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林氏长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林氏长兄- 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皇帝听说他要辞官,笑问道:“容卿正值壮年,是朕的股肱之臣,这么多年了,山东百姓安居乐业,不容易,怎么就不做官了?”
    “回皇上话,臣这几年,也算是功成名就,心满意足了,如今辞官,算得上是荣归故里,对得起先祖百姓。”容明谦道,“求陛下恩准。”
    皇帝确实希望容明谦辞官。
    任何一个地方官,做久了做长了,无论是做得好还是不好,对他这个皇帝来说都不是好事。像容明谦这样已经做到叫一方百姓爱戴的,更是让他不知如何是好。撤了吧,这个官实在是当的好,换一个人能有他这样的?不撤,长此以往,山东百姓皆知容明谦而不知君也,当如何?而且谁能保证,容明谦当十年的官不贪,可是在这么个位置上待稳了扎实了,能忍得住?
    利益是个无孔不入的毒素,侵蚀了多少他原本的能臣干吏,他虽然信人,却不敢彻底地信了。
    然而如今户部查账,查出了一大笔人,他本意是想叫他们慢些,循序渐进地来,谁知道林沫虎得很,他压根就不知道什么叫查一个逮一个审一个,从口供里往里头钻。他直截了当地从账目入手,让那些一环套一环的关系都派不上用场——人家就是从源头抓的,六部会审,还去了官官相护的路子,倒真是绝好的主意。
    这主意委实太妙,若无他这样有时间有耐心地翻遍十年账目的人,怕也难以实现,而既然实现了,要他舍得不跟着做,那也不容易。
    自古以来,贪官误国,他当然不至于连这么好的机会都不把握。
    只是,人太多了。
    让他太寒心的是,被揪出来的人太多了。他曾经最为看重的张怀生,河南人,寒门子弟,十年寒窗高中榜眼,任开封知府,贪污至少二十万两,他亲自提名点的探花郎章原,文笔出众,任南宁知府时政绩出色,叫他颇是欣慰,提了做广西巡抚,林沫送来的两广的账本,可也好看的很。
    如今这个情形,容明谦走不得。
    故而散朝时,他说了一句:“退朝吧,容卿留下,随朕走走。”
    御花园是外官去不得的,容明谦今日颇得皇帝恩宠,随他在御花园逛了一逛,又到松香亭里喝茶。
    “容卿啊,你读书做官,为的是光宗耀祖?”皇帝道,“朕以为,你是为的黎民苍生,天下百姓。”
    容明谦忙磕头赔罪。
    “起吧,如今朕是用人的时候,你若要走,朕也不便强留,可是啊,你同朕说实话,如今这局面,你当真舍得退?你又是为何而退?”
    容明谦其实不舍得,但他不说话。
    皇帝是个聪明人,替他答道:“你退,是因为儿子大了吧?你小儿子,早年就中了进士,如今在太常寺当个闲职,你大儿子,只怕明年也要考举了?你是怕,你当着封疆大吏,朕不放心你,不放心容家,要留你儿子在京里为质?扣着他们不让他们上?”
    容明谦忙道:“微臣不敢。”
    “莫要真当朕什么都不知道。”皇帝道,“现如今的局势,你也看到了,便就是你不想看,泰隐是你姨侄,你应当也听他说过了,朝廷缺人手,你们这些股肱之臣不留下,难道要朕继续用那些贪官污吏去鱼肉百姓不成?”
    皇帝话已经说到这份上了,再啰嗦就是不识抬举了,容明谦心里只好替两个儿子惋惜了一回:“臣谢陛下信任,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起来吧。”皇帝道,“只是这趟,要给你派个远地方了。”总是让容明谦这么有名望的留在山东,他也不放心。
    至于容明谦担心得
    “你小儿子叫容嘉?当年他考进士的时候,殿试的时候朕还亲眼见着,模样倒是不错。当年同莫总兵那事,闹得真叫一个大快人心,去年祭祖的时候见过他,会说话。”
    皇帝是不是真记得自己儿子,那还真不好说,兴许也就是随便给块枣糕吃,但容明谦面上却表现得受宠若惊:“陛下能记得犬子,是臣全家的福分。”
    “行了,靖远侯天天挂在嘴边上的人,朕能不记得?那小子机灵,只要他学好,将来的前途,不比你差。”
    别人说这话,容明谦心里只是得意而已,而皇帝说了,容明谦简直觉得祖坟上冒了青烟,只恨不得对皇帝再磕几个响头谢恩。心里想到,回去要好好地提点提点二小子,踏实做官,报效君国。
    只是皇帝又提到了林沫
    自家连襟抱回来的这个孩子,他当年也能猜到是个富贵人家的孩子,不然,何至于叫林清简直是带着敬畏养孩子?可是富贵人家能由着这么个男孩儿扔到河里去冻着?便就是后宅大院勾心斗角,也不至于这么狠心。只是林沫这孩子后来学好了,把那些上树掏鸟下河捞鱼的毛病改了,专心读书,他欣慰姨侄的上进,也没管他。
    不管是谁家的孩子,总之是个好孩子,不会害了家里人,就足够了,将来也是容熹容嘉两个人仕途上能相互扶持的好人选。
    谁知道他进京赶考,就考上状元了,再摇身一变,成了靖远侯,这下,别说同容熹容嘉相互扶持了,人遥遥领先,只能用提携的了。
    容明谦一边教育自家的两个小子,一边欣慰地想,林清养了个好儿子,出息到了这份上,他九泉之下也能安心了。
    可是这趟进京,听了些许消息,说林沫长得同允郡王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倒是叫他想起了当年的猜想。又一想,不对,林沫被抱回来的时候瘦瘦小小的一团,怎么看就是几个月大的孩子,义忠老千岁当时都没了三四年了,不可能是他的种。
    皇家就那么几个孩子,想来想去,还有谁?
    他心里越想越慌,倒是见了林沫安下心来。
    不管是谁的孩子,沫哥儿还是当年那个披麻戴孝,拄着林家祖传宝刀守在门前,扛起林家的好孩子。这就足够了。
    容嘉找着他,偷偷地说想娶林家的表妹,还把自家祖传的弓同刀都送给了林沫。
    容明谦深恨这些小孩子偷偷搞些男女私情,当场就要传家法,被容白氏拦着,简直要以死相逼:“老爷打他,那是要我的命!林家的姑娘,品貌都没的说,咱嘉哥儿难道是乱挑的人?”
    “他还敢挑?”容明谦想了想,问道,“林家的姑娘能看得上他?”
    “沫哥儿应了。景宁郡君也说好。”容白氏道,“你真以为咱们儿子是那些个孟浪的小子?”
    林沫居然真的应了,他宝贝那个妹妹,可是和惠大长公主都拿出来当笑话说的。容明谦这才相信,他这个二儿子,是有大前程的。
    “如今等不得科考了,朕有意挑一些世家子弟,选一些出来,不光是世家子弟,皇家里头,吃闲饭的也太多了。”皇帝道,“就趁着今年过年,挑一挑。叫你儿子也来试试。”
  
    第117章

    谁都明白这里头最出头的肯定是水浮;他们也就是去给人家做个嫁衣裳;可是没办法;林沫把账本子理得明明白白的;你要是睁着眼睛说瞎话说三殿下小题大做,那可真是前程不保。把底下人去了,自己的钱路断了几根,可要是把好容易钻营出来的仕途给堵上了;那可就真就不行了。
    何况若是个小官小吏的办这事;他们也有法子;哪怕是当朝首辅相爷来惩贪;也有话说;但这回出头的是哪一个?秦王殿下。你能跑皇帝面前说;你儿子是有私心的;你应该相信我们不应该相信自己儿子?平常皇帝随口说一两个字都能被多少人解读,何况秦王这个封号,本来就意义良多。
    “到底行还是不行,你们给老三个准话吧。”皇帝扫了一眼御书房下面坐着的站着的议事的重臣,用食指轻轻地扣了扣台面。
    最先开口的竟然是燕王水沉,这位七殿下生母早逝,又没什么正经舅家扶持,而且生日离最倒霉的八殿下又太近,叫皇帝经常触景生情的,向来低着头做人,只是如今却抚掌笑道:“我早说了,那个甄应嘉的事儿没完,复什么官?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的,多麻烦。”
    他与水浮素来交好,又敬慕林沫文采,此番表态虽是大胆,却也像是出了口气似的,有些痛快。
    自己的几个儿子各有喜好,皇帝也知道,老大同老五,老二独一个,老四老实,没什么本事,老六还没什么定数,老七么,倒是少年老成,原先天天跟着老三混,后来还和林沫勾肩搭背地称起了兄弟,倒是叫他奇怪。他是皇帝,也是父亲,自然是希望儿子们可以兄友弟恭,和睦相处,只是这实在是实现不了。他并不是太上皇那么天真的人,自己身下的这个皇座,多少双眼睛盯着?要他的儿子们不争,不斗,不抢?那实在是太天真了。
    他虽然痛心,却也觉得,儿子们争一争也罢了,否则,难道真要个无能的庸才来继承大统?如今瞧着,水浮前几年是不如他大哥五弟出挑,干的事也太过赶尽杀绝惹人诟病,可是这么些年来,他倒是没走什么歪路,梗着脖子往前走。
    既然水沉都开了口,再装傻也说不过去,韩王年纪最大,向来在兄弟几个里头打头的,他又善于结交人才,说话做事颇有分寸,故而也道:“儿臣复议。”
    赵王却问:“只是六部之中,谁人打头?”
    自然是户部,然而赵王既有此问,旁人也不好回得太过理所当然。
    皇帝道:“老三,账本是哪几个弄的?”
    水浮先是夸了林沫一番,又把他推荐的那个人说了一通,自然不敢忘了户部其他的人,倒是自己做的事儿只字未提。水溶心里替他叫了声好,又打趣道:“我为了殿下的的事儿,多少天都没合眼了,殿下怎么不提提我的功劳?”
    皇帝笑骂道:“你闭嘴吧,这是你的功劳?朕要你去做的!”又道,“既然本就是靖远侯打头,看看他能下床了没有,能者多劳,他来主审,最合适不过。”
    这可是大大的露脸机会,赵王道:“靖远侯围场之行,九死一生,不是说了要静养?”
    水溶道:“我只看得出来他闲得发闷了,天天在家里打鸟逗孩子玩,说是林太医都嫌他嫌得要赶他出门了。”
    皇帝哈哈大笑。
    林沫身着三品官服,暗红色的朝服趁着他的面白如雪,说不出的清秀俊雅,如玉风流。此刻他端坐在轮椅之上,也不敲惊堂木,只笑了笑,冲下头点了点头:“金陵知府贾雨村是吧,赐座。”
    坐在后头的赵王奇怪地探头看了他一眼,嘀咕道:“林侯今日与往常不大一样啊。”
    “没什么不一样。”燕王道,“还是一样的喜欢虚张声势罢了。”
    这贾雨村搭的是金陵贾家的船,原先靠的是忠顺王府的案,在座的几个,哪怕互相看不顺眼,对于忠顺王叔,却没一个喜欢的,故而也就看着热闹。只是林沫今儿个居然分外地和气,叫人颇是失望。
    和气的靖远侯客客气气地对贾雨村道:“本侯这几天身子不好,懒得发脾气,我也就把话给你明说了吧,今儿个,一不是来听你喊冤枉的,二不是来听你扯谎话的。我问什么,你答什么,不管是答非所问,还是前言不搭后语,为了不生气,我都直接传板子,好吗?”
    他问得这句“好吗”,真是又和气又温柔,简直像是逗孩子玩的大哥哥,却叫贾雨村浑身发抖,连坐都坐不稳。
    齐王“扑哧”一声笑了起来。
    韩王亦道:“靖远侯果真是个妙人。”
    “你抖什么呢。”林沫莞尔,“不是进来之前还跟人说,你什么都不怕,你当过我们林家的先生,我不看僧面也得看父亲的面儿吗。一切都好说。来,贾大人,解释一下,四年前兴修金陵水利花了六十万两,今年复修,花了一百万两,是六十万两修好的河堤只能用四年,还是因为有你在,金陵年年水患呐?请的是哪些工匠,总共花了多少,金陵是一担米能卖一两还是怎么的?不应该啊,我也在江南住过呢!”
    后头的几个王爷都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的,交头接耳起来。皇帝坐在暗处,心里有些发酸。
    那些弄虚作假的,真当他们是会问出“何不食肉糜”的无知蠢材么?可是看着自己儿子的模样,又有些不懂。
    便是叫出内务府的总管来,说起米价油价盐价,能有林沫这么头头是道吗?皇帝想起水浮所说的:“各省各地的粮价,靖远也都记录了,这不是随便打听来的,是他亲自派了人在各处买了才回来的,同各省上交出来的价格并不同。”这些当官的,低价购入官粮,贩给私贩,叫他们高价卖出,也不是什么秘密,却叫人触目惊心。
    只要六部之中其他的官员能有几个像林沫这么用心又大胆,何至于有这么多当官的鱼肉百姓,搜刮民脂民膏?他这个皇帝,又何苦当得如此小心翼翼?
    可惜了啊……这个孩子,终究是姓林的。
    皇帝心里感叹了几句,又仔细听着。
    林沫扣了扣桌面,这习惯也不知道他跟谁学的,腾出一只手来支撑着下巴:“贾雨村啊,你也一大把年纪了,考出来的功名,不容易。我知道你不要脸,当年薛家那谁打死了人的事儿,也是你给判的,刑部那儿还留了底呢,你能不能给我爽利点?我下头还要审人呢?”
    贾雨村瘫坐在椅子上,再也说不出话来。
    齐王看了一眼燕王:“薛家是谁?留了什么案底?”
    “姓薛的是个商人吧,跟王子腾家是亲戚。”燕王道,“刑部倒真没什么案底。”
    水浮道:“兴许有呢,你没看到。”
    “我这儿又不是户部,能有什么案底我不知道的,独独林沫晓得?他得有这本事夜探刑部大牢,打倒几百个守卫看上一眼。”燕王道。
    水溶笑道:“这贾雨村原先是林家的教书先生确实不假,后来被林海荐给了贾家,就是荣国府,荣国府保他到了如今。这薛家和贾家的关系你们还不知道?原来贾家倒算是林家的外家,林沫这分明是以前就知道了,现在拿出来匡人呢,你们还真信他。”
    燕王道:“这么说,还真有姓薛的杀了人,他给判错了的?怎么没到我这儿来?刑部侍郎呢?”
    “得了,哪能事事都传到你耳朵里来。”水浮劝道。
    燕王却指着水溶道:“不说前头那个,咱们身边这个,也是什么事都知道吧。”
    北静王府消息灵通,这的确是京城里头的独一家。
    水溶既没得意,也无惶恐,只笑道:“我知道的哪里多,不过是平日里闲得慌,总是出去喝酒吃菜,酒席上知道的多点罢了。”
    韩王道:“很是,多少英雄豪杰,便是酒席上说漏了嘴,一世英名都没了的。”
    齐王道:“倒也不一定,若真是一丝儿毛病挑不出的,跟小皇叔这样的人喝再多酒,也没什么糟心事儿能被他知道吧。”
    赵王却说:“你如果说的是靖远侯,那的确,小皇叔可是一点他的糟心事儿都不晓得的。”
    场子一下子冷了下来。
    被他提到的靖远侯此刻刚审完了贾雨村,抱着一叠口供,被下人推到了后间来,也不看赵王,像是什么都没听到似的,就把刚刚的问话大体说了一遍:“金陵的账得细查。”
    “当然得查。”韩王向来是老好人的角色,趁着这个机会扯开了话题。
    林沫笑了笑,看了一眼赵王:“二殿下,水溶的确是一点我的糟心事儿也不知道的,他知道了也只会当做不知道,我今儿个就挑明了承认了,是这么回事。”
    “噗——”水浮正喝着水呢,一口气就呛着了,身边的小太监好容易帮他顺气了,他才开口,“泰隐啊,别开玩笑了,下一个是沧州知府?”他一边说一边冲水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