣欣讶异地发问,“流民不多……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你接着看就知道了,”李永生笑着发话,“又不是什么真正的灾年,只是避祸罢了,我个人感觉,没组织的流民,只是少数。”
赵欣欣皱着眉头,这话她似乎听懂了,但似乎又不是全懂。
仿佛是要验证李永生的话一般,当天傍晚,又来了一拨人,足足有四百多,是一名司修带领的,队伍里有十多名制修。
这帮人准备得非常充分,每个人身上都背着大包小包,甚至还有三十多匹驽马,驮着锅碗瓢盆什么的。
这支队伍,由片岗县的两个家族组成,都是当地的大户,一姓曹,一姓罗,曹姓家族里派出了族老,就是那个司修。
两家人的关系比较近,听说隔壁的忠义县有人收留流民,是英王的九公主张罗的,还有很大的一块地方,就相约着一起过来,看一看情况。
曹家和罗家目前还没有受到什么冲击,但是三湘的事态,一天不如一天,这两家心里也紧张——一旦乱起,以这两家的身板,真的扛不住。
然而,他两家人虽然不多,也有两千多近三千人,想离开这是非之地并不容易,老弱妇孺太多,瓶瓶罐罐也太多。
既然附近出现了避祸之地,他们当然要过来看一看,如果真的很合心意,万一事态紧急,可以撤到忠义县。
因为是试探性质的,所以来的人不多,总共就四百多人。
不过来的曹家族老,第一时间就要求见九公主——见了她之后,两家才能决定日后的行止。
按常理来说,英王的九公主何等的尊贵,怎么可能见这种小家族的人?
可是这毕竟是雷谷里第一次出现有组织的家族,赵欣欣想一想李永生说的话,还是决定见他们一见。
曹家的族老见了九公主,先是一通痛哭,说我们受了委屈,九公主你得给我们做主啊。
原来曹罗两家虽然没受到太大的冲击,也有七八名制修被征用走了。
搁在西疆那种国战的场面里,制修真的不值得一提,但是在内陆片岗这种不大的县里,七八名制修也算一股力量了。
最坑的是,这些制修都不是被官府征用走的——整个三湘郡,官府体系已经几近于崩溃。
这些人是被更大的家族,或者山匪之类的征走了,而这两家只能忍受。
亏得两家还有点实力,对方也不敢撕破脸,否则被征用走的,就不仅仅是这么点人了。
这个我还真做不了主,赵欣欣很无奈地表示:我不是官府中人,甚至我现在都算不得郡主了,此来安置流民,也是得了道宫和朝廷的许可,才能操作。
维护地方治安的事,不归我管,我也管不了。
那么,万一有人来雷谷征辟流民,您会是什么态度呢?曹姓司修发问。
救不回自家人,令他有点沮丧,但是他更在意的是,族中老少在此地的安全,能不能得到保障,须知相较正常人而言,流民更没有人权。
这一次,赵欣欣给了曹罗两家一个肯定的答复,她冷冷地表示:“雷谷是我买下的,谁敢不开眼在这里生事,我杀了人也白杀。”
“这就好,这就好,”曹家族老松了一口气,笑眯眯地点头。
然后他又出声发问,“九公主您规划的住处,能不能划给我两家一块地暂住?我们家中有女眷孩童,自己管理起来比较方便,您也省心。”
“地不能划给你们,”一个声音响了起来,却是李永生出声发话了,“你们可以争取住在一起,但是我们必须保证,随时能查看流民的驻地,你们也必须接受我们的管理和监督。”
罗家的一名高阶制修闻言,高声发话,“这位大人,我们都已经如此凄惨了,您这是……还怀疑我们?”
“这跟是否怀疑你们无关,”李永生沉声回答,“下一步,流民会越来越多,人越多的地方,秩序就越重要,你好歹也是高阶制修了,这个道理,不用我跟你细说吧?”
“说来说去,还是信不过我们,”罗姓制修悻悻地低声嘀咕一句,却也没有再说话。
李永生也懒得理他,不管是谁,受到别人质疑,总不会心情很好,他也没必要计较。
曹姓司修犹豫一下,才又出声发话,“我们也带了一些粮食来,家里有些老幼和伤患,是否可以免除劳作……吃自家的粮食?”
“实在没有劳作能力,可以不劳作,”李永生很明确地表示,不过他又强调一点,“你们可以自家做饭,但是我强调一点,只能借用大灶,不得私自起火。”
“不能私自起火?”罗家的一名女性制修眉头一皱,“这位大人,我们老幼体弱的人比较多,半夜里是很冷的,现在马上腊月了啊。”
这一次,却是那高阶制修发话了,“老五家的,不懂莫要乱说,山里一旦走水,是很危险的,大不了多穿一点就是。”
一名老妪在远处叹口气,她也是曹罗两家人中的一个,“背井离乡的,都已经是流民了,哪里有那么金贵?”
第五百九十七章 乱世重典
这一番交谈,就初步定下了大家族来此地避难的规矩,以后改动得极少。
罗家的高阶制修虽然因为被怀疑,心里有点悻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