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仙太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九仙太极-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方玉听了耿怀忠一番话,心里不由一惊,此事从何谈起!那《九仙太极》,为道长据冷彪将军的九势剑法所创,也曾为己有,何来盗书之说?再者,龙珠是他赠与老君,再言他行盗,真乃滑天下之大稽!至于他到大漠去查锦囊中两封密信之事,和与嫣奴之情道是难以出口。

  耿怀忠看着方玉:“少侠,近来江湖上传得沸沸扬扬:言少侠所做之事,有辱武林。耿某知少侠为光明磊落之人,而天下人不知。为洗清少侠被人玷污的恶名,在下特意广发英雄帖,邀请天下英雄来到湖州,一辨真伪。今来湖州者:有武当、少林、华山、五台山,蜀中青城、峨眉的长老道长,塞外、南疆、中原、大漠、蛮夷、西藏的英雄豪杰……计一百零八位,皆是武林中人公推出来,前来山庄。在此,耿某就紫云宫《九仙太极》、龙珠失踪一事,想先说几句:事发当日,耿某与义弟野狼、秦风、白狐就在紫云宫中,也想一睹《九仙太极》为快。而少侠根本就不在宫中……”

  少林一和尚大声叫着:“方玉,你当时在哪里?”

  方玉起身回话:“峨眉山中传出炮响之时,我正在山腰隘口。”

  一身背宝剑的道士指着方玉凶狠地问:“何人可以作证?”

  “在下作证!”一手握打狗棍的花子站了起来:“我是中原丐帮长老李十三,我随帮主前往蜀中,亲眼所见少侠在隘口大败官军。在那隘口狭长的路口,官军数千骑兵残杀我同胞,八门红衣大炮轰杀我平民。我三千丐帮弟子不顾生死,欲杀出一条血路护送百姓下山。无奈官军人数众多,我等死伤惨重。是少侠,他单枪匹马杀入重围,解我丐帮弟子于刀俎之下,且凭一人之勇,灭了官军八门红衣大炮,我等与百姓才死里逃生!没有少侠,李十三与众多丐帮弟子早已惨死在官军铁骑下……”李十三敬慕地向着方玉行了抱拳礼:“少侠,李十三有礼了!”

  野狼抽出刀,一刀插在桌子上,怪叫一声:“呀呀呸!李十三长老所言之事,全为野狼亲眼所见,有再敢胡说八道者,老子的刀和他说话!”

  “在江湖上行走,谁怕谁呀!”一身夜行者打扮的金毛鼠跳上桌子,他手一扬,一只月牙飞镖向大厅正中的吊灯飞去。那有着二十一个火头的大吊灯应声而落,野狼闪身躲过,吊灯砸在野狼面前的桌子上,在轰然一声巨响中变得支离破碎。

  野狼正想发作,被秦风与白狐拉住。

  金毛鼠阴阳怪气的看着方玉:“方玉少侠,紫云宫中大乱时,《九仙太极》剑谱,还有那举世闻名的龙珠不翼而飞,不会是你所为吧?”

  众人齐声向方玉吼道:“讲!”

  方玉站起身,望着厅内群情鼎沸的众人,知道他们都是为《九仙太极》与龙珠而来。他真的没有想到,一部《九仙太极》会搅得天下武林大乱,一颗龙珠更使江湖腾起冲天浊浪。看眼前这情况,他不把有关《九仙太极》与龙珠的事情说清楚,难平众怒。

  “诸位英雄,江湖上传言的《九仙太极》剑谱,确有其事。八年前,冷彪冷将军在峨眉山中,将南北剑派、以及他精湛的剑术、棍法、轻功揉和进去,总结为九势剑法,悉数传授于我;方玉在深山苦练一年,得到冷将军真传;后,方玉拜紫云宫道长为师,紫云道长看了方玉的九势剑法,认为过于刚烈,便将道家的太极拳、太极剑以及阴阳八卦掌,与冷将军的九势剑法结合,使其刚柔相济,变化莫测。书成之后,道长命名为《九仙太极》,一共为九势二十七招,且全部沿用冷将军所取的招数名称,并在书中注明《九仙太极》为冷将军所著。道长将剑谱送于方玉,令方玉在峨眉山里面壁五年,演绎《九仙太极》。方玉尊崇师命,从《九仙太极》的第一势‘一剑封喉’开始,练到第九势‘浪里飞舟’,五年间将《九仙太极》熟记于心……”

  方玉说得真切,众人听得忘情。

  “方玉师满之日,也是紫云宫老君铜像落成之时,方玉将这部本属于自己的剑谱还给了道长。道长怕《九仙太极》传到江湖,会引起天下英雄争夺,征得方玉同意之后,将这部剑谱收藏于刚铸好的老君头像之中,意在使这部剑谱永无在江湖流传之日。不料,《九仙太极》一事还是泄露出去,为天下英雄所看重,借紫云宫老君铜像开典之机齐赴峨眉,都欲一睹《九仙太极》真容。不知何故,官军重兵围了峨眉,并大肆杀伐,烧了新落成的老君殿,老君铜像也在大火中化为乌有……火烧老君殿时,方玉正在峨眉隘口助丐帮弟子杀退官军。方玉无法分身,也没有必要去盗本属于自己的《九仙太极》!一本《九仙太极》真经,就在方玉心中……”

  

九仙太极 (78)
方玉说得有理有据,多数好汉频频点头称是。一提着戒刀的武僧,咄咄逼人的问方玉:“就算《九仙太极》如你所说,那龙珠一事,你难脱干系!”

  “此事更是错怪了方玉!”方玉淡淡一笑:“那龙珠本来就是方玉的,何来方玉盗珠之说?”

  武僧向方玉逼近一步,冷眼盯着方玉:“不怕你会《九仙太极》,贫僧少林剑从不吃素!今日你把龙珠之事说得清楚,我这把刀也就听得明白;否则,我认得你是少侠,这刀却认你不得!”

  江湖好汉们,被《九仙太极》与龙珠之事,点得心如火烧,人人都想据为己有。武僧的话,更是加剧了他们心里的*,纷纷围上前来,大有剑拔弩张之势。野狼、秦风、白狐还有李十三,迅速站在方玉身后,警惕的望着四周。

  耿怀忠上前拦住武僧:“大师,在我聚义阁,不得胡来!”

  金毛鼠窜到二人中间,恶狠狠对着耿怀忠:“你这聚义阁就是皇上的金殿,老子今日也闯定了!“金毛鼠一把掀向耿怀忠,野狼眼疾手快,出手挡开金毛鼠的胳膊,顺势捏住他的手:“君子动口不动手,大堂之上,何以用小人之举?”

  金毛鼠出言不逊:“鸡鸣狗盗之人,也配说君子?”

  野狼刚才受了金毛鼠打下吊灯的气,一听他口出狂言,顿时火起,用劲捏住他的手,金毛鼠痛得大声嚎叫。

  方玉制止住野狼,让他松开手,金毛鼠颓然倒在地上。方玉把金毛鼠从地上扶起:“这位仁兄,盛气凌人时,气冲肺腑,会坏了武功……”他走到武僧面前:“方玉与凌云寺方丈慈青过从甚密,从他那儿受到许多教诲。方丈说出家人以慈悲为怀,普渡众生为己任,从不过问红尘中事。那《九仙太极》与龙珠,是凡尘中的俗事,大师己跳出三戒外,不在五行中,何必为此等事情烦恼!即使得理还需饶人,何苦紧紧相逼?”

  武僧一时口哑,茫然的看着方玉。

  “既然大家关心龙珠一事,就由方玉从头说来……方玉九岁时,随冷将军在峨眉山中练功。一日,天刚放晴,从云中飞出一支秃鹰,直扑山下的大江,从江中抓起一条巨蟒。那秃鹰从方玉身边飞过时,蟒蛇眼里向方玉露出求助之情。方玉不忍,用石头击中秃鹰,巨蟒落到方玉面前。方玉将巨蟒放入山洞前的水池里,为它清洗伤口……数日后,蟒蛇伤愈,我将它放回大江,它临走时给我留下一颗红珠。当时,方玉没有在意,不知道这颗红珠就是后来在世间搅起风浪的龙珠!方玉师满下山时,恰逢老君铜像铸成,我看老君眉宇间灰暗,就把这颗红珠嵌入老君头像,敬奉给了老祖。此事,观中的道士可以给方玉作证。方玉不会出尔反尔,去盗回己送出的东西……”

  众人听到此,皆哑口无言。

  一露出手臂的黄教喇嘛,把禅杖往地上一顿:“那你潜往大漠,勾结也先之事,作何解释?”

  聚义阁大厅里蓦然响起一声银铃般的声音:“很好解释!”

  众人回头一看,聚义阁大门处,站着一个绝*子,她轻易莲步,款款向大厅中走来。好汉们闪开一条道,蕊娘如入无人之境,信步走到方玉身边。

  “公子如此光明磊落、冰清玉洁,还遭此不白之冤,蕊娘疑惑人间还有公平二字否?名震江湖的英雄好汉,听信心怀鬼胎之人的信口雌黄,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蕊娘不知武林从此还有公允乎?公子当初误认耿庄主等兄弟四人是杀害道长的凶手,从嘉州追到丰都鬼城,才在江边醉仙楼上弄清事实真象,与耿怀忠四人冰释前嫌,应邀来到湖州。在此之前,公子与也先之妹嫣奴在凌云寺相会,两人一见钟情。也先以其妹为诱饵,将公子骗至大漠。也先以高官厚禄为理、让其妹与公子完婚为由,要公子留在大漠助他完成大业。公子不允,竟遭也先锁在铜笼之中。是嫣奴,救出公子,同公子一起逃往中原……”

  蕊娘说到此,动了情,她想起边境上那动人的一幕,晶莹的双眼中泛出泪花:“问世间情为何物……在座之人,谁能回答?小女子亲眼目睹了那令人肝肠寸断的一幕……此情此景,我终生难忘!公子舍真情是为了顾大义,如此高风亮节,竟然遭人非议,岂非老天无眼,世人无心,大地无情?!”

  蕊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得声情并茂,酣畅淋漓。人们瞬间噤若寒蝉,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刚才听耿庄主说,一百零八位好汉,都是武林公推出来过问此事的英雄。蕊娘不禁要问,公子所做之事,尔等能做到否?”

  蕊娘不是得理不饶人之人,她见好就收,缓和了语气:“不过,众位英雄能来湖州弄清事情真像,不再人云亦云、以讹传讹,非侠义之人不可为。蕊娘在这里要感谢耿庄主,若庄主不请来天下英雄,就洗不清公子背上的不白之冤!”

  耿怀忠欣慰地望着蕊娘笑了,他的一番良苦用心,终于有人知晓。

  方玉此时如梦初醒,耿怀忠暗中做下的,竟然是为他着想的头等大事。他感动地望着耿怀忠,

  庄主宽厚的向方玉一笑,忙着招呼天下英雄。

  “诸位,昔日周瑜在赤壁左岸宴请英雄,那风云际会的群英会传为千古佳话;但,他只请来江东一隅好汉。在下不才,不敢自诩当年公谨,可耿某的聚义阁,今日齐聚天下英雄豪杰!孔子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以乐乎?小的们,奏起礼乐迎四海宾客,摆好酒宴接八方好汉!”

  一场几乎要火并的场面,被方玉一席话,蕊娘一番情所化解。管家率领仆役们把早已准备好的酒宴摆了上来,众人在耿怀忠的安排下纷纷入座。耿怀忠特意请蕊娘与方玉和他同在一席,坐在首座。

  方玉轻声的问蕊娘,大庭广众之下,她怎会无视众英雄的存在,毫无畏惧的畅所欲言,且说得头头是道。

  蕊娘莞尔一笑,说她也是为情所迫,顾不得许多了,比起嫣奴姐姐为公子做的,差之千里。再说,关于《九仙太极》与龙珠的事情,她曾听方玉讲过;而在大漠发生的事情,都是她亲自目睹。所以,胸有成竹,一说起来就滔滔不绝。其实,她在走进聚义阁时,心跳得厉害。她悄悄对方玉说,不信的话,你摸我的心,现在还跳得咚咚咚的。蕊娘说完此话,立即意识到了什么,刹那间羞红了脸。

  方玉扫了一眼蕊娘丰满的胸脯,那两座山峰在剧烈的起伏。他又想起嫣奴说的那句话——两小无猜,是全然无知的缘故……难道蕊娘也是如此?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九仙太极 (79)

  鼓乐声中,宴会开始了。耿怀忠兴高采烈的以主人身份,游走在席桌之间,向客人们祝酒。

  酒过三巡,那身带戒刀的武僧端着一碗酒来到方玉面前:“少侠,方才贫僧多有冒昧之处,还望少侠不计前嫌。洒家特意来向少侠负荆请罪……”武僧说完,把一碗酒一气干了,躬身向方玉施礼。

  方玉一把扶起武僧:“大师,不知者不为过。换作是我,也许比大师还要义愤填膺!”方玉把酒端起来,向着大厅高声喊道:“诸位英雄,正如蕊娘说的,若无英雄们今日兴师问罪,方玉所背罪名难以洗清!为此,方玉借耿庄主之酒,感谢诸位……”方玉高高举起酒碗:“英雄们,请!”

  一百零八位江湖中人,向着方玉应声吼道:“少侠,请!”

  来自华山的道士望着蕊娘,向方玉问道:“少侠,敢问这位姑娘,她是何人?小小年纪,竟有大家风范,且出口成章,以理服人,贫道甚为敬佩!”

  方玉得意的看着蕊娘,蕊娘用眼神向他示意,不要说出她的身世。众人听道士问到蕊娘,一起围了上来,都想知道这个能镇住天下英雄的姑娘是谁。方玉顾不得蕊娘着急的脸色,敬慕地向众人说道:“蕊娘姓于名蕊,是当今第一大忠臣于谦于侍郎的女公子!”

  于谦于侍郎,是在大明社稷将倾倒时的擎天之柱,江湖上谁人不晓。只听大厅内响起一片由衷的赞叹之声,众人推出武当山的道长、少林的方丈、名震南江的浪里蛟龙、来自辽东的野狼、名声横贯中原的华南虎五人,向蕊娘敬酒。

  蕊娘慌忙站起身子,连连向众人行礼:“诸位英雄向蕊娘敬酒,小女子实在是不敢当。若实在要敬的话,我倒有个主意……”蕊娘双手捧起酒杯,深情的说:“今日之盛会,彰显了武林一统,东西南北中的豪杰,齐聚一堂把酒言欢,实是百年难遇之盛会!何不彼此共进一杯?”

  众人一听,齐声附合,都把酒碗举向空中,为武林这次盛会祝酒。

  武僧放下酒碗,意犹未尽:“少侠,你方才说在峨眉山面壁五年,习会了《九仙太极》真经?”

  “师傅令方玉天天演绎,不敢有丝毫懈怠,五年下来,已然了然于心。”

  “少侠,那《九仙太极》,江湖上传为剑术中的至尊,实在是令人想一睹为快……何不试出几招,以饱众人眼福?”

  武僧话音未落,立即响起一片叫好声,方玉无奈,只好起身站到大厅正中。众人迅速闪开,让出丈余宽的一个圆圈。方玉紧紧袖口,理理腰间的马甲,取下玉棍双手一抹,玉棍变成了青冥剑。他在众人惊讶的眼光中,提起青冥行了一个剑礼:“方玉献丑了!”

  方玉从“一剑封喉”的前三招开始,认真的比试到第九势“浪里飞舟”,将《九仙太极》的九势二十七招演练了一遍。

  懂剑之人看得目瞪口呆,从未见识一把剑疾如风、快似电,能够如此出神入化;舞棍的好汉,从剑术的套路中看到了棍法,一把剑犹如七尺哨棒,响起虎虎风声,舞得如风似火;少林方丈从中看到了师祖传下的剑法,这种从不外传的剑法,如今只有少林习武的高僧才会;武当的道长惊讶得瞪大了眼睛,武当山秘而不宣的太极剑,不仅融会在《九仙太极》之中,还提升到虚化的境界。

  众人看得如醉如痴,完全被《九仙太极》剑的真功所折服。

  黄教喇嘛手持禅杖跳入圈中:“少侠,一套《九仙太极》,被你演绎得刹是好看,不知能否胜得过我手里这只七十二斤重的混世魔杖?”

  方玉微微一笑:“大师,《九仙太极》对敌不对友,其致敌于死命的招数,方玉放慢了数十倍乃至于百倍……”

  喇嘛突然飞起手中的禅杖,那禅杖在他手臂、头上、腰间缠绕着快速飞旋,杖上的圆环响起暴风骤雨般的响声。

  “大师,好功夫!”方玉一声赞扬,脱口而出。初春时他在凌云寺看过玩杂耍的,将一把飞叉舞得让人眼花缭乱。这喇嘛比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