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发明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大发明家- 第1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哼!就连选择的客栈都是靠近这研究院的,果然是想要有所动作啊。”刘尧心道,随即又笑着说道“认识到是不认识,不过原来在洛阳的时候,那许攸可是和袁术,袁绍,曹操三人并称为洛阳四公子的。那名头可是不小。虽然我不认识,但是我却知道这许攸贪财,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做些文章。”

    贾诩听了眼中闪过一道精光,说道“主公可是要去送礼?”

    刘尧大笑着说道“哈哈,不错还是文和知我心意,不错,我真是要去送礼。”

    这许攸贪财,去给他送礼,也不管他收不收,只要被袁绍的手下看到了。到时候必定传到袁绍的耳中。而以袁绍的性格,再加上跟许攸不对盘的郭图两人的煽风点火。到时候由不得他袁绍不相信。

    当然刘尧也没有想过会让袁绍麾下出现什么大乱子。只是想让袁绍心中埋下这么一颗种子,或许日后用得上罢了。历史上那许攸就在官渡的时候背叛了袁绍,投向了曹操的麾下,一把火烧了袁绍的粮草,这才使得袁绍大败。可见这许攸并不是什么忠心的人了。到时候或许这许攸就会成为了压垮袁绍的最后一根稻草了。

    “公与,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去办了。记住,要以你自己的名义去给那许攸送礼。而且一定要隐蔽,不能让太多人看见,但是也一定要有人看见,你可明白?”刘尧奸笑着说道。

    这沮授听了眼中也闪过一精光。他自然也是一个聪明人,自然知道刘尧这样子做的意图。实则虚之虚则实之。若是刘尧以自己的名义大张旗鼓的去给许攸送礼。那许攸恐怕为了自己不被袁绍猜忌,众目睽睽之下,还真的不敢收下这一份大礼。

    而那许攸带来的两百人之中。绝对会有这他袁绍的心腹眼线。毕竟以袁绍的性格还真的很难去完全的相信一个人。尤其他袁绍对于许攸那也是知根知底的。自然会在派人保护他的同时也一样派人监视他了。

    但是若是以他沮授的名义去送,以许攸那贪婪的性格。只要没有人看见,那绝对是回收下的。至于到时候只要随意的泄露一下这件事情给许攸带来的那两百人听。自然会有人将这件事情告诉袁绍听。沮授送礼和他刘尧送礼对于他袁绍来说,难道有什么区别吗?

    “诺。”沮授说道“主公,我倒是有一个不错的人选。去做这件事情到时再合适不过了。”

    “恩?!”刘尧听了也来了兴致,好奇的问道“是何人,我可曾见过?”

    沮授摇了摇头说道“这倒是没有,此人乃是我家中的管家,名叫王博,三年前我在路上见其饿晕在了路边,便将他救了回来。后来我发现此人做事稳重。而且口才也是相当的不错,因此就将他留在了身边,现在变成了我府上的管家了。此次便让他去就行了?”

    “王博,没有听说过?”刘尧如实的想到。随即有些疑虑的问道“公与,此人可靠吗?”刘尧对此自然是有些担心的,毕竟才跟了沮授三年,万一是别人安排来的,那可就有些不妙了。

    沮授鉴定的说道“还请主公放心,这几年里,这王博的一举一动我都有派人监视过,做事都是兢兢业业的,从来没有出过半点的差错。”

    刘尧点了点头,他对于沮授的眼光那还是十分相信的,便说道“那就按照公与你的意思,交给他去办吧。若是办好了,将来到也可以用一下。”

    “多谢主公。”沮授有些感激的说道“主公,还有一件事情,必须要让你要让你定夺。”

    刘尧皱着眉头问道“还有何事?”

    “那洛阳朝廷前些日子已经派人前来幽州,其一是为了封赏马腾田丰以及主公麾下官员一事。这件事情我已经代替主公接下了。至于另外一件事情,说是希望主公在平定了乌丸之后,能够即可出兵,攻打董卓,营救回天子。”沮授有些讥笑的说道。随随便便的一个封赏,就想要主公为他们卖命,真是可笑。

    刘尧听了眼中也闪过一丝怒意,嗤笑一声,说道“这皇甫嵩杨彪两人还真是有够老了啊,现在他们都已经自身难保了,居然还想着要救出我那个小皇弟。况且我刘尧用不了多久就即将大婚了,他们不来共恭贺一番也就算了,还想要我在这个时间出兵,他们还真是当我刘尧好欺负啊。”

    沮授看到刘尧的那一丝怒意,还以为刘尧想要对那使者出手了,劝解道“主公,不管那洛阳朝廷做了什么事情,但是他们还是站着一个明面上的身份的,即便他们根本没有什么实力,或者说完全既是一个鸡肋。但是主公还是不适合于他们闹翻了。”

    刘尧听了不由的一愣,随即摇了摇头笑着说道“公与倒是误会了,我又岂会做这种事情。这样子吧。前些日子那洛阳再一次被那十几路诸侯掠夺了一番,恐怕现在都要断粮了。公与你从我们粮仓之中拨出两万石粮草,连同那一个所谓的使者一同送回洛阳去,以缓解一下他们的危难。至于攻打董卓一事,告诉他们,我刘尧自有主张,不需要他们操心。”

    这些年来幽州连年丰收,这两万石粮草对于刘尧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但是对于现在的洛阳来说,那就是救命的宝贝了。至于出兵的事情,那是想也不用想的。刘尧也是想用这两万石粮草去堵以堵洛阳朝廷的嘴而已。

    “诺。”沮授恭敬的说道。他对于刘尧的这个决定自然是再赞同不过的了。现在已经进入了诸侯争霸的时期了,很大程度上那就像是春秋战国时期,朝廷只不过就是一个名义而已。只要不跟他们撕破脸皮就可以了。至于言听计从,那恐怕只有傻子才回去这么做。

    “公与,我们幽州学院和医学院现在如何了?”刘尧对着沮授问道。

    “这文学院和医学院两院已经有着不少学生出师了。为我们我们幽州底层官员的补充了很多新鲜的血液。而且他们大多数都是一些贫穷的寒门子弟,因为感激主公给他们这个求学的机会。因此在他们任期,那都是兢兢业业的,尽全力的做到最好。一些比较出色的政绩都要比一些当了十几年官的人要好上了不少。”

    “至于那医学院,在华深神医的努力之下,也有着千余郎中出师了,除了一些继续留在了蓟县继续教导学徒之外,其他的都被送了出去,现在我们幽州每一郡的小县城那都有着不少郎中开设这医馆。使得我们幽州病死的老百姓大大的减少了。”沮授有些欣喜的说道。他对于刘尧几年前开设幽州三院的决定实在是佩服不已。无论是哪一个,都有着巨大的作用。

    刘尧听了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既然这幽州三院现在起到的作用如此之大,我决定将其规模扩大,老师你觉得如何?”

    听到刘尧的话,众人纷纷将视线放到了坐在一边一直没有说话的蔡邕身上。这蔡邕虽然没有官职。但是身为刘尧岳丈以及幽州书院院长这两个身份也值得他们尊敬了,更不用说他还是当世的大儒。

    蔡邕自然是不会阻止这样子的好事,毫不犹豫的说道“尧儿,一切都由你做主吧,我只要管好我的书院就可以了。”
第两百四十一章 三院发展
    “好!”刘尧说道“我决定将我们幽州的学院分成三个部分,其一在幽并凉三周的所有县城设立以小学,让当地六岁的孩童全部免费入学,学年制是六年。也不用学习太多的东西,学学识字以及一些简单的东西就可以了。

    “然后在三州的所有郡设立以中学。从那些个小学之中选取一些比较出色的孩子进入中学之中学习,学制为三年。这时候可以根据这些孩子们所喜欢的东西分类的教授他们。比如喜欢算数那,那就较他们算数,喜欢儒学的,那就传授他们儒学。按照其兴趣来教授,那样子方能成才。”

    “至于最后在我们幽州蓟县,也就是我们幽州学院的总部改成为大学,从三州所有的中学之中,选取最最出色的学生,让他们前来我幽州学习,学制最少为三年,上不封顶,想学习多久,那就学习多久。到时候无论是为官之道,还是行军布阵之法,亦或者为师之道,皆可传授,可以为我幽州补充大量的底层官员以及底层将领,这是我们幽州现在最最欠缺的。”

    刘尧一口气将所有的话全都说了出来。当然自然是按照前世的学制安排的。这样子算下来,那幽州学院每一个出师的学生那也都是在十八岁以上,正是干劲十足的时候,对于他刘尧补充新鲜血液有着巨大的作用。

    而下方的蔡邕沮授郭嘉等人被刘尧的一番长篇论述说的一愣一愣的。他们原来还以为刘尧不过是想要将幽州书院的规模扩大,在并州凉州也建立一个幽州书院而已,这样子已经十分不错的了。

    但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刘尧的这个规模更加的大。若是真的按照刘尧这样子的安排,那可以说这幽州书院完全是开遍了刘尧属地的每一个角落了,而且听刘尧的意思,日后等地盘扩大了。估计也会按照这样子发展。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扩大规模。

    若是以后刘尧重新统一了大汉,那也就意味着这幽州书院完全可以开遍大汉的每一个角落。到时候大汉所有的孩子哪都能有学上,这可是蔡邕沮授这些个寒门出生的人最希望看到的情况了。至于那些个什么颍川学院,荆州学院等等的学院在刘尧的幽州学院面前根本不够看。迟早不是倒闭那就是被幽州学院给吞并了。

    更加令他们惊讶的是。刘尧设立的这小学中学大学的这一套体系。可以说这一套的体系那是十分的严谨。就现在而言,大汉的的教育制度那完全就是零。根本毫无体系可言。而那些个学院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世家子弟开设的。至于求学,若是能够找到一个好的老师那还好,但若是不能,那基本上只有能四处碰壁。恐怕到死也未必能够学到什么东西。

    “尧儿,你这办法甚好啊,就按照你这个来,就按照你说的办。”蔡邕听了满是激动的叫道,就连礼仪也顾不上了。

    自然刘尧对于这些东西那自然是不会去在意的,笑着说道“既然这样子,老师。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和郑师两个人了,若是有什么困难的地方,就直接找公与帮忙吧。”

    “好好好!”蔡邕连道三个好。这些日子他蔡邕那可是双喜临门啊。先是自家女儿就要嫁给刘尧了,现在又是这么一个完整的教育制度出世。即将在自己手中绽放出光芒来。

    刘尧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至于这医学院的扩大规模,就没有俺么复杂了,只要将我们在幽州的样子照搬到并州和凉州就可以了。不过我还有另一个想法,说出来让各位听听,觉得如何?”

    众人听到刘尧的话,都市竖起了耳朵,等待着刘尧的话,他们对于刘尧的这些奇思妙想,那都是好奇的紧。

    “虽然我们幽州的兵马十分的精锐,但是这战场上的伤亡那还是难以避免的。而且战场之上死亡的人数之众,起码有着三分之一是因为受伤了之后得不到及时的救助,从而伤口感染而死的。所以我想要在我们军中添加一个新的兵种,名为医疗兵,人数暂定就在一万之数,我们总共有着八十万大军,也就是说每八十个士兵里面配备一个医疗兵,虽然不太够,但是暂且看一看效果。若是能够降低我们大军的伤亡,那么这医疗兵的人数自然是要继续增加。”

    这刘尧刚说完,那华佗顿时就急了,连忙站了出来,苦着张脸说道“主公,你要是让我交出一千两千个郎中来,那我这把老骨头拼上一把那也还能做到。但是这一万之数,你就是杀了老夫,老夫也办不到啊。”

    “主公,确实如此啊,这郎中的培养那也是需要大量的钱财和时间的,这一万之数实在是太大了,一时间根本完不成啊。”沮授也在一边反对道。

    刘尧挥了挥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笑着说道“你们倒是想多了,我们这医学院开办到现在也有五年之久了,那总共出师的郎中那也不过就是一千五百余人,一万个郎中那岂不是要等个二三十年的。有那个时间,这大汉恐怕早就被平定了也说不准。哪里还需要什么医疗兵啊。”

    在做的众人听到了刘尧那蛮含霸气信心的话语顿时是开怀大笑了起来。倒不是刘尧他自大。这二三十年取得天下那绝对不只是一句空话而已。他们每一个人都相信刘要有着一个能力。

    至于沮授和华佗听了不由的尴尬一笑,说道“还请主公明示。”

    “我的想法是从军中选取一万个手比较巧比较细的士兵,有他们来组成这一只医疗兵。他们不需要像普通的郎中一样去学习什么诊脉,开药,治病等等这些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的东西。华老只需要派遣一些郎中前往军营之中教导他们简单的包扎,处理伤口这些歌小东西那就可以了。只要够聪明,不需要半年这样子的一只医疗兵那绝对就可以成形了。”刘尧笑着说道。

    沮授听了眼中闪过一道精光,问道“主公你的意思,就是这些个医疗兵只要学会包扎止血等技巧,不需要其他东西,就像我们军中有着火头军一样,他们只需要会煮饭那就足够了。将这医疗兵和火头兵一样。作为我们后背的补给?”

    刘尧听了,对沮授也是赞赏不已。看样子这沮授在刘尧的身边呆多了,对已刘尧的一些先进的理念也都能够一下子的接受,而且还能将他慢慢的发扬光大呢。

    “不错,就是这个意思。我们不需要他们有什么战力,只需要让他们在战后能为我们手上的士兵处理一下伤口,避免一些无谓伤亡,这就是我建立这一只医疗兵的目的了。”刘尧点了点头说道,随即看向了华佗,问道“华老,不知道若是只教着一些东西,能够让着一万人熟练的学会?”

    华佗听了,低着头,皱着眉头在那里思考着,过了一小会,严肃而又坚定的说道“主公,若是不出意外的话,这半年时间那是够了的。小老儿必定竭尽权利完成这件事情。”

    刘尧听了也乐了,笑着说道“华老尽力即可,这半年之内学会那自然是最好的,但是拖久一点那也无妨,毕竟这一时半会里面这战火可还到不了我幽州。可不要将华老你的身体给累坏了,那我可就得不偿失了。”

    “多谢主公关心。这样子小老儿倒也是放心了。”华佗有些感动的说道。

    “既然这样子,这件事情就交给华老和汉升你们两去办了,那医疗兵就从新征收的士兵挑选。汉升你负责帮助华老这件事情。”

    “诺。”

    “各位还有什么想要说的吗?”刘尧对着下方的众人问道。
第两百四十二章 选择战船
    沮授几人互相看了对方几眼,都没有了动静。

    刘尧见此,也知道差不多了,便站了起来大声的说道“诸位,现在这真正的乱世来临了,大战想来也不会久了。为了我大汉,也为了这天下的黎民百姓,还请各位各司其职,我再次谢过了。”会议结束了,这刘尧自然也是要象征性的来一个总结陈词,也顺便提高一下士气。

    “吾等必定竭尽全力,为主公效力。”郭嘉众人全都齐声的说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