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品保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绝品保安- 第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余投恍然道:“难怪,我上课讲到陈誉时,你笑得那么开心!”

    李千柔“嗯”的点点头,道:“是啊,听到老师赞誉哥哥,我当然高兴了。”

    余投看着主动动手泡起茶的陈誉。道:“和燕京大学相比,江南大学的学习氛围还是差了些。你是燕京人,怎么不上燕大,跑这来了?”

    李千柔的大眼睛转了转,还没有开口,余投又一副恍然的模样。道:“明白了,你是过来找男朋友的吧?这年头,女生越来越主动了,想当年,我们可都是男的主动的……”

    李千柔略带羞赧的低了低头,也没出言否认,脸蛋美得像个水蜜桃。

    余投见状更是以为自己猜中了。得意的道:“年轻,就要到处走走,长见识,才能把学问做起来!李千柔,你很有灵气,多跟陈誉学习学习,我再带带你,也会是一棵做学问的好苗子的。”

    李千柔偷偷朝陈誉吐了吐舌头。没有接话。

    余投见状摇头道:“又跟你的誉哥哥一样不想跟我啊?现在这学风不行,一棵棵好苗子都不想做学问的,浪费啊。”

    陈誉已经将一套茶具用开水泡洗完毕,并用开水好茶,恭敬的先给余投倒了一杯,才道:“余老师,身不在庙堂。心忧天下,不也可以吗?”

    余投道:“不错啊,懂得用我说过的东西来反驳我。不过做学问可不同,没有全身心的投入。是很难有一番成就的,你看现今那些个所谓青年学者,太浮躁,不能沉下心来踏踏实实的搞学问,是出不了好成绩的。”

    陈誉道:“这点我赞同余老师的意见,特别是有些人,靠炒作些新闻时事热点来提高知名度,带来间接利益的,实在不配专家学者的名头。”

    余投道:“这倒是,我就不是很乐意去凑这些热闹,反正一把年纪了,名也有了,利也不缺,哈哈!”

    陈誉继续倒茶,又道:“最近又读了余老师的新作,感觉老师的眼光紧随时代,有些观点比较新颖,受益匪浅。”

    余投直接道:“说来听听。”

    陈誉坐直了腰板,道:“余老师去年的新作《改革中的公共对弈》提到群体事件中拥有媒体话语权的一方,已经随着时代的进步逐渐脱离了官方色彩,甚至可能是被民众所占据。这点我很赞同。”

    余投这才点头道:“事实就是这样,传统意义上总认为媒体就是被官方所把持,但经过我的调查和参与,发现现在的情况正在变化,官方虽然手中依然掌握比较强大的资源和平台,但因为身份的敏感,反而在很多时候丧失了手中的优势,成为媒体舆论中的弱势群体。这也算是改革中的一种畸形,一种必然要承受的过程。”

    陈誉暗暗点头,知道这位自己的恩师是“温和改革派”的拥护者,又道:“改革是一步步来的,现阶段,媒体话语权的转移,从某种程度上是一件好事,既会让民众更容易表达自身的权益,也会让官方更加注重、约束自身的行为。但事情总是具有两面性,这种形势也导致了部分人利用这种情况,利用群体事件中媒体话语权的倾斜,攫取自身利益,特别是知名公共人士参与其中,更具有破坏性和隐蔽性。”

    余投的眼睛扫了他一眼,道:“陈誉,看来两年没见,你对这方面还是比较关注的。当年你那篇比较中美模式的文章,我是比较赞同的,中美公共管理课程的差异,直接导致了学生在应对公共事件中的态度好方式,进而对整体民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国家之所以现阶段会出现这种畸形的情况,跟我们传统教育在公共管理方面的缺失和漠视是离不开的。”

    话音一顿,余投却又道:“不过有一点我不赞同,就是你提的建议,说必须从教育领域、校园为主逐渐着手,我认为必须带领学生在实践中大胆参与,这样会比较快速和见效。”

    陈誉沉默了一会,道:“余老师,我认为,带领学生大胆参与实践的话,当然能够收获这种进步,但也有风险,学生在心智和社会经验方面不足,需要以合适的方式管理和引导,不然如果规模一大,就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在这方面,我们并不缺乏教训。”

    余投应道:“你说的没错,年轻一点的时候我也是喜欢带学生一起去参加公共实践活动,甚至是直接参与公共事件,但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现在我虽然还是持这个观点,不过一般不打参与了,就算参与,也是自己一个人参加,反正一个老头子,问题不大。”

    陈誉却道:“余老师,以您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就算是随便参与,也会带来不小的影响的。”

    余投笑了笑,道:“陈誉,你多虑了。其实我现在参加的活动很少,就是最近有一个活动,是杨庆清邀请我参与的,——杨庆清,你了解吧?”

    陈誉见他主动说到了主题,更打起精神,应道:“当然了解,原来是报纸主编,现在是独立撰稿人,喜欢参与一些公共活动。余老师,您怎么会参与呢?”

    余投道:“原本我兴趣不大,不过他拿着你刚才说过的《改革中的公共对弈》那本书,提出里面有几处论证缺乏实际例子,这一次邀请我去参加一个江安事件的座谈会,现场肯定能够充实这方面的题材。我这才答应了。”

    原来这样!陈誉不禁暗骂杨庆清的狡猾,竟然利用余投对学术的浓烈兴趣,找了个借口让他心动去参与那个所谓座谈会!

    “余老师,我认为,您不适宜参加那个座谈会。”深呼吸了一口气,陈誉才缓慢的道。

第五十六章 放弃条件

    余投两道剑眉往上一扬,道:“陈誉,你今天是有目的而来的?”

    陈誉坦然道:“是,除了拜访恩师,另外还想劝您不要参与这次座谈会。”

    余投脸色无愠无喜的道:“为什么?”

    陈誉道:“请问老师,参加这次座谈会是为了什么?”

    余投将杯中的温茶一饮而尽,道:“当然是从座谈会上吸纳江安村事件的教训和经验,充实到我的书里面去。”

    “那您写书是为了什么?”陈誉又问道。

    “为中国的改革献良策,为同行者辩真理,为年轻人增见识,为自己徒思趣。”余投缓缓的道。

    陈誉听完,又轻声的道:“老师摆在首位的,还是国家社稷,在老师心目中,显然这才是第一位的。”

    “不错,”余投肯定道,“我们这一代人,虽然比不了上世纪初那些动则舍身取义的前辈,但爱国之心炙热,文人铁骨犹存,我这辈子,最关心的还是两个字:中国!”

    陈誉萧然起敬,口中又道:“学生明白,那老师看来,国家改革应该采取何种方式?”

    余投看了看他放在茶壶左右两边的两只茶杯,忽然指着左边那只道:“流血牺牲的,上几代人已经实践过,几经风雨,才换来今日结果,如今肯定不用了。”

    又拿起右边那只茶杯,一饮而尽道:“现今之策,是徐徐图之,走一条不断摸索,迈向光明的路,这才是我心中的坦途!”

    陈誉同样看了看摆在右边的一只茶杯,道:“老师所言,也是学生心中所愿。既然如此,老师就更不应该去参加这个座谈会。您知道杨庆清邀请您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吗?”

    余投想了想,道:“借助我的名气吧。如果我参加了,其他一些老家伙可能也会参加的。”

    陈誉点头道:“正是!对于杨庆清来说,拉您加入,只为借助您的影响力,让更多人加入这座谈会。而他组织这次座谈会的最终目的,更不是为了更好的解决江安事件。”

    余投剑眉一沉,道:“怎么不是?座谈能够想出更多的办法来!”

    陈誉脸色不变的道:“当然不是。座谈会是可以想出更多办法。但这次座谈会设在香港,与会代表除了邀请您和几位教授,其他的多数是媒体的人,我相信到时一定是可以谈除一些对策的,但这会明显弊大于利。您应该知道的,目前江安局势平稳。江安市政府就在这一两天将公布具体的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所以目前并不缺乏良策,只是需要时间和稳定的局面,让官方和民众去协商解决问题。假如这时在中外媒体云集的香港举办一个可能被大肆炒作的座谈会,我想,除了立刻搅乱本已经安静的局面,让某些人借此敛财之外,并无其他裨益……”

    一口气说完这些。陈誉停顿了一下,等待着余投可能虽然打断他的话语。

    但余投没说什么,而是露出一副思考的神色,陈誉心中一定,又道:“其实我说的这些,余老师肯定也是考虑过的,只不过对于我所谓的副作用没那么重视罢了。但我想告诉您,媒体的力量比您认为的要大得多。有些人的目的和您相比,是泥云之别。我本不该在老师您面前道别人长短,但也想说一说这位邀请您参加座谈会的杨庆清的一些情况。”

    余投还没没说什么,但脸色已经渐渐凝重,显然陈誉话里的某些东西触动了他。

    陈誉又开口道:“杨庆清原来在《西南日报》当主编,后来因为某些观点和某些主流思想不符而离开,转行为独立撰稿人。近年来热心参与公共事件。据我所知,他每次参加,都是通过贩卖相关事件资料、接受境内外某些媒体采访、发表某些故作惊人言论等方式来牟利。老师,您觉得。抱着这样目的来召开座谈会的人,能达到怎样的座谈效果呢?!”

    余投忽然道:“陈誉,我可以答应你不参加,但我有个条件。”

    陈誉心中一喜,语气平静的问道:“谢谢老师,请说。”

    余投脸色一缓,露出微微一笑,道:“以后多来江南大学旁听下我的课,和我聊聊天,指点下我那些狂得没边的学生,这个条件不过分吧?顺便你还可以过来找找千柔,一举多得!”

    陈誉这才放下心中石头,含笑应道:“没问题!”

    余投看了李千柔一眼,眼神中流露出和年龄不相称的狡黠之色,道:“看来我这个条件是多余的,以后你肯定会常来,就不知道是为谁而来……唉,陈誉,以后没事多来坐坐,不要搞得有事才上门,这让老师我觉得挺失败的!不是说桃李满天下吗,其实真正成熟的李子和桃子,只要有几颗,我就心满意足了!”

    陈誉苦笑了一下,一时倒不知道怎么回答,倒是李千柔嘻嘻笑道:“余老师,你看我这颗桃子能不能成熟?”

    余投认真的看了两眼,笑道:“能,不过现在还看不出来是不是一颗桃子,哈哈!”

    李千柔撅了撅嘴,不过转瞬又笑了起来,道:“没事,反正誉哥已经是颗大桃子了,我就当绿叶好了,红桃还得绿叶衬呢!”

    又谈笑了一会儿,余投收敛了笑容,对陈誉道:“老实交代,现在是不是在政府部门工作,不然怎么会主动来做这种劝说工作,我可不相信你是出于正义感?”

    陈誉苦笑了一下,简单的提了一下朱智的工作,又说到自己目前的工作,道:“老师,虽然我没走上学术这条路,但也无志于权谋仕途,现在正在奥斯卡学校保卫处工作。”

    余投愣了一下,道:“那个小胖子现在干公安了?靠关系进去的吧,我就不信他能过得了招警的体能测试那个环节?”

    李千柔笑起来,道:“老师,您真是慧眼如炬,他就是混入公安系统的一只蛀虫,口号就是混吃等死呢!”

    余投摇摇头,道:“真没想到他会干这行,不过也适合他。但你去保卫处真是太浪费了,这样,我跟校长说一声,把你调过来这边当老师吧?边教书边做学问,这才是正途啊!”

    陈誉认真的道:“老师,我还是挺满意目前现状的,谢谢您!”

    余投道:“刚才说错了,应该是把这个当成条件的!唉,你是棵好苗子,不搞这行太浪费!现在国内学术界不行,年轻人都静不下心,又没那份灵气,很难出成绩的,等我们几个老头撒手走了,那就真的是后继无人了!”

    陈誉感受他话语中的那份执着和遗憾,只能恭敬的道:“老师,我相信您一定能带出能够将我们国家的公共管理学发扬光大的学生的!”

    ……

    又闲聊了好一会儿,陈誉两人才告别了余投,离开了桃李园。

    走回校道上,李千柔看着陈誉似乎有些沉重的表情,道:“誉哥,你已经圆满完成任务了,怎么还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是在为余老师的后继无人而感慨吗?”

    陈誉道:“想起当年他劝我沉下心来做学问的情景,我就隐隐有些不忍,虽然我一定要走自己的路的,但还是心中有愧。他是一位好老师,一个真正的爱国者,一辈子献给了学问,献给了祖国。一个人可以如此赤诚,像赤子般的心无旁骛,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李千柔轻轻的点了点头,也被他的情绪所感染。

第五十七章 园赏花灯

    校园里随处可以听到女生惊喜的尖叫声,或者是喜庆的欢乐声,快乐像花朵一样,开满了整个江南大学。

    完成了朱智的嘱托,陈誉的心放松了不少。这段时间以来,活动一个接着一个,从校花大赛到保安检查,再远赴江安村,又赶到江南大学,让他有时有种歇息不下来的感觉,现在终于可以轻松一下,特别是陪着李千柔,漫步在校道上,他有一种从时光隧道中滞留和穿越的错觉。

    身边的女孩子还是那个当初像小尾巴一样整天喊着“誉哥哥等等我”的小不点吗,虽然一晃眼她已经亭亭玉立,成为万众瞩目的第一校花,更是无数男女生心中的偶像,但那纯真无邪的性情似乎一点未变……

    “在想什么呢?”李千柔发觉陈誉说话走神了,不满的问道。

    陈誉笑了笑,道:“在想时光过得真快,转眼间你已经上大学了。”

    李千柔道:“誉哥哥,拜托,人家早就长大了好不好?”

    陈誉习惯性的用手刮了刮她那好看的鼻翼,道:“是了,小龙女长大了,该出去走走了。”

    这时,忽然看见前面一个广场那里出现了密密麻麻的一片花灯。

    有红的、橙的、黄的、绿的,有古灯造型、花鸟造型、人物造型、宫殿造型等等,颜色和形态各异,看上去一片古雅可爱,十分喜人。

    一群学生围绕在旁边,叽叽喳喳仿似鸟儿兴奋的叫着。

    看样子是某些学生社团搞的庆祝活动。

    李千柔兴奋得拉着陈誉快步跑过去,道:“花灯,快看,是花灯!”

    陈誉心中满是温馨,看到她像只美丽的蝴蝶般飞舞在花丛中,心里明白她为何这么兴奋。

    因为小时候过年时,她最喜欢提着个小灯笼到处走,但后来这种传统习俗随着烟火的禁止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时隔多年,乍见之下,可以想象她的心情有多么的激动。

    陈誉也快步的走过去,和她一起细细的欣赏着这些小巧玲珑的作品。

    难得的是,这些花灯竟然不是从市场买来的批量成品,而是纯手工制作,以竹枝、小木为骨架。用彩纸为外衣,上面还用美工画笔细腻的绘上山水、人物、花鸟、故事等内容,让人一看就勾起童年的回忆,就算没有过类似的回忆,也感受到浓浓的古典人文趣味。

    “誉哥哥,快给我买一个!”李千柔直嚷嚷道。

    因为小时候。每次上街看到好玩好吃的东西,她都是这样的反应。

    话一出口,她回过头来自己先笑了起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