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同人)[封神]不要叫朕大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封神同人)[封神]不要叫朕大王- 第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纣皇便难得耐心地与他解释道:“今日情形不同昔日内乱之时,彼时是诸侯作乱,大商镇压他们,掠夺他们的封地是名正言顺的事情,但是如今那些诸侯会失去领地却是因为受到西戎的侵略,大商身为他们的盟主,帮助他们驱赶异族是义务,如果趁此机会将他们的土地夺走便等于失去了信义,和强盗无异。这件事一旦传扬出去,谁还来与你结盟呢?”
  殷洪听罢微微点头,眉头却是皱得死紧,总觉心头郁闷难解,便气愤地问道:“当初他们不听调令,难道就这样放过他们吗?”
  屏风后面的纣皇闻言“呵”地笑了一声,取笑道:“你不是已经叫他们吃了好大的苦头?”小子可莫要以为做的那些手脚他这个父皇一概不知啊!
  殷洪听出纣皇话语中的取笑之意,面上大窘,不禁脸色微微泛红,道:“儿臣也只是给他们一些小教训!”
  纣皇轻笑道:“朕不曾说你的想法有错,只是现今大商大半领土都是从诸侯手中夺得,这些领土上的百姓民心未必稳当。不若给大商一些时间,也给这些百姓一些适应新主的时间。等那七年免税时间一过,百姓生活安乐自然不会起谋反之心,当时国富民丰,再起干戈时便不会有后顾之忧。”
  殷洪细细听了纣皇的话,父子两人又就如何征伐那些不听话的诸侯商量了半日时间,直到侍卫禀报亚相有急事寻找太子,殷洪才向屏风行了礼,匆匆出了后宫。
  待殷洪离开,纣皇立即扭过头去,对身边一脸惊异变幻的大公子说道:“大公子看来对我太子的表现很是惊讶?是不是觉得自己被骗了?”
  伯邑考目光一敛,偏头去看纣皇道:“邑考只是后悔,当初实在不该用那般说辞劝说姡У堋!倍窨凑馓樱睦锘褂凶约旱背跞衔摹叭屎瘛敝玻�
  说罢大公子便有些可惜地摇摇头道:“难道权力真能使人心改变?太子尚未监国之时,分明不是这般性情。”
  纣皇听他这般说话,故意用奚落的语气嬉笑他道:“那是自然,一国之君与一国太子,其中哪里是称呼改变了这般简单?现在他虽未登基,却是已站在君主的地位上俯览天下。于他,诸侯的弊端哪里还能看不清?”当初殷洪能在姜后没下葬的时候就请求征讨南越,他就看出这小子有着殷商历代帝王开疆拓土的野蛮本性,也就伯邑考这样被圣人教义教导长大的人会被殷洪的表象欺骗,以为他是一个宽忍谦和的仁君之主。
  伯邑考闻言抿起嘴唇,而后叹了口气:“邑考现在不觉得被骗了,只觉得很对不起姡У堋!比羰钦飧龅艿苷娴南嘈帕怂谴蔚娜八担穹鞘潜凰铀懒耍�
  纣皇见他这郁闷神情,立即宽慰道:“你也不用多为你的那些兄弟担忧,他们若真有本事,便不会轻易地失去诸侯之位。”说完,他又斜着嘴角,怪异地坏笑起来。
  伯邑考听见纣皇笑声笑声,哪里不知道他的意思?而今云中子弄出了大炮,在战场上简直是头一份的威武霸气,在这等绝对的武力面前,他的那些兄弟再聪明又如何?难道真用血肉之躯去抵挡不成?
  在伯邑考看来,弟弟们真要是聪明,就只有束手就擒的份!可他毕竟出生于周地,这样无力的认知实在叫他不甘与气馁!
  如此设想的显然不止伯邑考一人,那些诸侯们听闻了火炮的威力,虽然没有见过到底有些畏惧,在重新得到自己的封地后,当真乖觉了不少,不敢轻易地去捋大商国君父子这两头老虎的胡子。大商也因此获得真正安宁的太平日子,君臣诸侯各司其职,百姓安居乐业。
  虽然如此,但也没有诸侯真的“聪明”到主动上交封地的事情发生过!
  却是在伯邑考身上寒疾终于完全康复之后,一次他出宫去与亚相府中与姬旦相见时,对方竟然透露出要请旨自去侯爵之位,并将自己的封地交于大商。
  伯邑考虽然曾经认为在大商现今强大的武力面前,自己的弟弟应当明哲保身,以退为进才是明智之举,但那也只是一时的泄气想法,并不真的这般认为。怎料姬旦这个最聪慧灵透的弟弟竟然会真的产生这种想法,甚至要付诸实际!
  姬旦看出伯邑考面色上有些僵硬,便冷淡地说道:“如今形势于诸侯不利,余下时间不过是徒劳挣扎,或寥寥数年,或数十年,彼此又有何差别?反观大商,他有火炮做利器,一兵足以挡百人,。真到开战时,商人所耗极少而诸侯却要城破家亡几近倾巢。”他微微一顿,皱了下眉头,继续说道:“不若现在主动投诚,一来能保自身安乐,二来百姓也不用多受苦楚,甚至还能得到大商君主格外宽待……父侯在世时常以民利为重来教导我们,旦如此决定也是遵从父侯的教导。”
  伯邑考听了姬旦这番话,不由得抿紧了双唇,一时竟是说不出话来。半晌,他轻叹一口气道:“如此也好。”他的那些弟弟只姬旦和姬姡堑障担渌际歉盖椎氖樱簧磺蟀怖郑挥懈盖子爰Х⒛前愕囊靶摹4郊У┲鞫冻希视胍蠛楸厝换嵛斯睦庵中形笏良谓奔У切┦有值芗苏夥么峙麓蟀攵蓟岣嬖诩У┲笾鞫怀鲎约旱姆獾亍�
  只是可惜了祖辈辛苦开拓下来的基业……思及此,伯邑考不禁目光黯淡,姬旦却走到伯邑考身边,淡淡说道:“兄长不用这般难过,时事所趋,周人若真有志向,总有鸿鹄飞天之时。”
  伯邑考闻言连忙回头看向姬旦,半晌之后问道:“请辞爵位后,可有其他打算?”
  姬旦微微偏了一下头,又低了下去,轻轻地摸了一下鼻子,轻笑道:“常听太子叙述他当年外出游历的事情,旦一直心生向往。”说罢,他立即敛去了脸上笑意,重新恢复了一贯冷淡的模样。
  伯邑考听他这般说,竟似松了口气般放下心头担忧,毕竟于他真正还认作亲人的也只有姬旦与姬姡Я饺硕眩缃窦郊У┙约喊才磐椎保匀晃指咝恕�
  不想,四公子主动投诚,将领土上交后,万事都按照他兄弟二人的设想那般,大商不仅大肆封赏了姬旦,还给了他原来的封地上的百姓极大的优待,让他们同大商其他地方的百姓一般享受免税政。。策,被分配了医女与教师,还将多于过往一倍的粮种以及宰相费仲发明的许多新式农具运送给了他们。
  只是四公子向朝廷请旨离开朝歌,去外处游历时,却被朝廷无限制地拖延了下来不肯给一个答案,这四公子竟是就这么被变相地扣留在了朝歌城中,着实叫人心疑朝歌此举的用意。
  因几次相见,问及对此事可有对策时,姬旦面上神色都是淡淡,很不经意的样子,伯邑考也便没有多事去为他求情。
  而姬旦的举动确实叫诸侯势力大动,有些筋疲力竭,在连年的战争以及大商是不是暴露出来的武力意图下,渐渐感到力不从心的诸侯,像是见到了一线生机一般纷纷将封地上交,虽然得不到姬旦那样的优待,但是做一个有名无实的富贵侯爷却是轻易能够得到的!
  有主动投诚的诸侯,自然也有不肯屈服的,以东鲁姜桓楚为首的东方二百诸侯便鲜少有上交领地的。那殷洪做了太子五年,掌握国事也将近有四年,与过去再不相同,便渐渐地觉得他的外祖父阻碍了大商彻底统一的进程。
  在姜桓楚递上来的一份劝说太子不要见利忘义、因小失大,言说像现在这样收拢诸侯上交的封地只是贪小便宜的行为,不是君子所为的劝谏书后,殷洪对他的嫌隙越加深重,直到最后竟是不可调和,在十年后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商进攻东鲁的大战。

  但是现在;殷洪遵从纣皇的意思,只能将这份不满强自压下,一心发展本土经济。他知道早一日让大商恢复过去国富民强的国势;自己才有足够的资本;毫无后顾之忧地去将这些表面顺从的诸侯彻底征服;完成国家的统。一!

  对殷洪适时的隐忍;纣皇显然很满意,于是在伯邑考康复后重回自由的某昏君大笔一挥,决定进行一次全国范围内的选拔考试,为这个在内战后靠着地方小贵族甚至是村长、族长这类人勉强运转了五年的国家机器添加零件与机油。

  朝臣与诸侯们原本以为狗皇帝在后宫(划掉)荒淫(划掉)蛰伏了五年时间;终于发现现在的朝廷已经是太子的天下,所以想要通过此举改变朝廷的格局,夺回权力。

  哪想;狗皇帝将此事颁布后,便将大半的事务交到了太子手上,自己之事做个从旁监督的责任。等到头一批将近五百人被选拔上来,他又从中抽出了三分之一的人来带走,只将剩下的三分之二交给太子,由他来分配这些人的去向。

  朝臣们见此不由得纳闷,暗道莫不是在自己没有察觉的时候,这皇帝父子已经刀光剑影地较量过了一番,结果便是狗皇帝败在了太子手上(因为太子从选拔考试中得到的人多嘛)?这是不是表示他们可以“适度”地改变一下风向,向太子监国更加靠拢一点点?

 
  ☆、向着日落的地方出发(一)

  作者有话要说:为了显示让我多加两个字
  应考此次选拔的人员,多数是那些败落小贵族的子弟,而因社会习惯等问题,平民与贱民中甚少有人参加。纣皇父子自知与贵族阶层有仇,并不敢单以才华来选人才。
  但是贵族子弟有着平民与贱民阶层没有的资源,于政治经验也高于其他阶级,若是完全舍弃了他们也十分不智。因此在经过闇兵收罗的一系列材料审核过之后,这对父子才千难万难地选取出了那么两百来人,但殷洪在纣皇的建议下还是特意将这些人分配到离祖籍遥远的地方。
  这些选拔出。来的官员,多是有些眼光有些抱负的年轻人,晓得而今形势改变再不能以过去等同而论。且世人在经历了狗皇帝当。政时的残暴后,对仕途一世多有逃避、灰心的心思,长远上说这一点对国家的兴盛不利,但此事也只能留待纣皇的继任者来处置,他是不会也不能去兴起这些贵族的“野心”的。但是现在,这一点却很利于君主的统治,那些小贵族对殷洪这样的分配方式很少有不满的,只有三四个人不想远离家乡而请辞了官职。
  而那仅剩的一点平民与贱民,则多是各个地方的学校推荐而来。纣皇没有给这些人优待,而是与贵族子弟同样的审核标准考核。通过考核的都是能在短短的五年内学习掌握了大量知识的人,为人自是刻苦。而他们有胆量反抗社会舆论把握住机会攀登权力的阶梯,这一点尤其令纣皇满意,所以在考核后便将这些人收到手里,并不与贵族子弟一般立即授予官职分配到地方上。
  这些平民在学校里学习的新文化,掌握了基础的算数技能,但是终究粗浅,所以纣皇将他们养在皇宫的一处偏远殿落,每日安排大公子伯邑考、宰相费仲和炼气士云中子三人分别传授他们算学、工艺、炼造术,此后历年选拔的人才里都会有人加入到这个“学习小组”中。
  这些人由导师们根据他们的才能分批将人输送出了宫外,或一二年,或五六年,最长久的一批直用了将近四十年,才从云中子那里学完东西,离开皇宫。但这最后一批人基本已失去了做官的兴趣,于是钱财多多的朝廷大笔一划给他们没人弄了一所“大学”来传授他们学习所得的知识。
  因为纣皇在两年后便离开大商远征,且一去不回头,与这些皇宫中的学子接触最多的人便是太子殷洪,于是他们呆着的那间宫殿便因为纣皇对太子的一次回信中的戏言,更名成了“太学殿”。
  却说这纣皇如何要去远征?这实在是逼不得已!
  想当初封神大战时,因他刻意作为,将死亡人数整整少了五十万之多,于天道多有妨碍。虽说纣皇这厮并不惧怕天道惩罚,便是死后魂飞魄散于他也是一个无所谓,但是这等结果若能改变,岂非也是乐事一桩?
  但他好不容易将这五十万的人口从天劫中夺回来,又如何甘愿轻易再将他们葬送?除非这五十万死的不是他大商人,天性残忍没人性的狗皇帝才会略觉爽快!
  因着这份心思,这禽。兽皇帝便将这时代世界上所有大国的事情都想了想,然后便欢乐地发现大商西方颇有几个大国正闹得十分厉害,你征我讨好不热闹,每年的死亡人口都是十几万十几万地涨。
  从来不嫌事儿多的狗皇帝立即坏心大起,觉得这一桌热闹自己必须凑一凑,本国的神仙们也完全可以和外国的神仙斗一斗——只会窝里斗的神仙实在不是什么好神仙!
  于是在最后的两年里,陆续有当初被鬼戎部落掳走西逃的商人“百姓”从偏远的西方国度逃了回来,并且向他们的国君哭诉自己被鬼戎部落的人虏获还能活得不错,谁知道向西逃了两年,便被别的国家的人抓了起来,将他们连同鬼戎的人贬为了奴隶,日夜奴役。
  商人的奴隶虽然苦逼,但是比起这些国家的,那日子简直就是生活在天堂,至少不用光着身子每天生活在鞭子的抽打下!可怜的他们是从一个国家逃到了另一个国家,但是不论逃到哪个国家都会被抓为奴隶,而且这些国家对逃奴的惩罚很严重,不是阉了就是杀了,简直就是奴隶的地狱!
  但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些人逃去这些地方,难免将自己国家的事情泄露出来——尤其是那些鬼戎中的几个首领人物,不仅背叛了自己的部落投靠敌人,还将大商的事情天花乱坠地全部说了出去,想要借此报复大商。
  而这些国家许多都很强大,甚至比大商还要强大许多,他们的国君比起纣皇来,一样的残暴,却比他更有抱负,都喜欢开疆拓土,对邻国开战对他们而言简直就是家常便饭,比如某个大国只要有新国王继任,都要照惯例去攻打一次隔壁某个弱小邻国……(注)
  现在,这些国家知道在东方有个叫大商的地方,听新奴隶们的话,这国家的发展水平还不怎么地,人也不怎么多,却已经发掘到了“铁”这个宝贵的资源……以他们国君的一贯思维方式,出兵攻打大商这是迟早的事情!
  如此一来,大商朝野简直震动非常,好不容易才稍停了两年,难道战争又要开始了吗?而且这一次竟然不是他们去侵略别人,而是被别人侵略……想想还真有点让人小激动!
  商人天生热爱战斗的血性在沉寂了五年后,再一次被点燃,很多年轻想要更进一步的武将都上书朝廷请求出兵,言说“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就是朝廷中的文臣,也众心一致地同意这一点,现在他们和仁厚的太子可齐心了,也刚刚顶替了原本的文官集团成为了这个国家的权力中心,怎么也不能容忍他国的侵略,更不能想象有一天从这天顶云端“啪嗒”一声被一群西方野蛮人拍到地上泥沼里,变成低贱的奴隶给他们当牛做马!
  但是一向好战的纣皇父子却忽然变得软泥性子了,不仅没有同意武将们的折子,而且对文臣们的愤议也是置若罔闻,不置可否。
  原来那狗皇帝还在等,等那西岐的封神台建造完毕,好跟满天的神仙一起抵御外敌。
  终于等到了七年年尾,西岐那方终于报来消息,说封神台建造完毕,可以使用了。于是纣皇欣欣然地将劳苦功高的姜子牙唤到身边,让他带着自己的三封信分别交予鸿均老祖的三个徒弟,通知他们封神大劫要开始了,叫他们做好战斗的准备,不要让自己的徒子徒孙都挂了,免得天庭住不下人。
  三教教主收到这封通知信,那是相当的震惊意外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