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访连战的日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随访连战的日子-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闻听连战的讲话,让我不禁联想到连战这次来大陆访问出发前遇到的险情。
  连战率领的代表团于当天上午11时许,乘坐港龙KA487航班,从台北桃园机场出发,中午12时40分降落在香港机场,并于下午2时30分左右转乘东方航空公司班机前往大陆之行的第一站———南京。
  早晨出发前,连战在台北桃园机场发表了简短讲话。他说,非常希望利用此次访问,增进对大陆的了解,也希望利用这个机会和大陆的领导人就两岸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意见交换,两岸朋友应掌握这个契机互惠互助。
  连战的讲话虽然受到前来送行民众的欢迎和认可,送行人群中打出了“和平之旅一路顺风”等条幅,但岛内的“###”组织也来机场抗议示威,意图强行阻止连战到大陆访问。我在早前的电视画面上看到,警察在维持现场秩序时,发生了激烈的肢体冲突。极度混乱的场面,曾让我们一度为连战能否顺利成行感到担心。
  连战访问大陆之前,据台湾岛内一项民调显示,三分之二的人认同支持两岸的和平对话,三分之一的人认为这类访问可能没有太大的效果。对于连战此次的大陆之行,有的民众支持、有的民众不理解甚至反对,是人之常情。但从连战的心里来说,他更希望用一次成功的访问来证实自己当初的决定。
  连战接着说,南京是个具有历史连结、感情连结的地方。我在这里首先向南京市民问安。因为中国国民党十分想念大家,也非常关心大家。这两句话,不仅道出了作为国民党人此时的复杂、心酸的感情,同样真实地表达了他们在分隔半个世纪之后,对南京民众和大陆同胞的思念和关怀。
  连战发表讲话时,话说得很慢,声音也不高,但抑扬顿挫、十分动情。虽然已近傍晚时分,南京的天气依然炎热。因为现场气氛热烈,加之连战讲得激动,不一会儿,他的头上渗出了汗珠。连夫人和陪同人员也不时地掏出手帕擦汗。连战的讲话多次被人们的掌声打断。
  每当听到掌声,连战夫妇就会高兴地向大家挥手、致谢。
  从连战的眼神中看得出来,他真的十分感动。面对久违的大陆、久违的南京、久违的民众,以及如此热情、盛大的欢迎场面,他不能不感动。尽管海峡两岸的距离并不遥远,尽管仅仅时隔了几个小时的时间,时间的变化、空间的变换,竟让他感受了迥然不同的场景和情感。
  连战的心里难以平静。他和他的中国国民党来得不容易。
  我一边聆听连战大陆之行的第一次讲话,一边寻找位置拍摄。为了不挡住后面众多记者的拍摄,我只得蹲着或跪在地上拍。想要变换位置的话,还必须蹲着、猫着腰向旁边移动。不一会儿,自己已经满头大汗。我顾不上擦汗,时刻盯住连战的表情和动作。其间,我有意识地选择飞机机身上印有的“中国东方”字样为背景拍摄,把连战与“中国”有意识的结合在一起。作为一名大陆摄影记者,我希望通过镜头来体现自己的思考和认识,从而表明自己的政治倾向和立场。
  

相见恨晚(2)
连战讲话结束后,再一次回到红地毯上和后面的欢迎者握手。我飞奔过去,赶在前面,将连战最后和大家握手的镜头一一摄入画面,直到拍完最后一张握手照片为止。正当我拍得上瘾时,猛然间感到腰被什么人的手顶住了。我猛一回头,自己已经贴到了连战座车的门口。等我明白过来,自己已经被警卫请到一边。当连战夫妇乘上汽车离开机场时。站在一旁的我,抬手对着坐在车里的连战夫妇和汽车,痛快地按了几下快门。
  连战上车前的那一刻,我距离他不过1米,算是第一次近距离和连主席打了个照面。看到我挡在他的面前、玩命拼抢的样子,他盯着我迟疑了一下,心里可能会想:“这小伙儿挺能抢!”当然,他盯住我的原因还有:如果我再后退的话,就坐到了他们夫妇即将乘坐的汽车里!第一次见面,就差点挡了人家的“驾”,我心中多少有些对不起连主席。
  “连战,不是挺棒的吗!”第一次见面,我从前对连战“感觉一般”的印象有所改观。凭着自己的感觉,我认为眼前这位政治人物不仅温文尔雅、才思敏捷,而且讲话诚恳、重感情。不知男人之间有没有“一见钟情”,总之,第一次采访连战,我就对这位久违的国民党主席有了几分好感。
  连战一行离开机场,我们也坐大客车赶回饭店。从一上车开始,我立刻打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编辑图片和文字说明,使用无线上网卡、通过网上向北京发稿。车上冷气很足,我却因为发稿紧张,出了一身汗。从车上到车下,从机场到金陵饭店,我一直抱着电脑发稿,直到发完为止。
  在此次连战访问大陆的整个采访报道中,我们都是采用边拍摄、边发稿的工作方式,争取时效,尽量在第一时间将稿件传回总社,以满足新闻网站、都市晚报等时效性要求较强的媒体。访问第一天,我们共向总社发回了三十多张照片。我拍摄的连战在机场招手,背景是“中国东方”字样的图片很快被新华网、新浪网等网站刊登在首页突出位置,后被多家报纸采用。后来同行跟我开玩笑说:“网上的照片基本都让你们新华社包了。”总社对报道十分满意,我们就算初战告捷。
  晚上,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在金陵饭店会晤并设宴款待连战一行。会见厅正面的屏风上是一幅“百花齐放”图,两副对联:姹紫嫣红三春丽,群芳献瑞五彩纷。色彩鲜艳的绘画和对联,给会见大厅增添了几分春天般的色彩。
  首次和大陆地方领导会谈,连战开始时,还显出某种拘束。但是,主人热情洋溢的讲话和现场轻松自然的气氛,让他很快进入角色。
  李源潮在致辞中说,对政治家而言,谋求和平需要勇气和智慧,谋求共识更能体现责任和善意。在当前台海关系复杂多变的形势下,连战主席能排除各种干扰,跨越两岸50多年的隔阂分离,率中国国民党代表团访问大陆,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对主席此举表示真心的赞赏和欢迎。
  连战随后致辞。他说,南京和台湾并不遥远,但是曲折太多。能够迈出历史性的一步,我替两岸的中国人高兴,也感到荣幸。他认为此次旅程,不仅是温馨的会面,更是推动交流新世纪的开始,不仅能带来两岸的安定与繁荣,更会替未来带来希望。
  在随后为连主席一行举行的欢迎晚宴上,李源潮等大陆官员和连战等台湾贵宾相互频频举杯,气氛和谐、温馨。连战在晚宴上还透露一个家庭的秘密:他的岳母是地道的南京人、他的夫人当然也是南京人。听着连战的介绍,一旁的连方王+禹似乎有些不好意思,脸上微微有些发红。夫人与南京的渊源,一时间便拉近了连战和南京的感情。
  那个晚上,看到连主席频频举杯、红光满面的样子,我猜测,他对大陆之行第一天的访问“感觉颇好。”
  【书中图片说明】
  1。○?2005年4月26日,金陵饭店挂出欢迎连战主席的横幅。
  2。○?2005年4月26日下午4点40分,连战抵达南京禄口机场,向欢迎人群招手。这是时隔56年后,中国国民党主席在大陆的第一次挥手。
  

相见恨晚(3)
3。○?连战走下舷梯,与陈云林主任亲切见面。
  4。○60后重新回到大陆,不停地向欢迎的人们招手。连战说,看到大家实在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5。○?连战在机场发表讲话说,台北距离南京并不遥远,但此行距离他上次到南京整整60年。
  6。○?面对我们近距离地疯狂拍摄,连战似乎有些不适应。我边拍边退,差点挡连主席的路。
  

仰望中山陵(1)
4月27日一早,连战一行立刻前往中山陵拜谒。
  中山陵坐落于南京紫金山,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峰峦叠翠、气势雄伟。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灵柩奉安于此。1925年,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后,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处广泛征集陵墓设计方案。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的图案荣获首奖,吕彦直被聘请为陵墓的总建筑师。中山陵1926年春动工,1929年夏建成,面积8万多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等。从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像一座平卧在绿色山林上的“自由钟”。
  陵墓入口处有高大的花岗石牌坊,上有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镏金大字。祭堂的门楣上刻有孙中山写的“天地正气”。堂中有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高米。坐像四周有反映中山先生革命事迹的浮雕。祭堂东西两壁大理石上刻着中山先生的遗著《建国大纲》。堂后有二重墓门,上有中山先生书写的“浩气长存”横额,门上镌有“孙中山先生之墓”的石刻。进门为圆形墓室,直径18米,高11米。中央是长形墓穴,上面是孙中山先生汉白玉卧像,下面安葬着中山先生的遗体。墓穴深5米,外面用钢筋混凝土密封。
  1929年6月1日,国民党为孙中山先生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奉安大典,这是中国国民党党史上举行的为数不多、规模宏大的葬礼活动。国民党人希望通过建造中山陵,让孙中山先生永垂不朽,使中山陵成为凝聚国人精神的纽带。中山陵一直是国民党人心中的圣地,这里凝聚了他们特殊的情感。1949年以前,国民党举行重要活动或会议之前,往往先来中山陵拜谒。每逢孙中山诞辰、逝世纪念日或一些重要节日,国民党都要在中山陵灵堂举行谒陵仪式。直至今日,每周在台北举行的国民党中常会上,都要恭读中山先生的遗嘱。
  南京解放后,刘伯承元帅担任市长期间,特地从外地运来数万株杉树和梧桐树,种植在陵园中。经过70多年的不断修整和维护,中山陵园整个园林面积已达3000多公顷。如今,这里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超过500万人次,其中台胞就达数十万人。中山陵已经成为海内外人士来到南京后的首选之地。
  1949年以后,仍有不少原在国民党内担任要职的人员,他们或从台湾、或从海外回到大陆。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把拜谒中山陵作为自己的一个心愿。
  1966年5月,原国民政府代总统李宗仁先生历经险阻回到祖国大陆后不久,就到南京拜谒中山陵。南京是李宗仁先生以前长期居住的地方。当时李宗仁先生已是76岁的老人,因年迈体弱,他沿墓道爬到碑亭时已经喘得厉害。他只得停住脚步,手扶拐杖,仰望着中山先生的陵寝慨然长叹。李宗仁向碑亭敬献花圈后感慨道:“山河依旧,景色全新。”1969年,李宗仁在北京逝世。临终前,他仍念念不忘中国的和平统一大业。
  1986年11月,80岁的全国政协常委、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宋希濂先生,在夫人的搀扶下,曾登上300多级台阶,向中山先生坐像敬献鲜花。宋希濂是黄埔军校一期学生,他曾亲耳聆听过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后来在北伐战争中,他还曾担任过孙中山的警卫工作。抗日战争中,宋希濂参加过著名的“一·二八”淞沪抗战,后又率部在中缅边境同日军作战。1980年,宋希濂移居美国后,同黄埔校友发起成立了旅美黄埔同###谊会,还协助纽约华侨组织成立了纽约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同样是在1986年11月,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国民党著名将领蔡文治先生拜谒中山陵。作为最后一批离开南京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之一,这是蔡文治1949年以后第一次到南京。他当时说,30多年过去了,中山陵没有变化,这足以说明中山先生在国人心目中的形象是永存的。
  我从小就在学生课本上知道,孙中山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我曾经设想过,如果没有孙中山当年振臂一呼,中国人穿长袍、梳长辫的历史不知要延长多久。正因为此,我1997年第一次到南京采访时,首先去的就是中山陵。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仰望中山陵(2)
孙中山先生是国民党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每年孙中山逝世纪念日前后,中国大陆从政府到民间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以缅怀这位革命先驱的丰功伟绩。每逢“五一”、“十一”到天安门广场参观的游客,或是乘车、骑车经过广场的人们,都会看到一幅孙中山先生的巨幅画像矗立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和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画像遥遥相望。
  时隔近一个半世纪以后,2006年11月12日,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孙中山先生的亲属及首都各界人士3000多人出席大会。###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孙中山先生追求真理的开拓进取精神和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怀,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是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孙中山先生也始终把中国共产党人当成自己的亲密朋友。
  ###在讲话中引述孙中山先生的话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中,正是这种意识才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
  ###在讲话中重申,我们重温孙中山先生的主张,更能体会到他始终不渝地维护国家统一的重大意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职责。我们坚决反对“###”分裂势力及其活动,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两岸中国人完全可以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以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重,以两岸同胞的福祉为重,真诚相待,坦诚相商,精诚团结,热诚合作,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11月12日当天,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鲁丽等及海外来宾、台湾人士,以及孙中山亲属到北京香山碧云寺晋谒孙中山先生衣冠冢。
  

连哥您好(1)
4月27日,南京阳光明媚。昨日的一场大雨过后,使原本就郁郁葱葱的中山陵陵园显得更加翠绿、清新。抬头望去,坐北朝南的中山陵,坐落在群山之间、掩映在茂密的绿树丛中,在清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宏伟壮观。
  我们提前到达中山陵时,可能因为时间尚早,游客三三两两,不算太多。可随着时间推移,大量的市民和游客开始陆续进入陵园参观,原本寂静的陵园开始变得熙熙攘攘。游客中有不少是因为看了新闻报道,得知连主席要来拜谒中山陵的消息后,专门冲着连战的访问团来的。为了不影响市民和游客的参观,有关部门没有对参观现场实施暂时关闭或限制参观等举措,中山陵正常开放。
  早晨8点50分,连战率领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来了。他们轻轻的脚步踏在陵墓前的青石板路上,发出“嗒、嗒”的回响,似乎是告诉沉睡在这里整整80年的中山先生,他的继任者来看望他了。这是时隔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国民党主席首次回大陆拜谒党的创始人孙中山先生的陵墓。
  连战及访问团成员一律着深色调正装。连战身着黑色西装,搭配深蓝色格纹领带。平日一向喜欢穿鲜亮衣服的连战夫人连方王+禹也换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