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清朝当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清朝当皇帝-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皇上天资聪颖,对我朝之事,事无巨细都了如指掌。可是皇上还是太小,对当时的情况有所不知,如果皇上不觉得无聊,臣给皇上慢慢说来。”董梁显然对关绪清刮目相看。
    “董师傅请讲。”
    “天平天国自1851年揭竿起义之后,一支势如破竹。在太平军面前,咱们大清的八旗和绿营已经不堪使用也不敷使用,旗绿诸将畏敌如虎,或者望风而逃,或者临敌即溃。太平军从永安突围一路打到南京,都没有遇到像样的阻击。眼看就要北上山东,直逼京城了。蓑衣渡一战家父率领数千楚勇,就是现在勇营的前身。硬是挡住了天平军一支五万人的部队整整一个月的攻击,重创太平军。后来英法联军北上,在天津家父又与英法联军苦战三天,最后为国捐躯了。”董梁看这天空,默默的说着。
    哇靠,原来他老子是勇营的创始人啊。那现在勇营的高级将领不都是他老子的旧部?怪不得太后要把他放在京城了。勇营现在和湘军是大清的主要国防力量。要是让这小子出去,勇营可得改叫董营了。那朝廷就指挥不了勇营了。怪不得慈安要让他来教我,原来是想让我拉拢他,让他效忠与我。怪不得那天慈禧好像很不高兴的样子,现在全明白了。
        免费送逐浪币,周周有新礼,快来抢吧!





    夺权 第八章 效忠
    泡书吧 更新时间:2011…5…30 1:32:18 本章字数:3005

    “董师傅,令尊如此英勇。以数千军队破敌五万,何等威风。但为什么一遇到洋鬼子只守了三天就城破人亡呢?”关绪清想听听这个董梁对外国军队的认识。
    如果像其他无知的人说些什么,洋鬼子会妖术啊什么啊,不能正确的认识两国军队战斗力上的差别,这种人不配当个好将军,自己也不需要这种人。
    “皇上不知,洋人船坚炮利,大沽失陷后。溯白河而上,侵入天津城郊,英法联军只有区区两万人。本来家父以为洋人只是海军厉害,上了陆地就不是我们大清楚勇的对手。于是在天津城郊摆开阵势。等待洋人来攻,可是洋人进攻到离我们部队三百步左右突然停下。举起一排排的洋枪洋炮。比咱们大清的火器营的枪威力大多了。咱们的铁筑盾牌根本抵挡不了。家父城郊一战损失一千将士,只能退守城内。可是守城绿营将领谭廷襄等见家父铩羽而归,毫无斗志,望风披靡。家父在城内苦苦抵挡三天,最终舍身成仁。”董梁充满怨恨的眼中流下了无奈的泪水。
    “董将军不必难过,有朝一日,你一定能在战场上向洋人报那杀父之仇!”关绪清心中对这位将军充满好感。
    “可是现在勇营都是家父旧部,太后不会同意让臣领兵出战的。”董梁如实回答。
    “这个你不用担心,有你报效朝廷建功立业的机会。”关绪清转过身去,摆弄了下董梁带来的弓和箭继续说道,“董将军,你们神机营现在还装备这等武器?”
    “是,皇上。兵部前段时间向英国买了一批枪炮给湘军装备了,京城的守卫部队还没有装备上。”
    “噢?你给我说说,京城守卫部队的构成。”关绪清早就想了解下如今京城的防御力量到底有多少,都掌握在谁的手上。
    “喳,京城近郊的防御力量有:前锋营、护军营、步军营、骁骑营、神机营、善扑营、虎枪营、圆明园营、外火器营、内火器营。每营有官兵五百名。京城近郊防御部队就这十个营,五千人。”董梁如数家珍。
    “噢,这些部队都是上三旗的?”关绪清还没弄明白这些部队的头头到底是谁。
    “这些部队都是满、蒙八旗选出的最精锐的部队。”
    “那你的神机营将士跟你父亲的勇营将士比如何?”
    “额……这……不分伯仲吧!”
    “哼,你是看朕还没有亲政,治不了你对吗?你敢欺君吗?”
    “臣不敢,只是……只是……京城守卫都是八旗子弟,世代父传子,子传孙,京城守卫战斗力相当之差,根本无法与家父勇营相提并论。”董梁急忙跪下,心中不解,这四岁的孩子怎么像六十岁的老人。什么都瞒不过他啊。
    关绪清心中暗笑,他要的就是这句话。这京城守卫的部队都在荣禄手上,荣禄是慈禧的人。要是这些部队战斗力跟勇营不分伯仲,那还搞个屁啊。就算扳倒了慈禧也会被荣禄的这支部队撕成碎片。
    “京城守卫不可儿戏,职责重大。朕的身家性命都交给你了。你为何不好好训练他们。”关绪清装着不满道。
    “臣无能,虽挂神机营统领一职,但始终是个汉人。别说神机营将领不服我,就连普通士兵也把臣当奴才看,又怎么会听我的指挥,让我来训练他们。”董梁如实回答。
    “放肆,如此,谁还指挥的动他们?”关绪清也没想到事情是这样的。
    “回皇上,他们都听副统领阿尔灿的。他是九门提督荣禄的外甥。”
    “董将军,朕念你是忠良之后,又有一身本领,见识又多。朕如今还未亲政,不能给你旨意。但是有件差事要你去办,等朕亲政之后,一定重重的赏你。”关绪清已经等不及的要培养自己的力量了。
    “请皇上吩咐。”董梁跪在地上“山东是你的老家了,今儿早朝的时候听闻山东闹饥荒,好多难民逃往京城,可是太后为了避免恐慌并没有让难民进城。你可知道?”关绪清问道。
    “臣听说了,臣的神机营就驻扎在城南,天天看到成千上万的难民在城外。”
    “嗯,朕想,京城守卫非同小可。如此五千之众缺乏训练,装备又差,根本无法起到保卫京师的重任。朕想令你重新组建一支部队。暗中保护京师安全。”关绪清试探的说道。
    关绪清心中明白,组建这支部队是将来万不得已逼宫用的,可千万不能让太后知道,经过之前的了解,他应该不是太后的人,至少太后安排他当神机营统领,实则禁闭他,不让他出京。又架空他神机营统领的权利。董梁郁郁不得志,如今给他实权,让他带兵,正好投其所好。趁机拉拢他,彻底让他效忠与我。
    “皇上的意思是从难民里挑人?可是朝廷没有军饷,怎么组建部队啊?”董梁为难道。
    “就是因为没有军饷,才让你去难民里挑人啊,不给军饷,只给饭吃。想必那些人只要有口饭吃都会来投奔的。你择优录取。每天这么多难民,少了几百人也没有人知道。”关绪清答道。
    “可是……皇上,每天的吃用开销还是很大啊,没有兵部提供武器装备,军队服装,我怎么去弄啊?这都要银子啊。而且……而且……臣也无法出城,如何训练他们啊?”董梁看着皇上,心中虽然激动无比,但是实际困难还是一大堆。无奈的问道。
    “这个嘛,银子的事你不用考虑,我最晚后天就给你。至于你无法出城,就把部队拉进城内来。”关绪清略一思索后答道。
    把部队放在城外有什么用?当然是要放在城内了,自己用起来也顺手点。将来万一要逼宫的话,有这么一支战斗力强悍的部队,还不把慈禧吓死。
    “城内?”董梁惊讶道。
    “是啊,哎呀!一介武夫,真是猪脑子。你不会把部队拆分开放嘛。你一营人有五百人,你再分三个连,九个排,二十七个班,十八、九人一个班,以班为单位,分散在京城每个角落。你负责居中联络,负责训练连长,连长负责训练排长,排长负责训练班长,班长负责训练战士。这样阶梯式的管理不是很简单嘛,一个礼拜开个一次会,交流一下经验。明白吗?”关绪清滔滔不绝的讲着,面对这些古人,真是难以沟通啊。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还是个四岁的孩子。
    董梁长大了嘴巴,吃惊的看着关绪清,“皇上,皇上……皇上所言,臣,闻所未闻……,连、排、班为何物……,但是这个方式真是新颖。一营人马拆分成二十七个单位分散在京城内,装成平常百姓。即可暗中保卫京师,如遇叛乱,也是一支奇兵啊。又可作为眼线,在京城中要找个人什么的,可谓易如反掌啊。皇上,您,您真是一代英主啊,假以时日定能超越圣祖的丰功伟绩啊!”
    “行了,行了,去办差吧。”关绪清听的一身鸡皮疙瘩。
    “喳”
    “回来,把这些东西带回去”关绪清把手中的弓箭扔给董梁,“如果太后问起我的功课,你怎么回答啊?”
    “皇上天资聪颖,过目不忘。已经学会好几套拳法了。十步之内弓箭百发百中!”董梁想了想答道。
    “别替朕吹牛了,你就说朕学习缓慢,需要多加练习!明白吗?还百发百中呢!朕百发百中了,还要你这个老师干嘛?”关绪清无奈的教育道。
    “臣明白了,这样臣就可以经常进宫聆听圣训了”
    “滚吧。”关绪清骂道关绪清明白,对这种武夫,你给他文绉绉的,客客气气的反而得不到他的尊重,这种将军大多都是粗人。你越粗鲁,他越对你亲。
    “喳,臣告退!”董梁叩头道。
    一路走出皇宫,像太阳从乌云中钻出,重见蓝天。千里马终于遇到伯乐了。董梁兴奋的心情难以言表,终于遇到明主了。也是他大展身手的时候到了,上天开眼了!!他告诉自己,将来就是拼了自己的性命不要,也要保皇上周全。
        免费送逐浪币,周周有新礼,快来抢吧!





    夺权 第九章 东太后之死
    泡书吧 更新时间:2011…5…30 1:32:19 本章字数:4145

    这天早上,关绪清跟往常一样去慈禧寝宫请安。关绪清走进殿内,正准备跪下,忽听见慈禧房里传出男人的笑声和说话声,关绪清大吃一惊。心想,这东太后还在呢,慈禧就这么胆大妄为啊,竟敢淫乱宫廷?这慈安不是有咸丰帝的秘昭嘛!慈禧怎么就敢如此肆无忌惮?
    关绪清正在愣神间,李莲英从里面走出来,面无表情的说:“皇上,早”
    “朕来给西太后请安的。”关绪清说。
    “太后说了,今天有点不舒服,让皇上跪安吧!”李莲英让关绪清快离开这里。
    关绪清走下台阶,径直走了出去。小太监真把老子当四岁的孩子了。那老巫婆在里面干什么勾当,谁不知道啊?要不要乘这个机会,依靠东太后慈安手中的秘昭,把慈禧干掉呢?
    管他娘的,去告诉慈安!看她怎么处理。要是能除掉慈禧固然好,要是除不掉。也让慈禧分点精力对付慈安,可以帮助自己暗中积蓄力量。想到这里就对贴身太监王商说道:“备轿,去慈宁宫。”
    “皇上?您不是一早已经给东太后请过安了嘛?”王商不解的询问道。
    “哪里来这么多废话,快点。耽误了朕的大事,朕要了你的脑袋!”关绪清已经习惯训斥这些思想古老的太监了。
    “喳”
    不一会,已经到了慈宁宫门口。
    “儿臣给太后请安”关绪清跪倒在地。
    “皇上怎么又来了?这才多久功夫啊?今儿不用上课吗?”慈安不解的问道。
    “儿臣刚刚去给西太后请安,李莲英说太后今儿不太舒服。让我先回去。临走时,听见里面有男人的声音正在跟太后说话。儿臣想,定是太医在里面给西太后瞧病。儿臣读书也没有心思,心里老是惦记着西太后的病,所以特地跑来跟太后通禀一声。”关绪清既把事情跟慈安交待了一下,又装的自己什么都不知道,看这东太后如何处理。
    慈安突然收起了常年都温和、微笑的脸庞,努力平复着心中的怒火:“难得皇上一片孝心,额娘知道了,皇上去读书吧。别让翁师傅等久了。”
    “是,那儿臣告退了。”关绪清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心中暗暗高兴,这下慈禧还不死?
    关绪清走后,慈安想来想去有点不对劲,太医要是给慈禧看病,见到皇上去请安,哪有不出来接驾的道理?
    想来想去,还是决定自己过去看看。
    慈安带着宫女太监,一群人浩浩荡荡朝慈禧寝宫长春宫走去。
    慈禧和一男人正在床上缠绵,不一会,李莲英跑了进来,“太后,太后,不好了。东太后驾到。”
    慈禧早已从床上坐了起来。那男子一听,慌忙跳下床,往床下钻“小安子,你干什么啊?”慈禧镇定的把头上的花重新插好。
    那男子叫印安,是京城中有名的风流戏子。慈禧经常叫他进宫来唱戏,这印安除了唱戏唱的好听,那一手丹青更是如火纯青。深受慈禧的喜爱。一来二去就发展成这种关系。
    “小臣……小臣要躲起来。”印安一紧张,说话都结巴了。
    “真没出息,你怕什么?你就说来教我画画的。就这么做,小李子,把文房四宝准备好。”慈禧慌而不乱。
    “喳”
    印安急忙整理衣服,来到御案前,装模作样的拿起笔来。然而怎么装,那脸色依然非常不自然。
    不一会,慈安进来了。她一眼就看见了印安,见一个陌生的男子在这里十分惊讶。眉头顿时紧邹起来。脸色也不好。
    “小臣给东太后请安”印安吓的跪在地上。
    “你怎么进宫来了……大胆!”慈安气的说不出话来了。
    “姐姐,你别大惊小怪的,印师傅是来教我画画的。”慈禧极力掩饰内心的不安。
    “是是,西太后有旨,宣小臣进宫的。”印安慌张的答道,额头上流下汗来。
    “你……出去吧。”慈安盯着他。
    “是。”
    印安连滚带爬的出去了。为了给慈禧留点面子,慈安对着太监宫女们一挥手,“你们都下去吧”
    太监和宫女们都下去了。
    慈安停了一会,生气的瞪着慈禧说:“妹妹,你好大的胆子啊。把男人都叫进寝宫来了。”
    “这有什么啊?不就画个画嘛”慈禧不以为然道。
    “自古以来,哪里有后宫把男人叫进寝宫的?成何体统?”慈安严肃地看着她。
    慈禧心里有些不高兴,却忍着火气没有发作。主要也是源于咸丰帝给东太后留有秘昭。尽管没有见过秘昭,但是总觉得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她知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她同东太后一起垂帘听政总归不是长久之计。要想摆脱慈安的控制,只有诱她拿出诏书,并将它毁掉。主意拿定后,也不顶撞慈安,就任她数落。
    “你这样做,坏了宫里的规矩,如果别的妃子跟着学,后宫还不污秽不堪?这样如何面对先帝?”慈安严厉的说。
    慈禧听着听着,实在忍无可忍,终于撕下伪装。她猛然跳起来。用手指着慈安,大声骂道:“姐姐,你不要说了好不好?每次来都拿正宫娘娘的模样教训我,你以为我怕你啊?在宫里谁不知道我为先帝生下唯一的一个儿子。你呢?虽说是正宫娘娘,可是一个蛋都没下。”
    慈安没想到平常姐姐长姐姐短的慈禧竟会这样骂自己,一时气的说不出话来:“你、你……”
    “我怎么了?我说了假话吗?”慈禧继续挑衅道。
    “慈禧,你住嘴!你太过分了。你好大胆子,果然是个不安份的女人,先帝早有预言。”慈安好不容易让自己安定下来,她怒视着慈禧。
    “先帝什么预言?”慈禧佯作不知。
    “咸丰帝当年驾崩之前,早就料到了你会母凭子贵,娇纵不法,所以留下了一道手谕!”慈安急了,脱口而出。
    “姐姐别说笑了,先帝根本没有留什么手谕,这都是那些大臣们胡乱猜测的。”慈禧继续用激将法刺激慈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