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园逸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仙园逸事- 第2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过桥米线?”姚黄的口水差点儿流下来。

    安永辉摇了摇头:“过桥米线做起来过程太复杂,而且材料也不够,我和春妮商量了一下,决定做一些材料简单的特色食物。”

    “哪些特色食物?” 姚黄感兴趣地问。

    “大救驾、蒙自年糕、玫瑰米凉虾、油炸豌豆粉、香竹饭、土豆粑粑……”

    全都是很有云南特色的食物,而且味道真心不错,若开这么一个馆子,生意应该不错。姚黄想了想,最终同意了两个人开店的想法。

 第四百六十章 知青的孩子(四)

    最终,姚黄一个人去了学校。不过她不会将所有时间放在学校,上学不过是为了一个文凭,那些知识她前世就学过了。姚黄利用自己的医术到医院去做了个检查,用了个身体虚弱的假证明拿给学校领导。学校领导同意了姚黄在家学习期末再到学校考试,不过学费还是要照价给的。

    不用去学校,姚黄便帮助安永辉和春妮处理开店事务。这年头也不实行什么装修,在门面上摆了几张桌子与凳子,墙上贴上写了小吃名的价格表,再准备好食材,就可以开张了。

    安永辉和春妮两个分工合作,一个负责厨房,一个负责跑堂与收钱,忙得连轴转却也忙得开心。正宗的云南美食很是受欢迎,每一天收工后数钱的时候是安永辉和春妮最开心的时刻。他们将钱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应付店里日常开销,一部分两个人存起来,最后有部分则是还给姚黄。落户的四千元钱,两个人坚持打了借条。

    姚黄会在两个人忙不开的时候帮助两人招待客人,平时,她绝对不插手店里面的事务。这个店完全是属于安永辉和春妮的。

    “老板,来两个香竹饭,一盘大救驾。”

    小吃店中最受欢迎的就是香竹饭与大救驾两样。香竹饭也就是竹筒饭,用芭蕉叶塞住竹筒口,放进火灰里焐熟,吃的时候用木锤敲打,饭变得又软又香,吃起来芳香柔糯,别有风味。大救驾也就是炒饵块。饵块用米制成,为云南所独有。据说清初吴三桂率清军打昆明,明朝永历皇帝的小朝廷一路奔逃至腾冲,饥饿难忍时,当地人炒了一盘饵块送上。皇帝就连赞:“炒饵块救了朕的大驾。”炒饵块由此改名大救驾。

    姚黄将食物端到新来的客人的桌上,耳中就听到两个人的谈话。

    “上海要开证券交易所了,以后的股票就在那里面操作了。”戴眼镜的男子道。

    “股票这玩意儿悬着呢。我劝你还是不要玩了。”另一个人劝告道。

    姚黄放下食物就退到角落坐着,细细回想中国股票的发展史。姚黄前世没有玩过股票,但看过了许多重生的小说,那些重生小说的主角大多都会从股市发家。因此对股市的描述不少,姚黄看后对股市有了一定的了解。

    中国股市第一次大牛市就是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后,记得是1990年底,最初挂牌股票仅有豫园商场、凤凰化工等八只股票,人称“老八股”。股指从96。05点开始,历时两年半的持续上扬,终于在1992年5月21日取消涨跌停板的刺激下,一举达到1429点的高位。那个时候进入股市的人几乎全部赚成了大富翁。

    可惜还不到时候!姚黄想到的最佳时刻是1992年元月的时候上海推出的股票认购证,该权证价格30元,几乎无人问津。后来太宗在沿海发表了一番关于股票的言论后,股票认购证被炒至几百元。很多人光靠卖认购证就赚了一大笔钱。

    姚黄不会放过股票,也不会放过认购证。到了1992年,安永辉和春妮都已经过了十六岁,拥有身份证。姚黄便可以借他们的身份证去炒股。顺便带着他们也赚几个钱。

    暗中将这一计划记到日记本上,姚黄继续招呼新的客人。

    “饿了吧?先吃块年糕。” 安永辉端了碟蒙自年糕给姚黄。蒙自年糕是用糯米粉、红糖、猪油、豆腐皮、香芝麻、玫瑰糖等料,调成糊状,入碗蒸制而成,呈半圆球形。深棕红色,鲜艳油润,味甜香糯。柔韧适口。

    “好吃!”姚黄赞了声,问,“你们呢?吃了吗?”

    “放心,这是小吃店,饿不到我们。” 安永辉道,“你明天不是要回学校考试吗?赶紧回屋复习吧!”

    姚黄呵呵一笑:“以我的聪明。就是不看书,第一名也逃不出我的手心。”

    安永辉也跟着笑,对于这一点儿,他和春妮可都打心眼里崇拜姚黄,这就是是个天生的读书人。看一遍书就能将书上的知识全部记住领会,以后肯定能够上大学。

    “不看书也可以回去休息嘛!现在已经过了饭点,不忙了。”

    “行,那我就回去睡一会儿。” 姚黄回了房间,不过不是睡觉,而是打坐练起内功,几年下来,她的内功已经颇为深厚,轻功耍起来后跳个三四丈轻而易举。

    第二日,姚黄回学校参加期中考试。她找学校的时候直接照着初三进的,年龄比班上的同学小了两岁,再加上很少来学校,班里的同学都把她当成了初一的学生,以为她走错了教室。

    “你真的就是我们班那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姚黄同学啊?”坐在姚黄身旁的高个子女生好奇地问道,“你看起来好小,多少岁了?”

    “十三。请问你是?”

    “十三,比我们小两岁,难怪看起来这么小呢。我叫方虹。” 方虹大咧咧地介绍自己,“听说你的身体不好?”

    姚黄抿嘴笑而不答。

    方虹以为戳到了姚黄的伤心处所以才强颜欢笑,怜惜地道:“以后我罩着你。谁要敢欺负你,我替你收拾他。”

    “谢谢你啊!” 姚黄感受到了方虹的真诚,对这个同学印象大好。

    初中的知识很简单,姚黄轻易地通过考试,成绩还没有出来,但姚黄自己判断,化学物理数学肯定满分,英语和语文最多作文扣分,即使不能得到年级第一,前十是绝对跑不了的。

    带着欢快放松的心情,姚黄挥手与方虹告别,走路回家。角子街离学校不远,走个十多分钟就能够回到家里。若是走一些穿堂弄巷的小路,时间还能缩短三分之一。

    扑通!灰尘溅到姚黄的脸上。她抽了抽嘴角,如果自己不是为了贪图时间而走小路,是不是就不会遇到这种麻烦的事情了?

    “那小子受了伤,肯定逃不远,给我找!”

    姚黄看看地上之人年轻的面孔:“大小姐我心情好,就救你一次吧!”

 第四百六十一章 知青的孩子(五)

    “洪哥,没找到人!”

    “马的,这小子的腿够快的,受了这么重的伤都能够跑掉。” 洪哥骂咧咧了一大通,实在找不到目标人物,带着一堆小弟离开了。

    等他们离开巷子,姚黄拽着年轻人从屋顶落了下来。年轻人身上多是外伤,姚黄把年轻人的外衣扯成布条给他包扎了伤口——伤药并非空间中那些逆天的伤药,而是姚黄在云南山中采集的草药炼制,效果远远及不上空间中的灵药,但比起现如今的成品药好了许多。

    “哎,看你年纪轻轻的,怎么不学好,跑去做混混啊?这一次你运气好遇到我,再有下一次,可不知道会怎样了。小子,社会不好混,还是回学校好好学习吧。” 姚黄拍了拍年轻人的脸,这张脸十分年轻稚嫩,此人最多不过十七八岁年纪。

    蹂躏了对方的脸半天,姚黄满足地离开了,却没有发现随手装在衣兜里面的准考证落了下来。

    十多分钟后,少年睁开眼睛,他在昏迷的时候做了一个梦,可是醒来,他却十分都忘记了。迷茫的双眼忽然一眯,他想起了自己昏迷前自己被张洪带了一群手下围堵,立刻戒备地四下查看。当看到自己身上用于包扎的一条条外衣残骸后,少年神情一松,知道自己被人救了。他伸手拿起地上的准考证……

    三天后回学校拿考卷,姚黄果然是第一名,而方虹也排在年级前十位。

    “你的成绩真好!”

    “你的也不错!”

    “还是不如你。我以后能经常去找你吗?”

    “可以啊,我家住在xxxxx。”

    “跟我家好近啊,我家住法院宿舍。” 方虹道,“要不,放了学你就去我家玩吧。我爸妈这几天忙得天天不着家,我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你爸妈工作很忙吗?”

    “平时不是很忙。不过最近有了案子,所以忙了点儿。听说抓了一大批混黑道的,你没感觉最近我们这一区的环境好了许多吗?”

    “好象是哦!” 姚黄想起自己今天上学时。没有再看到平时聚在一堆的小混混,“怎么忽然想起整顿了?”

    “谁知道呢!”

    姚黄没有同方虹一起去她家玩,而是将方虹邀请到自家的小吃店,正好帮方虹解决晚饭。方虹最喜欢的是玫瑰米凉虾。米凉虾是用大米制浆煮熟。用漏勺漏入凉水盆中而成,头大尾细形似虾,用它配入糖水,加入玫瑰糖,是夏季解渴佳品。成品香甜软嫩,人口冰凉。方虹连喝了三碗。春妮怕她吃多了拉肚子,坚决不给她第三碗。

    “真好吃!”方虹抹了抹嘴,“下回我带我爸妈来吃,他们做知青的时候就是在云南,成天在我面前回忆云南的特色小吃。我告诉他们有你们这一家地道的云南小吃店。他们肯定一周要跑来两三次。”

    “我准备点儿年糕和饵片,你拿回家给叔叔阿姨尝尝吧!” 春妮很高兴方虹的捧场,听说她也出生在云南,立时觉得方虹亲切了许多,两个女孩子成为了好朋友。

    方虹本因为姚黄成绩好看着顺眼才和她做朋友的。通过她认识了春妮和安永辉,听说了他们的遭遇后,在同情他们之余,对姚黄佩服无比,态度有了些微的变化。姚黄对此欣然受之,方虹的人品让她将其与春妮和安永辉一样划到了自己的保护范围之内。

    ……

    “大哥!”吴祥,姚黄所救的少年从二楼走下来。看到客厅里面的大哥,招呼一声。

    “伤好了吗?”吴明,少年的大哥关心地问了句。

    “早好了。” 吴祥坐到吴明的对面,拿起茶几上的一颗苹果啃起来,“张洪那些人都被捉了?问出幕后主使人了吗?”

    “恩。这件事情你不用管了,我和爸会处理。敢对我们吴家的人出手,我就把他这只手彻底断了。” 吴明眼中闪过一抹戾色。

    吴家不是寻常人家,是所谓的高干家庭。吴祥的爷爷跟着太祖打天下,吴祥的爸是西南军区的一把手,吴祥的妈是政府高官。他大哥跟着他妈从政,二哥进了军队,如今已经上校级军衔。吴祥的靠山那是大大的,不过这孩子到了中二期,不好好读书,成天学港片里面的黑社会在外面惹是生非,结果让吴家的敌人收买了几个上不了台面的混混,将其打伤。还好吴祥自小被他爹训练得身手不错,从那些人的围堵中逃了出来,被人所救。否则,他这条小命就没有了。

    “不过你也不能这么混下去,既然不想读书,就进军队去,让老二好好调教你一番。”

    “不要,我对军队没有兴趣。” 吴祥吐出果皮,“我们家在军队中的人脉由二哥接手就行了,何必再加上我,我可不想同你们抢东西。”

    “你不从政又不进军队,以后要做什么?” 吴明问。

    “不知道。等以后再说,我现在可还没有成年!” 吴祥懒洋洋地道。

    “那你就给我好好在学校读书,不准再去外面鬼混。否则,让我逮到的话直接把你踢进军队。不用你抢老二的东西,而是要老二好好教训你!” 吴明咬牙,两个做哥的,吴祥不怕他反而怕老二,让他十分郁闷。

    “知道了!”吴祥摸了摸口袋中的准考证,恩,跟他一个学校呢,不过他是高中部,对方是初中部。

    吴家的老佣人张妈从厨房走了出来:“小少爷,你的身体还好吧?张妈给你做你喜欢吃的菜,再给你炖点儿好汤补补,好不好?”

    吴祥默默地点头,如果不同意,张妈会一直唠叨的,为了挽救他的耳朵,他只能委屈自己喝张妈熬的各种补汤。

    “同学,你找哪位?” 吴祥人长得高大,身上带着些混混气息,让还是半大孩子的初三学生都不敢招惹,还是胆子大的方虹顶着一众女生的压力,走到吴祥询问他的来意。

    “我想找姚黄!” 吴祥用命令地口气道,“你把她叫出来!”

    “你是什么人?为什么找姚黄?”一听到吴祥找的是姚黄,方虹警惕起来,她可不相信姚黄会认识这么个坏学生。

 第四百六十二章 知青的孩子(六)

    面对方虹的戒备,吴祥想发火,什么时候他三少爷被人这么质问过?不过想到女生那副“我决不让你伤害姚黄”的表情,吴祥的火气泄了下来。

    “我找她是向她道谢,她前几天帮过我。” 吴祥说道。

    方虹松了口气:“那我会帮你传达的,你走吧!”

    “我想亲自向她道谢!” 吴祥坚持。

    “可是她没有来上学,你见不到她。”

    “那她什么时候上学?”

    “她因为身体不好,除了期中与期末来学校参加考试外,平时是不会来上课的。”

    “什么?”

    ……

    “好久都没有吃到这么正宗的油炸豌豆粉了,真好吃!” 方虹的父亲方顾大口大口地吃着久违的美食物。油炸豌豆粉是云南传统民间小吃,先将质量上乘的豌豆用水泡涨去壳,然后磨成浆,用筛子过滤,再把浆水放入锅里用文火慢慢煮成糨糊状冷却后即成豌豆粉。用刀将豌豆粉切成小片,放入锅内用清香油和熟猪油混合炸,半熟后捞起来晾一晾,再重入锅内油炸待熟透后捞起。吃时洒上椒盐,吃起来香脆、鲜嫩,令人回味无穷。方顾当初做知青的时候常吃这种豌豆粉,可惜来了容城后就吃不到了。

    方顾也是在云南当知青,与春妮三人父母不同的是,方顾是考上大学后离开云南的。他与方虹的妈一同参加了78年的高考并幸运地过了分数线,两人一个读了政法学院,一个读了师范学院,毕业后都留在了容城。如今,两个人都成了不大不小的干部,也算事业有成。

    “你们是木松寨的?” 方顾惊喜地问。

    看三个少年男女点头,方顾高兴地道:“我和方虹她妈是木高寨的,两个寨子只有十几里地远。我还想着什么时候与卢瑶(方虹的妈)带方虹回去看一看,你们要不要同我一起回去?”

    姚黄三人的脸色皆是一僵。方虹急忙扯了扯亲爹的衣服。方顾这才想起女儿说的三个少年男女的遭遇,尴尬地笑道:“不好意思啊,叔叔我刚才太激动了,你们不要在意啊!”

    姚黄笑了笑:“叔叔。没关系的。对了,今天阿姨加班,晚饭就在我们这里吃吧。春妮要做汽锅鸡。”

    春妮跟着笑道:“是啊,叔叔,尝常我做的汽锅鸡做得正宗不正宗。”

    “好啊!汽锅鸡可是好东西,可惜以前在云南的时候也很少吃到。”

    几个人说说笑笑将话题扯开,方顾对三个少年男女的印象越来越好,一个劲儿地对三个人说若有解决不了的事情,一定要去找他,他就是三个人的长辈。一定会照顾好三个人的。

    对此,姚黄三人从心里面感激,生活的磨难让他们早熟,让他们练成了会看人的眼光。他们看出方顾是真心将三人当做晚辈看待。

    方顾两父女走的时候打包了一大堆好吃的,全是春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