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抗日突击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空降抗日突击营- 第4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喻。。。

    而蒋经国方面,老蒋大概也知道了乌兰夫紧随毛岸英之后也到了突击营,所以不甘示弱,立刻不惜代价直接从前线将蒋百里抽了出来,然后也是十万火急地将他送到了这里。

    或许在老蒋看来,蒋经国配宋希濂,与毛岸英配陈赓,假若稍逊一筹的话,但考虑到自己在孟遥心目中还是有相当特殊地位的,那么也就可以稍稍再扳回一点来。但第二拨人马中,自己这边可就占了大便宜了。乌兰夫么,他可从未听说过此人与孟遥有过什么特殊的交集。而蒋百里就不同了,他可是与孟遥可以公开称兄道弟。并且互相捶拳头的友谊。。。

    所以,蒋经国在见到第二拨赶来的人中,领头的竟然是蒋百里。自然也是心知肚明地眼前一亮,随后便下意识地向毛岸英那边挑衅地扫了一眼。

    对于蒋经国的那些小心思,毛岸英岂能不知。

    想想也是,眼前这位连孟遥都称之为战略家的国民党著名将领,他的履历以及他个人与孟遥的私交,或许相比陈赓都不会逊sè多少。而现在全世界都知道,谁得到了突击营。谁就占领了夺得全中国最后胜利的制高点。这样重大的历史责任,想想都让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啊!

    “岸英,不要怕。叫人看出看低了我们。呵呵,不就一个蒋百里来了嘛,有我在此,放心吧。孟教长不会有半点波动。”

    听到陈赓在背后几近耳语的叮嘱声。毛岸英也是微微一唏,随即点头暗暗自责了一下。

    泰山崩于前而不变sè,这等的城府自己何时才能修得呀。

    这时,孟想面带微笑地又走了过来,低头在毛岸英、陈赓等人面前的碗筷盘碟之间扫了一眼,随即笑道:

    “岸英哥哥、陈赓叔叔都吃好了吧,正好,我刚去经国哥哥和百里叔叔那边也看了一下。他们也都吃完饭了。即然这样,我们现在就动身去议政大厅吧。”

    “好呀。快走吧,也免得你跑来跑去两边都幸苦,叫人心疼。”

    陈赓看了一眼毛岸英,只有无可奈何地笑了一下:

    呵呵,哪一边都是不偏不倚的哥哥和叔叔,哪一边都是亲亲热热的照拂和看顾,孟教长这一手,真不知是因为孟想的天xìng使然,还是他背后老jiān巨猾的暗箱cāo弄。

    这一次的再次集结出行,几乎每一个人都惊奇地发现,与前面他们自己要求的zì yóu活动不同的是,他们好像终于回归到了作为访问团的正常角sè中。而也正因为这种回归,一切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首先,从用完早餐出发开始,偌大的装载着两个阵营截然不同访问团的车队,第一次有了官方本应有的庄严、神秘和威武sè彩。前后不仅有了引导车,而且jǐng卫车也提升到了元首级别。

    沿途显要建筑以及路段,有了彩旗飘飘,更有了大幅标语和写着或欢迎某某或致敬某某的横幅。

    这一套,显然是蒋经国所熟悉,也最是喜爱的。

    在惊奇地发现了这一切之后,经过数次故作矜持的正襟危坐之后,蒋经国最终还是像他的侍卫那样,开始久久地注视窗外,目不转睛地正式享受和欣赏着那些一掠而过的视觉享受。

    呵呵,既然主人已经弄出了这些铺张的物事,那就坦然接受好了。

    带着这种想法,一向自觉或不自觉地喜欢与陈赓攀比的宋希濂,很自然又想起了他这位让他又敬又怕的黄埔同学,坏笑着就跟蒋百里交流了起来:

    “百里兄呀,你猜猜,现在那个黄埔最土的家伙,在孟教长忽然搞出这种奢华架势之时,那家伙会不会现在就吓傻了呢?”

    “你呀,我看将来你就是做了上将军都还端不住自己”

    蒋百里笑骂一句,从后视镜里看到后排的蒋经国,从车窗上扭脸向他们瞄了一眼,眉目间下意识就是一挑,于是马上又道:

    “陈赓会怎样,我倒还不十分关心。我觉得更为有趣的是,那位吃过洋面包,也见识过洋景致的毛太子,他对此会有什么反应,呵呵。”

    几个人在嘲弄着对手的时候,毛岸英与陈赓、乌兰夫却忽然惊讶地在同一辆车上交换了一下眼神。

    他们发现,在车队缓缓驶过了这个街区后,两旁的标语和横幅,突然全部换上了新的内容:

    热烈欢迎英雄的北越解放阵线前来蒙古大草原参观、交流和学习!

    向首次访问突击营的尼泊尔人民致敬!

    伟大的缅甸掸邦人民军万岁,伟大的掸邦游击队联合军万岁!

    老挝革命人民党友谊万古长青!

    携起手来,突击营愿与阿富汗东部酋长部落联盟共建一个美好未来!

    几个人快速地几乎一个不漏将所有标语和横幅看了一遍,一时间不觉都是相顾骇然:

    一点风声都没有。突击营突然就拉来了这么多国家,而且看上去好像都是要么来朝圣一般,要么就是来联盟似的。怎么就能把全世界都蒙在了鼓里呢?

    刚才他们可是还特别有心地数了一下,将近20个国家呀,除了少数欧洲、非洲几个应邀而来的小国,东南亚国家几乎被孟遥一网打尽了。

    “岸英,这件事可不是小事了,你好好想一想,这么大的事情。克格勃会会事前一点都不掌握吗?”

    乌兰夫说着,脸sè也随着语气的加重而愈发凝重。

    陈赓显然也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xìng和重大xìng,跟着点头附议道:

    “我同意乌兰夫同志的观察和见解。所以岸英呀,我建议单独派出我们的随行机要员,立刻将这一突发状况报告给延安,最后如何应对。由主席来决定。”

    说完。陈赓面对毛岸英和乌兰夫的困惑表情,跟着又补充道:

    “至于怎样与突击营协调,这个具体工作我来做。我相信只要我照实说明情况,同时也说明一下我们对此的担心,孟教长是应该能坦然接受并给予一定协助的。”

    这边焦头烂额地说着,在蒋经国那边也早已乱成一锅粥了。

    相对陈赓的果敢和对自己与孟遥个人关系的自信,刚刚奉召才赶到突击营来的蒋百里,却是纠结了半天。下巴上的胡子都揪掉了好几根,最后才殊途同归地与陈赓想到了一起。那就是必须第一时间派出他们的机要员,将这个谁都没有想到的情况,立刻汇报给老蒋。

    而派出机要员展开工作,第一关要过的就是孟遥。

    因为,第一这是在突击营的地盘,而且还是你主动要求来的,所以于公于私,礼节上乃至技术上都必须要征得孟遥首肯和放行。

    第二,现在天下人皆知,突击营有一种哪个国家都还不具备的恐怖技术垄断,那就是无线电屏蔽。

    所以,无论如何,他们都必须经过孟遥这一关。

    与此同时,整个车队也如期按部就班地抵达了议政大厅的大礼堂,在一阵阵悦耳威武的军乐声中,蒋经国、毛岸英以及各自的主要陪同人员乌兰夫、陈赓、蒋百里、宋希濂等,从车上鱼贯而下。

    “两位哥哥,我的任务到这里就全部完成了,祝你们早rì完成任务,在这里生活愉快,再见。”

    首先当然还是孟想,在两队人马前好一番忘返告别,尤其还动情地分别与蒋经国、毛岸英拥抱了一下,在随后的龙啸天办公厅的人接手后,方才依依惜别而去。

    而到了大礼堂宏伟的门廊之前,众人才发现两旁居然将所有应邀而来的国家国旗,煞是用心地以隆重的分列式插满了门廊前的迎宾广场。

    更让人惊讶的是,直到这时,以美国为首的英法德意等西方阵营,以苏联为首的波兰、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乌克兰等东方阵营,几乎所有的主要大国的旗帜,才蓦然出现在迎宾广场的主席台两侧。不用问,这一点又是孟遥的jīng心安排和设计。

    这种明显具有层次上的差异,以及地区政治格局上的考量,同时又结合了现实中这些国家之间的关系亲疏、敌友区别的合理规避,也充分展现出了孟遥及其突击营今天在政治、军事和经济、外交上的极大成熟和主动xìng。而在中途长达数十公里的街区主干道两旁,将众多东南亚国家突然作为重磅炸弹投掷在世界面前,而将主要大国不失其身份但又明显与这些亮相的小国家,刻意区别开来,隐含其间的话外之音,跃然纸上。

    带着愈发凝重的神情,乌兰夫远远凝望着飘扬在一排旗帜中的苏联国旗,趁着最后单独的机会低声叹息道:

    “岸英呀,情况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难以让人预料。这一切,只有等陈赓同志回来后,看看是否他在孟遥那里有何收获再说了。”

    看到美国、苏联这两个当今最大的庞然大物,竟然也出现在孟遥的邀请名单上,毛岸英心里的震惊程度,自然也是如惊涛骇浪一般。要知道,不管是他还是蒋经国,原来居然连孟遥的名单都没有进入。

    想想真叫人无言,倘若不是他们主动前来,今天这么大的盛会,甚至已经称得上是世界级的盛会,岂不是连他们的影子都不会出现。

    “乌兰夫同志,我想我还是做错了一件事情。突击营的建设成就固然重要,却不是最紧急的。我应当一到这里,便打出亲情牌请求与孟遥叔叔相见。我想再有孟想弟弟在旁边相助,我至少可以完成一次个人会谈。”

    乌兰夫看看有些激动的毛岸英,伸手安抚道:

    “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天下事,无不是这样,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呀。”

    就在毛岸英开始无比沮丧之际,蒋经国也是自责万分地捶着自己的脑袋,连连对蒋百里和宋希濂唉声叹气道:

    “二位将军,直到现在我才对孟遥将军真正心服口服了。他做的这一切,不说远甚于我,就是放眼全中华海内外之仁人志士,也找不出像孟遥将军这样的第二个人物了。”

    这句话一说完,蒋百里、宋希濂原本还想搬出老蒋客气一下,以免小蒋脸上太过难堪,但不知为何,这两个家伙望着四周到处飘扬着的国旗,忽然都是沮丧地一缩头,随即对视一眼,几乎同时跟着就是一声长叹。

    其实所有人到现在都共同有一句话没要说出口,那就是:

    这些天来,大家都热热闹闹、欢天喜地在突击营如花似锦的主基地,被主人宾至如归地捧在手里,又是名目繁多的视察、指导,又是毫无保留地全方位展示各方面的建设成绩、成果,其实是不是都是为一件事打掩护呢?

    而事情到了这一步,原本看似主角的两个访问团,因为突然出现的这足以叫人眼花缭乱的大小国家,马上就有了一种被淹没头顶的感觉。

    这种差别,即使有突击营因为孟遥的眷顾而对蒋经国、毛岸英刻意持续地维持着身份和尊容,但在美苏这些列强的眼中,真正能入他们法眼的,除了对方以及突击营之外,在场的又有哪些国家、哪些人物能叫他们多弯一下腰呢?

    谢列金,红sè苏联代表团的特命全权大使,因为知道蒋、毛都曾有过留学苏俄的经历,甚至连两人的手都没有碰一下,直接就斜着身子走了过去。

    反而是美国总统个人特别顾问罗伯特,还对两人礼貌地微笑了一下,但也就仅此而已,然后也扬长而去了,虽然看上去还是那样的绅士风度……(未完待续。)



………【第660章、中国版维基解密】………

    ()    真他娘的狗眼看人低,我呸!

    宋希濂早在谢列金傲慢无礼擦肩而过之际,便已是怒火中烧,眼见这罗伯特也是同样嘴脸,甚至比谢列金更损,故意有礼之后再来个一撅屁股,当即护主心切,脱口就是大骂而出。レ。siluke。♠思♥路♣客レ

    别看这家伙战功卓著,黄埔出身,但这些年的沙场厮拼官场侵染,却也让一个曾经的热血青年脱胎换骨,否则也不会如此平步青云了。 。 。

    听到骂声,众人却都是充耳未闻,只有乌兰夫微微一摇头,却也是一声暗叹,小心地看了一眼毛岸英。

    还好,与蒋经国面沉似水的表情一样,也是一副宠辱不惊的模样。

    像这种情况,年轻一辈往往沉不住气,甚至常常因此拍案而起,其结果呢,最终只能是不欢而散。

    大国外交,恃强凌弱,司空见惯,早已是常理。

    至于小国弱国,有外交吗?

    当然也不是说没有,一句话,要么依附一方,要么选边站队,想要独善其身,还是一句话,难上加难。

    所以,美苏两国宵小使节的嘴脸,也就不足为奇了。

    倒是突击营,这个堪称中华一门千年以来的异数,却为当今中国赚足了颜面。其实大家都应该高兴才是,他们的再怎么傲慢无礼,孟遥的一纸文书,他们还不是乖乖地从四面八方赶来了吗? 。 。

    这才是今天的关键之所在也。

    当然在谢列金那伙人中,也不全是眼睛长在头顶之徒。比如南斯拉夫的贝布托。罗马尼亚的齐奥赛斯托尔,这两人见到隐在人群中的乌兰夫,还是正正经经地上前来好一番招呼。最后才拥抱离去。

    原来,当年在共产国际盛行一时之际,那两人曾是两国常驻莫斯科的共产国际代表。而乌兰夫因为工作原因,那些年也曾经常往返莫斯科,并与两人建立了很好的友谊。

    看到竟然还是有洋人与乌兰夫亲热的打招呼甚至拥抱,虽然对象不是毛岸英,但蒋经国那边却不由自主地下意识张望了起来。

    美国人已经不指望了。但他们还有不少小弟,看在他们蒋委员长的面上,总该过来招呼一番吧?

    可惜。那个最像绅士的英国佬海贝尔,目不斜视地过去了。长得像一只公鸡的法国人墨菲,故作沉思地走了。妈的,就连那个投降了的德国鬼子格尔。竟然都趾高气扬地在他们面前。器宇轩昂地过去,都他妈什么东西!

    一直都隐忍不发的蒋经国,此时终于冷哼一声,沉声说了一句:

    “百里将军、宋将军,别人不给面子,我们却要更加护我中华之本sè。我们走,没人引领,我们自己有脚。”

    蒋百里一听。却是嘿然一声摇头道:

    “公子,如今所有到访国家全部集聚一处。一时忙乱却也在情理当中。至于那些列强做派,只做不见就是。”

    “百里将军说的是,公子”

    宋希濂也赶紧上前帮腔着,同时多少有些幸灾乐祸就地暗中指了指同样无所事事站在一旁等候着的毛岸英一行人道:

    “你看他们不也一样吗,还不是一时间无人理睬。”

    正说着,蒋百里忽然惊喜地叫了一声,随即竟然快步迎了上去:

    “龙啸天,龙兄,真的是你吗?哎呀我的老天爷,果然是你这个家伙,早就听说你在孟遥兄麾下了,却一直不得相见,今天你这是”

    “啊呀,百里兄,你、你怎么会在这里呢?”

    久未露面的龙啸天,在数名工作人员的簇拥下,也是一脸惊喜地望着蓦然出现在眼前的蒋百里,快步上前,随即毫不犹豫地与蒋百里来了一个大拥抱。

    两个老男人分开后,又彼此端详了好一会儿,方才勾肩搭背地朝蒋经国这边走来。

    “公子,我来隆重向你介绍一下,这位龙啸天同志,绝对是我党国当今硕果仅存的国宝级人物之一。早在北伐之前,他就是国父中山先生的贴身侍卫,历任临时大总统府侍卫室副主任,jǐng卫营长,广州国民革命军总统卫队长等职,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