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不怕,感觉还好吧!”
大家七嘴八舌地询问,肖吉林看着他们,懒得回答。因为这一趟训练,他不仅跑累了,更多的是紧张,如果跟大家说,被鬼跟踪了,有人会相信吗?
“肖吉林,你报告了吗?”憨老张突然过来提醒说。
“哦,忘记了!”肖吉林赶紧从地上爬起来,跑步向排长报告。
“嗯,夜训表现不错。虽然时间超过了40多分钟,但第一次能够独立地执行夜训任务,会准确地判断方位物,目标确定后,运动速度很快,这些都值得肯定!只是路上灯光控制不好,有一段距离甚至开着长明灯行进,这样容易暴露目标,以后要注意改正!”排长认真点评说。
“知道了!”肖吉林嘴上答应着,心里却想,凭什么说我灯光控制不好?是不是见我的手电筒不太亮了,怀疑用电太多,瞎猜的吧!
报告完毕,在返回的路上遇见了班长,只见他正在一旁用树枝刮裤子上的东西。
“班长,你这是在做什么呀?”因天黑看不清楚,肖吉林好奇地问道。
“刮裤腿上的泥巴。”
“你不是坐车来的么,该不会是车子掉进沟里,把裤子打湿了吧?”肖吉林仔细看了看,发现班长鞋上、裤腿上还真有不少的淤泥,想起班长对自己的不公,于是幸灾乐祸地说。
“车子没掉沟里,是我自己不小心踩到沟里了。”班长说话语气轻松,还略带点自嘲口气。
“坐在车上都能踩到沟里,那你以后可得小心了。”肖吉林话中有话地说。
“你们班长可没有坐车,和你一样是一路跑过来的,而且是不能打电筒的情况下跟着你跑。怕你出意外,你们班长把你安排到最后出发,是为了一直跟在你的后面暗中保护你,后来也不知你怎么把班长给甩了。你们班长先回来,发现你没来,又去找你,踩了两脚稀泥,现在还没干呢?”不知什么时候排长站在肖吉林后面说道。
哦,原来后面真有“鬼影”,而且这个“鬼影”就是班长呀,怪不得排长对我的情况这么了解。一向口齿伶俐的肖吉林一时竟不知说什么好,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
☆、10、 核弹爆炸威力大 作好防备不怕
08:00哨音响起,全连人员跑步来到教室集合。
队伍整理完毕,连长拿出一个花名册开始宣读命令:“新兵排成立一个多月,现已完成了基本课目的理论学习和操作训练,经过严格考核,现已基本达到预期效果,经研究决定,对人员进行如下分配:
肖吉林、刘华、卫学兵去侦察分队的观察班;张潮贵、胡小舟、刘兴国、去侦察分队的侦察2班;高武兴、刘强、余斌去侦察分队3班;……曾华武、黄水生,马小兵去洗消分队的淋浴班,朱小木、余平去洗消分队的喷洒班。
一排排长是赵振华,一班班长是王文胜,这俩人的情况,肖吉林在新兵排就十分清楚,没想到这次肖吉林正好分到了一排一班。
队伍解散后,老同志热情地抢过新兵手中的旅行袋和背包,随班长来到各自宿舍。
从铺位上可以看出,观察班是一个大班,因为其他班的宿舍通常只有6…7张床,而观察班是9张床,这个情况肖吉林到连队的第一天就看到了。
铺位已经准备好,新兵们将背包放到指定的床上,简单地整理了行李后,班长将大家招呼到一块:“大家过来开个短会,我们先做个自我介绍,互相认识认识,然后我将全班3个观测小组人员组成情况和其它相关要求给大家明确一下。”
全班人员迅速放下手中的事情,拿着一个小方櫈,围成一圈坐下。
“我先说吧。”说话的是一位大块头战士,浓眉大眼,皮肤较黑;身材魁梧,操着带有河南口音的普通话说:“我叫马正风,河南新乡人,75年入伍,文化程度初中。”
“我叫江斌,浙江宁波人,75年入伍,高中毕业。”发言的老兵个头不高,估计不到1。7米,说话口音带着浓浓的江浙口音。
“我叫张德汉,76年入伍,广东人,初中毕业。”这个老兵个子也不高,皮肤很黑,一开口说话,能能猜到他是哪里人。
“我叫胡庆,76年入伍,湖北人,文化程度高中。”
“我叫邹华强,76年入伍,河南平顶山人,初中文化程度。
……
待大家介绍完毕,班长说道:“3位新同志的到来,为我们班增添了新的活力。下面我首先把我们班编组情况给大家明确一下:我们班编制是9人,现在全部到齐。按战时开设观测哨的要求,全班共分为3个观测小组。第一观测组组长是我,组员有胡庆、卫学兵;第二观测组组长:马正风,组员有邹华强、刘华。第三观测组组长是江斌,组员有张德汉、肖吉林。我们的所有装备都是按3个观测小组的编制进行配备。下面我们再来熟悉一下个人物资、防护器材、战斗班组使用装备的放置位置。”
班长打开房间内一个大立柜,里面整整齐齐码放着全班的装备器材和个人物资。柜子的右边中间档,放有3枝枪管铮亮的折叠式冲锋枪。
“枪枝是按战斗小组配备,由各小组组长负责保管和携带。每枝枪都有编号和固定的放置位置。值勤站岗时,各小组成员使用本小组的枪枝,用完后及时归位。”班长一边说,一边打开柜子左边门。
左边柜子分为上下五层,其中最下一层放置防毒面具和防毒衣。班长指着一个空位说:“卫学兵,这是你的个人装备,包括防毒面具、防毒衣放置位置,记住你排在第3号;第六个位置是刘华的;第九个位置是肖吉林的。所有的装备和个人物资都必须按这个顺序放置,做到在晚上不开灯也能准确、快速地找到……”
“这个铁盒好重,是做什么用的?”刘华好奇地拿着一个四方形的铁盒问。
“这是我们观察分队的主要装备——核爆炸观测仪,每个小组一部,这是一套精密设备,在没学习之前,们不要乱动。”班长特别强调。
“这个盒子装的是什么?”刘华指着另一个长方形的铁盒继续问道。
“这个叫侦毒器,是实施化学侦察用的。”
“侦毒器应该是侦察分队的装备,我们观察分队怎么会有呢?”肖吉林不解地问。
“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观察,但我们观察时也需要用到一些侦察器材,比如说我们在观测化学武器袭击时,有一片烟雾飘过来,这烟雾是有毒还是没毒,如果有毒是什么毒,我们需要采取什么样的防护措施,有了这套设备,我们自己就能完成侦察任务,从而有效地保护自己。除了我们观测分队,洗消分队也有侦察器材。”
“侦毒器旁边那个仪器是做什么用的?”卫学兵指了指班长旁边的一个设备问。
“这个设备叫辐射侦察仪,是核爆炸后实施辐射侦察用的,也是一个非常精密的仪器,我们配备的这些仪器都是精密仪器,大家使用的时候要格外小心。”班长知道新兵对装备都很好奇,耐着性子,一一给予解释。
“我知道了,这个也和侦毒器一样,用于自身防护的需要,是我们必须掌握的设备。”卫学兵说。
“说的不错,这些设备不仅是自身防护的需要,也便于我们执行一些临时性的、特定的任务使用。”
“这个是军用手电筒吧?”肖吉林突然发现一个比钢笔略粗,外形酷似手电筒的金属棒自以为是的说。
“你这话只对了一半。” 张德汉在一旁笑着说。
“只对了一半是什么意思?”肖吉林不解地问。
“‘军用’这二字不错,但它不是手电筒,而是个人剂量测量仪,是执行辐射侦察任务用的个人防护器材。”张德汉可真够幽默的,明明回答错误,偏说对了一半。
“这怎么用呀,好象没有操作开关呢?”肖吉林仔细看了看个人剂量测量仪的外表后问。
“以后学到辐射侦察时你就知道了,现在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江斌代替班长作了回答。
“我知道,这个是军用望远镜。”刘华得意地拿起一个望远镜看了看,很肯定地说。
“这还用你说,3岁的小孩都知道。”肖吉林不屑地摇了摇头。
“这么多装备,好学吗?”卫学兵看着这些装备,又好奇,又有些担心地问。
“这些装备学起来都不难,但要学好、用好却不容易。不管难还是不难,我们都必须学好、用好这些装备,这既是防化兵的最基本技能要求,也是我们完成专业任务的基本工具。”班长认真地说。
“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学习这些装备呢?”刘华问道。
“我们要先学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尔后再学专业的基础课目。下周一开始,我们将学习核武器的有关知识和防护。每个班都有一套小册子,大家有空可以预习一下。”班长安排妥当后,拿出一套教材放到了柜子一角。
新兵分到战斗班的第3天,核武器理论科目就开始了。
这是新兵们第一次参加全连一起上大课。
吃过早饭,全连干部、战士齐聚教室,听1排长讲解核武器的有关知识:“同志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核武器的有关知识。这一科目主要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我们采用互动的教学方式,希望老同志积极回答问题,也欢迎新同志随时提问。
核武器,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原子弹和氢弹,它是一种大规模的杀伤破坏性武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出现的一种威力巨大的新式武器,它利用爆炸性核反应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对目标造成杀伤破坏作用。
原子弹爆炸时,其释放的能量比采用化学炸药的常规弹药爆炸要大得多。例如1千克铀裂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万吨TNT炸药爆炸时放出的能量。
说到核武器的巨大杀伤破坏力,即使是新同志也或多或少地知道一些,原子弹爆炸时产生巨大的杀伤破坏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谁来描述一下?”
“报告”只见2班副站起来大声说道:“原子弹爆炸时,会产生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和放射性沾染四种杀伤破坏作用。其中前三种是在爆后几秒至几十秒内起作用的,所以也叫做瞬时杀伤破坏作用。回答完毕!”
1排长接着问:“那这四种杀伤破坏作用,各占比例是多少?”
“冲击波约占整个杀伤破坏作用的50%,光辐射约占35%,早期核辐射约占5%,放射性沾染约占10%。回答完毕!”2班副没作考虑,立即回答出来。
“回答正确!从刚才2班副的回答中我们知道,放射性沾染只占原子弹全部杀伤能量的10%,但它作用时间长,对部队行动影响大,因而确定放射性沾染的范围、形状、沾染程度、并根据沾染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洗消措施,也就成为我们防化分队的一项重要任务。
接下来我们了解核爆炸的外观景象。
核爆炸的外观景象是我们判断和估算核爆炸的时间、地点、方式、当量和对下风方向的影响的重要依据,也是我们观察分队的主要任务。
核爆炸的方式有高空爆炸、低空爆炸、地面爆炸、地下爆炸、水下爆炸等。爆炸方式不同,其外观景象自然不同,放射性沾染的影响也不同。下面以核爆炸低空爆炸为例,来说明一下它的外观景象和特点。这个问题我们请观测班班长回答。”
“是!”只见1班长立即站起来答到:“原子弹低空爆炸时,首先会出现一道强烈耀眼的闪光,它以光速即30万公里/秒的速度向四周传播。
闪光过后,在爆炸处立即出现一个明亮的高温、高压火球,火球迅速膨胀、上升,并逐渐变暗。
火球最初为球形,后因地面反射冲击波的作用,很快使接近地面的一侧被挤扁,变成扁球形。火球发光时间从十分之几秒到二、三十秒,火球的直径从几十米至几千米。
火球冷却后,变成灰白色或棕褐色的烟云。烟云继续上升,体积不断扩大,在烟云上升的同时,从地面吸起一股尘柱。烟云和尘柱最初不相连接,后来尘柱迅速追上烟云,形成蘑菇状,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蘑菇状烟云的来历。回答完毕!”
“很好,回答的很完整。下面我们接着讲,核爆炸后几分钟内,烟云可上升到几公里至二、三十公里的高空。在气象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核爆炸当量越大,烟云上升的速度越快,烟云上升的最大高度也就越高。”
“报告,我不明白当量是什么意思?”憨老张站起来提问。
“核武器威力的大小是用TNT当量来表示的。TNT是一种军事上广泛运用的烈性炸药。核武器爆炸时放出的能量有多大,我们就用TNT爆炸时产生的能量与它进行比较。比如说一颗20万吨的核武器,并不是指它的重量是20万吨,而是指它爆炸产生的破坏力相当于20万吨的TNT炸药集中爆炸时产生的能量。清楚了吗?”
“清楚了。”
“好,我们接着前面的内容继续介绍,蘑菇状烟云上升不是无限的,当它到达最大高度时,受地球重力的影响,在高空风的作用下,将向下风方向飘移,并逐渐地扩散和沉降,因蘑菇状烟云中含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降落后会造成地面长期的污染。
从以上过程我们可以知道防化分队执行任务的特点和分工,观测分队的重要任务是对核爆炸的外观景象进行观测和测量,其数据是防化参谋进行估算作业的重要依据;随着烟云向下风方向的漂移和降落,会造成下风方向的放射性沾染,但沾染的程度和范围如何,就需要我们侦察分队进行实地辐射侦察和测量,对于一些遭到严重污染的重要道路、工事、装备、车辆和人员,我们要开设洗消站,喷洒班、淋浴班就要进行相应的洗消作业……”
1排长绘声绘色地在台上讲解,战士们认真细致地做着记录,一些新兵更是一边记录,一边小声地向旁边的老兵提问。
“今天上午我们用了将近3个小时的时间学习核武器的相关理论,介绍的内容很多,估计很多新同志会觉得信息量很大,有些问题没有搞明白也没有来得及提问,可能会有些着急,大家放心。第一次学习核武器的相关理论,上课介绍的知识一时难以消化,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上午的最后1小时,我们安排分班进行讨论,大家有什么不清楚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老兵、班长解答不了的问题,可以反馈给我,下午或明天上午我们再集中进行解答。”讲课结束前,排长看出一些新兵的不安情绪,宽慰大家说。
按教员要求,战士们回到各班宿舍讨论、消化课堂上不明白的知识点。
因为是第一次接触核武器理论,新兵们特别好奇,各种问题也是五花八门,稀奇古怪,尤其是观测班,讨论的场面十分热烈:
“班长,刚才教员讲核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都是在爆后几秒至几十秒内起作用的,我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防护都来不及,怎么可能用仪器进行观测呢?”肖吉林首先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战时我们一般要提前构筑好防护工事,在仪器旁边轮流值班,随时准备执行观测任务。核武器爆炸时发光时间有长短,但这个光很强,能传播到很远的距离,我们一般能记录到发光的开始时间,即使发光时间没有完整地记录下来,但核爆炸形成的火球的直径有几十米至几千米,火球和尘柱上升的高度有几公里至二、三十公里,这个过程会有好几分钟,所以我们只要准备充分,完全可以观测到火球和尘柱的外观景象和相关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