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正是十九,十九轻轻一跳,闪到一边,伸出两指,牢牢地夹住刀背,轻声道:“主上何必着急?难道主上召十九回来,就只是为了杀十九么?”
注1:契丹会同十年,即公元947年。
………………………………
第五百十章 机会
见十九还敢反抗,杜重威更是大怒,喝道:“好你个十九,你还敢反抗?”催动内力,想要拔出被十九夹住的钢刀,谁料,那钢刀似乎被十九焊在手指间般,竟然一动不动。
杜重威大惊,大声道:“你这贼子,怎会有如此之深的内力?”杜重威自己也是二流后期的高手,虽然修为已经不及二流顶尖的十九,但论功力而言,理应比十九还要高出几分。
二三三见势不妙,飞身跃起,一掌劈向十九。
“小杖受,大杖走,十九可不敢陷主上于不仁不义。”十九呵呵一笑,理也不理,反手一掌劈出,后发先至正拍在二三三的胸口上,二三三“哇”的吐出一大口鲜血,被十九拍飞,将军帐中兵器架砸得稀乱,躺在帐中,一动不动,不知死活。
这番声响,早惊动了在帐外值守的亲兵,十多亲兵涌入帐中,见此情形,大惊失色,纷纷抽出随身的兵刃,朝十九扑了过来。
只见十九手指轻轻一弹,只听“叮”的一声,杜重威手中钢刀,竟然被十九硬生生的震断了成两截,杜重威把捏不住,半截钢刀落地。再看右手虎口,已经迸裂,血肉模糊。
十九回手一扔,半截钢刀“嗖”的一声插入一名亲兵的胸膛,那名亲兵惨叫一声,尸体仆倒在地。十九的身形如鬼魅一般,奇快无比,只听“砰”“砰”“砰”,转眼之间,十多名亲兵竟然被李风云拍翻了七八名。
其他的亲兵再不敢围攻十九,只是组成阵形,护住杜重威。
“怎么,难道你突破到了一流境界?”杜重威惊道。
十九微微一笑,道:“主上果然圣明!不错,一个月前,十九便踏入一流之境,之所以会回来得这么久,主要是要稳定境界。主上,如今黄先生不在,这里没人是我的对手。我们两人何不好好谈谈?放心,十九对主上并无恶意,决计不会伤害主上。
要不然,惊动了周围的兵马可就不好。”
黄先生是杜重威重金请来的一流高手,负责暗中贴身保护他,滹沱河之战后,黄先生不辞而别,显然对杜重威颇为不满。这件事,身为杜重威心腹的十九当然知道。
杜重威叹了一口气,道:“没想到你竟然成长到如今这地步,罢了,你们都下去吧!”杜重威之前敢斫杀十九,是因为他认为凭借手中的力量,足以制住十九。现在情况不同了,十九既然已经踏入一流境界,这就意味着他已经无力抗衡十九。
十九说得对,一旦惊动了营中的兵马,让人以为有人要刺杀杜重威,不知会闹出多大的乱子。如今三十万降兵如同干透的干草,一颗小火星便足以造成不可收拾之势。
“是!”众亲兵答应了一声,收拾帐中伤者和死者,悄悄地退出了帅帐。
“本帅该如何称呼你?这位大侠?”等众人都退出了帅帐,杜重威冷声道,言语之中不乏揶揄讽刺之意。
十九哈哈笑了两声,道:“大帅何须出此言?十九永远是十九,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不过,既然十九已经跨入了一流境界,理应为大帅分更多的忧,承担更多的责任。大帅,你说是吗?”
杜重威沉下脸来,道:“一流高手又如何?天下间的一流高手,不止你一个。你当本帅便请不来一流高手么?
当日本帅信任你,派你去与契丹人谈判,看看你,究竟谈出了些什么?”
“大帅此言差矣!”十九惊讶地道,“大帅交给十九的任务,十九自认为都完成得不错。大帅要与契丹人和谈,十九也谈成了。至于结果如何,大帅本应该有所预料,怎么怪到十九身上来了。
请恕十九冒犯,如果当初大帅不肯让大军收缴兵甲,不肯将战马交给契丹人,耶律德光会强逼大帅吗?”
杜重威一时无语,十九说得没错,如果当初不是他一心想要谄媚耶律德光,不顾李守贞和众将的反对,想要赢得耶律德光的信任,耶律德光的确不会强逼他收缴兵甲。不管怎么说,那时晋兵有三十万人,而契丹铁骑经过那一战,已经不足九万人了。
可是他若不那么做,耶律德光从契丹召集来的十多万兵马一到,又岂有他的好果子吃?
“哼,契丹人并没有遵守诺言,本帅也未能当上中原皇帝。”杜重威不想在这件事上纠缠,转换话题道,“反道是耶律德光他,他自己登基,做了中原的皇帝。”
十九哈哈大笑起来,道:“大帅,难道你就是为此事生气?大可不必!
天下事,说到底,凡事都要靠自己。如果没有那个实力,就算勉强登上了皇位,又能做稳几天?谁做皇帝,从来都不是靠几句诺言决定的,而是靠手中的实力。大帅,你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当初与契丹人说好,由大帅来当这个皇帝,只是表明,差不多实力的情况下,契丹人愿意支持大帅当中原的皇帝。实力变了,所有一切也都变了。
现在,耶律德光调来了三十万兵马,自己认为能做稳中原皇帝的宝座,那就让他做好了。大帅既然没有这个实力与他争夺,又何必为此生气?
耶律德光真能坐稳这江山么?十九看不见得吧!
如今,由于契丹人的暴虐,四处的流民纷纷举旗造反,士族并不支持契丹人,刘知远也在河东称帝,蜀国也出兵汉中,隐隐有北征中原之势。
连南唐也担心契丹取得了中原这块肥肉后,下一个要对付的便是他们,与契丹人几乎反目成仇。南楚也蠢蠢欲动,想要扑上来咬上一口。
永固宫与契丹人的关系变得极坏。
十七实在不相信,这种情况下,契丹人能在中原呆多久。
况且,耶律德光好大喜功,居然一下子抽出了三十万兵马,想要一举灭掉中原,他也不想想,中原连供给原本的三十万北伐大军,都困难重重,又怎么养得起他三十万铁骑?
没有粮食,大辽的三十万铁骑凭什么去扑灭那么多的乱民?
大帅只管等着看,辽国总还有用得上大帅的时候。到时候,就看大帅抓不抓得住机会。”
………………………………
第五百十一章 背叛
杜重威低头沉思了良久,方才抬头逼视着十九,沉声问道:“那你打算怎么样?”
十九拍手笑道:“大帅这话问到点子上了。十九这次回来,自然是想与大帅合作。”
“合作?哼!”杜重威冷哼了一声,“你似乎忘了,你的命是老夫所救,你的命属于老夫。你有今天,也全是靠老夫抬举你。如今一个个翅膀长硬了,想独自飞了,是不是?”
“大帅当初的救命之恩,十九怎敢忘记?”十九微微皱了皱眉头,答道,“可是这么多年来,十九为大帅卖命,这条命早就换了回来。准确说来,大帅似乎更欠十九更多一些,不是吗?”
见杜重威要出口反驳,十九摆摆手,道:“大帅,你是聪明人,此一时,彼一时的道理,大帅一定比十九更明白,何必纠缠于言语之争?若是十九没有踏入这一流境界,十九决计不敢说出这番话。
大帅,难道你认为奴役一个武学宗师,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吗?”
杜重威沉默下来,不再说话,十九的话中有明显的威胁之意,而且十九说得对,如果不是心甘情愿,奴役一个一流高手,只会适得其反,自食其果。而凭他现在的实力,还真奈何十九不得。
识时务者为俊杰,对于十七,杜重威敢于用强力压服,是因为他知道十七不会反咬他一口,但对于十九,杜重威没有这个把握,因为他身边还真没有人能制衡得了十九。
“不要忘了,如月是永固宫主的亲传弟子!”杜重威加重语气强调道。这恐怕是他手中唯一的有利的筹码。
“你瞧,大帅果然是英明之人。”十九拍手赞道,“一语中的,不错,如月是永固宫主的亲传弟子,我也是绿柳庄路庄主的亲传弟子。论身份,也算配得上如月。大帅,你说是不是?”
“你说什么?”杜重威精光暴现。
十九叹道:“大帅何必斤斤计较过去的身份?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注1)
大唐高祖皇帝李渊,曾是杨广的臣子;后粱朱温也曾是大唐的臣子;大晋石敬瑭同样曾是李从珂的臣子。
这些事情,难道大帅看不透么?
凡是都应该向前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十九虽曾是大帅的家奴,但现在不是了。既然如此,大帅何不将彼此当作合作的伙伴?
又何必将可以成为伙伴的人逼成仇敌?”
杜重威冷冷地道:“本帅可以当你做伙伴,但你想对如月图谋不诡,未免太看得起自己了吧!”
十九道:“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单方面获利的合作,不会长久。十九可以继续帮大帅,可是大帅又能拿得出十九看得上的东西呢?十九一向自视都很高。”
“天下的一流高手,可不止你一个。如果每个人都要老夫拿一个女儿做交易,老夫哪来那么多女儿?”杜重威答道,“你应该知道,如月已经许配给了李天尧,你又能拿出什么东西能与李守贞相比。”
十九呵呵笑道:“若是早几个月,十九还真拿不出多少东西与李将军相比。可是现在情况不同了,今时不比往日,李守贞只不过是冢中枯骨,败亡只在旦夕。虽说有永固宫为他撑腰,不过,永固宫主是个聪明人,应该知道,哪些人值得支持,而哪些人是扶不起的阿斗。
而十九则不同,十九现在虽然没有什么势力,不过好歹能在辽人面前说上几句话。这几句话,在关键时刻,也许能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说着,十九从怀中掏出一块令牌,令牌上面用契丹文刻着几个字,杜重威认得,乃是“如朕亲临”四个字。
杜重威大惊,反复查看那令牌,确认的确是原契丹的金漆令牌,简称金牌。耶律德光所发出这样的令牌没有几块,非信任器重之人不赐予。每一块令牌都配有相应的诏书,明确所使用的范围。
“你,你,你,你果然出卖了老夫!”杜重威遥指着十九,手指有些发抖。
十九摇摇头,道:“大帅多疑了,这枚令牌是萧翰萧大人看重十九,特意从耶律大汗那里求来的,方便十九行事。十九若是出卖了大帅,萧大人又怎么可能如此看重十九?
不过,今日与大帅恩怨一了,以后是敌是友,还要请大帅自行斟酌决断。
这世上,想做皇帝的人,可不止只有大帅一人。
十九虽又野心,但还没有狂妄到以为自己可以当皇帝。
而李守贞不同,和大帅一样,他同样想登上皇帝的宝座。换一句话说,他朝一日,他若真的得势,大帅与他难免还是会反目成仇。到时,你叫如月如何抉择?
而十九不同,大帅完全不必为此担忧。”
“哈哈哈哈!”杜重威突然笑了起来,“好你一个十九,果然是深谋远虑,倒是老夫小看你了。你说你不想做皇帝,恐怕只是你现在没有这个实力吧?
说到底,你也是想借如月,搭上永固宫这条线,同时也能借老夫的势。
有朝一日,你势力成长起来,你敢说你不想做皇帝?”
十九也笑了起来,拱手道:“明人不说暗话,未来的事,谁又说得准?当初李嗣源没想到石敬瑭会灭掉后唐,石敬瑭恐怕也没料到如今刘知远在河东称帝的事情吧?
至少现在,十九对大帅的雄心壮志,还构不成威胁,不是么?若说不想做皇帝的人,天下又有几人?大帅总不成将这些人都视作敌手,都杀了吧!
如果大帅能答应十九的条件,十九保证,尽心竭虑,助大帅登上中原皇帝的宝座,绝不食言。
倘若大帅没十九的帮助,十九可以断言,十有八九,大帅做了这么多年的美梦,到头来,也只是竹篮打水,水中捞月。
哦,十九还有一件事要告诉大帅,请大帅命令二三三将黑衣卫中他的亲信带走。十九打算清洗一下黑衣卫,如果伤了二三三的人,就不好了。”
杜重威脸色陡变,猛地一拍桌案,喝道:“你敢!”
十九哈哈大笑起来:“十九有何不敢?大帅既然能领着三十万大军投降耶律大汗,那十九带着黑衣卫离开大帅又有什么不敢的?大帅,这件事还要感谢大帅。杀了十七,已经将黑衣卫大多数人的心杀寒了,否则,十九也不会这般容易说服他们。
这件事,大帅相比还要考虑几天,几天后,十九会再来问大帅。”
说罢,十九不管不顾,转身扬长而去。
注1:取自《孟子?告子下》
………………………………
第五百十二章 伴君如伴虎
开封,御书房中。
耶律德光的手指轻轻敲打着书案,过了许久,方才道:“赵将军,起来吧!朕有一事拿不定主意,这才请将军来这里。”
二月的开封,依旧寒意逼人,只是赵延寿背后依旧湿透了,伴君如伴虎,谁也不知那只老虎会张开血盆大口,将自己一口吞下。
耶律德光登基做了中原的皇帝,赵延寿只是发了几句牢骚,结果不知谁人将这些话添油加醋告诉了耶律德光。如果不是李崧将事情透漏给他,他恐怕一直都蒙在鼓里。
他赵延寿有说错吗?当初耶律德光南征中原之时,亲口对他许下诺言,如若取了中原,会立他为中原皇帝。如今,中原打下来了,可是中原皇帝,耶律德光他自己却做了。他赵延寿心中怎会没有几分牢骚?
可是世上有哪一位真龙天子设身处地地为臣子想过?任何人,不管是什么原因,只要露出半点对龙榻的贪婪之意,都会被他处以极为严厉的打击。
“不知陛下找臣来要商议哪一件事?”赵延寿站起身来,半勾着腰,低着头小心翼翼地问道。自从耶律德光入主中原以后,他对中原君臣之礼这一套,越来越喜欢,身穿汉人皇帝冠冕不说,对臣子说话,也喜欢自称是“朕”、“寡人”,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常常自称是“我”。赵延寿也不得不注意对耶律德光的称谓。
“赵将军何必这般紧张?朕还是当初的朕,赵将军你也做当初的赵将军。与朕拉拉家常!来人,给赵将军搬张椅子来!”耶律德光笑道。
一边侍候的两名小太监急急忙忙搬来一张椅子,赵延寿不敢坐实,半个屁股落在椅面上,说实话,这样坐着,比站着更难受几分。
“自二月初一,朕做了这中原的皇帝到如今,也有几天了。这些天,朕感到,这中原的皇帝也实在不太好做呀!
四周都不安稳。
彰义节度使史匡威,雄武节度使何重建的事不必多说,周围诸多州郡的乱民也不必多说。河东节度使刘知远,一边向朕道贺,一边却立刻称帝,意图与朕分庭抗礼,图谋不诡。南唐与西蜀蠢蠢欲动。
如今又传来消息,密州刺史皇甫晖、棣州刺史王建也率众投奔南唐;淮北一带的贼帅也多请求归附,听命于南唐。
最让朕担心的是陈桥的那三十万降军,实在是朕的心腹之患。如若生变,则祸生肘腋,等若是断了我辽国大军的归路。
朕欲除之,赵将军意下如何?”
赵延寿心中打了一个突。
耶律德光不问别人,只向他一个人问此事究竟是何意?难道只是在试探他的忠心?
如果他说,这些降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