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那十九座坟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山中,那十九座坟茔-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彭树奎最看不惯他这副点头哈腰的样子,尤其是在战士面前表现出的谦卑,好像这才是“勤务员”。

    殷旭升并非生就这样,细高的身材要是挺直了腰板,也算是仪表堂堂的。卑躬屈膝的毛病是三年前落下的。

    一次师召开的学雷锋标兵发奖大会结束后,师政委秦浩严肃地告诫他要防止骄傲自满。他一时不明原委,便去问给他写过报道的杨干事。杨干事告诉他,秦政委说他上台领奖时腰板挺得太直了,有目空一切之嫌。打那,他处处注意,事事小心,一举手一投足都格外谨慎。久而久之便成了现在这副“谦谦君子”的架式。▌米▌花▌书▌库▌ ;__

    “树奎呀,告诉你个好消息!”殷旭升满面春风地从抽屉里拿出一张表,“你的提干表送来了。”

    彭树奎眼睛一亮,心也怦怦然了。多少年的愿望啊,实现得这么突然,精神上还没个准备。这张提干表,像一股突起的春风,把罩在他心上的愁云一遭吹散了。他用期待的目光望着殷旭升,等待他的下文。

    殷旭升依旧笑眯眯的,却闭紧了嘴巴。

    彭树奎蓦然感到自己高兴得太早了。脸腾地红了起来。他为自己刚才轻佻的激动感到羞臊。尤其是在殷旭升面前。

    他不服殷旭升。

    同年入伍,文化程度不相上下,论贡献,他流的汗水要比殷旭升多十倍。可阴差阳错,人家当上了指导员,他却依然大头兵一个。

    时也,命也。

    其实殷旭升得意也就是近三年的事儿。有人给他总结出仕途三部曲,叫做:“西瓜皮起家”,“小板凳发迹”,“松花蛋扬名”——

    一九六五年西瓜上市时节,殷旭升利用星期天,推着小车,到三十里外的集镇上去拣西瓜皮。师里搞报道的杨干事据此写了一篇《万斤西瓜皮的故事》,说他学雷锋拣回了万斤西瓜皮,喂肥了连队里的十头“约克夏”。稿子在军区小报上刊登后,有人不服,算了一笔账:西瓜上市时间最多两个半月,两个半月共有十个星期天,每次拣回那车西瓜皮最多三百斤,总共超不过三千斤。吹得太玄了!数字是不足道的,贵在精神嘛!转年殷旭升便当上了排长……吉人自有天相,一九六七年兴起了“斗私批修”讲用会。一天晚上,殷旭升带队去看电影,他坐的小板凳有些高,挡住了后面的战士,有人给他提了意见。第二天,他便把小板凳腿锯掉了一截。“斗私批修”讲用会上,他说:“……小板凳腿高出一截子,思想却矮了一截子;小板凳腿锯矮一截子,思想却高了一截子……”在场的杨干事听罢,怀着哥仑布发现新大陆般的激动,又写了篇报道在报上登了。秦政委看后说:“这个排长很有思想嘛!”一锤定音,几天后殷旭升就被提为副指导员,不足两个月又成了指导员……甜头,往往是人们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进步的直接动力。尝惯了甜头的殷旭升开始自觉创造新经验了。一次,在“学毛著积代会”的餐桌上,他初遇“松花蛋”,品之,但觉味美而不知何鸟所生,求问他人,方知此物为“变蛋”,乃鸭蛋加工而成。由此他竟灵机一动,悟出一条哲理:“鸭蛋变成变蛋还是好吃的蛋,人若变修了势必要完蛋。职务提升了,要随时狠斗‘私’字防演变。”……而后,在师的一次讲用会上,他又以反修防修为题,大讲了一通“变蛋”哲学,使得举座折服,一举扬名……

    此刻,殷旭升那笑而不语的神态,使彭树奎隐约感到他是有意在扮演“施主”的角色,在期待着欣赏行乞者的可怜相。

    彭树奎猛然想起家中收到的那四十元钱,便懊丧地掏出那封“学雷兵”的信,摊在殷旭升面前:“指导员,你给俺家寄了四十元钱吧?”

    “哪里,哪里……”殷旭升脸有些红了。

    不用“循迹索人”,全连除了文盲,谁都能认出那署名“学雷兵”的信是殷旭升的笔迹。

    “眼下俺手头上没有,过一段就还你。”

    “看你说哪里去了……树奎呀,咱是老乡,你的处境,我都清楚。”殷旭升用极富同情心的语气说,“连长到地方军管之后,上级本来要给咱连派个连长来,我去找了秦政委,建议把你先提为排长,然后……我看你是块当连长的料子。”

    他说的是真心话。对于彭树奎眼下的处境,他是暗暗着急的。他清楚人们的普遍心理是同情弱者,相形之下,他殷旭升既是命运的宠儿,又是众矢之的,舆论对他不利。凭着敏捷的辩证思维,他是深谙“水涨船高”的哲理的。他还要施展更大的抱负,还要借助别人的力量。彭树奎的为人他清楚,正直、本分、没有野心。与其来个不摸底的连长,还不如同彭树奎合作。彭树奎能干他能说,到头来还是有理论的占先。

    彭树奎压根儿没敢想过当连长,只要能提个二十三级的“排权子”,了却那桩郁郁于怀的心事,就算祖坟上冒青烟了。他不敢相信殷旭升的话,却又不能不信,心又热了起来。

    “本来嘛,这张表是可以马上就填的,只是……”殷旭升似有难言之隐,顿了顿,才慢吞吞地说,“秦政委说,‘万岁事件’与你还有些牵连,只要你……”

    彭树奎心一悸:“指导员,那件事的前前后后,你是清楚的……”

    “当然,当然……”殷旭升释然一笑,“不过……去龙尾村送小米,是你同郭金泰一块儿去的吧?”

    “是啊!就是去送小米呀!”彭树奎不解地盯着殷旭升。

    “你呀,你呀……”殷旭升不无惋惜地摇了摇头,“说来,咱俩都是郭金泰领来的兵,但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就不能太感情用事喽!再说,要不是‘大比武’那阵儿郭金泰硬拉着你往错误路线上跑,阻挡你提干,你也不至于……”

    彭树奎瞪起眼睛。

    开饭号响了。

    殷旭升亲热地拍了拍彭树奎的肩头:“慢慢想想,想好了咱们再谈……”说着,漫不经心地把那张提干表撇回抽屉里。
第八章
    从连部回来,彭树奎一头扎在了铺上。

    他被人家耍了。被一个傲然在上的卑琐小人给耍了。这是他难以忍受的。如果今天同他进行这番谈话的不是殷旭升,而是别的什么人,他也许不会懊恼到这般程度;如果谈话的目的仅仅是动员他揭发郭金泰,哪怕是强迫,而不是诱以官、禄、德,他也只会是不平,至多忿忿而已。然而这诸种因素竟巧妙地纠合到了一起,这就不能不使他恶心地感到,自己是同一个奸商谈了一宗肮脏的“买卖”。殷旭升往抽屉里撇提干表时那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分明是以弄权者的恩威并施,让他去懊丧,去乞求,去眼红……

    他真的眼红了。怒火烧的。

    他想踅回连部,指着殷旭升的鼻子臭骂一顿,而后再把那张提干表撕个稀巴烂:老子不稀罕!……

    那会是很惬意的。足以痛快一阵子。

    往后呢?……

    身后拖着一连串的不幸,面前又是十字交叉的路口,路标上只有东南西北,而哪条路走得通,哪条路走不通,得靠自己去趟,自己去碰啊!

    人,是很容易看重品格,维系自尊,崇尚正直、倔强、坦荡的。然而切身利益、突然面临的困境又往往迫使你不得不改变初衷。如果“刚直不阿”、“宁折不弯”足以使人生的道路畅通无阻,那么,我们的祖先,也就不会留下那句使顶天立地的汉子也要忍气吞声的古训了——站人屋檐下,怎敢不低头!

    不是向哪个人低头,而是向命运。

    命运是喜欢捉弄人的——

    彭树奎二十八岁还未结婚。

    彭树奎一岁上便有了媳妇。

    还在他哑哑学语的时候,他,便与尚在母腹中的菊菊定下了终身……

    他出生在聊城县大运河边一个纤夫的家庭里。他的父亲和菊菊的父亲,都是纤路上的伙计,是苦力中的苦力。

    民国三十二年,在下杭州的路上,菊菊的父亲突然染上了暴病,眼看要客死他乡了。是他父亲辞掉了纤活,背起奄奄一息的伙伴,旱路、水路辗转回到了家乡。虽然终究未免一死,却好歹没把骨头扔在外乡。

    菊菊的父亲咽气前,当着彭家夫妇的面对怀孕的妻子说:“生男与狗儿结拜兄弟,生女做彭家的儿媳……”

    指腹为婚,这一最具封建色彩的联姻形式,曾酿造了多少爱情悲剧,却也结成过多少恩爱夫妻!

    他从记事的时候起,就整天和菊菊厮守在一块儿,形影不离。儿女两亲家,大人之间经常走动,孩子们自然也就更亲昵了。

    他长菊菊一岁,菊菊理应叫他哥。

    菊菊个子比他高,菊菊光叫他小名。

    “狗子,去抓蝈蝈呀!”

    “好!去抓。”

    “狗子,去打枣吧!”

    “好!去打。”

    他处处都依着菊菊。

    榆树结钱儿了……

    金针开花了……

    运河水退了……

    他们挎上篮子,一块儿去捋榆钱儿,去摘花菜,去河滩上摆家家……

    同村的孩子都叫他俩“小两口”,他不恼,菊菊也不恼。小两口就小两口呗,菊菊比他还乐意。

    “狗子,人家说俺是你媳妇……”

    “是媳妇。俺娘也这么说。”

    “你没娶俺呀!”

    “要娶的!”

    “没有花衣裳啊……”

    “……给你编个花帽儿吧!”

    他采来各种鲜亮的野花,编织起来,戴在菊菊头上。

    “花轿呢?”

    “……去找顺子吧!”

    顺子是村上的孩子头。

    ……小伙伴们闹闹嚷嚷地把他俩抬起来,仿着大人的结婚仪式,组成了迎亲送娶的队伍,浩浩荡荡的。

    顺子从地里摘下南瓜花,走在队伍的最前头,吹吹打打喔哇唑,喔哇瞠,娶个媳妇尿裤裆。

    渐渐地懂事了。再不玩“娶媳妇”的游戏了。他们背上书包,到三里外的镇上去念书……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如果不是因为他偶然干了一件蠢事,他们童贞的友谊还会延续下去的。

    一次放学回来的路上,遇见了顺子。顺子不上学,在村里放牛。放牛娃嘴都骚。

    顺子骑在柳树权上,朝着他和菊菊打诨:

    新媳妇,穿红裤,

    裤里装个小老鼠。

    走一步,尿一裤,

    你汉子管你叫姑姑……

    “没臊……不要脸!”菊菊恼了。

    “嘻嘻……”顺子开心地从树上跳下来,摇晃着一个编得很精巧的蝈蝈笼子,朝他卖弄说:“瞧!真正的‘绿豆王’,叫起来,‘哇哇’的……怎么样……你敢咂你小媳妇的一口奶子,这个就归你!,’

    他动心了。

    倏地,他像一条顽皮的小狗一样,扑到菊菊身上,撩起菊菊的汗兜兜,在那还未发育的小奶头上咂了个响。

    菊菊“哇”地一声哭了。

    那年菊菊九岁。

    九岁的姑娘已经懂得了羞臊。

    十岁的他还正是不要脸的年纪。

    菊菊再也不理他了。

    他也没心思与菊菊和好。

    在人生的旅途上,他刚好迈入了“排斥异性”的阶段

    春秋辗转,日月递嬗。待他走完这段荒谬的路程时,菊菊已经出落成一个标致的大姑娘了。

    菊菊的父亲过世早,家里只有哥哥一个男劳力。他断不了时常去帮着干些力气活。“一个姑爷半个儿”,菊菊娘拿他当成自家孩子待,他也认定这是自己的家。一把锄头两地耪,一担柴禾两家分。邻里乡亲都说菊菊娘好福气,摊上个孝顺姑爷。这话传到他和菊菊的耳朵里,就更有一番嚼头了。

    菊菊很早就显露出贤淑的天性,时常去他家里帮衬些针线活。待他也好。田畔地垅,送水送饭,很是细心周到。话语虽不多,见面时也总会礼貌地叫他一声树奎哥。那甜甜的嗓音也不尽是出于礼貌。

    他开始留意菊菊了。

    他到了动这种念头的年龄。

    背地里,他把菊菊同村上所有的姑娘做了比较,他开心了。菊菊是俏的。

    乡下人的爱情很少用语言去表达,因此青年男女之间的眼神也就格外富有情感了。在菊菊面前,他那火辣辣的目光,常常驻留在对方姣好的脸上,经久不移。菊菊则出于害羞,或是担心他再干出什么蠢事来,总是脸一红,急速地扭过身去。两根乌黑的辫子悠起来,辫梢撩在他的脸上,痒酥酥的……

    一九六0年元旦刚过,天还很冷。他去城里验兵,穿得单薄了,回家便病倒了,发起高烧。

    菊菊过来看他,从怀里掏出两个通红的苹果。

    正是困难时期,返销粮钱尚且凑不足,苹果更是不敢想象的奢侈品了。

    当菊菊把两个还带着身体温热的苹果塞给他的时候,他零然发现菊菊那两条长长的辫子没有了。他心里不自在开了。他是多么喜欢菊菊扎辫子的俏模样呀!

    “你咋把辫子铰了?”

    菊菊含情地笑了笑,没吱声。

    “你可真是的……”蓦地,他明白了,菊菊是把辫子卖了,用卖辫子的钱买来了苹果……他看看苹果,看看菊菊,惊愕地瞪大了眼睛。

    “菊菊……你这是……”他生气了。

    菊菊脸一红,把头低下了。

    穷家姑娘,没有什么好衣裳穿,也没有更多的东西装扮自己,惟有受之于父母的那两条乌黑油亮的辫子,是她的爱物,是她的骄傲,是她博得意中人欢心的瑰宝……可眼下,她把它剪啦,卖啦……只是为了在临别前让心上人尝到一点爱的温馨和生活的甜味。

    彭树奎的心被刺痛了。他猛地把头扎在枕头上,呜呜啕啕地哭了起来。

    菊菊慌了,伏在他枕边哄劝他:“树奎哥……你要是喜欢……俺明年再给你扎起来……”

    啊……

    这多年来,他没能给菊菊扯过一尺布,没能买过一瓶雪花膏……就是从这一天起,他暗自下了狠心:今生今世就是碾碎了骨头,也要给菊菊挣一点富贵来……

    参军入伍,他干活下死力,训练豁上命,从背纤绳的父亲身上承袭下来的那股不屈不挠的韧性和耐力,使他在军营这块坚硬的土地上,踏出了一条坦途——当年给家寄去了立功喜报,转年入了党,三年头上当了班长。心里装着菊菊,他不会做孬种。

    一九六三年,家里张罗着给他和菊菊成亲,班上的战友们把结婚的礼品都准备下了。不料,运河的一场大水,毁掉了他家土改时分下的三间青砖瓦房。七口之家,翻腾出全部家底,才勉强盖起了两间赖以栖身的泥草屋。

    婚事搁置了。

    从这以后,提干的念头才开始在他的脑子里不住地萦绕。不是野心,不是贪婪,不是为了光宗耀祖,不是为了衣锦还乡,而是……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公式:

    结婚需要房子——盖房子必须借钱——借钱是得有偿还能力的(这是能否借到钱的关键)。

    军官,挣工资,这就是“偿还能力”的凭证。提干对于他的直捷的魅力,如此而已。

    他充满信心,凭感觉他领悟到领导对他的器重。

    一九六四年大比武,他带领“锥子班”打遍各师,一举夺魁。“锥子班”成了军里的一杆旗,他成了营长郭金泰的“宝贝疙瘩”。

    准备给他提干了,却被郭金泰从中挡了驾。郭金泰有自己的考虑:一九六五年上半年,“锥子班’’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