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穆皇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宣穆皇后-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喝得微醺的人这么吐露出真实,也真是因为是内部,此事还牵着个曹丕所以才没闹大。
  场面上大家还恭维他,“多亏有了先生。”
  趁喝醉的人没发现,背地里挤眉弄眼,一同上前灌他酒的人不少。
  这些个谋士,口口声声要公子本人低调,自己却个个都是高调的货。他们说得轻巧,要孝顺要友爱,也真是曹丕压得下气,一回回的COS忍者,还要给一个个敌人赔笑脸。
  换做是这是“神算”的谋士们自己,却不定做得到这些计谋。
  吴质成了一计便大肆张扬,而对于司马懿而言,和曹丕的谋算都是两人各自烂在心里不说的。
  忽然想道,虽然吴季重素来要挤兑曹植党的杨修,但其实这两人在高调的属性上实在是一丘之貉。
  杨修长久不了,吴质也长久不了。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郭嘉儿子郭奕岁数的问题。
在郭嘉死时,郭奕一岁,然后托孤给曹操。维基百科里是这么写的
一般来说,本文用的资料都还是靠谱的,至少都是下过大力气去扒过谱系。
前文中赵温案也是史实。只不过在以前看的时候,单纯的看到“有人推荐曹操儿子反被曹操杀”,然后就觉得1。曹操不喜欢曹丕 2。 曹操对士大夫很不好。
到写文的时候,联系时间背景,曹操才刚埋了个儿子呢!他心情好才怪。傻子了的是这个赵温吧!?
所以有的时候单纯看历史会很片面,以前也觉得曹操是个混蛋,但这些事件一条条拎出来,联系前后因果,就会发现历史人物做事的时候也不是随心所欲的。
历史是立体的,他们也是要吃饭喝水,他们是人,不是脸谱,更不是卡片。
而且越究了深,便会发现平时刻板的些观念是错误的。
比如说“曹植是个诗人,不会为政”,曹植只是政治斗争失败了而已。曹植党很牛,初期真把曹丕逼急了。
东汉末年,颍川是谋士集团,谯武是谋士plus武将集团,更兼谯武是曹操的故乡,颍川谋士曹操让做军师却从不让领军的,谯武则是两者皆有。
曹彰退出储位竞争后,就成了曹植的支持者。所以那时候,曹植手上势力不小。说他只是个诗人,不会玩政治是笑话。
如果曹植真的只是个吟风颂月的,曹操就不会看中他,曹丕斗他的时候就不会那么吃力。
我想还是要尊重对手。
再怎么痛恨对方,说敌人是个怂人,那么跟这个怂人斗了十多年的曹丕又是个什么智商呢?
尊重对手。

67、河畔草,园中柳(一) 
  等到这年十二月;据守江陵才曹仁总算败了,被周瑜打得落花流水退了回来。
  似乎自赤壁败后,曹军就没交过好运,几乎所有派出去作战的将来都吃了败仗。
  曹丞相是个公道人;每次打了败仗,首先便是检讨自己不好,对手下却甚少追究,这也便是曹操势力越来越大,附庸的人益发壮大的原因。
  更何况曹仁不但是他亲戚,还是从少时便追随他到今的同族。
  夏侯惇,夏侯渊这俩兄弟虽然常常被说因为曹操亲戚的关系,但本身能力也不差,便是剥离了曹氏近亲身份这一层,这两人也是能独挡一方的大将。
  然而对曹仁,他的功劳去不足以服众;稀松平常地混日子;官职却不断地一升再升;但他的这份资历,曹营中出不了第二个可以和他比的。
  打了败仗回来,都没人敢说半句话。
  在卞夫人处说话,当着曹仁夫人的面,便有一夫人说道,“您家将军可真是不容易,得拒周公瑾十月,可是难熬。”
  春华有幸在席,只不过丈夫尚未小吏,宴上隔得远些。
  听完这位夫人的言语后,她都快憋笑到内伤!
  堂堂大将军,被个年龄卡他一半的小青年打得落花流水,只因此人名周公瑾,所以在这个小青年手下据守了一年就是功绩了!
  本末倒置,此夫人之言内与其说是称颂曹仁战功,在春华听来,倒像是在夸周瑜是个天人,所以败给他是应该的,在他手下讨饶十个月就是“战功”了。
  因座次远,本也就没她说话的份。
  卞夫人是主人,如今曹操称霸,她倒有些无冕的皇后的感觉。
  “确实难能可贵。”
  有她定下这么个基调在,下面的贵妇们才好继续附和。
  春华看着上首的卞夫人,的确是个当令人高看一眼的女性,曹操代汗虽然并没挑明,然而这位卞夫人倒比当今的中宫更有皇后气派。
  至少中宫是难以聚集起这么些命妇。
  上首的贵妇们多向曹仁夫人道贺,反倒是春华身边的蒋济夫人一言不发。
  想起蒋济,在魏武黯淡的岁月里,他却是个异人,刚及弱冠的青年像耍猴一样把曹操口中所夸“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孙权耍得团团转。
  到曹操接到合肥捷报时自己也不敢相信,原本他便没多给蒋济多少人,比起挂念在心上的江陵来说,蒋济这步弃子倒让他有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外。
  蒋济智胜的这一年,比起后来火烧连营的陆逊还要后生。
  便是因此,回来后蒋济更得重用。
  此刻,春华看着坐在她不远处的蒋济之妻张氏,作为胜军之妻,却只眼观鼻鼻观心的坐着,对堂上曹仁妻子作为败军之妇大放阙词只当不知,也有些欣赏起她的修养来。
  便是这样才更有些结交的意思。
  两家原是关系不错,只不过司马懿装了三年病,而当年的蒋济小少年则已经崭露头角。
  据春华家那口子消息,虽然目下还没下明旨,但蒋济一个太守两千石的官逃不掉。
  见面问了好,仍是由陈群夫人荀贞引见,“这位却是不常见的,说起来也巧,娘家也姓张。说起来,你们俩的夫君昔日还都是旧识呢。”
  蒋济之妻便先有些不好意识,如今丈夫出了头,更似有些她家先冷落了这位贫贱之交。
  说道,“原先郎君在外,妾直到如今才有幸结交两位姐姐。”
  春华也便结个善缘,“到了国都,起居有甚不方便的,往后大家也好照应。”
  再细问下去,这位张娘子也是家中长女,名绶,字若姬。
  春华嘴角抽搐,已经有好多年了,她又想吐槽她爹起名的水平。
  荀氏便打趣她们俩,“但看你们都是‘张娘子’的,不知道的人还要以为你们是姐妹呢。”
  可不是么,连年龄也接近,比起亲妹子秀华,张绶和她站一块儿倒更像姐妹。
  贾逵之妻柳氏也道,“江东素有二乔,你们要凑成了双,国都可就多了对‘二张’了。”
  二张其实早有所指,正是江东的张昭,张纮,此事风气还算开放,她算是意指事实了。
  一旁的众女眷们都笑了起来。
  女人素来都是调节气氛的好手,每个小圈子里又亦有控场的人。春华也索性趁着周围热闹的气氛,和她“吵上”,“你倒是调侃我也罢了,笑戏了新人,往后我这位妹妹可都把咱们当了尖酸的人了。”
  张绶忙道,“哪像您说的,和众位夫人说话本是热闹,我还多盼着往后一同玩笑。”
  小张氏不是个蠢人。
  看着她,春华就像是看到了几年前的自己,小心谨慎的维系着自己的人脉网,一步步挤进社交圈。
  知道她二十出头就有一子一女,张绶很是羡慕,“您真是好福气。”
  春华心想,你再早几年认识我,你娘家妈肯定会说,哎,那啥谁谁的小媳妇什么都生不出,你可千万别学她。
  回去对着自己丈夫,几次都想开口,最后到底什么都没说。
  蒋济和他昔日是好友,而如今蒋济年少便得了功劳,只要是男人,在这方面的好胜心都不弱。
  更何况他还是一个确实有才华,却未得时机施展。
  在春华看来,如果抛去自己的身份而言,她也很是欣赏蒋济这类人。
  有志不在年高。
  蒋济出道的年纪比陆逊还小,未弱冠就以才名被派去做扬州别驾了。这年头多少人是有“才名”的,曹操选人根本最不计的就是这些个虚名了。
  曹操选人的标准是只要有一技之长,哪怕本人道德不好,也可为官,这样朝时代的观点违反了儒家的以贤达、孝子为吏的观点,又让名声本不好的曹操更遭诟病。
  其实这样的标准还算客观,作为官员,做好本职便是好官。
  一个官员的好坏,不在于他是不是个道德模范,而在于他能不能完成本职。
  做县长的,就该收的上税;管粮食的,就该让大家都吃得上饭;管军队的,就该带着人保家卫国。
  各人的道德其实与本职无关,曹操要的是能吏,而不是“圣人”道德模范。
  实话说,只要能让百姓吃得饱饭,一个官员养多少小老婆,养多少小庶子都是私人生活,和业务能力根本无关。
  一个治国平天下的能臣或许是个宠妾灭妻的浪荡子,民族英雄或许不小父母忤逆长辈。
  在曹操来看,各人私德应该与行政能力分开,养多少小老婆,有没有宠妾灭妻都不是问题——当然,这养小老婆的钱要是挪用公款来的,就另说了。
  有这样一个选人不按常理出牌的曹丞相在,蒋济小少年根本不用像前代的大臣们一样熬资历,以他的家世要得个太守,也真要跟张汪一样熬到头发花白。
  但到了最后,这个春华很是欣赏的蒋郎竟然还是没得到他的太守位。
  “不是原先你说……”春华还是揣度着用词,“以他的功劳,酬以太守位并不过分。”
  太守,就是秦制郡守。
  司马懿想,他老婆在政治方面还是太幼稚了,“朝中事从不少人谏议,蒋郎功劳还当有其他嘉赏。”
  还是因为年轻。
  年轻是硬伤,便是往后去,陆逊当了大都督也同是受了老臣们的轻慢。
  蒋济太年轻了,这个时候当太守该让多少胡子花白的老府台们跌破眼镜。
  朝中从不止一种声音,熬资历的老道学们虽平时碌碌无为,妄议人却都是一把好手,一点也没有种自己不作为还要拉年轻有为的后生下马的羞愧感。
  老道学们反对,再加上曹操本人也并不是特别为蒋济坚持,这事就敲定下来了。
  便是这样,蒋济让人高看一眼的地方更显了出来。
  看着朝上这个形势,他自己便先上奏说,自己年纪轻,有失稳重,不可担大任,让曹操得了台阶下,此事便至此了。
  他自己并不是看不懂。
  能够算计了孙仲谋团团转的蒋济,心里其实非常清楚,曹操这是为了曹仁的面子压着他的功劳呢,更深层次的,做文官的,除谯武集团的谋士,其他地方所出的谋士大多是被防备的。
  在这些其他地域的谋士中,都也要为自己争取福利,还要和谯县集团顶一顶,其中最有名,便是颍川集团。
  大家都吃过谯武人的亏。
  目下在蒋济的面前便不得不将作出站队的问题。
  他背景不显,靠着自己熬资历,那么这一次的胜仗便是他最后一次出彩的机会。这也是从大鱼嘴中漏下的,曹操根本没想过他会赢。
  如果他不找了集团依附,那么往后他便再没有像这次这也“偶然”的机会了。一个人自身再有能力,不被任用根本就不能成就。
  而除了谯武集团,其他的小集团里,在他看来也就颍川集团最靠谱。
  可是他不是名门,自己是搭不上话的,能充当他敲门砖的那个人司马懿,如今却又是个丕少党。
  真是憋屈透顶了!
  和司马懿一样,蒋济他根本就不想陷入争储的政治斗争去。其他的还有翻身机会,争储中折进多少人都不冤。
  真正的清贵世家,根本就不想着去争拥立新君的功劳。
  但如司马懿没选择一样,蒋济也没选择。
  回到许都后,蒋济便再递了名刺去拜访。
  司马懿也是欣然答应,只是私下谑言,“时过境迁,蒋郎神慧。只是不想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这幽怨的小眼神让春华瞬间脑补了好一回,一个没忍住就笑了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作者她……没有改cp的准备 本文……还是bg文
以上纯粹只是囧囧有神的吐槽罢了
只是些小怨念,看某点男性文,明明男二比女主(们)跟男主在一起更来劲,最后却分道扬镳,相忘于江湖了(喂!)


68、 河畔草,园中柳(二)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汉朝人把诗经背得特顺溜,至于春华都已经拿着本《诗》囧囧有神的给她闺女幼教上了。
  根本不需多解释,她瞬间就脑补起来。
  昔日内个蒋济小少年和司马好青年……定了定神,发现女儿还在旁边;才忍住了调侃丈夫的心思。
  “怪不了他,本来咱们家当时那年景,也实在寒碜了些。”捧高踩低本来就是最普遍的人情。
  用捧高踩低来说蒋济似乎有些过了,不过趋炎附势,人总要向着高处走,身在官场,为着前途他掉头找出路也是正常的。
  春华根本就不怎么惦记他;“这都是旁的事;你要是得空;该去多见见大哥。”
  想到大哥,司马懿才是真脑仁疼了,“我知道了。”
  应得语气很淡,春华便不再作声。
  *
  司马朗回来后,一时没接到任命,原本他老老实实在城里叙叙天伦,再等个任命也挺好,问题是他在家里闲不住,竟去评论经典。
  钟繇、王粲发表论述:“非圣人不能致太平。”
  司马朗则认为:“伊尹、颜回都不是圣人,也能使数世相承,达到太平。”
  钟繇是曹操重臣,当朝高官,王粲才名天下,也是未来列为建安七子之一,而司马朗相当不给人面子的公开抨击这两人的言论。
  而居然这事的结局还是以司马朗被曹操父子夸赞结尾的。
  钟繇这儿还好说,原先和司马朗就有着交情,等事后私下让两家女眷通过话,钟妻孙氏便带着不悦:“令郎这般做法可真是踩着人博名声。”
  虞氏还要赔小心:“夫人您怎么能这么说呢,咱们两家素来都是相交不浅,我儿这性子您还不知吗?家里人都头疼呢,性子耿直,书越读人越刻板,闹出这事我们事先还真不知道这混账在外会乱说话。”
  无论家族如何为他陪着小心,到底此事最后还是被压下了。也真是因为他是个受重视的嫡长子,换了其他儿子司马防早烦得可以亲自去抽人了,就因为是长子司马朗,他还不得不拉下来去息事宁人
  司马朗的话死板吗?不。
  他这是在公然抨击圣人。
  钟繇、王粲提倡的是以儒道的“圣人”治世,但司马朗却提倡积极作为,并非只有圣人才能治世。
  联系到这时候许都的皇冠里还有一个真“圣人”在关禁闭,此言其实更和了曹氏父子的心意。
  司马朗虽有傲气,到底不是个庸人。也算是变相表明了自己的政治立场。
  而事实证明,之后的魏晋百年正是中国后世历史上最不尊崇儒道的时期。
  司马朗的这番话便获得了曹丕的赞赏,还让人抄录下来。曹植便没这般的眼疾手快,等他哥已经表露态度之后,他也只好转去支持王粲。
  但这时候无论这两人对此有何动作都是次要的,主事的曹操却不得不一面抬高了司马朗,一面又使其为元城令。
  这一次上任,司马朗却没有带上妻子赵氏。
  也是婆母虞氏在这时候说了句话,“你家中的两个姑娘都到年龄了,做母亲的这时候不在,谁还能替她们做主相看?”
  司马朗的两个女儿一个十一岁,一个九岁了,正是该由母亲带着进入社交圈的时候。
  教养的事家族或许能帮忙,让几个弟妹带着,但婚事到底是要通过直系亲属的。
  赵氏十万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