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总统朴正熙说:“我不敢说这部著作对你有多大的帮助,但我敢肯定它比你的任何一个政令都能产生震动。”
结果证明了布雷登教授的话,这本这篇论文后来果然伴随着韩国的经济起飞了。它鼓舞了许多人,因为他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告诉人们,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勤奋地坚持下去就会成功。这个留学生最后也成为了韩国泛业汽车公司的总裁。
励志课堂:
人世中的许多事,只要想做就都能做到,该克服的困难也都能克服。这个韩国学生还原了成功路上的正常艰难和艰苦,使自己诚惶诚恐的心态平稳下来。他告诉人们,只要兢兢业业、勤勤垦垦地做每一件事,就会像篮球场上的运动员,一个漂亮的进球都会赢得观众热烈的掌声和暴风骤雨般的喝彩。
天道酬勤——有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2)
3.勤苦才是大智慧
有两个年轻人同在一家车行里工作,两个人关系很好,以兄弟相称。他们在这家车行已经做了两年了,每天除了修理汽车外什么也没有。哥哥总不肯闲着,他一会儿扫地,一会儿擦玻璃,有时还帮助别人干活儿。弟弟却不这么勤快,没有急活儿的时候他总是懒洋洋地躺着。
一天,车行里来了一位中年主顾,他说汽车出了点毛病,让他们给修理一下。弟弟刚刚吃完饭,正在休息呢,哪里肯干活。于是,哥哥走了过去,把弟弟手中的抹布接过来,给汽车做了检查。车子没什么大问题,就是很长时间没修养过了,于是他对那位先生说:“您放心地交给我吧,车子明天一定能修好。”
客人听到这话,放心地走了。哥哥一刻不停地忙了起来,他不但修理好了汽车的毛病,还把汽车里里外外擦得一尘不染。这时,躺在一旁的弟弟嘲笑他说:“老兄,别太傻了,不该干的活儿也干了,那么勤快有什么用!”
哥哥却笑了笑说:“反正我也没事做,擦擦车我并没有受损失呀,等明天顾客来取车时看到车子焕然一新心里一定很高兴。”
第二天,那个顾客来取车了,他看到修好的汽车后非常吃惊,连声感谢修车的哥哥,并对他说:“我是一个大公司的董事长,你为我修车的这种勤快、细致、周到的精神,使我深受感动。我认为你是一个优秀的人,你愿意到我的公司去工作吗?”
哥哥的命运从此发生了改变,不久,经过努力他当上了这个公司的部门经理;而弟弟却仍然在车行里做着他觉得枯燥的工作。
励志课堂:
纳西族有这样一句谚语:“好逸恶劳千金也能吃空,勤劳勇敢双手抵过千金。”勤劳这种美德是永远不过时的。哥哥的诚恳和默默无闻的劳动反而赢得了一个大公司董事长的赏识,比起弟弟的自作聪明,勤奋才是大智慧。
4.勤奋是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
几十年前,民间传言有人在萨文河畔发现了金子,传言发出后,萨文河畔便涌现出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淘金者。这些人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找到金子,成为富翁。他们寻遍了整个河床,还在河床上挖出很多大坑,每天都梦想着发现金子。
结果,的确有一些人幸运地找到了金子,然而绝大多数的人却一无所得,两手空空地走了。
彼得·弗雷特也是寻找金子中的一员,几个月以来,他没有找到一点金子,可他并不放弃,继续寻找。弗雷特是最勤劳的一个,每天不到天亮就开始寻找,一直找到太阳落山。他埋头苦干了几个月,直到土地全变成坑坑洼洼,他失望了——他翻遍了整块土地,但连一丁点金子都没看见。
半年过去了,弗雷特连买面包的钱都快没有了,于是他不得不准备离开。然而,就在他即将离去的前一个晚上,天下起了倾盆大雨,并且一下就是三天三夜。雨终于停了,彼得走出小木屋,发现眼前的土地看上去好像和以前不一样:坑坑洼洼已被大水冲刷平整,松软的土地上长出了一层绿茸茸的小草。
弗雷特忽然意识到了什么,他想:“我在这里没找到金子,但这土地很肥沃,是个值得耕耘的好地方。我可以用来种花,并且拿到镇上去卖给那些富人。他们一定会买些花装扮他们华丽的客堂。这样一来我也许会赚许多钱。”
于是,弗雷特留了下来,他开始辛勤地培育花苗,将全部的精力放在了花的身上。当其他人都在埋怨这里没有金子的时候,弗雷特总是不为所动,仍然给花苗浇水、松土。不久,田地里长满了美丽娇艳的各色鲜花。他拿到镇上去卖,那些富人一个劲地称赞:“噢,多美的花,我们从没见过这么美丽鲜艳的花!” 弗雷特很快就卖出了这些花。
天道酬勤——有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3)
得到了第一笔收益,弗雷特用这些钱买了更多的花种,更加辛勤地开始种花儿。5年后,彼得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成为了一个富翁。
励志课堂:
“劳动的手能够把石头变成金子,不劳动的手能够把金子变成石头。”弗雷特并没有找到金子,但他却通过努力,成为了富翁,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唯一的一个找到真金的人!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奋分不开的。勤奋是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也是打开幸运之门的钥匙。
5.成功来自勤奋
无论怎样的苦难,都无法阻挡一个勤奋者前进的脚步;生命可以被摧毁,但是不可以被打倒!
没有哪一位科学家的著作能像《时间简史》那样成为发行量上千万,全世界平均每500个人就拥有一册的畅销书。在西方,没有读过《时间简史》甚至会被认为是没有受过教育。它的作者,就是这位从21岁起身患卢伽雷氏症,除了思想,只能支配三根手指、必须依靠机器才能与人交流的科学巨人——史蒂芬·霍金。
霍金8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弗兰克把霍金送到教学质量相当出色的私立学校圣奥本斯读书。在圣奥本斯,霍金始终是一个勤奋用功的学生。尽管霍金看上去瘦弱而笨拙,性格有些怪癖,说起话来快而不清,结结巴巴,含含糊糊,但是他相当努力,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如愿地接到了牛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并获得了奖学金。
1962年,20岁的史蒂芬·霍金来到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然而这时他被诊断出患上了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不久就全身瘫痪了。1985年,霍金又因肺炎进行了穿气管手术,此后,他完全不能说话,依靠安装在轮椅上的一个小对话机和语言合成器与人进行交谈;看书必须依赖一种翻书页的机器,读文献时需要请人将每一页都摊在大桌子上,然后他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
然而,霍金从未放弃过努力,正因为身体上有残疾,行动不便,所以他付出了比别人多十倍的勤奋,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励志课堂:
霍金一生贡献于理论物理学的研究,被誉为当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凭着坚毅不屈的意志和勤奋的求学精神,战胜了疾病,创造了一个奇迹,也证明了残疾并非成功的障碍。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科学研究的热诚,是值得年轻一代学习的。
6.天才源于刻苦
阿尔弗里德·伯恩纳德·诺贝尔是瑞典的化学家、产业家、甘油炸药的发明者,他用其巨额遗产创立了举世闻名的诺贝尔奖金。现如今,提到诺贝尔这个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诺贝尔的父亲也是一位发明家,但他的成绩并未被他人所认可,所以经济状况一直不好。后来,一场大火又烧毁了全部家当,生活完全陷入穷困潦倒的境地,要靠借债度日。父亲为躲避债主离家出走,到俄国谋生。诺贝尔的两个哥哥在街头巷尾卖火柴,以便赚钱维持家庭生计。在俄国的时候,诺贝尔因为语言的问题,无法进入学校读书,只好在当地请了一个瑞典的家庭教师,指导他们学习。
诺贝尔从小到大都勤奋好学,可是因为家境困难,所以15岁时就辍学了。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诺贝尔决定出国考察学习。此后的两年时间里,诺贝尔先后去过德国、法国、意大利和美国,由于他善于观察、认真学习,知识迅速积累。很快成为一名精通多种语言的学者和有着科学训练的科学家。回国后,在工厂的实践训练中,他考察了许多生产流程,不仅增添了许多的实用技术,还熟悉了工厂的生产和管理。通过几十年的勤奋学习,诺贝尔在历经了坎坷磨难之后,终于逐步成长为一个科学家和发明家。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天道酬勤——有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4)
励志课堂: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人们把我的成功,归因于我的天才;其实我的天才只是刻苦罢了。” 诺贝尔的成功,绝不是一天的骤变,而是多年的刻苦积累。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飞冲天的天才,只有勤奋的耕耘者。
7.七录书斋
张溥是明朝进候的文学家,自幼勤奋好学。张溥在学习方面天资较差,记忆力不好,东西背了好几遍都记不住。但他却一点也不懒惰,用勤奋来克服这个缺点。
一次,张溥在书里面读到了一句话:“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给了张溥很大的启示,他认为:别人读一篇文章,读上七八遍就能够背下来了,而我却要读上一二十遍。然而无论怎样,最终还是能记下来的。书读上百遍才能理会其中的意思,我正好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更深层的东西。
从那天开始,张溥更加勤奋了。古时候的私塾先生要求学生背诵的都是《四书》《五经》之类,而这些枯燥乏味的文章,要重复地读上一百遍,在常人看来都是无法忍受的。可是张溥并不觉得厌烦,口渴了,他就舀一瓢凉水喝;嗓子哑了,他就把声音放低一点……苦读了一段时间,他终于能连贯地背出文章来了,这个收获使他非常高兴。然而,本来是白天背地挺熟的文章,睡了一觉之后竟又忘了一大半,张溥很是苦恼,但他并没有放弃。
有一天,在学堂里,教书先生让张溥背诵课文。一开始,张溥背得还很流利,可是背着背着,后面的内文就全忘了。结果,老师十分生气,用戒尺使劲地责打了他,说他读书不用功,并罚他回家把这篇文章抄十遍。
张溥委屈地接受了惩罚,回家之后,他立即准备好了纸和笔,开始抄起文章来。这篇文章较长,他抄得又认真,等他抄完,已经是深夜了。第二天到校,老师又让张溥接着背昨天的文章。这下可把张溥急坏了,他昨天只顾抄书,没有特意背呀!可看着先生那严厉的样子,他只得硬着头皮背了起来。谁知奇迹发生了,上句刚一出口,下句居然就跟着跳了出来,一会工夫就把全篇文章顺利地背了出来,而且还没有一次停顿。先生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张溥终于知道,原来抄书也增强自己的记忆,于是从那天开始,他读书必手抄,读后又随即焚去,再抄,再读,再焚,如此六七次方才罢休。这便是“七录书斋”的典故。
张溥就这样坚持不懈地抄书,右手握笔的手指都长起了厚厚的老茧;冬天手冻裂了应用热水浸暖后继续再练,从不间断。正由于他的刻苦用功,所以日后终于成为一个大学问家。张溥在短暂的一生中将毕生的精力与才智贡献给我国古代的学术研究,编述三千余卷,涉及文、史、经学各个学科,精通诗词,尤擅散文、时论,堪称明代文坛巨匠,被人称为“百世师”。
励志课堂:
在科学文化高度发展的当今世界,知识不断更新,信息不断膨胀,单凭“七录”当然“录”不了多少。然而我们以从张溥的“七录”法中却能够得到一点启示,那就是天资差,不足畏,天道酬勤;堡垒坚,亦不足畏,专而攻之,必能攻而破之。总而言之一句话——勤能补拙。
8.周恩来勤奋苦学
周总理的勤奋故事是非常有名的,他小时候便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理想,然而有了理想,不去奋斗是不行的,他的成功还缘于勤奋刻苦。周恩来所就读的南开大学是一所国内闻名的先进学校,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作业也很多。
天道酬勤——有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5)
然而这些并不足以难倒周恩来,从他入学开始,便住宿在学校里,每天起床钟一响就立刻起床、跑步,保持着在沈阳上小学时锻炼身体的习惯。一开始,周恩来的英文很差,为了攻克这一难关,他每天把全部课余时间都用来学英文。到第二年,他的英文成绩竟然名列前茅,小说的英文原著他也能看得懂。
周恩来不光在学业上有所成就,他还喜爱读课外书,尤其是喜欢读孙中山先生革命派办的《民权报》、《民生报》,以及当时中外进步思想家的著作。在这些书报中,周恩来获得了很多课本里学不到的知识,开拓了自己的眼界。
在上学期间,周恩来还写过一篇题为《一生之计在于勤论》的论文,在论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人一生求学,惟青年为最大之时期,基础立于此日,发达乎将来。”因为周恩来勤奋苦学,品学兼优,校长特别喜欢他,称他为南开最好的学生,同时还破例免去了他的学杂费。年轻时的周恩来,成了青年人学习的好榜样。
励志课堂:
席勒曾经说过:“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人不能奢望同时是伟大的而又是舒适的。重要的是要勤勉,因为只有勤勉,才不仅会给人提供生活的手段,而且能给人提供生活上的惟一价值。”勤奋是伟人不可获缺的重要品质之一,如果没有勤奋,没有机遇,没有热情的提携者,你就是再有天才,也只能默然无闻。
9.齐白石挂角读书
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画家,更是诗、书、印、画都十分精通的千古伟人。齐白石一生勤奋,砚耕不辍,一天不画画心慌,五天不刻印手痒,创作多得惊人,好得出奇,仅1953年一年,大小作品就有600多幅。
齐白石出身贫寒,11岁就开始打柴、放牛、拣粪,13岁就扶犁、插秧、收稻,但他并不放松学习,“牛角挂书牛背睡”(齐白石晚年回忆诗),说明了幼时读书之勤。15岁时,家里送他学木匠,这本是个养家糊口的手艺,木匠虽说为百工之首,比篾匠、泥匠、瓦匠略胜一筹,但也是在“匠”之列。但他出奇地勤奋,成为方圆百里有名的“芝木匠”。
一天,齐白石在山上专心读书,忘了砍柴,粪也拣得不多,吃完晚饭又提笔写字时,他祖母就叹息着说:“伢儿,你投错了人家。”对于这一儿时经历,他在《自状略》中这样写:
王母(即祖母)曰:“今既力能砍柴为炊,汝只管写字。俗语云:‘三日风,五日雨,那见文章锅里煮?’明朝无米,吾孙奈何?惜汝生来时走错了人家。”于是将《论语》挂于牛角,日日负薪,以为常事。可见,齐白石在砍柴的时候都不忘了勤奋苦读。
励志课堂:
正因为齐白石勤奋刻苦,才最终从一个牧童而为木匠,由木匠而为雕匠、画匠;由于有这种勤奋和思考的精神,才有他中年时期的“五出五归”,实现了由画匠到画家的转变,这是质的飞跃;正是由于这种勤奋和思考才有他60岁时的“衰年变法”以及名扬中外的艺术成就。
。。
引子
人类正是在不断地发现自己的弱点、缺点,从而不断地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得以进步的。一个人拚搏的过程就是忘却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正是因为自我超越,才使我们的人生更加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