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紫薇天-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潜见刘实不解,给刘实解释着。刘实先是恍然大悟,但马上又是不以为然,道:“小王爷,我们只是家兵,又不会上战场,只是保护王府而已。”
    刘潜摇摇头,目光飘远,道:
    “刘实,谁说家兵就不会上战场?”
    刘协的死亡,他自己的真实存在,让刘潜明白,这不单单只是他记忆中的东汉末年,即使那些名动千古的人物还存在,这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
    据他现在所知,他现在在的大汉王朝现在是危机重重,内部百姓困苦,特别最近几年天灾频频,各地已经是盗贼蜂起,外部也有蛮夷胡寇虎视眈眈,羌族、南匈奴、鲜卑、乌丸、女真这些记忆中的少数民族竟然同时盘踞在大汉王朝北方。
    若真的有那黄巾大起义,这些家兵肯定会随着他加入战场平定黄巾之乱,赢取声望。就算没有黄巾之乱,看这大汉王朝的情形,也是天下大乱之兆,以他皇室子孙的身份,这些家兵更是他发家打天下的资本。所以无论如何,他都要将这些家兵练成一支强兵。
    而现在,他也有这样的能力,因为他有一个练兵名将,陷阵营统帅高顺。从高顺训练出来的三十名兵丁来看,刘潜相信,只要给高顺时间,一定会训练出陷阵营,属于他刘潜的一支无所不破的强兵。
    半个小时后,在刘实的羞愧中,铁卫三千人终于集合完成。
    刘潜看到下面还在交头接耳的家兵,心里苦笑一声,这些家兵们的素质实在是差得可以,也许可以用来镇压那些盗贼、农民,但要凭这样的家兵以后和那些枭雄逐鹿天下,怕是差得远。
    虽然对这些家兵看不上眼,但人心还是要安抚的,刘潜高声说道:“我是玉王刘潜,从今以后,我就是你们的新主公。”
    “参见主公,我等誓死为主公效力。”
    刘潜一看,却是那先到的三十名百人长带头高喊,其他的家兵也跟着喊了起来。目光扫到刘实一旁满意地样子看着下方,心中明白,肯定是刘实早就给这些百人长提了个醒。
    这些家兵,是刘协花费十几年培养起来的,忠诚度都很高,只是刘协英年早逝,人心有些动荡而已,刘潜是刘协唯一儿子,如今刘潜一过来与这些家兵见面,这些家兵自然就认刘潜为主。
    
    第七十五章 金使挑衅
    
    刘潜勉励一番家兵后,就下令解散队伍。然后刘潜转身说道:“高顺,我有意将这三千步兵交给你,你能不能帮我练出三千精兵?”
    高顺一脸沉静地答道:
    “谢主公信任。顺一定为主公训练出三千精兵。”
    刘潜闻言心喜,笑道:
    “好。有高顺在,何愁陷阵营不成。”
    张辽在一旁闻言,心里有点失落,但还是向高顺笑道:“高大哥大才,终于得以施展,小弟在这里贺喜了。”
    高顺谦虚道:
    “文远谬赞了。”
    刘潜自是注意到张辽神色间的失落,笑道:
    “文远,除这陷阵营外,我还想在训练一支骑兵,高顺训练这陷阵营,这骑兵的训练就交给文远你了。”
    张辽顿时激动万分,道:
    “原来主公还有此安排,文远一定不负主公所托。”
    见帐下两位未来名将都归心,刘潜看向刘实,说道:“刘实,你是父王心腹,我一直对你很敬重,这些家兵这段时间我就交给你了,等忙完父王的丧礼我再让高顺来训练这些家兵。”
    刘实道:
    “小王爷,我听你的。”
    刘潜道:
    “那就这样了,我就先回府了。”
    刘实道:
    “小王爷放心,我一定会为你看好这些家兵的。”
    刘潜也不多话,带着张辽、高顺和刘忠三人骑上马,往洛阳城奔去,府中周大先生一走,诸多事情需要他这个王爷过问。
    刘实看着刘潜那远去的依旧单薄的身影,今天刘潜给他太多的惊讶,以前那个气质柔弱的小王爷似乎在经历不幸后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果敢的小王爷,想到这,刘实不由得模糊了双眼,说道,王爷,你可以放心地走了,小王爷他终于长大了。
    刘潜一路奔驰,并没有看到刘实在他身后的真情流露,他现在心中想的是半月后的刘协的丧礼。
    在半月前,在刘协逝世后不久,刘宏诏之天下,一月后,洛阳厚葬太子。刘协为国之储君,棺柩停在宫中,刘潜只守过第一夜后,就被请回太子府。太子妃病倒,客卿离去,太子府没有主事之人,刘潜身为太子唯一的儿子,自然要挑起重担。
    此后半月,刘潜实在是被诸多杂事弄得烦心,只得叫过高顺过来分忧,让高顺接替了周大先生以前的总管家之职,他才轻松下来。
    天空晴碧,刘潜一身孝服跪在刘协灵柩旁,满脸悲戚。今天是刘协丧礼的日子。
    一国储君,丧礼要按朝廷礼制来办。不仅皇室子弟、朝中官员要参加,各地世家贵族也要派人参加,甚至是外邦也要遣派使者来进行悼念。
    在这丧礼上,刘潜听得众多熟悉的名称,刘表,刘焉,刘虞,蔡邕,卢值,王允,张让,李儒……
    刘潜双膝跪地跪得麻木,耳中听得这些名称心中也渐渐麻木,精神恍惚起来。半天,才听得一声“皇上驾到”恢复过来。
    刘宏也是满脸悲痛,让内侍宣读悼文,这悼文文采飞扬,是蔡邕和司马曜两人共同写成,叙述的是刘协生平。
    待内侍读完悼文,不少王公大臣都挤出泪水,痛哭出声,但这些在刘潜看来,却是哭笑不得,因为那些人的表情,要有多假,就有多假,完全是在做戏。
    忽有一内侍跑到刘宏旁边,说道:
    “皇上,金国使者来了。”
    刘宏面无表情道:
    “宣。”
    “是,皇上。”
    内侍得到刘宏口谕,连忙快步走开。不一会儿,有内侍高喊道:“金国使者到。”
    话声一落,全场一静。
    使者对着灵柩行完礼后,对着刘宏说道:
    “外邦使臣参见大汉王朝皇帝。
    我国国主听闻大汉王朝太子不幸逝世,深憾天妒英才,特派小使前来悼念。”
    刘宏道:
    “金国国主的心意,本皇已经知道,还请使者回去告诉你家国主,本皇对他甚是感激。”
    使者道:
    “此次来,除哀悼汉朝太子外,我国国主还有一事相求。”
    刘宏道:
    “什么事,你且道来。”
    使者道:
    “我国国主前段时间偶得一上联,但无论如何苦思都不得下联,问之全朝,也无一人可以解答。
    恰逢小使来使大汉王朝,国主念及大汉王朝人杰地灵、英才辈出,特意嘱咐小使带着上联来大汉王朝寻得下联。”
    刘宏听得使者的叙述,顿时来了兴趣,就连那些跪在地上的王公大臣、世家贵族闻听使者之言,也都把目光投向了使者。他们心中都在想,这等蛮夷之国也懂对联,实在是奇事一桩。
    使者见已经把众人注意力吸引过来,缓缓说道:“我国国主偶得的上联是,三光日月星。还望大汉王朝众多英杰能够对出下联,不要让我国国主失望。”
    使者虽然是一副请教的样子,但神色间甚是倨傲,因为他心中清楚这上联的难度。
    三光日月星,上联一被使者说出,不少人都是眉毛一挑,就这对子,也难?这些蛮夷果然是未开化之辈,就算习了诗书也只会想这样简单的对子。
    不过更多的人是面色发苦,苦苦思索起来,因为他们瞬间就明白了这对子的刁难之处。
    刘潜一看众人都把注意力放在那使者身上去了,反而忘记了丧礼,众人苦苦思索对联也让丧礼瞬间变了个气愤,不由心中升起一股怒气,这个使者到底是什么意思,竟然在丧礼上出如此刁难的对子?
    虽然刘潜心中不满,但刘宏都没开口阻止,他也不便出口。时间就在众人的思索中过去,一柱香后,金国使者见还没有人对出下联,苦脸道:“看来下联是得不到了,这次大汉之行注定要让我国国主失望。
    哎,没想到大汉王朝也是无人啊。”
    使者虽然是一脸苦色,但那话语中的讥嘲意味,自然被在场的众人听了出来。众人也都是瞬间明白,这个金国使者不是来悼念太子的,而是来借机来挑衅的。
    特别是刘宏,这位大汉王朝皇帝,在知道这位使者来者不善时,再看到整个丧礼气氛已经被这个使者弄得快要消散殆尽,脸色不好,看向众臣,道:“蔡邕,你来对对这上联。”
    蔡邕脸色一苦,说道:
    “皇上,这上联看似简单,实是个绝对。这联语中的数量词,一定要用数量词来对。上联用了个“三”字,下联就不应重复。
    而“三光”之下只有三个字,那么,无论你用哪个数目来对,下面跟着的字数,不是多于三,就是少于三。”
    金国使者脸上顿时得意万分,插嘴道:
    “蔡大学士不愧为当世大家,已经看破此联关窍,想当初,我国国主也是这么说的。”
    蔡邕这一解释,刘宏才注意到这点,不过他看到金国使者得意的神色,气道:“那蔡邕你可对得出?”
    蔡邕额头冒汗,也不敢去擦,道:
    “皇上,金国国主大才,微臣对不出下联。”
    刘宏顿时面色发冷,看向司马曜,问道:
    “司马卿家,你呢?”
    “皇上,蔡大人说得对,此联是绝对,微臣也无下联。”
    刘宏突然看到众臣中的一人,眼中一亮,道:“卢值,你乃当世大儒,应该有下联了吧。”
    卢值惭愧道:
    “皇上,微臣也未想出下联。”
    刘宏目光扫向众多王公大臣、世家贵族子弟,气愤道:“你们,难道也没有一人,可以对出下联?”
    众多王公大臣、世家贵族子弟,都是一脸惭愧地低下头,回避起刘宏的目光,场中的气氛分外沉重起来。
    
    第七十六章 刘潜显威
    
    看到金使得意的样子,刘潜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怒气,道:“皇爷爷,孙儿可对出下联。”
    刘宏正失望无比,突然间听到有人说可以对出下联,闻声看去,竟是他那个正跪地的皇孙,不由将信将疑问道:“你对得出这下联?”
    刘潜信心满满地说道:
    “孙儿有下联。”
    刘潜的才学,当然比不得现场的诸多大儒才子,但刘潜的记忆中有这副对联,所以刘潜才敢放言可以对得出下联。
    刘宏心里却不相信刘潜能对出下联,要知这丧礼几乎聚集了大汉王朝的所有才智之士,连这些人都不能对出下联,更何况他这个还没加冠的孙儿?而且,他的这个孙儿,他也从没有听闻说是什么神童。
    但刘宏看到所有王公大臣都是低着头,而那名金使满脸则是倨傲地环视全场,再想到自从金朝自立国以来就一直和汉王朝兵争不断,边境之地从未有过安宁,而今在堂堂储君丧礼上,还被金朝这等蛮夷如此羞辱,心里感叹,难道堂堂天朝没落至此吗?
    刘潜晃着身子,站了起来,看向金使,说道:“你朝国主出上联,三光日月星,可对?”
    自蔡邕等人皆说吾下联时,众人已经知道这上联的难度,此刻见刘潜问向金使,都是惊异地看向刘潜。
    刘潜继续说道:
    “我出下联,四诗风雅颂。”
    “三光日月星,四诗风雅颂。好,对得好!”
    蔡邕顿时惊呼出声,为刘潜的下联叫好。
    众人听得蔡邕惊呼后,才回过神来,这下联对得好啊,同时也很是惭愧,天天诵读圣贤书,竟然还比不上一个少年。
    金使听得刘潜下联,脸色顿时苍白,用手指着刘潜说道:“这,这,怎么可能?你怎么会如此轻易对上?”
    刘潜说道:
    “怎么不可能。我还可以补出三联,你且听好。
    其一:一阵风雷雨;其二,两朝兄弟邦;其三,四德元亨利。”
    金使顿时如丧考妣,垂头丧气地说道:
    “玉王大才。”
    刘潜说道:
    “你可要好好记住这四副下联,待回去后告诉你朝国主,免得让他失望。”
    金使顿时脸上发红,道:
    “多谢玉王提醒。”
    刘宏见先前还趾高气扬的金使,此刻全无半分嚣张模样,顿时感觉扬眉吐气,心道:没想到我皇室还有如此千里驹。看向刘潜的目光顿时放出异彩。
    其他众人,此刻也意识到眼前之人,是刚去世的储君之子,玉王刘潜,再想到最近在洛阳城流传的三首诗,顿时看向刘潜的目光甚是复杂。
    刘潜道:
    “金使,从先前那上联看来,你朝国主也是才华横溢之人,我也有一联,欲邀你朝国主共赏,可行?”
    金使道:
    “小使洗耳恭听。”
    这是刘潜的回击,金使当然知道,但他却不能拒绝,因为刘潜说了是邀你朝才华横溢的国主共赏,如果他给拒绝了,那不是摆明了丢面子吗?
    刘潜道:
    “我这上联乃,烟锁池塘柳。”
    蔡邕、司马曜、卢值等人顿时都是脸色一白,然后都是一联不可思议地看着刘潜,这几人都是高才之人,明白这又是一个绝对。
    金使说道:
    “烟锁池塘柳,小使一定将这上联带给我朝国主。”
    不过说这话的时候,金使仍在思索着下联,想对出下联来报复一下这个刚才让他难堪的玉王,他心里还在想着,等他对出下联,一定要狠狠讥嘲这个玉王道,如此简单的对联,也想与我朝国主共赏,我还是不要将此联告知我朝国主。
    金使越想越兴奋,却迟迟得不出下联,此时他也渐渐明白了这上联的巧妙,可以说比刚才他说的那上联高明数倍。
    众人中自认为才智不凡不凡之人不少,开始都以为此联不过如此,但当他们要对出下联时,却苦苦思索不得。
    蔡邕闻此绝对,发觉此联的妙处后,自认为对不出下联,不由看向刘潜问道:“玉王殿下,这不知可有下联?”
    刘潜当然知道这上联的妖孽程度,上联五字,嵌“火、金、水、土、木”五行为偏旁,且意境很妙,要想对出下联何其难也,就是他也没有完美的下联。
    刘潜道:
    “这下联,我倒是有两个,但我认为都不是最好的。”
    众多才智之士顿时佩服万分,他们想了半天,可是一个都没有想出来,这玉王竟然说有几处下联。
    又是蔡邕说道:
    “玉王能不能将这下联说出?”
    刘潜看了一眼金使,说道:
    “本来我是邀金朝国主共赏这上联,待金朝国主说出下联后,我再说出。如今既然你们要听我这下联,我且先就抛砖引玉好了。”
    金使此时是尴尬无比,本来今天他来这是羞辱汉朝,没想到如今他认为的上联被别人以四联对出,而且还被人出了一个堪称绝对的上联。
    “我这下联一是,炮镇海城楼。”
    众多才智之士顿时一愕,随即摇摇头,这下联虽然从字面上看,也是以五行为偏旁的,但与上联意境实在是相差甚远,不算佳对。
    “二是,桃燃锦江堤。”
    “三是,秋镶涧壁枫。”
    众人顿时心中叫好,这两联对得好,比刚才炮镇海城楼好上许多,但细细回味起来,还是觉得与上联有点不般配。众人看到刘潜一脸平淡地样子,心中佩服不已,没想到这玉王是如此才华出众之人。
    更有不少王公大臣想到不久前的那次定亲,都是后悔不已,要不是他们听信传言,哪会这般。他们听闻刘潜做的那三首诗时,也是震惊不已,对刘潜的才名将信将疑,心中也动过查证之念,不过随即得知太子逝世就放弃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