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鹤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说话了,郭兴给的荣耀太大了。杨鹤是完全的满足了,泣不成声啊,大声哭说道“臣真想在陪伴陛下几十年啊”郭兴也掉了眼泪了,扶着老阁老,张延玉在旁边只有眼红了,心里发誓自己一定也要挣得这份荣誉。
郭兴对张延玉说道“守中,你辅助老阁老站好这最后一班岗,两年工作计划收尾,马上起草的三年工作计划就看你了”。
张延玉现在是豁出去了,谁敢阻挡朝廷政令就是跟自己过不去,一定要收拾他。说道“陛下放心,臣一定辅助好老首辅完好收尾”。
郭兴点点头说道“你把老首辅送回府里吧,今天就休息一天,后面守中你就受累了,你们下去把”。
杨鹤跟张延玉给郭兴施礼后就走了,张延玉搀扶着杨鹤就除了皇宫,在宫门口杨鹤说道“守中有空吗,有的话到老夫府上一座”。
张延玉笑着说道“老大哥相邀,守中没空也得有空啊”,两人是相对一笑,结伴而行。
郭兴在太上皇郭威去避暑山庄之前就跟他商议了关于【凌渊阁】的事情,对于首批四个人选也同意了,郭威说道“兴儿,想到什么放手去做,有什么问题父皇跟你一起承担”。
说完郭威就走了,两位太后留在宫内没有跟着去,毕竟三祖也在避暑山庄内,其他皇子的三代也都给送了过去,万分的不舍也没有办法,太子妃也搬离了太子府,搬到了郭默的亲王府内。
大晋兴武二年就要过完了,各地基本上都完成了两年工作计划,这已计划的实施为大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还是刚开始执行大家不习惯的原因,有两年的熟悉大家都明白该怎么玩了,只要这次朝廷给的奖励大,大伙下一个计划度可定会有不小的增长,郭兴下旨各地都府于年后二月底前是全部到京,进行表彰。
同时郭兴下旨驻守云州的二哥郭骏,忠勇侯洪振,还有翼州骑兵统领苏虎,兰州骑兵统领王翰来年三月进京,秦国公卢敬业,卫国公胡涛,鲁国公周青,陈国公霍思明,北国公班胜,齐国公杨遂,燕国公许仕仁,镇国公朱自然,泗水侯李霄,淮南候韩文,长亭侯戚兵,秦安候上官华,镇北将军齐战,镇东将军马扬,镇南将军吴毅,镇西将军左正,各州的掌兵提督在京的不说了,没在京的全部于三月份到京,军制改革要全面拉开序幕。
………………………………
第八十四章 名垂千古
皇帝的旨意几天内是接连下达,基本上各地人员都知道了,细心的知道皇帝的军事改革要开始了,那么战争的脚步是更近一步了,各家的后辈都在家里苦练武功,尤其是武将世家的,更是加大了力度,知道皇帝改革完后几年内是绝对要打仗的,建功立业的时机就要到了,一个个是磨拳搽掌。
年前这一个月都察院忙碌的很,对各地各项指标的核查工作很繁重,每天送进京的折子很多,内阁批下的折子也不少都在进行最后的总结,关系到自己前途都不敢大意。
郭兴这一段时间也是很忙,忙前忙后的脚不沾地,派出宫廷画师去给三位阁老以及北国公班胜画像,以备年后使用。
虞玄老阁老回到了老家,据暗卫传来的消息,在老家豫州怀庆府武陟县开了一个书院,教书育人,在当地有很高的名望,毕竟是三朝元老,门生故吏满天下的人,再者老人家的德行很高,派的是皇族人员前去宣旨,人选是老三郭忠。
这天武陟县县衙的门口是打扫的干干净净,县令,主簿,典史,巡检,驿丞一个个的站在县衙门口,三班衙役分列两旁在等候什么人过来,等了好一会的功夫,县来了一队军队人员直接站到县衙两旁,军队的装扮跟地方军队的衣着有很大的不同,一个个是顶盔掼甲,衣着鲜明,是御林军,郭兴专门安排的。
然后是各种衙役打扮的人有不少,这时才过来几鼎轿子,下来的是豫州怀庆府的知府郭少芸,另一个轿子出来的是豫州巡抚郑武,最后一顶轿子出来是和亲王郭忠。
各级官员是纷纷见礼,郭忠对武陟县令说道“都安排好了吗”。
武陟县令朱逢春说道“都安排好了,各地的乡绅全部到了,都在山阳书院那候着呢,就等王爷跟诸位大人们了”。
郭忠点点头,转过身来对郑武说道“郑巡抚,我们一起去书院吧,怎么样”。
郑巡抚接口道“好,一切按王爷的安排”。
郭忠所做的一切都是郭兴交代的,要给老人家一个惊喜,因此除了巡抚郑武知道是什么事外其他人是都不知道,郑武听了郭忠的介绍,眼睛是红的很啊,这是天下做官的极致追求啊,不羡慕那是不可能的。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向着山阳书院出发。
此时山阳书院的门口已经是黑压压的一片人了,整个县域的名流士绅是都集中在山阳书院的门口,昨天武陟县县令朱逢春就派人通知了,明天一早到山阳书院集合来不来你看着办,现管的发话了谁敢不来,大晋朝官府的威严还是很盛的,再说是迎接上差不知道是什么事。
谁都通知了就是没有通知虞玄家,见自己的书院门口这么多人老人家就派人来询问了,但谁也不知道是什么事,只知道要他们到书院门口来迎接上差。
老人家心里就是一惊,难道当今皇帝要秋后算账,不可能啊,虞玄虽然没有跟郭兴共过事但知道郭兴的心胸的,说实话对于郭兴老人家一开始是不看好的,毕竟当时郭兴武痴的名头是挺盛的,担心郭兴一心练武而荒废国家大事。
但郭兴登基后的一系列作为,让老人家是佩服不已,尤其是灭了高居丽后,老人家安排人大放鞭炮,自掏腰包修路摆酒宴是大肆的庆祝,很是高兴,很看好郭兴。
虞玄也来到了书院门口跟一众士绅在那等候上差。快到中午的时候就见前面是县衙衙役鸣锣开道,后面一顶轿子看轿子的样式是县令大人的,再往后跟着一票军队,是军容鼎盛,跟地方上的一看就不一样,在往后是几顶大轿在后面跟着。
其他人认不出军队是那来的,虞玄可是认得,心里吃惊不小怎么御林军也来了,难道是皇帝,不会,皇帝这会正忙这呢,看样子是是皇家来人了,事情不小。
见轿子里的人是一个个下轿,最后黄顶大轿内下了是郭忠,虞玄认得郭忠,郭忠也认得虞玄,虞玄知道郭忠的身份,现在最风光的王爷,没有哦之一,皇帝郭兴是他的亲弟弟。
一行人是向着书院前的人就走过来了,就见郭忠快步上前对着虞玄是深施一礼说道“老阁老,还记得郭忠吗”。
虞玄见到郭忠就要施礼,毕竟虞玄已经告老还乡没了官身,郭忠赶忙扶着老阁老说道“虞阁老,别。别这样我受不起啊”。
扶住了老阁老后就挺虞玄问道“今天不知王爷到来是什么事”。
郭忠笑着说道“老阁老,我是专门来给您老传旨的,请老阁老摆放香案接旨吧”。
虞玄一听就赶快吩咐道“快,摆放香案接旨”旁边的人是赶快准备着,其他人都在想是怎么回事,怎么朝廷会派个王爷过来传旨,什么事呢,一会的功夫是香案摆好了。
郭忠大步流星的走到香案后面拿出来圣旨高高举起高升说道:“前内阁首辅虞玄接旨”。
“哗”的一声是全部都跪下了,所有官员以及士绅们,不敢不跪,皇帝是至高无上的是上天之子,你不恭敬直接可以把你抄家灭族,还合乎法理。前面的虞玄高声说道:“草民虞玄接旨”。
郭忠展开圣旨高升的读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前内阁首辅虞玄,在位期间调和阴阳,总理河山,任劳任怨,历任三朝为大晋立下汗马功劳,虽告老还乡但朝廷不能不加以封赏已示帝心,一。特命宫廷画师前来画像,画像入凌渊阁受皇帝祭拜。二。封忠侯爵位,爵位沿袭三代,三。其乡免税三年,四。随时可以向朝廷上折子,五。朝廷在其府前修建牌坊,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六。身后事朝廷主办皇子祭奠,七。赏赐白银三千两,绢锦各五十匹,钦此”。
听完圣旨全都蒙了,尤其是虞玄老人家是泪流满面啊,泣不成声的说道“臣虞玄叩谢陛下天恩啊”大哭着连说了三遍,才在旁人的搀扶下站了起来。
拉住郭忠手说道“老臣。。。。。”,心情激荡说不出话来。
旁边有官职对虞玄那是羡慕不已啊,这是多大的恩赐啊,不知道的听别人以解释也是羡慕的很,有人在旁边就说了,陛下仁德啊,老大人都告老还乡了还不想忘,真乃千古名君啊,一干士绅们是纷纷的称赞皇帝,称赞朝廷。
郭忠扶着来人家说道“侯爷,此次得此殊荣的大晋也仅仅是四位,您老除外,还有方从哲方阁老,以及杨鹤杨阁老,北国公班胜,就你们四位,乃是当今皇帝钦点的,我来的时候陛下专门交代我让我代他致歉,国事繁重不能亲身前来实为一大憾事,请老阁老谅解,你们为大晋王朝劳心劳力的这么多年,这奖励来的晚了”。
虞玄现在是哭的不像样子了,嘴里说道“陛下仁德啊,老朽我有愧啊”。
郭忠知道老人家因为大儿子的事情心里对皇帝郭兴一直有愧疚,郭忠顾着老人接着又说道“你老的大儿子陛下下旨特赦了,不日就会回来与你相聚,陛下说,以前的事就让他过去吧,我们要朝前看”。
听郭忠这一说老人心里的愧疚就更大了,哭着说道“还请王爷在这里耽搁两天,老朽我写好谢恩折子,请王爷带回”。
郭忠说道“完全没有问题”老人家在当地那也是个大地主,吩咐道去把城里各大酒楼的大厨全部请来做菜摆宴席,摆上两天的流水席,谁都可以来。
虞玄老人高寿,一直活到壹佰零七岁,生前创办的山阳书院可以说是为大晋培育了不少的人才,老人家还专门对贫困子弟大开方便之门,只要你有天资且勤奋好学成绩可以,一律免费不说还赠与钱财贴补其家,书院发展到连旁边的几个州的学子都跑来求学问,可以说是名满天下,教学宗旨首先是忠君爱国,坚定的保皇党。
过年了,今年过年的气氛还是比较不错的,各级衙门都有不错的油水,还不是从老百姓的手中来的,自从实行了财政管制后各部门都留起了小金库用于福利发放。
皇室的年过的还跟以前一样,所有人被郭兴给召集在了一起,陪伴太上皇跟两位太后过年,三代的表现在再沉稳了许多,郭兴特意检查了一下众人的武功进境都不错,在郭威的调教下都不能偷懒,吃了不少的苦。
郭兴现在已经有六个孩子了,怀孕的还有七个,注定是子女众多,第二天就偷偷的跑了出来,去看望下纪嫣然,好长时间没有见,纪嫣然也热情的很,知道郭兴的时间有限因此显得是格外热情。
郭兴不再的这段时间也练习了不少的房中术,就是为了让郭兴多来自己这里,一番风雨后跟郭兴说想要个孩子,郭兴愧对纪嫣然就答应了,算上一旁贴身丫鬟,在纪嫣然身体里面留了三次精华,清早郭兴赶回了皇宫。
年后,各地的大员们开始进京了,京城显得是格外的热闹,各条大街都显的人员众多,人潮涌动有些拥挤,酒楼还有青楼的生意是格外的好。
郭兴在御书房召见了内阁的的几位大臣,首辅大臣杨鹤,阁臣张延玉,阁臣卫国公胡涛,阁臣姚崇,阁臣刘秉忠,这几位算是郭兴的重要班底了。
众人落座后郭兴说道“杨首辅年后就要告老还乡了,杨首辅推举张延玉接替首辅真准了,这次三年工作计划就由张延玉张阁老负责主持,大伙要尽心的协助”。
杨鹤的待遇众阁臣是眼红不已,算起来,胡老国公是皇亲不太可能接替首辅之位,姚崇跟刘秉忠进入内阁的时间不长,因此也只有张延玉了。
张延玉站起来施礼道“陛下放心,有前面杨阁老打下两年计划的基础,此次三年工作计划没有问题,臣一定按时完成”。
郭兴点点头说道“守中办事我还是放心的不过有一点守中要记住,此次三年计划的重点在于粮食的生产,我跟你们交个底,年后军队要变革,三年后挥军北上决战大草原,因此粮食是重中之重,不可大意”。
其实郭兴要跟大草原打仗的事不是新鲜事,但日期的明确提出是头一回,就听郭兴接着说道“军队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估计用时一年左右,朕跟工部的公孙尚书说过了,把全国的水利设施全部按计划休整一边,分地域来保证粮食的丰收,朕打算调拨百万俘虏支持这项工程,公孙尚书的计划应该快要好了,人手不够的话各地方也要派俘虏进行配合,这项工程在三年内要完工”。
几位阁臣立马被郭兴的大手笔给镇住了,不过这是好事,利国利民。历朝历代都想大力整修水利但花费太大,朝廷负担不起而搁置,大晋不怕,有着高居丽的几百万俘虏放着,完全可以进行这种名垂千古的大工程。
郭兴看着张延玉说道“守中,这项工程完工后,你身为内阁首辅大臣必将名垂千古”郭兴肯定的说道。
张延玉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的心情了,郭兴把这么一个能名垂千古的机会给了自己,多么的难得。
立马跪下说道“臣一定完成陛下的目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张廷玉这话说的是斩钉截铁,而且随后也是这么干的。
张延玉虽然有点揽权,但工作上的事情是一点都不马虎,郭兴就是看中张延玉的这一点,才放心使用的,作为老大你没必要事必亲躬,调动属下的积极性就可以了,相信张延玉一定会死死盯住这个事情的,不会让人坏了自己名垂千古的机会。
众人是一脸羡慕的看着张延玉,还没上任呢陛下就把这么一个大饼给了张延玉,都有点嫉妒,郭兴接着说道“第二件事就是兵部的改革,这件事就由胡老国公主持吧,配合这次的军队改革一举完成”。
………………………………
第八十五章 大案
胡涛起身道“请陛下放心,此次兵部分为,军事战略部,军事情报部,军事装备部,军事预备部,军纪部,一分为五臣一定办好”。
郭兴点点头说道:“此次将由北国公班胜,忠勇侯洪振协助你进行”。
北国公班胜,忠勇侯洪振跟胡老国公都是熟人,都知根知底的关系还不错,胡涛起身说道“多谢陛下体谅”兵部改革牵扯到的人太多,利益太大,没有几个镇得住的人不行。
众人再次做好后郭兴说道“最后一件事是,内阁年后空出一个名额,朕的意思是上报两人,内阁在扩充一人,你们回去跟几部尚书商议下报上来吧,至于兵部分成几个部门的主官到时候朕亲自指定”。
众人知道兵部拆分的这几个部门都是很要紧的,皇帝亲自控制那也在清理之中了,一起起身说道“臣等遵旨”。
郭兴点点头说道:“你们去吧”。
几位阁臣出来皇宫后,对张延玉是纷纷是祝贺,刘秉忠说道“张阁老,如此好事,你怎么也要请客,大伙说是不是啊”。
张延玉也是非常的高兴说道“诸位,诸位人公,其他的我就不说了,今天天然居,给我个面子小酌一下如何”众人是哈哈的大笑,吩咐轿夫直接到天然居去,自有人去天然居安排房间。
工部尚书公孙康组织工部内的水利人才,踏遍了大晋的每一寸土地,几个月的辛勤劳作,翻阅了大量的资料,才算是作出了全国水利设施分阶段实施计划。
预计使用进两百万人,耗时两年半的时间,共计开凿两条大运河,一条东起幽州跟原高居丽接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