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修非常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修非常道- 第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几毛也不便宜啊。我们这里荒山多的是,要是种了茶树,不是能赚很多钱?”周茂林现在想起之前赵建国说的大队搞集体事业的事情来。
  “对啊!周书记果然有眼光。我以前看报纸上报道了,有些农村搞园艺场种植茶叶,确实是个好路子。大队不能光种田,还得搞好副业,日子才会一天天好起来。说不定,将来仙基桥也能够实现机械化。”赵建国说道。
  “你们城里人读书读得多,眼光比我们乡里人好。”周茂林有些心动。大队如果搞园艺场、搞副业,富裕起来了,家家户户年底分红就多了。日子自然不用像现在这样紧巴巴的了。
  周茂林这么一想,心思就活了。
  赵建国见周茂林沉吟不语,也没有去打搅他。
  “常兴同志,你帮了我们青年农场好几次了,都没有好好感谢你。以后你多到我们农场来转转。我们都是年轻人,可以做朋友。那天晚上,看你身手很厉害,连黑熊都对付得了。我由衷的佩服你。”赵建国一直还以为常兴是凭借功夫对付了黑熊。
  常兴笑了笑:“都是一些乡里把式。”
  “你这乡里把式可不简单。就跟小说里的武松一样,能够上山打老虎了。”吴婉怡走了过来。
  “是啊。那天要不是有人出手相救,我们几个就危险了。”陈晚红想起那晚上的情形至今还有些后怕。
  “你们也很厉害啊,都成了我们仙基桥的女先生了。”常兴说道。
  “常兴,现在仙基桥天天都在搞扫盲班、提高班,怎么不见你来呢?你虽然读了初中,也可以学一学高中的内容啊。我们教的比学校教的可有趣一些。至少不会让你们天天去参加劳动。”陈晚红说道。
  “晚红,别乱说。”吴婉怡连忙告诫道。
  陈晚红的话在这个时期里有些不合时宜,如果被有心人听到了,说不定就可能惹来祸端。
  “我们仙基桥这里没这么多的讲究。没事的。你们是我们仙基桥的女先生,哪个敢动你们试试!”张方清说话很有气势。
  “但这话也只能在仙基桥说说,到别的地方千万别乱说。”赵建国连忙说道。
  陈晚红吐了吐舌头便跑开了。
  天气很凉,茶很快凉了,周茂林也回过神来,端起茶杯一口喝了个底,嘴角还叼着一片茶叶,喝完了之后,还要发一声感慨:“这样才是喝茶啊!味道还不错。”
  这样喝茶还能分出茶的好坏么?赵建国表示怀疑。
  吴婉怡掩嘴一笑。
  常兴则觉得很平常,这茶的味道似乎也很一般。
  喝了茶,赵建国又非常热情地留常兴等人吃饭,也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搞来了肉。一问才知道,有人从城里捎来了肉票,到集市上称了几斤肉回来。计划就是用来招待来帮忙育种的仙基桥乡亲。
  自从年前的事情发生之后,青年农场的知识青年们对仙基桥大队的农民态度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已经逐渐将仙基桥人当亲人一般的看待。很想把仙基桥大队的乡亲们请到青年农场来吃顿饭,只是现在青年农场条件不允许。但是育种再喊仙基桥大队来帮忙,就不能不好好招待一番了。
  酒是从城里带来的瓶装酒,一看包装就知道比仙基桥人喝过的竹叶青要高档不少。玻璃瓶就比竹叶青的跟白醋瓶子一般的玻璃瓶好看得多,将瓶子拿起来,对着太阳,酒瓶子能够折射出非常美妙的光彩。
  本来以为常兴等人喝了这么好的酒,肯定会很稀罕的。但是没想到常兴几个喝了之后,竟然一点激动的表现都没有。就好像喝了一口白开水一般。
  “周书记,这酒怎么样?”赵建国问道。
  “还行。”周茂林觉得人家好心好意的,不能够嫌弃人家的酒吧,至少比那几毛钱一瓶的竹叶青还是要强些。
  “还行?”赵建国有些怀疑自己的耳朵。这是很好的酒好吧。我自己舍不得喝,拿出来给你们喝。竟然只是还行。
  “我跟你讲,这酒就是酒瓶子好看。比不得常兴的酒。你们是没喝过。”张方清还要说下去,结果被周茂林在桌子底下踢了一脚,你说什么大实话。
  周茂林哈哈笑道:“我们乡里人没见识,分不出好赖。这酒应该不便宜吧?”
  “还好。”赵建国尴尬地笑了笑,我没瞎,你们也不会演啊!


第226章 落户
  【二合一大章!】
  虽然酒似乎有些不完美,但也不会抹杀一桌好菜。肉是好东西啊。这年头,一年能够吃到肉的日子,十个手指不够数的话,加上十个手指肯定足够。
  虽说仙基桥这个地方经常能够吃到野味,但是野味跟猪肉比起来,还是有差别的,尤其是这个年代。没有谁都觉得野味比猪肉更好吃。
  常兴经常吃肉,也觉得猪肉更香更细腻一些。就是那传说中的熊掌,吃起来也就是比鹅掌肉厚实一些而已,味道其实也就是那么回事。
  吃完了饭,常兴便跟着周茂林等人一起离开农场。
  吴婉怡和陈晚红追了出来。
  “常兴,你来仙基桥上课么?学好数理化走遍中国都不怕。我们专门给仙基桥上了初中的人上提高课呢,很有意思的。你来不来啊?”陈晚红说道。
  吴婉怡也说道:“常兴,你现在反正也没什么事情,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多学点东西。”
  周茂林抢在常兴前头说道:“这事我替常兴答应了。年纪轻轻的,有个学习的机会不容易。反正你在山上也没啥事情。秧苗都弄好了吗?”
  常兴点点头:“弄好了。长出来很长了。比你们下秧早一些。”
  “这么早?你不怕秧苗被冻死啊?”周茂林话一出口就知道说了一通废话。仙基桥的秧苗全冻死了,常兴的秧苗也冻不死,这几天还天天呷常兴送下山的瓜果蔬菜呢。仙基桥的辣椒种子还没下地,常兴的辣椒已经开始吃了。豆角、丝瓜什么的,好像一直都没断过。
  常兴笑了笑。
  “哎,常兴,怎么样啊?”陈晚红问道。
  “茂林叔不是替我答应了么?那我就来吧。”常兴笑道。
  “太好了。”陈晚红很高兴地说道。
  吴婉怡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常兴,今天晚上就要上课,你可别忘记了。”陈晚红提醒道。
  晚上常兴去上课的时候,肖红霞与张喜来等人都在。看到常兴到来,肖红霞有些意外。
  “常兴哥,你怎么来了?”肖红霞往旁边挪了挪,让出一个座位来。
  常兴挨着肖红霞坐了下来:“你放假还来上课啊?”
  “在学校里学不到什么东西。还不如吴老师她们教得多呢。”肖红霞说道。
  “你们汇演搞完了?”常兴又问道。
  说起汇演,肖红霞脸色更有神采一些:“还没呢。上次是全县的汇演。如果选上了,还要去清水呢。”
  “你们汇演演得怎么样?”常兴问道。
  “还好。就是有个角色不小心摔了一跤,其他都还好。但是能不能选上就很难说了。”肖红霞有些担心。
  “别担心,肯定会选上的。”常兴说道。
  吴婉怡走了进来,看到常兴坐在教室里,朝着常兴笑了笑。
  肖红霞不高兴了:“常兴哥,是吴老师叫你来上课,你才过来的吧?”
  “不是呢。茂林叔喊我来的,说我现在闲着没事干,学点文化没坏处。”常兴说道。
  “嗯,学文化肯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你不是说我将来能够去城里读书的么?你也好好读书,说不定将来我们一起去城里。”肖红霞说道。
  “我去干嘛?我修道之人,应该待在山上。”常兴说道。
  “错,吴老师说,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你越是要修道,不是越要到大城市去么?”肖红霞说道。
  “还有这种说法?”常兴抓了抓脑壳,没听说过啊。抄的本经里面没写这个呀!
  虽然已经离开学校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常兴觉得吴婉怡讲的内容他还跟得上,他不知道,为了照顾他,吴婉怡特意将内容调整了一下,讲得也细致了许多。
  吴婉怡当初可是准备考大学的,成绩也不错,只是家里成分不好,早早地进入了上山下乡的名单之中。
  常兴听得认真,肖红霞倒是不时地看着常兴,脑瓜子里不知道在想写什么。
  下课的时候,吴婉怡特意走过来问常兴:“常兴同志,你很长时间没学习了,怎么样?跟得上么?”
  “还行。好像还没有全部还给老师。”常兴笑道。
  吴婉怡将手中拿着的几本书递给常兴:“这几本书是我以前用过的高中课本,你拿回去好好看看,看不懂的地方随时可以问我。你平常没什么事,多下山走走。人是有社会性的,这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最根本的地方。你长期一个人待在山上,不利于你身心的发展。”
  “好的,谢谢吴老师。”常兴从吴婉怡手中接过那几本书。
  从吴婉怡走过来的时候,肖红霞便已经用手拉住了常兴的衣角,用戒备的眼神盯着吴婉怡。好像生怕吴婉怡从她手中将她的常兴哥哥抢走一般。
  吴婉怡将课本交给常兴之后就走开了。
  肖红霞立即审问道:“常兴哥,这个女的为什么对你这么好?”
  “吴老师人挺好的呀,对每个人不都是很和善的么?”常兴笑了笑。
  “怎么一样?她就冲着你一个人笑。也就只给你一个人课本。别人可没这个待遇。”肖红霞不满地说道。
  “可能是我曾经救过她的缘故吧。”常兴无奈地说道。
  “常兴哥,她会不会因为救命之恩以身相许啊?”肖红霞听过很多这样的故事。男主角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女主角一般都会因为男主角的英雄神武,最后以身相许的。
  常兴噗嗤一笑:“怎么会呢?人家是城里人,怎么会嫁给咱们乡里人?等你将来去城里上学了,也会看不上咱们仙基桥的崽伢子了。”
  “我才不会。”肖红霞连忙说道。
  吴婉怡与陈晚红一起回的青年农场。
  “婉怡姐,那个肖红霞好像跟常兴的关系不一般啊。”陈晚红说道。
  吴婉怡笑道:“他们从小一起长大的。跟亲兄妹一样,当然不一样啊。”
  “我是说肖红霞好像很依赖常兴的。她可不一定把常兴当哥哥。我听说他们曾经订过娃娃亲的。”陈晚红的情绪有些低落。
  “晚红,你在胡思乱想什么呀?”吴婉怡笑道。
  “没,没什么。”陈晚红有些慌张。
  “晚红,你记住姐的话。虽然我们现在来到了仙基桥。但是,终究有一天我们还是要回去的。仙基桥不属于我们,青年农场也只是我们人生之中的一个驿站。有些事情,你千万要慎重。别用了情,到时候,伤了别人,也伤了自己。你跟我不一样,家里成分好,你肯定比我更有机会回到城里。”吴婉怡告诫道。
  吴婉怡的话让陈晚红陷入了沉默,过了好一会,陈晚红才幽幽地说道:“婉怡姐,将来如果我们离开这里,会不会舍不得啊?”
  “我也不知道,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吴婉怡说道。
  “其实待在这里也挺好的。这里安静。人心也淳朴。”陈晚红说道。
  吴婉怡点点头:“是啊。想当初我们刚来的时候,还有些看不起仙基桥的农民,但是现在感觉他们活得比城里的很多人更真实。”
  常兴将肖红霞送回家,便一个人上了山。
  参加夜校学习,倒也不错,常兴又恢复了跟上学时候一样有规律性的生活。
  老猫与大黄、大黑三个每天闹腾,差不多要把整座峰眉寨给翻过来。
  那头香獐现在也不太老实了,春天一来,那头公香獐就焦躁起来了,每天往外面跑。一次被枪打,似乎没给它留下太多的阴影。常兴有一次竟然发现这头公香獐竟然把一头母香獐带到了窝棚里来了。不会哪天在这里下一只香獐崽吧?
  后来常兴发现自己养的这头香獐还挺花心,每次带回来的母香獐似乎都不一样。要是别人肯定看不出来,因为母香獐似乎看起来都一样。但是常兴却可以轻易地辨别出每头母香獐的细微差异。虽然有些不耻香獐的花心,但是常兴懒得去管它。其实这头香獐名义上是他养的,其实常兴从来就没怎么管过,只是给它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而已。这头香獐每天要靠自己出去觅食。
  周茂林虽然对赵建国的宏伟蓝图并不是很相信,但是对于搞园艺场的事情还是很上心的。趁着去公社开会的机会,周茂林跟农技站的同志问了问,从农技站的技术人员那里得知确实有很多大队在搞园艺场,建了大片的茶场。如果仙基桥准备建茶场,农技站可以提供技术指导。并且帮助仙基桥搞种子。
  这一次,周茂林没有任何犹豫,直接拍了板。荒山仙基桥多的是,随便开垦一座便是。城里的年轻人都跑到仙基桥来搞农场,仙基桥人为什么不能够自己搞园艺场?仙基桥人有的是力气,为什么不能够搞点产业,过好日子?对于周茂林来说,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带领仙基桥大队的社员们过好日子。
  周茂林向农技站订好了茶树种子,便兴冲冲地回了仙基桥,立即将大队干部,各个生产队队长召集了起来。
  “我们仙基桥要搞园艺场,把对门几座荒山开垦出来,全部栽上茶树。将来仙基桥每个人都有股份,每年都可以分红。茶叶赚了钱,我们仙基桥就越来越富裕。有了钱,我们还可以搞更多的副业。”周茂林说道。
  “茂林书记,你说咋搞就咋搞,我们跟着你搞就是。”肖银顺大声说道。
  “银顺,你别忙着表态。我喊大家过来,是想让大家表达一下自己的意见。看有没有什么不同想法。”周茂林说道。
  “我看搞得。那天小赵的茶叶我也尝了,味道其实也不咋的,但是城里人稀罕这个。那么一小罐茶叶,竟然要好几块钱。咱们搞两座荒山,要出多少罐茶叶?”张方清说道。
  “我们种出来的茶叶可不一定能够卖出那么贵的价格。”周茂林说道。
  “但是,就算是几毛钱一斤,也能卖不少钱不是?别人啊能够种出好茶叶,我们为什么不能够?事在人为。我看这事可以搞。”张方清说道。
  其余的人都没有什么意见,反正是公家的事情,都不是很上心。既然周茂林说要搞,他们就跟着搞就是。万一将来真的能够分红呢?所以,仙基桥的领导班子对于仙基桥的一份事业就这么非常顺利地决定了下来。
  接下来开群众大会,仙基桥的乡亲们都是当讲笑话一样,周茂林准备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结果被台下的婆娘们彻底破坏了气氛。好在结果是好的,仙基桥办园艺场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知识青年来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但是仙基桥大队却已经准备搞园艺场。
  常兴的生活也开始发生变化,他不再像以前一样,用大雾笼罩着峰眉寨,一个人关起门来宅在峰眉寨上。而是经常往山下走。以至于老猫对常兴非常地担心:春天来了,小道士怕是春心动了!
  “常兴,要不你到我们仙基桥大队来算了。把户头挂在生产队。现在我们办园艺场,将来园艺场办好了,你也能够分红。你山上的地,算你的自留地,出产什么的,我们不管你。生产队的工分你做了多少,我给你算多少。你看怎么样?”周茂林问道。
  “户头挂到仙基桥大队没问题。园艺场的分红就算了。”常兴现在慢慢看明白了,他不可能永远地躲在山里,总是要从山里走出来的。这个世俗的户头还是要办的。
  这年头,办户头也容易,随便把常兴挂到谁家里就可以了。都是周茂林一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