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是除保证梅钢新厂建设不受影响外,他这次放权已经是相当彻底了。
*
苏恺闻对沈淮坦然磊落的放权,既惊且疑,但他同时也为梅溪镇从两年前既穷且破的小镇子,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发展到比县域经济规模还大的地步,深感震惊。
梅溪镇在关停潘石贵的织染厂之后,包括紫罗家纱在内,梅溪镇两年时间里,投资在一百万元以上、用工在五十人以上、成规模的纺织、制衣等传统轻工企业多达十八家,总产值超过两亿,是两年前梅溪镇轻工业产值的七八倍。
五月初,香港一家投资商,直接出资一千五百万港元,从镇中小产业园收购占地约六十亩的厂区,之后额外追加投资两千万港元,成立虎氏制衣公司。虎氏制衣六月下旬就开始购入设备,大规模的招募、培训女工,最迟到八月就将投产,也将创造东华最快的建厂速度。
除此之外,鸿基灯饰、长青机电等四家港资企业也已经建成投产。
梅鹤公路以西的工业园西区,包括梅溪电厂在内,投资在千万以上的内外资在建企业,多达十二家。
梅鹤公路以东,是梅溪镇重中之重的钢铁产业园。
年产二十万吨螺纹钢的梅钢老厂在平稳的运营中,每个月贡献的利税总数都要超过千万。
梅溪港码头一期也投入运营,二期工程也在筹备中,即将投入资金进行建设。
梅钢新厂那边办公楼、综合楼、仓库陆续建成,炼钢线开始安装大型构件,其他设备也陆续都从伯明翰运抵梅溪。更有二十名英国工程师受雇于梅钢,参加梅钢新厂后期的设备安装及运行调试;新厂的员工招聘以及培训工作,已经开始。
合资钢厂也加快建造速度,大量的设备就将从日本君津启运过来。
英国艾伦家族控制飞旗实业集团,此前也与京投公司、梅钢完成合资谈判,达成总注资达四千美元、成立中淮重工集团的协议。在梅鹤公路以东的钢铁产业园里,中淮重工建设制造基地的筹备工作也在紧密进行中。
由梅溪工业投资集团负责投资建设、运营的梅溪水厂扩建工程以及梅溪镇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也已经完成。
两年前,梅溪镇只有一家农村信用社提供基本的金融服务;一年半之前,业信银行在梅溪镇成立分理处;而这次学堂街改造,市建行、交行、中行、工行、农行、市城市信用联社,都分别在梅溪老街北侧的学堂街中段购地建设分理处。
镇上对这些金融机构以及其他想在学堂街中段购地建造物业的商家,开出的地价每亩高达一百万,甚至比东华市中心的商用地价都不便宜。并且机构及商家建造物业的高度、外观形状,甚至外表装潢的用材,都必须接受镇政府统一规划的限制。
沈淮在党政会议上提出,要将从尚溪园老河码头北侧梅林往北,一直到下梅公路的贴近沿河路的六十亩商业地块划给渚江建设,以冲销镇上原先拖欠渚江建设、原本计划分五年划还的五千万工程款,苏恺闻也完全提不出反对意见来。
这笔工程款冲销之后,意味着苏恺闻负责的镇财政每年能额外腾出一千多万的预算空间出来。
来梅溪镇之前,他也没有想过,梅溪镇中心区的商业用地会这么值钱。
这就是今天的梅溪镇,这就是今年评选上淮海十强镇将完全疑问的梅溪镇。
苏恺闻发现,他想要不给沈淮的光环遮得黯淡无光,就只有拼命的去推动梅溪新区在他手里迅速发展成形。
要是仅局限在梅溪镇,在沈淮对梅溪镇区、梅溪港工业园以及北片生态农业区的规划甚至都细致到村级公路绿化程度之时,他就只能在沈淮已经画好的框框里转。
*
七月二十六日下午,谭启平在市委会议室召开新区筹备研讨会,邀请各方面的人马参加,为新区筹备造势。沈淮自然也要列席;这段时间人在东华的宋鸿军,也作为特邀贵宾也受到邀请参加研讨会。
宋鸿军也知道沈淮这段时间颇为郁闷,梅钢新厂建设筹资屡屡受挫,建设周期很有可能会给延长,还被迫在地方上放权。他这次赶到东华来,除了考虑追加对鸿基灯饰的投资外,还有就是特地过来劝慰沈淮。
宋鸿军之前对鸿基灯饰的投资,主要还是建造厂房,生产线就投了一条,五月中旬就投产运营,试生产两个月来,情况良好。
宋鸿军最初的意愿,这边的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主要用来满足他在香港的公司转口贸易所需。不过他这时看到国内的照明电气市场日益扩大,就想着追加投资,再添两条生产线。
只要市场有需求,在已经建成的厂房里再添两条生产线,投资有限,不用增加新的高层管理人员,新雇佣工人数也有限,产能却能翻两倍,自然是一笔相当合算的买卖。
“合并新厂的三个乡镇,都属于唐闸区,新区筹备完全交给唐闸区就可以了,谭启平这人倒也是很会摘桃子,”宋鸿军虽然过来劝慰沈淮,但对谭启平的行为还是有些不满,“不过也没有办法,一来要外人看到宋家不会偏袒自家子弟,二来你在东华真要跟谭启平闹翻了,宋家也真没有办法绕过淮海省来制约谭启平。所以啊,有时候要有脾气,有时候也不得不没脾气……”
沈淮笑道:“谭启平把孙启义、谢海诚都搬到东华来了,我还能有什么脾气啊?”
宋鸿军摇头苦笑,知道沈淮是说反话,真要一点意见都没有,他中午就应该去机场接从燕京转机而来的孙启义、谢海诚一行人;孙亚琳压根连研讨会都不愿意参加。
邵征将车驶入市政府大楼前的停车场,沈淮跟宋鸿军下车来,往市委市政府大楼里走去。
天气炎热得很,这点路走下来,都叫人额头微微出汗。
刚走进大厅,沈淮就看到谭启平、高天河等人,正陪同特地从燕京转机飞过来参加研讨会的孙启义、谢海诚站在大厅里说话,似乎正等他跟宋鸿军过来。
站在一旁的谢芷、宋鸿奇、宋鸿义三人,看到沈淮跟宋鸿军走进来,笑道:“哎呀,我跟鸿奇、鸿义还在猜,今天能不能见到您这樽大佛呢?”
沈淮没有扭头走人,而是跟宋鸿军笑嘻嘻的站在一旁,说道:“真是抱歉啊,我跟鸿军这两天酒喝得晕头晕脑的,把日子记岔了,还以为你们明天过来。不然,肯定要机场去迎接你们。我车厢里都把锦旗备好,你们要不信,我跟鸿军现在就去拿来摇给你们看……”
“只要你欢迎我们到东华来就行,”谢海诚丝毫对沈淮的嘻皮笑脸毫不介意,问宋鸿军,“你过来有几天了?”
“有五六天了,”宋鸿军说道,“没干别的坏事,就尽喝酒了。”
宋鸿军心里也是轻叹,暗感谭启平这人厉害,他知道过度打压沈淮,会引起宋家其他人的不满。东华成立梅溪新区,谭启平把沈淮踢出去,拉谢家进来投资开发,是在其他方面给宋系,甚至可以说是宋家一定利益的补偿进行平衡。毕竟谢芷是鸿奇的未婚妻,而鸿义又在长青集团跟海丰实业合资成立的投资公司里任职。
同时,谭启平也是应该早就注意到谢家对沈淮的不满,注意到鸿奇、鸿义兄弟们,暗中还跟沈淮较着劲,把谢家拉到梅溪新区里来,也能帮着他压制沈淮反弹。
说到底,谭启平就是要拉宋系里跟沈淮不对付的人,一起把梅溪镇这个桃子摘走。
第三百七十八章 没事不要挑逗
正式的研讨会要等到明天,到时候还会有省政府秘书陈宝齐、省委办公厅副主任李谷等要员列席,今天下午是孙启义、谢海诚等人先坐飞机到东华,谭启平为表示重视,特地先在市委会议室里召开一个小的座谈会
沈淮走进会议室里,除了苏恺闻已经在这里做座谈会前的资料准备外,他看到熊文斌也在,他坐过去问道:“怎么,你也给拉过来充壮丁啊?”
熊文斌苦笑一下,他是市委政研室主任,就是负责替市委市政府起草各种文件的梅溪区筹备本来唐闸区可以一力承担下来,但谭启平一定要亲自挂帅以示重视,那相关的材料整理跟撰写,自然就是政研室的活,他怎么逃得了这差事?
这个座谈会主要是在正式的研讨会之前,对孙启义、谢海诚等人提前过来表示欢迎、重视,除了熊文斌、苏恺闻外,也就周岐宝、刘伟立、周明等人随同谭启平、高天河列席
在沈淮看来,压根就是谭系官员跟谢海诚、孙启义合流的一个前奏,心想孙亚琳下午宁可躲在家里看泡沫剧,也不愿意露面,真是有先见之明
沈淮刚要凑过去跟熊文斌聊天,就见熊文斌眼神往他身后瞄
不用回头看,闻着那股子扑鼻而至的幽香女人味,沈淮就知道谢芷这娘们跟在他身后坐过来
“我们这边是抽烟区,你这娇贵的身子就不怕给二手烟薰坏了?”沈淮从裤兜里掏出烟跟火机摆桌上,看着谢芷如蛆附骨的坐过来,眉头微蹙,他可不认为这娘们儿坐过来是要表示亲热
“听说你现在随便看到哪家银行的行长、信贷部主任,都跟孙子似的,我特地过来问一下,是不是有这么一回事啊?”谢芷笑问道
沈淮看了脸蛋漂亮嘴巴却恶毒的谢芷一眼,咧着嘴没有搭理她
“你们在聊什么,这么高兴?”宋鸿义跟着其他人一起走进来,看到谢芷笑盈盈的看着沈淮,沈淮却脸扭向别处,身子欠过来问道
“我们公司第三季度不是要完成两千万的投资额度?现在是不是差不多还有四百万没有找到下家?”谢芷看着大家都走进来,嫣然笑道,“我看沈淮为梅钢厂融资的事情跑得这么辛苦,跟个没头苍蝇似的到处装孙子,就问他我们公司拿四百万出来会不会太少了”
看着谢芷一上来就对沈淮幸灾乐祸的冷嘲热讽,宋鸿军只能耸耸肩,表示这事他无法替沈淮两肋插刀,跟其他人都坐在会议桌另一边
宋鸿军知道谢芷对沈淮的仇恨是为哪般,听说当初在巴黎时,要不是孙亚琳挡着,谢芷当时就能拿金属球杆把沈淮拍废掉
对这种外表看似柔弱漂亮实则有着狠决心思的女人,宋鸿军总是敬而远之一,他总不能跑过去劝谢芷说:谁喝醉酒不做几件糊涂事,谢棠现在不都好好的吗?实在不行就亲上加亲,也不能算什么坏事
宋鸿军知道他要这么说,铁定会叫谢芷拿桌上的瓷茶杯砸脸上来,所以他只能闭口不说什么清官难断家务事,沈淮跟他老子一言不和都能翻脸,他能凑上去指责谁的不是?
“我听周明说,梅钢厂在融资上遇到一些困难,建设周期可能会往后延长,”谭启平听到这边的谈话,在会议桌的那头坐下来,看似关切的看过来,问道,“梅钢厂的融资情况到底怎么样?要是实在困难,谢芷愿意拿四百万出来入股梅钢,不管多还是少,总是能替梅钢缓解一下资金的压力,你也不应该拒绝她的好意”
沈淮当谭启平的话如轻风从耳畔吹过,也完全无视其他人看过来的眼神,取出一根烟自顾自的点上,又把烟跟火机丢到熊文斌桌前,示意他自取
熊文斌一脸苦笑,他这时候接了沈淮的烟,谭启平未必会对沈淮大发雷霆,但找到机会一定会将他往死里整,他只能抬手轻轻按住沈淮丢过来的烟盒……
好在这时候沈淮兜里的手机突兀的响了起来,叫大家吓了一跳,也叫大家随即也松了一口气,都看着沈淮坐在那里接电话
沈淮接通电话,没有多说话,只是“嗯呀哦唔”的几声就挂了手机,别人从他脸上也完全看不出表情的变化,故而也不知道这通电话找沈淮是说什么事情
沈淮没有什么多余表情的将手机收进衣兜里,看到谭启平还看着他,好像突然醒过神来似的问道:“谭书记刚才问我梅钢厂融资的事情?”
谭启平胸口气血翻腾,沈淮刚才拿他的话当成耳边风,理都不理,这时候又突然回过神来似的回到融资这个话题上来,好像就跟神经慢了十五六拍的梦游患者一样,叫他气也不是、恼也不是
“你说说看,”谭启平沉着脸色,他只当沈淮给谢芷搞方寸大乱,只能摆这么无耍姿态,倒也耐着性子对他说道,“孙总、谢总以及鸿军,都是我寄希望他们能为东华经济发展、地方建设添砖加瓦的投资商梅钢厂融资有困难,这时候不说,什么时候说?”
“那行,我就说说梅钢厂自筹建以来的融资情况,”
沈淮站起来,把半截烟搁烟灰缸上,走过去将墙角的写字板拖到会议桌前,边说边在上写列写要点,
“梅钢厂现在有四个融资平台,渚江投资、众信投资、鸿基投资以及梅钢自身发展资金的积累众信、鸿基、渚江三家融资平台的性质,跟私募产业基金的性质类似,其中众信、鸿基主要在法国、香港吸引外商投资,渚江投资则向东华地方企业融资,共同注入梅钢厂分持股权截止到现在,四个融资平台共筹得内外资金折算人民币,共计两亿三千万,按照国内钢铁产业投资政策,梅钢厂项目总投资为六亿,我们自筹资本差不多达到40%的法定要求,目前最大的困难,是梅钢厂向银行贷款方面照着最理想的状态,我们应该向银行贷出三亿七千万的资金,用于项目建设我们一度曾向各家银行融得一亿八千万的资金,但这两个月来,由于各家银行相继缩减了对梅钢的授信额度,实际使得梅钢向银行融资额降到一亿四千万所以,我们要将梅钢厂建成,至少还需要筹得两亿三千万的资金”
沈淮将笔放在写字板下面的笔托上,走到会议桌,眼睛炯炯有神的盯着谢芷,说道:
“要是谢小姐今天说,能拿两亿一千万出来,投给梅钢建设厂,我现在就可以给你当孙子谢小姐,这可能是你这一辈子唯一能占我便宜的机会,怎么样,你有没有魄力拿两亿一千万出来,把我的膝盖拍软了?”
看着谢芷杏目怒瞪,给沈淮驳得一句话都没得说,宋鸿军藏在袖管里朝沈淮露出一个大拇指:
姑娘再蛮,也怕流氓
“沈淮,开什么玩笑话呢,梅钢厂建设融资要一步一步的来,你现在缺资金,跟我们商量,我们都是一家人,难道会看你陷在这个项目,见死不救?”谢海诚开了腔,一副谆谆教诲的模样,对沈淮说道,“谢芷也是关心你,拿四百万投梅钢,这是她尽能力范围之内帮你;你不领情也就算了,不能强她所难”
“谭书记要我把梅钢当前的困难说起来,我也腆着脸皮说了谢叔跟孙叔,你们人前人后,都是我的长辈,你们都在这里,看到我有困难了,怎么说?”沈淮矛头直指孙启义跟谢海诚,毫不客气的质问
“梅钢厂项目,是不是继续追加投入,还是当即立断进行止损,我们需要有个研究,”谢海诚慢条理丝的说道,“如果我跟长青集团,现在就拿两亿一千万给你,反而叫你在这个项目里陷得深,那不是我们作为长辈对你们应有的爱护,你懂不懂这个道理?”
“……谢叔的教诲,我领教了,”沈淮笑了笑,说道,“谭书记为了地方发展,殚思竭虑,邀请你们一起来参与梅溪区的发展建设谢叔、孙叔,你们把我当成小孩子,拿四百万打发没有什么,大概不会拿四百万打发谭书记?”
“你这是什么话呢,”孙启义将沈淮突然转移话题,针锋相对的把谭启平也扯进来,不高兴的质问道,“我们这次过来,自然是有投资意向的梅钢厂项目不能给我们信心,但谭书记主持的梅溪区建设,给我们很大的信心……”
沈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