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提出,不要求中国大陆这样没有SAT考点的地区提供SAT成绩。所以申请排名靠后的学校没有SAT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有SAT成绩一定是比没有要占优势得多。相同情况下,优先录取有SAT成绩的学生。)不过许多学校对于国际生的政策也有不同,毕竟SAT的英语部分要比托福的英语部分难许多,所以在审阅报名表时,许多美国大学会用托福的考试成绩来代替SAT的英语部分。
不过在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许多明白大学会特别要求报名的学生去考SAT II考试,SAT II就是单科的考试了,具体里面有哪些科目大家可以去网上查阅。
我想考过的同学应该知道新的托福考试,坐在电脑前面,一直盯着电脑四个小时,除了眼睛会很累以外,而且有的时候会受到旁边同学的影响,尤其是在口语的部分,我记得在我第一次考的时候,由于大家都坐得很近,再加上旁边的人说话声音非常大,所以本来在脑子里已经组织好的语言,一分心难免就出错,甚至会说乱。再加上第一次去考会有些紧张张不开嘴,所以我第一次的托福考试成绩十分的糟糕。
而另外一个托福考试;准备的时候更痛苦,需要每天坐在房间里反复地背词,我记得那个时候,我的房间里到处都可以看到我自己写的记忆单词的卡片,基本上那段日子里我每天衣服里放点,裤子里放点,枕头下面放点,鞋里放点(这是为了提醒自己每天要背单词)。
回到房间在床上背单词,背烦了就滚到地上背,实在是背到不行的时候,我就跑出去跑两圈,这着实让我回忆起了儿时在弹钢琴时,在练习到很难的部分时有时自己会急得踏钢琴,不过现在长大了,知道恶意损坏公物是不对的事情。虽然之前我说过,入学两个月后,我的英文就变得很厉害了,但只是在日常生活用语上,而真正到了这种较真的考试时,就变得不值得一提了。
回到考试,SAT和新托福的区别就在于不用坐在电脑前面,不过难受的是它只有阅读,写作和数学三部分,而且考试时间要比托福长,不像托福有四个部分做烦了的话还可以换换脑子,不过如果硬要比的话我会选择SAT,很多人会说对啊,数学部分中国人很有优势,但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我绝对是一个”non Asian gifted Asian”(是美国的一个玩笑,亚洲人普遍被认为数学比较好,所以老外觉得这是上天给予亚洲人的一个礼物)所有一切只要和数字掺杂在一起的学科,我肯定学得会头痛。所以可能是因为SAT比较直白,毕竟是考试,而且我也不想把时间浪费在我已经不需要考试的部分“听”“说”,再加上我觉得SAT才是真正能够区别实力的考试,所以我选择它。
记得第一次去参加SAT考试时,整个人非常紧张,也不知道到底自己准备的怎么样,在考试中途时,我的铅笔写断了三次,而且由于紧张,我的肚子一直处于一个与我“交战”的状态,我就一直等着考试中间的那五分钟的休息时间,这样十分严重地影响了我的发挥。(后来我长了教训,考试前一定要好好去一趟洗手间,以免类似情况发生)。加上考试时间又长,考试最后对于我来说已经失去了它的原有意义,而变成了一场心理战,只要能挺到最后就注定了我的胜利。因为这个考试是一章一章来考的,写完了规定的一部分,学生要等所有人写完,老师统一让大家去写下一部分,我这肚子一闹,我就急了,很快写完,(免不了有在遇到难题时胡乱猜的情况发生)然后趴在桌子上看着前面那个大大的钟,等着。
反正第一次考试是相当的不尽人意,毕竟是第一次,也算是去体验一下考试形式以及摸摸自己的底。当然考试成绩出来后,我也是“眼前一亮”,这里是不尽人意地“一亮”。
总之,对于还没有考过这两种考试的同学和即将要考的同学们,我祝愿你们能够有一个好的成绩。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我最喜欢的课”
说实话,自从我的学校生涯充满了考试和成绩之后,我没有再怎么享受过学习的乐趣了,所以换句话说,让我喜欢上课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然而,来到军校以后,我又重新对上课产生了兴趣,那种以前小时候的感觉,又回到了我的身边,这门使我改变的课,就是高中军事预备课(JROTC)。
这门课是美国政府为未来想要参军的初高中生准备的,在这门课里,老师都是美军现役的军官,而课程内容也很广:从如何识别地图定方位,到如何管理自己的收支,甚至还有气弹枪射击的内容。
这门课在美国的高中当中是很普遍的,并不是说上了这门课的学生就一定要去参军或者是有这方面的打算才去上课,而是这门课是要教会学生们一些生活中用得到的知识以及一些基本的求生本领。虽然我没有去过美国“正常”的高中,但是我们班上许多同学都是从这些普通高中转过来的,而他们当中大多数人在他们以前的高中都是上过这门课的。当然这门课在我们学校是必修课。
我曾经问过他们,这门课在普通高中里女生会上么?他们说当然了,而且来上这门课的女生比男生上得更认真,因为她们当中很多人都是向往要去参军的,而像我们这样的,也只是去玩玩而已,因为这门课作业少,考试简单。
作为一个男生,大家也都知道什么才是最吸引我的,那就是气弹枪射击了。虽然教这门课的老师都是现役的军官,第一次去上课的时候,我还是怕老师会觉得我是一个外国留学生而去排斥我,去刻意保留教学内容,但是我的想法却是错误的,反而在课上老师最喜欢的就是我,因为我很认真,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样上课去混不好好学习。正是因为这一点,我在气弹枪打靶练习时,老师还会多给我几颗子弹。
我们学校食堂里挂了一幅很大的老画,上面是四五十年代周日阅兵式的场景,那时据说我们学校里还有坦克,再加上有一部电影《TAPS》(汤姆·布鲁斯(阿汤哥)的从影“处女作”,演了一名学生配角)把我们学校拍得很神,M16重机枪什么的都有,再加上一些乱七八糟的谣言,比如有人去过地下“武器库”,知道那个一直锁着的门是去哪里的等等。所以我对学校行政楼下面的射击靶场一直有着一种神秘感。终于,我也有机会可以一探究竟了,这就是JROTC的射击课终于到了。
怀揣着一个激动的心情,我终于来到了这个神秘的地方,整个房间很暗,有一股很重的潮气味,一看就不经常打开,而且我在这里发现了许多用过的弹壳,所以初步断定这里肯定有枪,不是现在也肯定以前有过。言归正传,气弹枪射击课!
教官先告诉了我们一些基本的常识,比如枪口永远要冲上,不准对人,每次打完都要先保持在原地不动,检查枪里是否还有没有打完的铅弹等等,然后就开始教一些比较专业的事情,比如如何调精准度,如何控制呼吸掌握射击时间等等。虽然整个讲解过程只有十五分钟,但是我想这是我几年以来听老师讲东西听得最认真的一次了,突然让我想起来小学的那种感觉。
我们用的气弹枪是一发一发单射的,这就意味着每打完一发,就要重新装弹上堂。我们这个气弹步枪外形很像二战时期的M1卡宾枪,枪的后半部很重,所以在瞄准的时候枪头容易晃动,在射击上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不过总之,射击课还是最有意思的,很开心,又找到了童年的感觉。
我报了中文课
我报这个课,绝对没有抱着任何为了搞笑的动机啊,完全是为了能够把我的平均分拉高才报的,当时为了报考大学的事情,我也算是处心积虑,费尽心思,因为美国的大学在报考时,都需要看学生初高中的成绩单,而最重要的,就是高二和高三的成绩,并且每所大学都有各自要求的平均分的分数线。当时说实话,有些担心自己能不能考上大学,所以为了“上大学”,我想出了通过上这门中文课来拉高平均分的方法。
在我这所军校,其实和普通的高中一样,我们上着和普通高中一样的课,一样的内容,而区别就在于我们是军事化管理,需要穿军装,有许多普通学校里没有的训练,比如操枪,攀岩速降,队列练习等等等等。
不过这节中文课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补觉的课,幸福啊,长这么大唯一能大摇大摆睡觉,完全不用学习,考试还能拿一百分的就是这节课了,每天听着老师在上面费力地教着大家背拼音,结果,大家到最后学会的都是骂人的脏话,比如我们中国的“国骂”(这里也就不做细致描述了,大家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当时我看老师都快气死了。另外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是,我们学校用的这本中文教材也不知道是谁编的,居然还有儿话音,比如说“转弯儿”拼音是“zhuan wan er”,可怕的是我们的这个中文老师是从台湾来的,到最后到底是谁教谁已经模糊不清了,因为我们的老师发不出来“儿话音”。到最后,好象是我在教课一样。
不过这节课唯一好的是,作为亚洲国际学生会的会长,我经常会带着这门课的同学们出去,而且中文课的老师也是一个喜欢搞活动爱热闹的人,所以没事进城吃吃好吃的,学校大巴还负责接送,实在是很享受的一件事情。
记得有一次,我们这些高三的学生,死缠烂打地要求老师跟学校申请出去进城吃饭学习“中国文化”,老师同意了,带着我们一行几十个人进城,但我们这帮高三的学生是有企图的。因为有人说发现了一家中国餐馆喝啤酒不查身份证(在美国只有二十一岁以上才可以喝酒)。
到了费城的中国城以后,为了防止老师跟着我们,我命令低年级的学生和老师去别的餐馆吃饭,我们一路小跑甩掉了老师,终于来到了那家传说中的餐馆,坐下后一阵骚乱,由我主持点菜的重任,记得当时我们点了
蟹黄小汤包,宫保鸡丁,鱼香肉丝,干煸四季豆,糖醋里脊等等吧(不能再往下报菜名了,想着我现在肚子就饿了,现在是纽约时间凌晨三点四十没地方吃东西啊。。。)。自然而然后面就是一阵胡吃海塞外加狂饮了,实在是快乐的回忆啊,哈哈,一群年轻的男孩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现在的我已经没有了,变得很老实,很乖了。
言归正传,就在我们喝得高兴,桌子上摆满了我国知名啤酒品牌“X岛啤酒”时,突然我们的老师进来了,我们所有人都傻了,呆坐在那不敢出声,心里面祈祷老师不要向学校报告我们的事情,结果谁知道,老师从一开始进来到最后出去完全没看到我们……
她是进来叫外卖带回去给她老公吃……
实在是怀念以前的日子啊,起码没有那么多的烦恼和痛苦。一个半小时的午饭时间过去了,我们这群酒足饭饱的人然后又逛了会儿街,几个稍微有些醉意的男生钻进了一家中国人商店买了几个塑料泡沫的双节棍和一个十分无厘头的钵(中式打击乐器)上了校车回了学校。
进了校门,喝多了的同学急叫停车,在路边也就“方便”了起来,而我们车上的就用刚买来的中国“响器”为他们招揽观众……
“我的Sweet Eighteen”
在学校前后应该算是过了三次生日,不过印象最深刻的是我的18岁生日,不仅是因为这是我在美国过的印象最深的生日,也应该算是最有意义的一个吧。
“还有几天就要过生日了,怎么办呢?”我重复地问着自己同样的问题,在过去的十七年里,我从来没有认真地去规划过过自己的生日,马马虎虎地吃顿饭,吹个蜡烛,分分蛋糕完事儿,也或许是因为我觉得浪费时间吧。
不过在美国的这个生日,我告诉自己一定要折腾点什么事出来。我当时的室友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男孩,总让人有一种半调子的感觉,他是一个出生在美国的中国人,也就是我们俗称的ABC(American Born Chinese)从小生活在美国,可是英语说得也不象个美国人,中文说得又象外星话。
他在学校经常被人欺负,甚至有许多韩国人对他说“为什么你会是一个亚洲人?”这也许是我选择了做他的室友的原因吧,总有种要保护同胞的感觉,不过话说回来,他是个好孩子。
我生日那天是一个星期天,大家看到前面我写的,都知道我们周日要去教堂做礼拜,哪怕有不同的宗教信仰也要去,但是可以不用和大家一样去祈祷,进行宗教仪式,所以每次大家低下头祈祷时,总会有那么几个人直挺挺地坐在那里左顾右盼地张望。前面说过,还有不能缺席的阅兵式,于是生日前几天我去找我的教官要挟他说:“我要过生日了,而且我知道你肯定不能送我生日礼物,所以问问你,周日能不能特殊照顾一下,我不去教堂和阅兵式,睡个懒觉行不?”
在进门前,我无数遍地告诉自己这事肯定黄,想都别想,不过教官竟然出乎我的预料同意了!当时我还挺激动的。
在学校上学以来,还从来没有能够在周日睡懒觉,因为以前除非家长接走,不然没有人能够在周日睡懒觉。
那天我十分臭美,走路都比平时更有自信,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一种莫名其妙的高人一等的感觉。
我的室友在学校有一份工作,就是给外面来租我们学校宴会厅的活动当服务生,刚好我生日头一天晚上,学校的宴会厅有一个结婚典礼,结果我的室友就从婚礼上偷了个婚礼蛋糕回来作为我的生日蛋糕,还弄得神神秘秘的,等我睡着了才小心翼翼地回到房间。
第二天早上因为他需要去教堂,所以我被他早上整理的声音吵醒了,他端着上面还有穿着婚礼礼服的玩具小人的蛋糕,摆在我面前,激动地和我说了句:“生日快乐”就跑出去集合了。我看着这个莫名其妙的蛋糕愣住了,半天才回过神来。
过了一会军警过来房间查房,看到我在房间里有些惊讶,刚要说什么,我对他们说今天我生日,教官特批不用去教堂和阅兵式,他俩看着那蛋糕也愣了半天,我告诉他们是我室友昨晚从婚礼上偷来的,我说你们想吃可以吃,他俩倒好,一点不客气,赖在我房间里吃饱了走了。
看着还剩了一点的蛋糕,我笑了,打心底里高兴,原来过生日也是件开心的事情。不过就在这时我忽然想起了在地球另外一边的爸妈,于是便给他们打了电话,电话那边母亲一遍遍地和我说“生日快乐”我的眼睛湿润了,是想家了么?我说不上来,也或许是第一次听老妈和我说这句话吧,很开心,十八岁的生日,我得到了一个甜蜜的“婚礼蛋糕”。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兄弟愿意和我分一个5,5,5套餐么?”
看到这个标题我想很多人会不理解很疑惑“分一个555是什么意思?”,其实我想在美国留学的朋友们都知道Domino’s Pizza(某知名披萨连锁快餐店,有一个套餐,是叫任何三样食物,大家来分,每个人出五块钱。标题里的这句话应该是除了我们日常用语以外大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了。因为我们学校的校规规定:学生不能随便叫外卖,规定周三晚上可以叫,而且需要教官批条,所以到了周三的这个固定时间,肯定会有同学跑过来问:Yo dude you wanna get a 5;5;5 deal with me?”(兄弟你愿意和我分一个555套餐么)。这个连锁店最好的地方就是可以在网上叫,所以很方便,而且叫完以后他在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