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着黄衫小裙的少女坐在树杈上,晃着小脚,手指把玩着一缕长发,那双大眼纯澈无痕。
梅空媚心底无论多惊讶、多紧张,此时也不会表露出来,立刻笑道:“怎么可能,我只是和那杨戬有些过节罢了,我受伤和他自然没有半点联系,他也不过只是**强横些罢了。”
此时她越是说的对杨戬不屑,自是越安全。
若此少女是杨戬的‘亲友’,梅空媚这般说,自然而然就让人觉得她自持身份,和前几日偷袭杨戬者并非同一人。
若这个少女是杨戬的‘仇敌’,梅空媚如此回话,也能让对方对自己多点善意。
在一瞬之间,梅空媚就考虑到了如此种种,当真不好对付。
“嗯,说的也对,你一个准圣如何能被杨戬所伤,”这少女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但看你这伤势,似乎受创颇重,境界也在隐隐下落。伤你的是谁?”
梅空媚心中筹谋,随之露出苦笑,道:“我也不知是谁,那人拿着一口钟,只是一下就把我打成了这般模样。”
“哟?那钟是何等宝物?”
“若是我所猜不错,应当是东皇之钟。”
这两个女子,一个少女玲珑,一个美艳明目,此时一问一答竟像是熟人一般。
只是梅空媚已经在身后破开了乾坤,随时能遁走。
“混沌钟怎会出世?”琼霄喃喃了句,小脸上有些疑惑,掐指推算,却是越算越迷糊。
所谓推算,便是以些许线索,寻到天道的轨迹,推算出过去之事、将来之事,乃是老一辈修道者皆可修行的神通。
但杨戬这种元神之力不怎么强劲,对天地也没太多体悟的玄功修行者来说,这般神通却是难如登天。
混沌钟,乃是盘古开天地之后,所持开天神斧所化的三件至宝之一,其他两件宝物为太极图、盘古幡,分别为老子、元始两位圣人所有。
混沌钟遁入太阳星中,镇压刚开辟不久的洪荒天地,后在龙凤大劫中出世,为太阳星上诞生的先天大能东皇太一所持有,镇压妖族气运。
巫妖大战,东皇太一陨落,东皇钟遁入混沌之海不知所踪。
在道门大能眼中,那本就是混沌钟,与三清圣人有莫大的牵连,故而称之为混沌钟。
而在妖族眼中,那口钟是至高无上的‘信物’,梅空媚被那口钟打伤,此时还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心底更是倍感凄凉。
琼霄推算了半天也没推算出什么,随之眨眨眼看着梅空媚。
梅空媚娇笑道:“我和道友似乎没什么过节,此时我受伤颇重,道友可是想趁机欺我?”
“就算你不受伤,也不是我这把剪刀的对手。”琼霄哼了声,右手小指穿过了一把金色剪刀的刀柄,轻轻晃着。
“金蛟剪?”梅空媚有些吃惊的看着这把剪刀,心中一凛……难道是截教大能发现了自己算计截教,故而现身要自己给个说法?
可恨自己深受重伤,不然倒真不用如此被动!
“不知道友是三霄仙子中的哪一位?”
“你猜。”
琼霄笑的那双大眼如同月牙般弯着,纤细的手指轻轻一晃,金蛟剪突然对着梅空媚甩了过去。
本书来自
第一百五十九章 琼霄出山,玉鼎钓鱼
那金色小剪刀迎风就涨,转瞬就变做了两条凶恶的金色蛟龙,张口朝着梅空媚咬去。
梅空媚作势抵挡,却似乎受伤太重,无法反击,被两条金色蛟龙直接吞掉……
就这么死了?
树上的琼霄却只是冷哼了声,手指对着北方一点,梅空媚在千里之外显出身形,对着琼霄微微一笑,道了句:“告辞。”
“哼!大姐说的不错,你们这些老妖果然都奸诈的吓人!”
琼霄也不追赶,因为知道对方早已暗中逃走,只是留了一具假身在这里陪她说话。
她却不知,此时凝出这具假身,对梅空媚来说,又付出了何等代价……
梅空媚身影虽北遁,却万里传声,含着怒气问道:“我和三仙岛三位仙子素无冤仇,我妖族亦有诸多子弟投身截教,今日为何如此相逼?”
琼霄呸了声,气愤道:“污我三仙岛千里海域,还敢说和我没冤仇?”
“原来如此,先为仙子陪个不是,改日,梅空媚必登门讨教。”
“怕你不成?最好把你们妖族的那群老妖怪都拉过来,什么三姑六婆老奶奶,我咔咔咔给你们剪成两半!”
琼霄对着北方挥了挥金蛟剪,梅空媚却是心中一叹,遁入海水之中,避开龙宫所属,一路抽取海中生灵之生气。
堂堂大能,此时却累累若丧家之犬,这境地当真……
她走时落下狠话,也只是为了自己的些许面皮,根本不敢去找三霄寻衅。
那三霄何等的凶名?当年三姐妹持剑行天下,刚好就是在梅空媚崛起的前一个大世,可是杀了不少洪荒生灵,修士、邪魔、凶兽、巫族、妖类,只要惹到她们,无一不斩。
近几个元会,三霄凶名这才没人传了,三霄归隐三仙岛,也不再多出来走动。
但若要排名巫妖大战之后的凶人,三霄各个都是能排前十号的人物!
不过听到琼霄的话语之后,梅空媚也松了口气……那琼霄尚且不知自己算计截教之事。
只要此事不东窗事发,妖族自可安然无虞。
心底一叹,梅空媚对杨戬更是恨的牙根痒,自然是心中筹谋该如何借刀杀人除掉杨戬。
可她心中突然浮现出那口大钟、那道身影……
那个家伙,到底是何方神圣,洪荒何时出了这一号人物,还得了至宝东皇钟?
梅空媚心中一阵纠结,待她养好伤势,必然要去将此事追查个明白。
而梅空媚之前停留的岛上,琼霄正好奇的把玩着一张面具,这面具初看十分吓人,像是某种骨骼锻造而成,只有双眼部位有两个孔洞。
最让琼霄惊讶的是,凭她的神识,竟然看不透这面具……
“好东西呀,”琼霄抿嘴轻笑,将这面具重新炼化了一番,用金蛟剪在面具上又开了一条口子,能露出嘴巴,然后捏出了鼻梁的轮廓,兴趣盎然的戴在了脸上。
戴上面具,放出些许杀伐之气,这小巧的少女双手叉腰,神里神气。
“时隔数十万年,本仙子再临洪荒,必将掀起腥风血雨,哈哈哈哈哈……呃,好像这样太坏了点。”
琼霄敲了下自己的脑袋,挥手洒出了一把五色神火,方圆千里之内漂浮在海面上的尸体在神火中燃烧一空,整片海域再次变得透彻清亮、灵气充沛。
“哼哼,那杨戬倒也有趣,这般大能也因他而伤,我却要好好想个法子,狠狠落他一番面皮才是。”
琼霄把面具摘下来,在手中把玩,心底冒出了百般主意。
……
玉泉山。
杨戬驾云而回,比他和杨小婵离开前多了一个仆从。
但比起那日时的杨戬,此时的杨戬目光沉稳了许多,面容也越发坚毅。
灵泉中的三生莲子越发的枝繁叶茂,已经覆盖住了灵泉小半的水面;这灵物也知道分寸,不敢霸占整个灵泉,只是在那一小半缓慢吸纳天地灵气。
在金霞洞外修行的两道倩影缓缓起身,对着杨戬和杨小婵做道揖,齐齐喊了声师兄。
汀兰翠竹是记名弟子,杨戬是唯一亲传,在极重礼数的阐教,她们两人自然不敢对杨戬不敬。
杨小婵正捧着有瑶姬影像的留影珠发愣,见到汀兰翠竹,心情总算明媚了些,拉着两个小姐姐就要开始说在山外的见闻。
“先随我去拜见师父!”杨戬板着脸训了句。
“哦,”杨小婵小嘴一撅,低头跟在杨戬身后。
杨戬在洞府门前刚要行礼,府门缓缓打开,玉鼎真人的话语传了出来:“你自己进来就是。”
杨小婵闻言对哥哥做了个鬼脸,捧着留影珠,像是献宝一般对汀兰翠竹炫耀:
“快来看我母亲,我记的没错,她真的是这般貌美呢。”
杨戬闻言只得摇头,嘱咐楚倩一声,迈步进了师父修行的金霞洞。
洞中还是那般安静,玉鼎真人却坐在了洞内一角的水池盘,撑一把竹竿,似乎在钓鱼。
“师父,”杨戬做道揖行礼。
玉鼎真人拍拍自己身边,手缩回去的时候,那里已经有了一个小板凳。
杨戬走过去,坐在了小板凳上,没有开口说什么,就是一声轻叹。
看着水面中自己的倒影,那上辈子想都不敢想的英俊面容上,却挂着深深的疲态。
他的苦累,也只有面对玉鼎真人的时候,才能不自觉的流露。
这是他最为信任之人,可以毫无保留的信任。
“你见到你母亲了?”玉鼎真人温声问,也叹了声,“我知你性子执拗,不想让为师出手救回你母亲,怕为师卷入此事之因果。但自那日我收下你时,便已脱身不得。”
“师父……”杨戬面色有些愧疚。
“你喊我这声师父,就不必再多说什么。”玉鼎真人晃了下竹竿,平静的潭水上出现了一道轻轻的波痕。
“师父,营救母亲是我的责任,也是我不得不做之事。”杨戬的疲倦在慢慢消退,对着水中的自己笑了下,“若只是为了孝,自然可无所不用其极,反正有孝子的名声,谁也骂我不得。”
“可真的要师父出手,或是用道门逼迫天庭就范,我心难安,我意难平。”
杨戬忽然问:“师父,这里面有鱼吗?”
“自然没有,”玉鼎真人淡然一笑,“我钓的,只是心中之鱼。”
杨戬体会半天体会不到这话中的妙境,只得说一声:“师父若是心中有鱼,为何……呃,师父在说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吗?”
玉鼎轻笑了两声,道:“我这徒弟不让我出手,我有力也没处使,还不如把鱼钓出来。”
“师父,我这……”
“莫要觉得难堪,你才修行了多少年?近来修为可曾落下?”
“已经凝成了三十二颗玄珠,”杨戬运转玄功,身上亮起了三十二处光华。
玉鼎真人露出些欣慰的笑容,道:“你进境反而有些太快,蕴珠境本就应是水磨的功夫,你该好生体会玄功境界。”
“我也不知如何,这一场场打下来,玄功就能前进一大截。”
“此乃命数,玄功与你相合罢了,切勿自满。”玉鼎真人笑道,“待你修到三十六颗珠子时回来一趟,为师传你一套大阵,那是三十六颗定海神珠上所用之大阵,蕴含周天圆满之理,可用之开辟乾坤,衍生一门大神通。”
“谢师父!”杨戬一脸喜色的答应了下来,怕被师父唠叨,连忙说起了回来的正事,“师父,我想问一件宝物的下落。”
“何物?”
“开山斧。”
“这件宝物……”玉鼎真人掐指推算,“大禹治水所用的开山斧?”
杨戬面色郑重的点点头,低声道:“我得人暗中指点,只有用这把斧头,才能将困住我娘亲的大阵打开。”
玉鼎真人眉头一皱,掐算的动作也停了。
“师父,可是算不到开山斧在何处吗?”
“非,”玉鼎真人摇摇头,“开山斧便在火云洞中,但这斧头却是一把凶器,被火云洞修行的三皇五帝镇压了下来。若要拿到,却也并非易事。”
杨戬攥着拳,只要一想到瑶姬在那光壁之中被一道道流星砸中……他心里就是一阵揪痛。
不管如何,那都是这具身体的母亲,也是给了如今杨戬半条命的人,更是杨戬一身机缘的‘源头’。
若无瑶姬,便无此时的自己,更无日后的二郎神!
“还请师父告知火云洞在何处,我哪怕跪在几位先贤面前,也要借得开山斧一用!”
玉鼎真人如何不知杨戬的性子?此时也不劝他,抬手对着杨戬额头点了下,杨戬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了一座巍峨的大山,看到了山上的楼阁殿宇。
“你若去,三皇五帝或许并不会见你,但你只需言明自己所为何物,此事或许还有转机。”
“嗯!”杨戬轻轻点头,心中也已明白那火云洞隐在中神州何处。
不等他辞行,玉鼎真人已经摆摆手,“去吧,此行你最好独自前往,为师也不便见那几位故人。”
故人?
杨戬对着师父做了个道揖,转身踏步而去。
开山斧只要还在火云洞,他就不担心其他了。
本书来自
第一百六十章 火云洞前
安顿下杨小婵和楚倩,杨戬化金光飞向了中神州东南方的天穹。
他连日奔波,也没什么休息的机会;但在玉鼎真人那出来后,整个人神采奕奕,精神饱满,脑子也越发活泛。
始祖。
五帝则为轩辕、少昊、尧、舜、禹。
大禹治水而名满天下,但其飞升之后,其子‘夏启’继承王位,开辟盛世,结束了‘天下共主’的禅让制,改为了世袭仙朝。
故而,大禹乃是火云洞最后一位入驻之帝君,此乃天数。
杨戬要找的,就是这位大禹。
三皇五帝教化人族,乃后世之标榜,也是天地人族共遵的始祖。
他们带领人族在洪荒大地一步步发展壮大,留下了无尽的传闻;那是一个人族历史上记载不详的时期,但也是一个个辉煌的大世,令人心中向往。
不得不提的是,三皇五帝时期,人族仙凡混杂。
但三皇五帝之后,不知是何缘故,人族仙凡分离,仙家聚集在中神州,人族王朝则开辟在土地肥沃、平原众多的南赡部洲。
这应有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细细说来怕要讲个三天四夜,便不多提了。
杨戬寻火云洞而去,心中暗忖:“我虽对洪荒人族没什么归属感,但也说不准这洪荒和后世华夏的联系,怎么也应该对这几位帝皇人物礼敬一些。”
这火云洞的来历,也是不得不表,但十分简单。
远古时有个先天大能,名为红云老祖,乃是天地间第一朵红云得道,福源极其深厚,与地仙之祖镇元子相交莫逆。
那火云洞,原本就是红云老祖生前的道场,为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中排名靠前的好去处。
紫霄宫听道,接引、准提来得晚了,悲怆哭诉;红云让座,让接引、准提向前,使得接引、准提得寸进尺,逼妖师鲲鹏的座位后挪。
道祖那次讲道,分下了七道鸿蒙紫气,收了接引、准提两人为记名弟子,第七道紫气给了红云。
那鲲鹏心中如何不恼怒?听道之后,半路袭杀红云道祖。
妖师鲲鹏太过霸道,红云措手不及之余立刻被重伤,只得护住元神逃走;那第七道鸿蒙紫气不知所踪,天地间的圣人由七位,变成了六位。
后,女娲造人、三清立教,接引准提立西方教,六位圣人接连成圣。
人族大兴之后,伏羲、红云皆得大造化,转世教化人族,那神农氏,据传便是红云老祖的转世身。
然而,这也只是洪荒传闻,除了伏羲之外,三皇五帝的其余七位,都并未提及自己的跟脚。
但三皇五帝得道后尽皆被天道安排去了红云老祖所留的火云洞修行,这又似乎默认了神农氏的跟脚。
不过在杨戬看来,轩辕氏若是北俱芦洲的玄龟投胎所化,有撑天之功德,那三皇五帝的前身怕都是洪荒大能,甚至几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