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缺时说不定能换十块肥皂。如果货币换不了多少东西,那么货币就不值钱,可能十根香烟才能换一块肥皂。所以,《管子》同时告诉我们:“时货不遂,金玉虽多,谓之贫国也。”假设一个国家只有一个苹果的货物和十万两黄金的货币,那么这个苹果的价格就是十万两黄金。《管子》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如果没有现货,只有一堆金银珠宝,那么也是穷光蛋一个,因为你翻来覆去,再怎么测算,你的国家还是只有一个苹果而已。
***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货币(钱),其实就是用来体现国家财富的测量工具而已。因此,要想知道一个国家的货币究竟价值几何,我们首先要知道这个国家的财富到底有多少。遗憾的是,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不太清楚具体手中或虚拟的货币,到底有多少价值,能换来多少东西。统计货币和价值,在雅浦岛不是难事,毕竟小岛一共才一百平方公里的面积,有多少巨石一目了然;有多少资产这个问题虽然统计起来相对要麻烦许多,但真的用心去做,也花不了多长时间。这样一来,“巨石币”在当地价值多少就不难估算了。
但雅浦岛的面积不过北京通州区的十分之一。在960万平方公里统计货币和价值,不可能做到精益求精,甚至能够有个大概都已经很了不起了。因此,在估算大多数货币的时候,我们不知道一个货币单位的背后,究竟有多少资产在支撑着它,能换来多少东西。
00在过去的美国,拿着一美元去银行,真的能换出相应价值的金子来,所以美元也被叫做美金,因为拿着美元真的就好像拿着金子一样(后面会有详述)。因此,当时的人们说,一美元背后是相应价值的黄金在支撑着它。但黄金背后呢?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如果美国有十万两黄金和一个苹果,那么苹果的价格就是十万两黄金一个。但如果有两个苹果,其价格就会减半。由于我们不知道美国具体有多少苹果,因此即使给你了黄金,你拿着它能换来多少东西也不得而知。
但是,由于你相信拿着美元、拿着黄金能从美国换大量好的玩意儿,所以你承认美元和黄金的价值。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任何货币背后,支撑它的其实不过是信任而已。信则有,不信则无。你相信拿着货币能够换来东西,那么它就值钱,不论这个货币是美元、黄金,还是巨石。大家说乱世黄金,就是因为深信黄金到了任何时候都可以换来东西。大家相信美元,是因为美国是当时世界最大的经济体,而作为美国政府发行的法定货币,美元上白纸黑字地印着:“这张纸币是合法货币,可用作支付所有公众及私人债务。”因此,大家都相信,只要拿着这张纸,就能在美国换到东西。
但如果没有这种信任,黄金和美元都是一文不值。今天,大多数投资者都认为美元最靠谱,但有趣的是,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政府自己都不接受自己印的纸币,在别人还债或纳税时要求其必须支付黄金。因此,今天美元的价值,不仅来自于美国的国力,更多的是来自于大家对其的信任。
所以我们可以说,任何一种货币的价值,其实都包含着两种因素:它所能换取的东西的价值,以及大家对它的信任程度。一个国家如果东西多,而且值得信任,那么这个国家的货币价值就高;如果一个国家一贫如洗或者不可信赖,那么这个国家的货币价值就低。而汇率也就是任何两种货币中,换取东西以及信任度这两个因素的比率。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汇率战争 第三章(1)
现在我们知道汇率是两种货币的比率,也知道货币所代表的是换取东西的价值以及信任度,我们就能知道为什么即使有“巨石币”,其汇率也不会高了:雅浦岛其实不盛产钻石,也不盛产其他大家认为值钱的东西。而且雅浦岛名不见经传,全部人口才6300人,可能还没中国一个小区人多。这么一分析,除了搬不走以外,“巨石币”不能全球流通,是有实际的原因的。
我们换取外币,其实只有两个目的:获得财富(价值的东西)以及安全感(信任度)。获取财富的手段为两种:贸易和投资。假设雅浦岛的“巨石币”可以买来便宜的钻石,那么我们就愿意用手中的人民币去换“巨石币”,然后用“巨石币”去换钻石,这其实相当于我们要先用人民币买“巨石币”,再用“巨石币”买钻石;而对方接受人民币,也是为了要买中国生产的货物,因此人民币与“巨石币”的交换,等于促成了雅浦人和中国人的贸易,双方各取所需。
还有一种获取财富的手段是投资。假设微软的总部设在雅浦岛上,因为其各类软件,我们很看好微软的前景。但微软的整个运营,比如为员工支付工资等费用,都是以“巨石币”为单位。因此,我们要想入股微软公司,就需要先用人民币换来“巨石币”,然后用“巨石币”投资微软,最后期待微软的升值速度快过沪深股市;而雅浦人之所以接受人民币,还是因为他们希望买中国货。我们希望的是,在投资雅浦岛一段时间后,微软赚大钱了,股票一卖,再用“巨石币”买回人民币来,去海南买个别墅,岂不乐哉?
除了增加财富,还有的人换外币是为了安全感。很多国家由于战乱,没有安全感,货币很可能一下子暴跌。通货膨胀一视同仁,富人的钱和穷人一起消失,再有权、再有才也无法力挽狂澜。因此,很多有钱人就希望把自己手中的财富转移到另一种比较稳定、保值的货币,以便出了事情自己不至于血本无归。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喜欢把钱换做黄金或美元,然后存在瑞士银行里。
而在交换过程中,对方愿意接受我处的货币,也不外乎上述几种原因。但每个人的意愿都有不同。有的人可能根本不需要换外币,完全支持国货就好,有的人则可能非常迫切地需要外币,因为他们对舶来品上瘾。而在价值方面,有的人可能宁愿冒些风险,也要寻找更高的回报;另外有人可能不在乎有没有回报,只要安全就好。因为每个人的追求都不一样,因此他们愿意为另一种货币支付的价格也就不一样。那么,货币之间的汇率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
莎士比亚很早就在《威尼斯商人》中说:“有些人不爱瞧一只张口的猪仔;有些,瞧见一只猫会勃然大怒;又有人,听到了风笛在哼哼鸣响,会不禁流小便。因为爱憎和喜怒,激情的主宰,指挥着它的意趣,全凭一个人的好恶”。但即使每个人爱好如此不同,我们仍有办法测试,他对一个东西的好恶究竟是到了什么一种程度,并通过这种方法判断一个事物的价值。近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他的不朽巨著《国富论》里说:“所有事物的真正价格,对一个希望得到它的人而言它的真正价值,在于此人愿意为其付出的辛苦和麻烦。”也就是说,不论动机是什么,一个人愿意为一件事物付出的代价,就是这个事物的价值。同理,如果一个人愿意买外币,那么他愿意为其付出的价格就是这种货币的真正价值。 。。
汇率战争 第三章(2)
而大家交换货币的地方就是外汇市场(Foreign Exchange Market)。在这里,你可以根据你的任何需要,用你手中持有的货币,购买你所需要的任何一种外币。而这许许多多的买卖,最后就会形成各种货币的市场价格。这个外汇市场上的外币交易价格也称名义汇率,即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被直接公布使用的、表示两国货币之间比价关系的汇率。报纸每天都会根据当天外汇市场的平均价,发布各货币之间的名义汇率。如果我们说一元人民币等于十日元,就是说有人愿意以十日元来换我们手中的一元人民币。
两国之间的汇率,是由金融市场上的供需关系决定的。如果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大伙都愿意购买日元,那么市场上的日元供应不够,就会被一扫而空,而日元数量一旦减少,其价格就会提高;这就好像拍卖一样,参加的人越多,拍卖品的价格就越高。而如果大伙都抛售日元,那么市场上日元就会供大于求,那么其价格就会降低。
除了市场的交易价格以外,还有一种手段,就是各国的中央银行可以指定汇率。比如人民币可以锁定美元,咬住一比七不松口,那么不论市场上的投资者是否认同这个价格,人民币都可以保持这个价位。但如果中央银行希望成功地锁定汇率,它们就需要主动进入外汇市场买卖货币,增加供应或需求,以此调节货币的价格,使锁定价位符合市场价位(至于央行为何要这么做,又如何调节,后文有详述)。如果国家的中央银行不调节,只是指定价位,那么需要进行货币交易的双方就会去黑市,偷偷地按市场交易。这是因为假如十日元只值一元人民币,但被官方锁定在一比一的比率上,那么谁又愿意如此吃亏呢?
由于汇率是因为市场上投资者的出价而产生,所以难免会有浮动。随着投资者想法和需求的改变,名义汇率也会随着其上上下下。投资者的变化,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们最初购买外汇的目的性所造成的,而贸易、投资以及信心,也正是对汇率影响最大的三个因素。
***
贸易之所以能兴起,是因为通过交易我们可以得到我们没有的东西。比如中国只能生产鞋子,而美国只能生产电脑,那么如果中国人需要电脑或美国人需要鞋子,双方只能通过交易实现。但即使双方都能生产电脑和鞋子,贸易也能使得双方获益。因为中国人可能更精于生产鞋子,美国人可能更精于生产电脑,那么通过交易,双方的效率都能提高。
但如果中国工人生产什么都比美国人擅长怎么办,还会有交易吗?假设中国工人每10分钟能够生产一双鞋子,每20分钟能够生产一台电脑,而美国工人每半小时才能做出一台电脑,每一小时才能做出一双鞋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双方不交易,那么美国人需要工作一个半小时才能做出一双鞋子和一台电脑,中国人则需要工作半小时才能获得一双鞋子和一台电脑。
但如果双方可以自由交易,那么中国人花20分钟做两双鞋子,美国人花一小时做两台电脑,之后双方可以用一双鞋子换一台电脑,最后双方皆大欢喜,都节约了50%的时间就获得了两样商品:中国人的工作时间从30分钟减至20分钟,美国人的工作时间从一个半小时减至一小时。因此,即使贸易双方有一方处于绝对优势,其最佳策略还是全力生产最有优势的项目,比如中国人就努力生产鞋子;另外一方虽然处在绝对劣势,但两害相权取其轻,也是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最有效率,比如美国人就努力生产电脑。之后双方通过贸易,还是能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这就是19世纪英国经济学家李嘉图所谓的比较优势(parative Advantage)。
汇率战争 第三章(3)
但两国贸易都是在追求最大利益,中国人不会因为自己擅长做鞋子,就白给美国人做一双。中国人之所以会向美国人出口货物,是因为向美国出口货物有利可图,能够换回来美国的新鲜玩意。这就是为什么即使中国人效率奇高,做什么都比美国人强许多倍,也无法鞋子、电脑一起做,然后一股脑儿卖给美国人。卖鞋子给美国人,是为了能够从美国换回我们喜欢的东西。如果我们都做了,美国人做什么还给我们?如果什么都做不了,我们卖给他们东西,岂不成白给他们打工,换回一堆标有数字的废纸?
在进行双边贸易时,当中国鞋商把鞋子卖给美国人后,他收到的是美国人给的美元。但鞋商拿着美元是没有用的。他们给工人支付的工资是人民币,租厂房用的是人民币,给政府纳税还是人民币。因此,要想让自己的生意能够继续运转,他必须把自己从美国人手中换到的美元再转换成人民币,以便支付上述费用,然后再小赚一笔。但是,美元不会无缘无故地变成人民币,要想把自己手中的美元换成人民币,必须有人愿意用手中的人民币来换鞋商手中的美元。而手中有人民币的人为什么要换美元呢?他也不是做好事不求回报,而是他希望得到美元,以便去买美国人的商品(电脑)或者资产(电脑厂)。
美国人向中国人出售他们的电脑时也是如此;他们需要把自己赚到的人民币换成美元以便继续运转,而有人愿意用手中的美元换人民币,是因为这些人希望买中国的商品(鞋子)或者资产(鞋厂)。因为,出口和进口是相等的,所以双方才能持续交易。
当然,这不是说每年两个国家的贸易额都需要对等,而是贸易额早晚要对等。好像《无间道2》里一出场就被干掉的老爸告诉我们的一样:“出来混的,迟早是要还的。”如果双方有一方总是赚到,另一方总是亏,那么久而久之对方就没有资产了。如果没有资产了,那么其货币也就没了价值,因为谁会对换不了东西的废纸有信心?这也就是说,如果美国人最后没资产了,也就没有人会接受美元了,因此用美元什么也买不到。
所以中国卖美国人的东西总值大过从美国买回来的东西总值,收到的美元其实相当于“债条”,意思是你早晚都得还给我,你拿走的那些东西,不论是给我商品还是给我资产,反正你要给我点什么。但这个“债条”有一个风险,就是如果“债条”收了一大堆,但对方资产还是那么点,或者对方资产增长的速度没有积累“债条”的速度快,那么就麻烦了。这样下去,“债条”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不值钱。
因此,在一般情况下,两国的贸易不会出现一方永远顺差、一方永远逆差的情形。贸易顺差指的是一个国家在特定时段的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贸易逆差指的是一个国家在特定时段的进口贸易总额大于出口总额。一个国家如果贸易顺差了,这说明外国人买你们国家的商品多过你们国家买外国货的数量。他们都想买你们国家的商品,他们就需要先买你们国家的货币。因为竞争者比较多,需求很盛,因此你们国家的货币就能卖出更高的价格,这样也就造成了货币升值。反之,如果一个国家贸易逆差了,说明你们国家的人都希望买别国的商品,而本国产品在外国也卖不出去。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必须抛售手中的货币换取外币,然后用外币去买外国货。由于大家都在抛售手中的货币,因此就会导致货币贬值。
但如此一来,就该风水轮流转了。一个国家一开始能够达到贸易顺差,说明别的国家的人们认为该国的商品物美价廉。现在货币升值了,在外国消费者眼中看来,商品虽然依旧物美,但价廉就未必了。很快,因为该国货币的升值,该国的商品会变得越来越贵,买该国商品的人也会越来越少,因为大家都会想:这么贵,我们还不如买国货呢,质量就算差点,也不至于差这么多钱啊!这么一来,该国的出口就会越来越少。货光卖不出去还不算,由于该国的货币升值,相比之下国外产品的价格就下降了。该国的居民会觉得,哇,国外东西好便宜,我们一起去扫货吧!于是大家会纷纷去买外国货。如此一来,最后的结果,就是在货币升值后,该国的出口减少,而买的外国货大幅增加,顺差就变成逆差了。
而原先那个贸易逆差的国家呢,因为货币贬值占了便宜。首先,因为货币相对不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