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仙真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成仙真难- 第1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众文武是起身分站两边,郭兴对着王涛点点头,王涛手持圣旨是高声的宣读,重要的是改元,今年不说了,明年开始就改元兴武,明年的称呼也就是兴武元年。
  尊郭威为太上皇,皇后为慈安皇太后,德妃封为圣母皇太后,封胡菲为皇后,对二哥郭骏,三哥郭忠,十三哥郭智,十六哥郭信,都进行了加封,最后大赦天下等等,按照朝廷既定的章程来进行,最后是大宴群臣,晚上则是入住皇宫大内。
  郭兴登基后,时间过去了一个月,这一个月是风平浪静,群臣意料之中的变革并没有出现,一切随着前有的规矩在进行,大家都摸不着新皇的脾气秉性,这一个月的时间郭兴并没有闲着,而是跟着太上皇进行这交接,郭威将暗卫也交到了郭兴的手上,郭兴也在了解着暗卫的组织架构,跟人员配置。
  这一个月的时间基本上是交接完成,原来的暗一继续保护着老皇帝郭威,现在的负责人是暗三,暗二在保护太子的时候牺牲了。
  郭兴在全面接手后,发现暗卫的实力非常的强,宗师有几十位,其余都是武师级别的,了解了暗卫的运作方式后,郭兴宣布了一条规定,一下子把暗卫的心给收了,是什么呢,就是退休制度,暗卫在完成一定的任务后,或者伤残后,年龄到一定的地步后,可以申请退休,安享晚年。
  原来暗卫们的规矩是除了死之外,是没有退休这一说的,现在郭兴设定的规定给暗卫们提供了一个正规的退出机制,当你建立的功勋足够之后,可以申请退休,当然,在指定的地方生活,暗卫们当然是感恩戴德的,你退出后是必须得对以往的进行保密,如果发现了,就追杀到死。
  今年的年终宴是大宴,在京的官员以及在外的总督巡抚们也接旨参加了,就连一些偏远的皇族人员也要参加,为什么要让旁系皇族参加呢。
  郭兴同郭威进行过商量,皇族经过大晋的一百多年的发展,人员是有建国时的两百多人发展到现在的两万六千多人,全部由国家养着,现在还不明显,但以后绝对是一个大的包袱,只有改变制度给与皇族们一条出路才能改变。
  因此郭兴参考前世地球的一些方法,提出了爵位逐代降级的方法来进行改变,皇族人员可以参加科举跟武举的考试做官,也可以经商等等,一句话就是国家不养废物,阻力不小,但是郭兴决定推行下去,当然不会是现在,在内阁大臣们配备齐全后,在择机进行。
  今年的大宴还是由三爷郭忠负责主持,三爷现在是彻底的抖起来了,自己的亲弟弟是皇帝了,母妃是皇太后,谁敢惹,因此当郭兴招三爷进宫说希望今年继续由三爷负责年终大宴的时候,三爷当时就答应了。
  今年是大宴,参加的人也多,大臣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露脸,在新皇跟老皇帝面前。今年的奖励也是很大的,郭兴下旨,今年的前十全部授予官职,派出到军队去历练,因为郭兴有意进行军队的改革,这不是秘密,都知道的,因此各家也都是卯足了劲来进行,今年的大宴比武估计黑马会更多。
  安排好大宴的事情,郭兴在元极殿召见了两位阁老,商议另外三名阁老的人选,首辅大臣杨鹤,内阁大臣张延玉,接到传召后就赶到了元极殿,给郭兴见过礼后,郭兴是赐座,大家都坐下来了。
  老首辅杨鹤跟张延玉互相看了看就问了“陛下,今天召老臣们前来,是什么事情”
  郭兴对杨鹤还是很尊重的说道“老大人,今天请二位过来,主要是商量一下内阁空缺三人的人选,年后就是兴武元年了,内阁也要配备齐全,我想听下两位老大人的意见”。
  杨鹤跟张延玉一听,心里就有数了,大家虽然没有提议阁臣的事情,但阁臣的人选一直都在讨论中,现在也是到讨论的时候了,对于郭兴能够事先先征求自己的意见,都感到很是欣慰,说明新皇还是尊重自己的,不因为自己是前朝老臣就边缘化弃而不用,因此杨鹤跟张延玉心里对郭兴的认同感还是不错的。
  杨鹤是首辅,想了想说道“陛下,对于阁臣的人选,陛下有什么想法吗”,这是得先问清楚的,毕竟阁臣主要的职责是辅助皇帝来处理国事,因此皇帝的意见是很重要的。
  郭兴想了想说道“此次空缺的三个人选中,我打算让武将中占一个位置,人选是胡老国公,胡老国公进内阁后,就不再任京畿统领之职,空出的京畿统领职位由老鲁国公之孙周泰接任,你们看如何”。
  杨鹤跟张延玉两人合计了一下,也同意了,胡老国公是皇后的爷爷,的确不适合再担任京畿统领,毕竟京畿统领,掌管着京师八万的军队,控制着京师城门,所负责的人选必须是皇帝放心的人才行,再一个就是外戚不得掌实权,这是祖制。
  周泰是跟着新皇在草原九死一生的杀出来,负责京畿安危的确能做到让皇帝放心,因此,两人都点点头,算是通过了这两人的职位调动。
  郭兴见两人通过了,也很高兴,就说到“还有两个名额,两位老大人有合适的人选可以提出来,我们今天参详一下”。
  两人心里也是很高兴的,能给两个提名很不错了,这也跟郭兴手里没有可用之人有关,杨鹤想想说道:“臣举荐户部尚书姚崇跟都察院左都御史陈平,姚崇是龙朔二十年的状元,翰林出身历任知州。豫州巡抚,户部尚书,能力资历无可挑剔,陈平是龙朔二十年的探花,翰林出身,历任大理寺卿,工部侍郎,都察院御史,为官清廉,为人正直,在民间的声望很高”。
  杨鹤提出了两个人选,张延玉的心里不是很好受,心说皇帝都说了我们都可以提出人选,你一下子提出两个是什么意思,郭兴听了杨鹤提出了两个人选没有表态,只是点点头说到“这两个人的资历都是不错,张阁老你的意见呢”。
  张延玉说道“陛下,臣这里也有两个人选供陛下参考”。
  郭兴一听,这位也是两个人选那好啊,就说到“哦,爱卿也有两位人选,那说来听听”。
  张延玉正了正身形说道“陛下,臣举荐吏部尚书刘秉忠和工部尚书胡凯,刘秉忠是龙朔二十三年的状元,翰林出身,历任知州,皖州巡抚,都察院御史,吏部侍郎,吏部尚书,能力资质完全可以胜任,工部尚书胡凯,是龙朔二十年的进士出身,翰林院出身,都察院御史,翼州祭酒,国子监祭酒,工部侍郎,工部尚书等职,经验丰富,望陛下明鉴”。
  郭兴听完是点点头说道“这二人的资历到是也可以”。
  这样以来除了郭兴指定的胡老国公外,就有四个人选可供选择了,杨鹤对于张延玉也提出两名人选心里是一阵的不高兴,心说我是首辅提出两名人选没什么,你也提出两名,你心里还有我这个首辅吗。
  郭兴想了想说道“这样吧,两位阁老,这四位人选,在年后朝议时进行讨论,选出两名,你们看如何”。
  两人一看也只能这样了,年后在进行讨论了,索性现在好有不少的时间。因此也是都同意了,郭兴留两人在宫里吃了晚餐,言语中对两人是大加肯定,往后还要倚重两位老大人,两人是高兴的很,心里都对郭兴充满了好感。
  年终大宴的精彩之处就在于比武了,今年参加的人数格外的多,达到了五百多人,分了十几个擂台来进行,选手们也是格外的卖力,都想挣一个名头,获得皇帝的赏识,经过几天的比试最终,十强出来了。
  第一名是定北侯府的班岳,第二名是皇室旁支的郭元,第三名是翼州巡抚的小儿子吴勇,第四是镇国公府的蒋平,第五镇南将军府的刘松,第六是张阁老家的张震,第七是闽州巡抚的儿子叶之秋,第八是宗室勇郡王府的郭涛,第九是四公主驸马府的纪云,第十是宗室诚王府的郭跃。
  郭兴的下旨加以奖赏,同时宣布,此次比武的前十名,年后统一到边关军队中历练,授实权军职,虽然是最低一层的军官,但是,这仅仅是开始,将门的都知道,这是最磨练人的一个职务,众人的皆大欢喜,为龙朔33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


第五十三章 会试
  新的一年开始了,正式进入了兴武元年,太上皇在新年之始就带着两位太后还有嫔妃们迁往离京师一百多里外的避暑山庄居住,郭兴是劝了几次也劝不住,按照郭威的想法是,自己已经退下来了,就多陪陪皇后他们,安享晚年了。
  郭兴跟众位大臣们是送出京师十里。回到京师后,众臣们也没有闲着,第一件大事就是内阁大臣的选举,胡老国公是由皇帝郭兴同内阁直接下旨任命,成为第三位内阁大臣,老鲁国公之孙周泰接任为京畿统领,统领京师的八万大军。
  周泰上任前,老鲁国公是再三交代,“泰儿,你就是一个孤臣,只对皇帝负责,其他不管是谁都不用理睬”,周泰是深深的记住这句话,一生对郭兴是尽责职守。
  因为推举阁臣的事情,杨鹤同张延玉之间有了深深的裂痕,朝臣们是互相攻陷,两位内阁大臣都有自己的门生故吏,上奏的奏章多了,郭兴都懒得看了,无非就是弹劾对方的内阁大臣人选德行不够等等问题。
  郭兴直接宣布,进行大朝会,四位内阁人选是当场辩论,一举定出两位阁臣,众位大臣们是磨拳搽掌为到来的大辩论进行着准备。
  一大早是群臣上朝,三呼万岁后就开始战斗了,郭兴算是真正的见识到了群臣的战斗力了,一个个是引经据典是信手拈来,一直到中午才算是户部尚书姚崇跟吏部尚书刘秉忠以微弱的优势占到上风,看到这里,郭兴就知道到了自己该说话做决定了。
  咳嗽一声大家都安静下来了,郭兴就宣布了“姚崇跟刘秉忠二人不错,可以进入内阁”,算是平衡了各位大臣们的意见。
  大臣们见皇帝都宣布了,也就都安静下了,毕竟这两人的资历都在那放着呢,至此五位内阁大臣是全部补齐了,朝堂的秩序也恢复了。
  紧接着,另一件朝廷大事科举也紧跟着要进行了,按照太上皇在位时所颁布的诏书,今年参加进士考试的必须要达到武徒二级才行,达不到的禁止参加考试。
  主考的人选也要定下来了,郭兴同几位内阁大臣们进行着商量,再三的商议最终定了新任吏部尚书寇博为主考,翰林院编修欧阳安为副主考的人选。
  郭兴从大内挑出一本内功功法以及一本拳法,内阁按照郭兴的意见,刻上两块石碑,全大晋国域,每个县城的学政门口都要树立两块石碑,人口超过三千人的乡镇也要有,供天下人修身炼体,功法只能修炼到武者中阶的程度,可谓是基础中的基础。
  同时派都察院的人出京,核查天下各处树立石碑的进度,与此同时郭兴下旨,三年后的进士考试最低要求是武者中阶,进一步的提升了武道阶位。
  百姓以前是苦无功法修炼,这次郭兴是公开功法是大受欢迎,纷纷称之为明君,虽然是比较低级的内功功法,但老百姓毕竟是有了可供修习的功法,以大晋的人口,总会有些天才出世的,朝廷的可用人才也会增加很多,多年后的百姓体质会有质的提升。
  有实力的大族百姓纷纷的凑钱刻两块石碑于祠堂,感念皇帝的恩情,一件小事,却让郭兴这个新皇帝的威望在百姓心中是直线上升。这是连郭兴都没有想到的。
  想要获得更高深的功法就剩下了三条路,第一条路就是加入军队,根据你的功勋可以兑换高深的功法,第二参加科举,根据统一的考核到,中举为官的时候,朝廷会赐予新的功法,第三就是加入各大门派了。
  百姓们很容易满足,知道这一切都是朝廷给予的,到时候也会倾向虞朝廷,不管是从军还是科举,大晋都会增加很多的人才,郭兴专门又拿出来三套功法专门用于军方赏赐跟科举赏赐,现在是看不出什么来,但是,未来可期。
  这天郭兴同几位内阁大臣们在内阁商量这事情,二哥郭俊进宫来辞行了,郭兴跟内阁打了一个招呼,就离开了内阁,在太和殿同二哥郭俊见面。
  郭俊见到郭兴是大礼参拜,郭兴知道二哥的意思,也就没拦着,郭兴说道“周全,搬个椅子过来,同时安排御膳房今天多做点,我今天同二哥喝一顿,算是给二哥践行了”。
  周全赶忙搬过来把椅子,然后安排人去御膳房通知了,郭兴跟二哥郭骏一坐好,就直接问道“二哥,云州的骑兵现在有多少了”。
  郭兴还是喊郭骏二哥,但是郭骏不能这么说“回皇上的话,云州骑兵现在总数达到五万了”
  郭兴想了想直接说道“如果把骑兵的数量扩大到十万的规模,困难有那些”。
  郭骏一听就是一愣,怎么现在就扩军,难道要跟草原打仗吗,看郭兴的意思是不会打的,那扩军干什么,十万骑兵,不是那么好扩充的。
  “陛下,十万骑兵,光马匹就是一大关,一匹马日常所耗相当于四个士兵总和,以云州之力供养不住”郭骏是如实将困难说了出来。
  郭兴点点头,是啊,现在国库还不够充足,自己有点急了,就问道“二哥,适合做马场的地方除云州外还有那里”。
  郭骏想了想道“翼州也可以,兰州也可以”郭兴点点头记下了。
  “二哥,云州骑兵既然有了五万,那么能战的占多少”郭兴这话问的内行,不是说你骑个马就是骑兵了,那是要经过相当的训练的。
  郭骏心里想想说道“能战的也就两万左右,剩下的还得进行训练”郭骏如实的说道。
  郭兴也考虑了一会,看着郭骏说道:“二哥,你这次回去有两件事是一定要做”,郭骏就是一惊,心说你不会是让我直接跟草原开战吧。
  这时候就听郭兴接着说道“一,要了解草原个部族的分布,要有详细的路线地图跟沙盘以及向导,二是让骑兵们到草原去见见血,给我抓点俘虏回来,我有用”。
  听郭兴这么一说,郭骏心说弟弟啊你可真让父皇给猜准了,皇帝郭威在郭兴登基前就说过,郭兴跟草原打仗是不会停,郭骏犹豫了一下说道“皇上你的意思是。。。。”
  郭兴直接说道“我的意思是,骑兵分批派出,在草原的边缘进行扫荡,以千人,或者万人为一队,逐步推进,让骑兵们见见血,没见过血的骑兵是不行的,另外就是草原的小孩是必须杀的,女人跟男人能抓的都给我抓回来,不和草原大部队接触,就是偷袭,不停的偷袭。这次比武的前十名都让他们参加见见血,几年后我有大用,苏虎跟王翰我年后会把他们给掉到翼州跟兰州,组建新的骑兵队伍,你那骑兵的总兵力不要超过五万就可以了”听郭兴这么一说,郭骏心里就有底了。
  “请皇上放心,我回去就立刻安排”郭骏认真的说道,郭兴既然交代了,那么郭骏是肯定执行的,哥俩又说了会家常,郭骏在宫里吃的饭,第二天返回云州。
  大晋有云州,翼州,鄂州,凉州,甘州,青州,荆州,豫州,蜀州,晋州,江州,贵州,闽州,南州,东洲,赣州,皖州,兰州,桂州,苏州,北州,幽州供二十二州,每州下辖六府,每府下辖十县,科举要经过,乡试,县试,府试,州试,最后到京师集中考进士的会试,还有最后的殿试,可以说是能进入到进士的都是精英了,那是经过了重重的磨难。
  自从三年前皇帝郭威下旨进士考试要求有武徒中阶实力,各地的举子们是全部开始了锻炼身体之路,刚开始是很苦的,大部分都是一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各种苦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