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樱年-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放我出去!我要杀了他!”
  欧阳阮麻木的坐在狱里,旁边是黄草稻谷堆成的床,锦衣玉食珍羞美味化作每日剩菜馊水的牢饭,他盯着那一束唯一从窗前照下来的白光,孤独而无助,仿佛看不到一丝希望。
  “盛樱,亡了。”
  “阿锦,你可还活着?”
  *
  百里加急,鄯伯辛又得家书一封。
  此时他正与阿钦在回城的路上,他二人闲来无事,郊外共乘一骑踏青出游,饮茶唱诗,玩累了,便一同坐于马车内享这半日偷闲。
  他盯着信看了一会,面上不动声色,实则暗中颦眉,阿钦见他许久观信不语,便向外招呼车夫一声“快些回城”,想他是有事放不下。
  “无事,就这么走着,”鄯伯辛看着她,将她拥入怀中,“不是什么要紧事务。”
  马车稳稳当当的行入城门口,忽有异香随风而来,马蹄声拂面而过,一辆锦缎雕花马车从后面踏着如雨的花瓣驶过,车帘上的金铃叮咚作响,赶车的竟是个小姑娘。
  “请公子花下作客,风月佳音,如约而至。”
  声音不大,却刚好能让车里的两个人听见,等再回首,马车已绝尘而去。
  鄯伯辛眸子闪了闪,终是无话可说。
  *
  将人送回幽篁馆,马车缓缓驶入另一条街,鄯伯辛独自一人挑起车帘,见花下楼前早已泊下一马车,正是刚才在城门口见到的那辆。
  楼里寂静无人,他轻车熟路进了风月堂喝茶落座,只见桌上还摆着几样精致的小食,似江南水乡做的糯米甜品,也不曾起疑,捻起一个便尝上一尝。
  “公子不知这酒不可乱饮,食不可随便吃么?”
  鄯伯辛闻声轻叹一口气,有些无奈的回头:“阿钦……”谁知即刻被点了穴道,话没说完就昏厥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待鄯伯辛清醒时,眼前已被蒙上一条黑沙,他浑身无力的躺在床上,隐约间闻到一丝似有似无的异香,心下笃定此处仍是花下楼。
  “公子醒了,”一个清冷的声音响起,他落入一个怀抱,那人继续道,“我俩不如亦学那才子佳人,在赏风弄月之地行些风月之事?”道罢便要上前解他的衣扣。
  “你不是她。”鄯伯辛推开那只手,淡淡道。
  “她身子娇小,躺在床帷占不了一半,你身材修长与我等高;她掌心有厚茧,双手也无你这般柔嫩,亦不会追随我来询问缘由,更不耻众目睽睽之下行苟且之事……你怎会是她?”
  “我既不是她,我又是谁呢?”困兽般嘶哑的笑声从身侧传来,鄯伯辛忽然感到袖间一阵湿意,只听那人又哭又笑道:“枉我痴心一片,自以为金玉良缘,却不想你只倾慕红颜知己的露水姻缘,她做得,我如何做不得?”
  “你我情仇似海,即便做了,他们又怎么会放过你,放过我?”
  “鄯伯辛,你欠欧阳家的债,要怎么还?”
  *
  城郊五里亭歇脚处。
  “客官您这是要走?”一锦衣男子起身离座,店小二连忙满脸堆笑的尾随他的身后,“清酒三十文,小菜二十文,还有您的马……”谁知话没说完就撞上那人的肩,鼻梁碰得生疼。
  那人不语,一掌掷桌,将酒壶摔个粉碎。
  “客官您这是作甚!”小二愕然退后。
  那人抚了抚衣上的褶皱,忽然作揖,出言道:“小二哥看着酒是清是浊?”
  接着又指了指桌上的菜盘道:“这吃食可有油星?”
  “这……”店小二见他力壮如虎,气势非凡,忽然腿一软,颤颤巍巍说不出话来。
  那人微微一笑,走到马棚摸了摸自己的马,道:“汗血良驹,征战沙场,奔跑如飞,与其他马之形,之态,之习性又有何大相径庭?好马食马草,劣马就不食了么?”
  “若真是如此,天上飞的鹤叫马,水下游的鱼也叫马,那蟾蜍犬类是否都叫马?”那人走过来道,“马当如此,人也当如此,小二哥,你且看这酒是浑是浊,这菜是寡是淡,入了脾胃肝肠,不都是一样么?”
  忽然疾风大作,转眼几匹通体青黑的好马停在亭前,马上的黑衣人跪在地下,恭敬的叫道:“大公子。”
  “啪!啪!啪!”三支五色烟花燃于半空中,那人看着前方的城池,面色不改的笑道:“又该见见我那让人牵肠挂肚的阿弟了。”

  番外·心有谦谦(上)

  他人夜夜笙歌,玉人千枕,他只守着一座花坟,心死在冢里。
  *
  长平十五年,盛樱城,雨夜。
  “小女子年方二八,已嫁作他人为妇。窗下贴花黄,相公在左,娘子在右。”兰鼓轻敲,台上对镜画眉的旦角情深并茂的唱道:“不求大富大贵,但求相公寒窗苦读金榜题名。”
  “早起读诗文,夜半赋长歌。劳在夫身娘子心,三更五更起,心有苦楚人自知。”
  “啧啧,”薛易年放下茶盏,摇头道,“这花下楼的台戏,真是越来越没看头了。”
  “恋恋不舍去而忘返之人,难道不是薛兄你么?”一人取笑道,“不看戏,难道还不看人?”
  “也只有这青衣花旦一流可以瞧上一瞧,”薛易年咋舌,“难不成果真有人信那痴男怨女,痴人说梦?”
  “薛兄是惦记那一枕春宵,美梦成真罢?”道罢,一群人都哄笑起来。
  “去去去,别取笑爷,否则休怪我今夜见你们游戏床笫,明日便当街提笔作画。”
  “哈哈,薛兄好手段,小弟服了!”
  程召棣也笑了,只不过笑而不语。
  “银子也给了,丧事也办了,你还来干甚!”
  “我要见我阿姐!”
  门口忽然传来不小的动静,鸨母恶狠狠的盯着眼前的布衣少女,想扯开那抓住她衣衫的手,谁知那人偏不服输的瞪着她,眼光灼灼不依不饶。
  “哟,瞧瞧,这是哪家的小娘子,这般厉害!”一人转头调笑道。
  程召棣一如往常的朝那边看去,只见那湿漉的发梢,亮晶晶的眼眸,巴掌大的小脸扬着一股倔强和不甘。
  “卖身葬父是她自个的法子,钱到手了倒开始怨花下楼了!”鸨母嫌恶的道,“放开你的脏手!这料子金贵,撕坏你赔得起么!”
  那少女低头,看不清表情,忽然双膝跪地,出声道:“我只求见她一面,请妈妈成全。”
  “见有何用!哭哭啼啼要死要活,你不晦气我还膈应呢!”
  “请妈妈还她自由,我自愿桃代李僵,卖身为奴。”
  “你?”鸨母上上下下打量她一番,闭口不语,忽然眼珠子一转,冷哼道:“模样马马虎虎,今后如何倒要看造化了。你姐姐偶染风寒,擅自去瞧难免浸染病气,不如先去师傅那□着罢。”
  道罢,挥挥手,让几个侍女带她下去。
  “姿色不错,定是个新雏!”薛易年不知何时来到勾栏前,见这一幕,摇扇笑了笑,“这鸨母倒捡了个宝!”
  程召棣摇头,儿女情长,青丝烦恼,他不去管。
  过了一月,一日他来花下楼替薛易年置办酒宴,正与账房商榷要紧事项,忽闻屋外有断断续续的呵斥,账房赔笑道:“新来的戏子不懂事,在房顶练功,还望公子莫要见怪。”接着便絮絮叨叨的说下去。
  一时三刻,待程召棣拜别账房,办完事从楼上走下,只听一声不大不小的惊呼,一个白影从天而降,带着花香与脂粉的气息,铺天盖地朝他袭来。
  一瞬间,程召棣想起了那双澄澈晶亮的眸子,下意识伸手,他将她轻轻抱在怀里。
  那双眼睛看着他,眼中似乎还残留着愤恨与伤痛,那张脸上布满油彩,却还是闪着不羁的倔强。
  他松手,她退开他的怀抱,面无表情的拱手:“樊谦多谢先生搭救。”
  他抚了抚衣上的褶皱,似乎还遗留着她的味道,那一瞬间明眸闪亮,他是否错看成了眼泪。
  程召棣看向她:“姑娘多礼了,莫能总投怀送抱。”
  本是调笑的话,她却神色如常的盯着他,眼中不见一丝软弱的反驳:“先生多虑了,圣人说君子谦谦,身正影直,还请莫用宵小之心度他人之腹。”
  “小蹄子!还有脸与旁人说三道四!快给我上来!”
  “先生好走,樊谦失陪。”她鞠躬行礼。
  “姑娘万事小心。”程召棣还是忍不住嘱咐了一句。
  再抬眼,她已踏着回廊匆匆上楼而去。
  *
  薛易年去帝都送寿礼,差点被太后指了一门亲事,风尘仆仆的逃回盛樱,惊魂未定在家呆了十几日,又开始夜宿花下,与友人在楼里小聚。
  “薛兄,那帝都可真是锦绣十里,富甲一方,娇妻美眷如雨之地啊?”
  “达官显贵,钟鸣鼎食是没错,不过不是谁都能享那齐人之福!”薛易年苦着脸轻叹。
  “不想薛兄也有悲春伤秋愁眉苦脸的时候,啧啧,真可谓女子猛如虎啊!哈哈,程兄说不是?”那人拍拍程召棣道。
  “取笑归取笑,家家若都摆了尊母老虎,看你们到时候还怎的安生!”
  “请神容易送神难,咒得哥几个下半辈子都过不得了,哈哈哈哈……”
  程召棣举酒淡然听着这些调笑,忽然眼光飘忽扫入一个角落,看见一袭红衣白裙,独自在不起眼的角落,举杯邀月,冷暖自知。
  “姑娘可在对月思亲?”他不知怎的竟悄然离席,走到她身旁,看着那扇正对明月的窗,月光皎皎,团云迷离,一如他的心。
  “有人曾与我说,血浓于水,相伴为家,即使身处五湖四海漂泊浮萍,不离不弃便是人间天上。”她笑了,笑的伤怀,喝了一口酒道:“先生请看,这世间哪有甚么仙境天堂相伴不离,人心冷丑,便是仙乐昭昭,衣香鬓影,也掩饰不了欺善怕恶的厉鬼,刀山油锅里的地狱罗刹。”
  他端详她的眼眸,被悲伤浸染却依然干涸,许久,他扯了扯嘴角,沉声道:“姑娘为何不哭?”
  她笑着摇了摇头,不语,又继续喝酒。
  程召棣看那明眸闪闪,就像心上的一滴泪,忽然伸手将她拥入怀中,吻上她的眼角。
  良久,他慢慢放开她,只听耳边响起一个声音:“明日我登台,折子戏,戌时三刻。”
  *
  第二日,程召棣如约而至。
  找了个位置在花栏前坐下,却不想遇见了薛易年。他独自一人坐在高处,见程召棣上来便打了个响指,含笑道:“程兄一人竟会不请自来这风尘之地,圣贤书却是白读了么?”
  程召棣拱手:“彼此彼此。”
  薛易年放下酒杯答道:“非也非也,我看程兄这是有备而来。”
  程召棣也不躲,拱手道:“来即是客,不如一同坐下看戏?”
  薛易年来了兴致,便应了声“好”。
  戏子上台,果不其然是出折子,等楔子一过,程召棣忽觉有些熟悉,再一看戏牌子,竟还是平常和酒友们看的那出。
  “这戏叫《富贵弃》,”薛易年提醒道,“说的是太宗那会,新科状元抛妻弃女迎娶公主的事,后来世子长大,竟想明媒正娶府中一名女奴,二人大怒,不想那奴人竟是这状元与原配所生之女。”
  “此事一出,太宗下令彻查,当年的恶行大白于天下,遭人唾弃,状元受不住流言,留休书一封,自缢而死,公主伤心欲绝,从此便带发出了家。”
  “世子家破人亡,一切皆因那女奴而起,自是恨极了这心尖尖上的人儿,忽然有一日,他于后园得一书信,将整个园子掘地三尺,挖出一方铁盒,里面赫然装着那女奴的头颅。世子握着那封信,抱头痛哭。”
  “那信上写了甚?”程召棣问。
  薛易年答曰:“富贵既能两相弃,贫贱怎不白首离。奈何君情仇似海,妾怎不为君分忧。”
  “世事无常,难免唏嘘。”程召棣叹息。
  薛易年自嘲一笑:“看来本少爷很有那说书先生的贤才。”
  “国之栋梁,可塑之才。”
  “程兄谬赞,不愧熟读四书五经,一开口就叫人喜笑颜开,薛某只能贻笑大方了。”薛易年放下茶盏,道:“故事讲完了,那程兄又是为何而来呢?”
  “自然为这出戏。”
  “怕是为这戏中人罢?”
  程召棣叹了一口气,只得从实招来:“薛兄慧眼。”
  二人喝茶听戏了一会,就见樊谦上场了。
  她水袖白衣,布衣荆钗,竟与程召棣第一次见她的时候不谋而合,虽是戏中的花旦,演的却是那二九年华为母戴孝的女奴,遭人排挤时不卑不亢,恩怨情仇心中明朗。
  樊谦唱完最后一出折子,眼神往这边轻扫了一眼,程召棣看着那双眸子呼吸微微一窒,只听周围一片拍手叫好声,这才觉察过来,自己这是看痴了。
  “程兄休要入戏太深。”薛易年看他道。
  “薛兄见笑。”他垂眼答道,等到整场戏收尾,已是夜半时分。
  程召棣见薛易年与女眷相谈甚欢,脸上毫无倦色,便有礼道:“多有打搅,召棣先行一步。”
  出了花楼,行至街角,忽见一所当街歇息的小亭内闪着烛光,几分好奇,他已步入亭中。
  竟是那方才红遍全场的花旦樊谦。
  她一身孝服,不知是还未褪去戏中角儿的,还是她自己攒布裁剪的,跪在地上连磕几个响头,她转身看着他:“先生可有何事?”
  程召棣忽然不知如何是言语,就这样望着她。
  她转身,低声倾诉道:“这是我阿姐的灵位,她入花下楼的第三日便死了,银子是托人带出来的,用钱买了棺材,卖了房产,凑在一起办了父亲的后事,我竟亦签了那卖身契,连丧事都没给她办过,想来……倒真是命运弄人。”
  “这亭子是我向更夫借的,只有一宿,只盼能给她上一炷香,守一宿夜,告她来世安生。”
  程召棣叹息:“长夜漫漫,我陪你到天明罢。”
  两人对坐许久,相顾无言。
  就这样一直到第二日,天刚亮便下起了小雨。
  樊谦递过一把伞与他,道:“还请先生回去罢。”说完,捧着香炉牌位,头也不回的扎进雨帘中。
  程召棣愣了愣,等他打了伞冲出去,只能看见一个白色的剪影转入街角快要消失不见,他忙跑过去拉住她,忽然有些气恼,便皱眉吼道:“你想作死么!这般不顾自己身子……”话还没说完,一只素手攥住他的衣角,她低着头浑身上下都在瑟瑟发抖,半晌,只听她哑声道:“就一会,陪我站一会,先生莫怪……”
  然后很自然的,程召棣抛下油伞,紧紧地抱住她,青白的天空,两个身影缓慢的靠近,轻吻,成为一幅美丽的水墨图画。
  她本是戏台上昙花一现的戏子,他是那生于世家的谦谦公子,机缘巧合又或是命中注定,他与万千人之中看见了她,倾心相许,梦绕魂牵。若不知流年过往,若没有世事艰辛,若能结发白头,此生又可曾有何憾?
  只是,一切又怎能从头来过?她只是红极一时被他捧在手里的新宠,他不过初涉情场如玉风流的公子哥,这是世俗,亦是真实。
  沦落风尘美貌无双,被人抬爱风月一场……何其幸运,又何其不幸。

  番外·心有谦谦(下)

  樊谦红了。
  她出的场子越来越多,来看她戏的人也越来越多,鸨母没有强迫她接客,或许是因为程召棣。
  七月乞巧,她出楼上香,程召棣被一帮公子哥儿拉住,好说歹说让他陪着看戏,等戏看完了又邀他一同喝酒,好不容易摆脱他们纠缠,樊谦却还未归来,程召棣心有不安,便策马上山,直奔城外的功德寺。
  这天寺内香火格外旺。
  她站于一对对求神拜佛的痴男怨女中,一袭红衣,就像要出嫁的新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