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同人)[太平公主]寝难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太平公主同人)[太平公主]寝难安-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皇后冷静下来之后,又将那位女官召回来,问道:“是因为那人言行举止颇似先帝,还是因为他自承了身份?”她记得那日在慈恩寺,少年真真切切地自称了一个“朕”字。
  如果他真是那个人,为何要等到现在才回到长安城?早在少年三四岁、或是七八岁的时候,只要自认身份,便早已经有人替他将一切事情办妥,自己也早就知道了。
  女官道:“那人并未自承身份,而是一位宗室里的国公,依稀辨认出了先帝的模样。”
  她言罢,便垂下头去,盯着自己的脚尖发呆。
  太平好奇地问道:“他与先帝很相似么?”
  女官见是太平公主相询,便答道:“据宗正卿说,是除了他没有自承身份之外,言行举止无一不像,简直就是活生生的先帝转世。国公……那位国公他一时没忍住。”当时身为宗正卿的武承嗣业懵了,于是便忙不迭地派人过来,垂询武后。
  皇后定了定神,道:“随我去宗正寺看看。”
  如果仅仅只是言行举止相似,那倒还好办了。
  

☆、大明宫,含元殿1

  皇后的提前离场,并未在芙蓉园里激起多大的波澜。
  郎君娘子们依然三三两两地聚拢在一处,派遣了丫鬟婢女前往试探,然后各自交换帖子。崔家、卢家的席间已被围拢得水泄不通了。约莫三两刻钟之后,有位女官匆匆赶过来,说是皇后让公主即刻前往大明宫,片刻都莫要耽搁。
  太平即刻便感到,事情远不像她想象的那样简单。
  如果当真因为那位国公老眼昏花,将先帝错认了,那皇后顶多是笑笑便过。
  但现在皇后忽然传她进宫……
  太平想起那少年的“不欲面圣”之言,忍不住激灵灵地打了个冷战。
  不错,如果那少年果真是先帝,那他身上的一切怪异之处,就都解释得通了。比如他为何忽然跑到陇右去,比如他为何在见到皇后时,会有那种隐隐压抑着愠怒的神情……这一切都解释得通了。
  甚至连少年在见到她和濮王妃时,那种怪异且又别扭的神情,也全部都解释得通了。
  但、但先帝他怎么会……
  太平一面暗自猜测,一面跟着女官上了马车。芙蓉园里依旧喧闹如旧,但那里面的事情,都暂且与她无关了。如果这件事情是真的,那将会成为长安城里,最骇人听闻的一场晴天霹雳……
  ————————————————
  咚、咚、咚……
  大明宫里的鼓声响了起来,一下下地敲在人的心脏上。
  人们四下奔走相告,说是今天大明宫里出了事情,要提前关闭坊门(关坊门需大明宫击鼓)。但到底出了什么事儿,却没有一个人知道。咚咚的鼓声敲足了三百下,大大小小的坊门也依次关闭了。此时虽然还没有入夜,但来来往往的宽敞街道里,却已经变得干干净净,寂然无声。
  一辆马车从宗正寺里出来,沿着朱雀大街,缓缓地朝皇城驶去。
  要是有人看到这样的场景,肯定会大为惊讶。因为这条朱雀大街,尤其是朱雀大街正中的那一部分,是专门留给圣人走的。除了圣人之外,任何人敢从朱雀大街正中横穿城门,都是天大的罪过。
  这辆马车的周围光秃秃的,没有銮驾也没有依仗,只有两队随行的金吾卫(而非千牛卫或是羽林卫),显然并非皇帝本人。但这车里的人到底是谁,居然能像这样放肆?
  但是今天,整座长安城都被清场了,显然没有人能看到这样怪异的场景。
  车舆缓缓地驶进皇城,没有遭到任何阻拦,便一路驶进了大明宫。
  大明宫里同样寂然无声,宫人们齐齐伏跪在地上,连大气都不敢喘。今天并非朝觐日,所以文武百官们大多都不在,唯有三两个侍郎和侍御史站立在两旁,一副好奇但是又不敢抬头的模样。
  含元殿大门微敞,帝后二人并肩立在高高的云陛上,等候那位的到来。
  刚刚皇后一去宗正寺,就感觉到了不对劲。
  宗正寺里的气氛相当压抑,宗正寺卿和宗正寺少卿两个站在门口,愁眉苦脸地候着她。她刚刚想要开口询问,宗正寺卿、她的侄子武承嗣,已经快步走上前来,低声说了两句话:
  “事情有些不对劲。刚刚不但是那位国公指认了,几乎所有六十岁以上的宗室,都声称那人定是先帝无疑。虽然那人一直不曾表态,但他的神情……最开始是愤怒,但到了后来,又有些欣慰。”
  “此事古怪,姑母万万要小心为上。”
  皇后冷了脸色,跟着武承嗣到帘子后面看了一眼,果然看见那位少年负着手,站在正堂的中央不说话。周围零零星星的站着五六个人,大多是须发皆白的老者,见到少年的神态言辞,无不神情激动,伏地叩拜不止。虽然少年没有承认,但他们心里已经认定了。
  皇后心里有些起疑。这件事情没有下定论之前,她是万万不能轻举妄动的。但是看眼下的情形,就算这位少年不是先帝转世,也能让他们给硬生生地做成了先帝转世。她在大明宫里三十余年,经历过无数的朝堂风云,心里比谁都清楚,不管这少年到底是谁,一旦安了个先帝转世的名头在身上,那其中可以做的文章,就大了。
  古往今来假托先贤之名,行挟天子之事的朝臣,还少么?
  她定了定神,将武承嗣招过来,细细地嘱咐了两句话。她让他设法给长安城清场,然后把少年大张旗鼓地接到大明宫里去,不管这人到底是真是假,面上的礼仪还是要做足的。
  随后她又让人去到城郊,将太平叫了回来。
  “你说,这事儿是真的么?”皇帝站在高高的云陛上,望着下方一步步走来的那位少年,感到自己的腿有点儿抖。刚刚媚娘跟他说起这事时,他差点儿连魂都给吓飞了。
  “圣人稍安勿躁。”皇后轻声道,“这件事情的真假暂且不论。假定此事为真,那么于情于理,都应该把……接到宫里来,至于接来之后如何,暂且不论,至少在表面上没有错处。假定此事为假,那么大张旗鼓地宣扬开来之后,便可以趁机给那人定个死罪,让僭冒之人再也翻不起浪花,总好过将人留在宫外,也可以借机敲打敲打那些错认的老臣。再有就是,臣妾猜测会有人用此事来大做文章,假借先帝之名,妄加圣人于罪;圣人可记得汉末时的黄巾军,也是打着这类名号的么……”
  皇帝脸色有点儿白,脑子也有点儿发懵:“还是你心思缜密。眼下朕脑子里一片空白,连半句话都想不出来了。你说,待会见到父……那人时,朕该如何应对?纳头便拜么?”
  皇后亦望着那位走过来的少年,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来:“但他眼下是新安郡王之子。要论起辈分来,当属圣人的侄孙。圣人切莫惊慌,先看看那位少年如何行事,再设法应对罢。”
  皇帝脸色又白了几分,想到父亲威严肃穆的样子,心里依然有点儿发怵。
  那位少年被宫人们引着,缓缓走到这里来了。
  他每走一步,皇帝心里便会咯噔一声。他存着先入为主的念头去看,自然是越看越像;但再一回想皇后刚刚的话,“那人并未自承身份,也有可能是巧合,但是却被宗正寺里的人无端夸大了”,又稍稍地放下心来。等到那位少年走到云陛下,他已经忍不住要跳下去搀扶。
  快点儿罢,无论是真是假,都快些给朕一个痛快。
  这样钝刀子似的磨着,起码要折寿个三五十年。
  皇帝眼睁睁地看着那少年立在云陛下,却并未上前,也未跪拜。少年一直都低着头,看不清表情,只能从他那僵直的身体里,看得出少年本身也不大自在。而且皇帝明显感觉到,他并不想见到他。
  到底是……还是不是……
  最终,那位少年缓缓地退了一步。
  “参见圣人、天后。”
  少年的声音并不大,声音也是平平的没有波澜,除了一直低着头、看不清表情之外,其余一切都与常人相同。刚刚他说的那一席话,严格来说有些失礼了,但却又算不上是过分失礼。
  ——他不想见到他。
  皇帝脑中再一次浮现出了这个古怪的念头,紧接着便像是藤蔓般不可遏制地疯长,将他整个脑海里都充斥了。他仔仔细细地打量着那位少年,发现无论是言行举止,还是衣着打扮,都有些小节上的失仪,但要说治个僭越之罪,又有些小题大做了。而且最最重要的是——
  他不想见到他。
  少年从头到脚,每一言每一行,都在传达这一点。
  他,不,想,见,到,他。
  皇帝紧张地看了皇后一眼,正想说些什么来活络气氛,忽然看见皇后上前一步,柔柔地问道:
  “你是谁?”
  ——她在逼他表态。
  如果少年自承身份,那他有可能是真的,也有可能是假冒。
  如果少年否认身份,那么这其中可以做的文章,就大了。
  少年缓缓抬起头来,目光锋利如刀,直直落在了皇后身上。皇后依然微笑地看着他,神态闲适且安然,像是在询问一个晚辈:你是谁?
  少年弯起嘴角,冷笑了一下:“天后殿下的聪慧,实在是超出常人。”至少超出了皇帝。
  他继而又低下头去,缓缓说道:“新安郡王之子、均州人士。十余年来从未出过均州,唯有在半年多前,才偶然去了一趟陇右道。”他停了片刻,才又道,“军府。天后殿下可还满意么?”仿佛听不懂皇后的暗示一般。
  而且从头到尾,他都没有看过皇帝一眼,一眼都没有。
  他不想见到他……这种感觉越来越浓烈了。皇帝上前两步,想要出声询问,忽然却被皇后攥住了衣袖。皇后笑吟吟地,看似不经意地说道:“我听闻日前在宗正寺里,有人将你认作先帝,而且还以臣子礼相待,可有其事?”
  巧巧妙妙地回避了最尖锐的问题,反过来询问他是否有人以臣子礼相待。
  若确有其事,那他的罪过可就大了——如果他不是先帝的话。
  少年眼神一瞥,眼里慢慢地透出一抹深意来。
  

☆、大明宫,含元殿2

  “前日在宗正寺,确实有人将我认作是先帝。”少年的声音不大,却有着一种淡淡的威严,“但‘执臣子礼’云云,不过是庸人以讹传讹,又传到了二圣耳中罢了。”
  他说到“二圣”两字时,语气微妙地停顿了一下,但又很快便消逝无踪了。
  皇后望了皇帝一眼,见皇帝脸色稍有些缓和,便又问道:“如此说来,这些都是他们以讹传讹,做不得真了?”她像是在逼迫少年亲口承认,自己与先帝没有任何关系。
  少年笑了。
  他抬起头来,缓缓说道:“大明宫落锁,长安城封城,你今日将我带到这里来,想必已经避开了所有人的耳目罢。要是我承认自己是先帝,你是会将我高高供起来,像太上皇一样供在宫里软禁着,还是下令让宗正寺彻查,将此事无期限地拖延下去?”
  他微微停顿了片刻,手在袖子里攥成了拳头,像是用了很大的力气,一点点地转过头去。
  皇帝高高站在云陛之上,脸色像是有些煞白,又像是有些迷惘,眼神在空中飘忽不定,在自己身上轻飘飘地掠过,又不知转到哪里去了。他心里忽然生出了一种无奈之感,满腔的怒意顿时化作了无力,真真切切的颓然无力。
  他轻笑了一下:“要是我否认自己并非先帝,轻则被当成一场闹剧揭过,重则连我,带宗正寺里的老臣们,都会一起受到责罚。依陛下看来,我是该承认呢,还是不该承认呢?”
  你……
  皇帝猛然一惊,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是了,就是这样淡漠且威严的语气,还略带着一点儿漫不经心,但实质上却已将一切都牢牢掌控在手心里,不管是自己,还是那些文采卓绝的宰相、功勋盖世的大将军,全部,全部都逃不过去。
  他微微动了动嘴唇,刚想说话,忽然皇后轻轻笑了一声。
  “即便你不是先帝转世,也是个极厉害的小郎君。”皇后走下高高的云陛,来到少年跟前,弯下腰来与他平视,“郎君少年斐然,圣人与我实在是心悦之。圣人与我议定,想要邀郎君在大明宫里多留两日,平时也好与郎君商谈一二,郎君意下如何?”
  “毕竟郎君当年在陇右道,数败吐蕃,颇有将才,圣人心里甚慰呢。”
  她说到后来,颇有些意味深长。
  少年无声地笑了。
  这是只要留在大明宫里,事情就脱离不了她的掌控……的意思么?
  他眯起眼睛看着皇后,无声地笑了:
  “阿武很聪明。”他压低了声音说道,“换成是朕自己,多半也会跟你做一样的事情。”
  皇后蓦然一惊,直直后退了半步,脸色变得煞白。
  这个声音……她记得这个声音。那日在慈恩寺里,就是这位少年,就是这个声音!
  “朕说过,朕给你留些颜面,也给九郎留些颜面,你需得好自为之。”少年将声音压得很低,沸腾的怒意在胸腔里翻涌,又慢慢地沉淀下来,变成了眼里锋利的寒意,“留在大明宫,可以,但阿武要知道,如果朕没有后手,是不会乖乖进宫的。尤其是在长安封城的时候。”
  少年眼里隐隐多了一丝讥讽之意:“刚刚你二人封掉整个长安城,独独迎朕进宫,不就是为了模糊掉这件事情么?朕容你们模糊掉,但朕也要让你知晓,千万——千万莫要肆意妄为。”
  “否则朕的后手,可远远不止一个。”
  皇后惊疑不定地望着他,忽然间又笑了。
  “小郎君。”她轻声说道,“如果世上任何一个人站在我面前,对我声称是先帝转世,我都要深信不疑,那我早已经不在这个世上了。”
  她心里其实已经有了七八分的笃定,但依然隐隐抱着一丝期望。
  少年居然点点头,赞同道:“有理。”
  他朝皇帝那边望了一眼,见皇帝依然神情恍惚,表情既扭曲又挣扎,像是陷入了回忆之中,才低声对皇后说道,“有些事情,是只有你与朕才知道的。”他低声说了些昔日的细节,果然见到皇后脸色大变,连唇色都变得苍白起来。他淡淡地瞥她一眼,目光慢慢地沉了下来。
  “朕留在大明宫里,等着你的解释。”太宗皇帝淡淡地说道,“不是九郎的解释,而是你的解释。关于九郎,关于长孙无忌,还有——关于,你自己。”
  太宗皇帝一字一字地说出“你自己”三个字,又垂手立在一旁,仿佛真是个无关紧要的少年。
  皇后感到喉头发紧,连半个字都说不出来了。
  在那一瞬间,她想到了很多对策。比如传旨昭告天下,让太宗皇帝短时间内疲于奔命,暂且拖延一段时日;比如把太平从芙蓉园里叫回来,让她暂时拖住太宗皇帝一阵子(因为前些天,太平插手了太宗皇帝的事情),比如将事情告诉皇帝……不不,打住,这事儿一定要瞒住皇帝,死死地瞒着,最好能瞒住一辈子。
  她大概能猜到,为何太宗皇帝不愿意表露身份。
  因为,皇帝。
  想到这里,皇后眼里的恐惧之色淡褪了一些,又恢复了往日的温柔恬淡。她稍稍后退两步,在皇帝看不见的地方,轻轻说了句“陛下万安”,便回到了云陛上,又同皇帝说了两句什么。
  皇帝神色坦然了,朝下面的那位少年点点头,和蔼道:“那便多住些时日罢。”
  太平回宫的时候,半座长安城都已经被封了起来;她匆忙赶回到自己的寝宫,皇后不在;她又去到皇后的寝宫,皇后不在;最后她不得不去了一趟宣政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