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英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末英雄- 第5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淙徊换嵩俦幻鸸秸率悄岩员苊獾摹!�
  李相卨从来没有从朝鲜的地理位置去考虑朝鲜近几十年来面对的灾难,现在被杨锐点醒后,顿然明白这是总理大人在教诲自己,他当下恭敬的一揖,道:“还请大人不吝指教。”
  “这不是指教,这是在解释为什么要土改啊。”杨锐道,“现在的社会已经不是早前皇权不下乡的时代了,就是连传教士都下到了乡镇,政府权力组织也必须下到基层,不然这个国家会不稳定,而且还收不上税。一旦收不上税,上面就想着加税,底下呢,就借着上面加税的名义,不断的中饱私囊,使得基层更不稳定。
  如果百姓困苦、恶史横行,就一定会有人想着造反,这些人当然不会说自己是为了私利,而是会打着民主大义的旗帜蛊惑不知情的书生和过不下去、不明真相的群众一起造反。土改就是防止这一点的,乡村的绅权也要限制,中央的命令必须能直接贯侧到乡镇村,不然朝鲜按照老样子下去,还是不能自立。”
  “总理大人,要想限制绅权,那士绅们一定会反对的。”李相卨有些明白杨锐的意思,但政权深入到乡他是无法想象的。“恶史既然是恶吏,那就应该限制他们下乡啊,大明的时候,除了秋税春税,这衙吏可是不得下乡的。”
  听到李相卨说前明,杨锐大笑道,“前明的事情都已经几百前了,中华看上去一切都循明制,但实际上却行商制。”
  “商制?”李相卨很是狐疑的看着杨锐,中华历来就是奉周为正溯,可现在……
  “对啊,商制。”杨锐一点也不是开玩笑,“西方人说中华行的是议会制度,其实行却是商代的稽疑制度。现在立国未久,礼教之类没有全弃,孔孟也还在尊崇。但假以时日,五十年一百年后。周礼这些东西将会完全被政府抛弃。在我看来,殷商才是正溯。周独出西土,本来就是外来户,几千年来以夷变夏,总有一天是要复归原本的。”
  李相卨看着杨锐难以置信,这就是中华的治国逻辑吗?真要是如此,那皇权还怎么维系?他面上青一阵白一阵,想反驳杨锐的言论,但此时有求于中国,又不好反驳。
  杨锐没管李相卨怎么想。他道:“朝鲜要先从土地上稳定住局势,把中央政府的权威深入到基层,如果士绅们要反对,那就杀了便是。日本人统治的时候,他们那么配合,不全是朝奸,那也有一半是朝奸。借复国大势,不利于中央的势力都要铲除,如此。国家才能真正稳定,军队、法制、财政、海关,这些东西才能完整的建立起来。
  李大人,其实客观的来说。因为日本的吞并,客观上朝鲜复国后的环境比中华还要好,它不存在任何一条不平等条约。这个国家等于是全新的,在这样全新的国家里。要建设那是很容易的,土改之后每年的赋税就能满足全国的铁路、教育、实业等方面的投资……”
  杨锐是侃侃而谈。李相卨听的是胆战心惊,杨锐的好心他是明白的,此君真是想为朝鲜好,但高宗陛下会怎么看?君主立宪本就会削弱皇权,现在还要废除周制,提倡商制,这让高宗如何接受。
  杨锐和李相卨谈话未久,李子龙这边就送电报来了,航母编队晚间已经和潜艇编队会合,这也就是说,整个编队已经脱险,收到此电报杨锐挂着的心完全放了下来。现在航母只是实验船,使用经验、战术养成、飞机性能都是很薄弱,再加上保密的缘故,他是不太同意邓子龙号参战的,可当时局势如此,不参战,那巡洋舰队就很有可能全灭,这千人可是挑出来的海军精华,真要是死光了,那海军就真的要重建了。
  未来的时代是航母的时代,但航母真正发扬光大,从技术上来说还要二十年不止。现在鱼雷机能击沉军舰,主要是敌舰防空能力薄弱,更确切的说,那是根本没有防空能力,很多军舰上机关枪都没有一把,一旦遭遇鱼雷机,那只能挨打。等日本人反应过来,军舰上一定会装上密集的机关炮、机关枪,那局势又不一样了,一百五十公里、要在千米以内十五米以下小心投雷的鱼雷机,将会是军舰防空火力的最好标靶。|
  这是总参战术部门研究的结果,这个结果和杨锐之前道听途说来的早期航母的失败是因为鱼雷机航速太慢,追不上水面军舰的理由完全不同。现在的军舰航速最快也就是五十公里,鱼雷机一百五十公里,这怎么就会追不上水面舰艇呢?说到底还是防空火力太猛,鱼雷机飞的太慢只会被当靶子。
  航母真正的技术突破还是在于鱼雷投放条件的改善和俯冲轰炸机的载弹量提升。前者,如果鱼雷可以在超过一百五十公里的速度下,高于十五米的高度下投放,那鱼雷机活靶的因素将会减弱;后者,如果俯冲轰炸机能携带一千公斤的炸弹,那这于军舰的杀伤将是致命的,任何军舰都不可能布设太厚的水平装甲,这这重一千公斤的炸弹将会穿透水平表面,在军舰的深处爆炸,造成的破坏将是惊人的。
  杨锐在飞艇上想着航母技术睡不着,日本人则因为当下的战局根本不能睡。支那派遣军被围困、台湾被占领、安东被占领,高宗被解救,支那政府宣布将派军光复朝鲜……,这任何一条消息传出去都会使民众疯狂抗议,可因为支那战局的消息一直被封锁着,桂太郎还未像上次那般倒阁。局势如此诡异,但桂太郎本人却深知,现在之所以还未倒阁,那是因为上面的大人物需要一个人来解决这一切麻烦,或者更确切的说,是承担这个责任。
  他很不幸,被选为这个背黑锅的人。诚然,他是敌对支那政府,辛亥的时候他是支持对支那用兵,可是,这一次在没有准备情况下突然发动战争又是谁下令开始的呢?
  其实如按照桂太郎的意思,战争最后是从秋收时开始,那时支那军根本就做不到现在这种程度的清壁坚野。京畿的攻势也不会受到一个月的雨季影响,即便不能拿下北京。现在也应该打到了通州。但是,现在说这一切都太晚。战局已成为定势,支那人根本就是设了一个圈套,一心想把帝**引入直隶,然后再关键时刻封锁渤海,断绝后勤。
  身处直隶的支那派遣军一旦被歼灭,那日本再无第二支陆军可供保卫朝鲜、争夺台湾,甚至当支那军占领釜山之后,本土也会受到危险……
  霞关官厅内,桂太郎召开的内阁会议正在进行。但是在场诸人都是沉默不语,兵败如斯,没有人讨论问题,因为大家都不知道该如何讨论。
  睁着猩红的眼睛,桂太郎看着在座的诸人一眼,最后把目光盯在外交大臣加藤高明身上,他道:“加藤君,英国还没有回复我们吗?支那人今天下午已经宣布要进军朝鲜,这已经是直接侵犯帝国领土了。英国难道真的要不履行同盟协约吗?”
  “阁下,英国已经安照协议,展开了对台湾海峡的封锁行动,所以不能说他们违约。”加藤高明之前是驻英大使。想问题只是站在中允立场。
  ‘砰’的一声,桂太郎一巴掌打着矮几上,他大声道:“英国人只是派了一艘前无畏舰和一艘驱逐舰。他们到底在干什么?帝国要的不是海军,帝国现在要的是英国的外交支持。要的是英国陆军士兵能和我们并肩作战!”
  “阁下,这不可能。英国现在正忙于欧洲战事。不要说陆军,就是皇家海军也要全力剿灭德国海军,他们根本没有可能放下欧洲的战争来远东干涉我们和支那人的战争。”加藤高明看着有些失去理智的桂太郎,极力辩解道。“帝国陆军已被支那人围困,很有可能会全军覆没,在这种无可挽回的情况下,英国除了会支持我们与支那媾和外,更无出兵的可能。”
  “陆军如果全军覆没,那也是海军的责任。”一直沉默的陆军大臣木越安纲看对面坐着的海军大臣八代六郎很是不顺眼,陆军会到如此境地,完全是海军的错。
  “即使是皇家海军,也对德国人的潜艇没有办法。海军之前就警告过,京畿攻势要速战速决,不然支那潜艇再来,那海军无法阻挡。”八代六郎不动声色,却把一切责任推的一干二净,弄得木越安纲牙齿恨的极痒。
  海陆两大臣若是以前斗嘴,桂太郎必定要喝止,但现在他已经没有那个心情了,此时他只在想和支那媾和的可能性和需要付出的代价。
  “加滕君,如果媾和支那人将会提出什么条件?”桂太郎问道,随着他的问题,陆军大臣木越安纲立马安静了下来。
  “支那人已经占领了台湾,马上就要占领朝鲜,旅顺现在虽然不在他们手上,但渤海如果不能打破封锁,那么旅顺的陷落是一定的……”加藤高明猜测着支那现在可以获得的利益,一个个细数,不过这显然让陆军大臣木越安纲很不高兴,他大叫一声:“八嘎!帝国陆军用十数万生灵换来的旅顺绝不能交换给支那!”
  陆军大臣的心思就是在场诸位大臣的心思,他如此说加藤高明很是无奈道:“既然这些地方都会被支那军占领,那么媾和谈判时这些东西支那人都会索要,用支那人本应该得到的东西来交换一些其他权力的保障,这难道不是要比这些都失去更好吗?”
  “加藤君,朝鲜南部能保住吗?”桂太郎问道,他已经不敢多求什么了。
  “朝鲜南部……”加藤高明想着和支那媾和的可能性和对方的条件,他摇头道:“即便能保住,也将是重新将统治权还给朝鲜自己,朝鲜最好的结果是变成中日两国的势力范围,支那的势力在北部,我们的势力在南部。但这需要在其他的方面多付出代价,比如说赔款。”
  “赔款?”在座的诸多大臣念着这个词,很不习惯,历来都是他国对日本赔款,谁想到日本也要对他国、特别是对支那赔款,这绝对不能接受。(未完待续。。)


庚卷 第十二章 大手笔

  北京到安东直线六百多公里,但这条直线是要经过渤海上空的,为求安全,飞艇沿着锦州营口一线赶赴安东,虽然多了几十公里,但在两台大功率迈巴赫煤气机带动下,飞艇的速度达一百二十公里每小时,七百多公里的航程,六个多小时即可抵达,到达安东时正好是拂晓时分,对凤凰三个日军师团残军的总攻刚刚开始。
  因为不想为着三个师团的日军浪费弹药,战区参谋部只将二十个师属炮团,约一千余门大炮调入此次围歼,可天色昏暗之际,地面上炮兵阵地和炮弹的着弹区依旧是火光一片,隆隆的炮声鼓动着飞艇上每个人的耳膜,杨锐对次并不惊讶,电视电影上万炮齐发的场景见多了,可李相卨以及他的随从,却被下方的炮击场面惊的口呆目瞪,他们从来没有看见过如此多的大炮集中在一起发射,更没有从半空中俯视过整个战场,现代战争即便还只是雏形,也让他们无比震撼。
  炮火准备的时间有好几个小时,等飞艇着陆在安东火车站时,进攻的炮声依然没有停歇。杨锐下飞艇时,第7军集团军司令李叔同已经在下面等着了,他是一个小时前才收到总理亲临安东的消息,想到师母自己居然照顾不周,在飞艇落下前,李叔同头皮有些发麻,脚趾头也在靴子里狠狠的抓着鞋面,很是懊悔愤然。
  “报告,第7集团军司令李叔同……”看着下了飞艇的杨锐,李叔同敬礼道。但他的话却被杨锐打断了。
  “打得很好,但战役正在总攻。你还是回指挥部去吧。”杨锐看着拘谨的李叔同道,“我此来是迎接朝鲜来的客人的。”一说‘朝鲜的客人’李叔同就低头羞愧,不过杨锐说的人和李叔同想的人不一样,“朝鲜高宗被情报局的人救了出来,他昨天在平壤北面,现在不知道会在哪里。好了,你忙你的,我忙我的,其他事情不必多想。”
  “明白了先生。”李叔同道,可他还是把最新的消息报告道。“我部截止到今日,拂晓前追击日第11师团残军已深入朝鲜一百公里,现在位置是在安州。本来要抽调更多的部队入朝,但铁路桥还未修好,仅有的火车头是新义州火车站未被日军破坏的一辆,运载能力有限。”
  “嗯。把知道这些情报的参谋调派过来便好,高宗的生死关系甚大,不得出任何问题。”杨锐点头,他说得是煞有其事。即便是他自己,也搞不清楚是高宗不得出任何问题,还是程莐不得出任何问题。
  战争进行到现在,已经不需要他多花心思了。日本陆军已入笼,京城那边增派的五个师已经到位,相信处于防守一方。铁丝网机关枪迫击炮之下,日本要想突破复兴军阵地是没有可能的。其实现在局势是攻守易位。主动权完全在自己这边,日军也就剩余旅顺要塞、基隆要塞、马公要塞。这三个地方的日军短时间难以拔除,但这些都不是问题,只要封锁海面,得不到补给的日军终究会吃完存粮举手投降的。
  “总理,总参急电。”随行的机要参谋说道,杨锐此行到安东虽有电台,但飞艇载人有限,参谋部的那些人是装不下了,这只能让派一个电台随行,徐敬熙回到了总参。
  听闻是急电,杨锐着紧拆开,看完之后却眼眉深皱,这是有关台湾的事情,兹事体大,总参那边无法定夺,不得不一大早上就发到这边来,请杨锐亲自决断。
  西边战场上的炮声依旧不断,硝烟的气息顺着风飘过来,让人神情一震。安东城已经在战火中毁了,司令部此时就设在安东火车站,这里已完全变成了军营。越来越清晰的晨光中,南面变做瓦砾的安东城逐渐展现在杨锐面前。战争永远是残酷的,无法避免,统帅能做的只是尽量将这种残酷施展在敌人头上。
  “回电:我同意总参之方案,但是一定注意分寸,量力而为,切记不可冒进。另外考虑到日本海军占据完全优势,所以每占领一地,就要构筑一地的工事,囤积弹药粮食,这是防守重中之重,千万不可马虎。”杨锐终于定下了决心,他的回电很快就经北京转发到了台北。
  从六月十八登陆台湾到今日已有三天,这三天时间,陆战1师已把整个台湾从打狗到台中、新竹到花莲横扫了一遍,三天的时间,驻守在打狗、台南、台中、台北的日军要么被消灭,要么躲入基隆要塞,而讨伐太鲁阁部的讨伐军,在1旅与太鲁阁部族、抗日义勇军的前后夹击下抵抗半日即崩溃,随军的日军被击溃后,大部分日本警察投降。
  此战过后,一班铁血分子都觉得战事打的不过瘾,参谋长胡塍指着地图发表一通高见,倒是把诸人眼光引到了台湾东侧的宫古群岛上去了。这些小岛虽然孤悬海外,但最近的离宜兰也就一百公里出头,完全在鱼雷轰炸机的作战半径之内。同时这些小岛并无多少日军驻守,很多甚至是没有日军驻扎,如果能摸过去,占领之后建一个机场,那一直往东到宫古岛都在飞机的作战半径之内。
  胡塍其实是想占领宫古岛之后再打其他岛屿的主意,但对于冲绳岛他没有把握,只得先打宫古岛以西岛屿的注意,特别是渡难岛(与那国岛)离花莲就只有一百一十公里,自己不占那日本一定会建设机场,到时日本人的飞机可就要威胁台台北了。
  胡塍的提议获得坐在诸人的赞同,基于台湾现有的船只和兵力,他们草草制定了一个抢滩计划就发给了总参,总参对该计划也持赞同态度,即便是最远的宫古岛离台湾也只有三百五十公里,这个距离如今的飞机作战距离虽然不能达到。但假以时日,等飞机航程增加后。台北一定在日机的轰炸航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